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粘连性肠梗阻多因腹部手术引起[1],为提高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的疗效,本文对我院34例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进行了分析,对单纯肠粘连松解及小肠部分切除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在腹腔镜下对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术的33例病例。结果33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6~15个月,均无腹痛、腹胀等症状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对粘连性肠梗阻有选择地进行粘连松解手术安全、可行,能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由腹腔内粘连引起,先天或炎症性粘连很少引起肠梗阻,然而手术后粘连几乎发生在每1例手术病人,是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结论:粘连性肠梗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粘连的形成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 ,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2例 ,其中因束带粘连致小肠梗阻者 ,在腹腔镜下切除束带 ;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 ,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或超声刀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 1~ 36个月 ,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 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 ,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超声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87例粘连性肠梗阻应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超声图像特征为:肠壁与肠壁粘连相贴,肠壁与腹壁粘连相贴,肠壁增厚,肠系膜臃积增厚,粘连索带,粘连性包块,肠管局部缺血性改变,肠管扩张伴积气积液,腹腔内积液等.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断中超声检查明显优于X线,可提供粘连性肠梗阻的直接和间接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粘连公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其中因束带粘致小肠梗阻,在腹腔镜下切除束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用电凝分离剪、分离钳或超声刀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全部病例均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1~36个月,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7.
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五十年代报告粘连性肠梗阻处于致病因素分类之第二位;1985年急腹症病谱学调查发现粘连性肠梗阻普遍均占急性肠梗阻的30%以上(河南省占31.07%,黑龙江省占30%),居第一位。大部分省市以上综合医院粘连性肠梗阻已占50%以上,北京酒仙桥职工医院报告近十年粘连性肠梗阻共234例,占急性肠梗阻的57%,我院270例急性肠梗阻手术病例中因粘连所致的为170例,约占63%,除此之外,粘连性肠梗阻以其临床种类繁多、梗阻性质不易鉴别,病情变化复杂、手术时机不易掌握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外科学术界的重视。下面就临床诊断中的一些特点讨论如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技术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多数是小肠梗阻,70%~80%为术后粘连所致,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可以解除粘连,但是创伤大,再粘连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进步,腹腔镜技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备受关注.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远期效果较好等优点,且对肠梗阻不明者,可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再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复发。方法: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0年5月6年间手术治疗28例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无肠梗阻复发,术后8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及肠瘘发生。结论:把握好手术时机是提高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的关键,肠排列术是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9例,其中因束带粘连致小肠梗阻者,在腹腔镜下切除束带;小肠与腹壁粘连成角及小肠、网膜与腹壁粘连者,用电凝分离剪或分离钳分离与腹壁的粘连。结果全部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2—24个月,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粘连性肠梗阻是消化外科的常见疾病,保守治疗及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效果欠佳。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器械设备的改进,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为粘连性肠梗阻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经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院临床经验,现对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防粘连的方法及优缺点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肠悬挂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悬挂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经验。方法1990年2月至2006年2月对术中诊断为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27例患者行小肠悬挂排列术。结果本组27例痊愈,获随访15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12年,无因粘连性肠梗阻而再次入院手术者。结论小肠悬挂排列术是预防广泛粘连性肠梗阻再发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3.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由肠梗阻导管(iluestube,IT)代替胃肠减压管虽然能有效地进行小肠减压、显著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愈率,但仍有部分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实施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总有效率96.30%(26/27),1例无效转手术治疗后痊愈。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及联合应用红霉素等药物对肠粘连及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13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记录与腹腔粘连相关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症状发生情况,随访30个月,观察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巨患者用红霉素等药物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 围手术期运用红霉素等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防止手术后肠梗阻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效果肯定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泽良  凌凯  李清林 《腹部外科》2010,23(3):192-192,F0003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病之一,其中又以粘连性肠梗阻多见。急性粘连性肠梗阻起病急、变化快,同时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对粘连性肠梗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常是临床普通外科医师所面临的难题,而延误诊断、拖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错误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共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23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治疗结果。结果23例此类病人中有4例因当时对该病认识不足,而行急诊手术治疗,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余均行保守治愈。结论提高对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
������599���ٴ�����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 总结10年来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年间收治的599例肠梗阻资料。结果 病因明确540例(90.2%),其中机械性肠梗阻529例(98.0%);原因不明59例(9.8%)。非手术治疗381例(63.6%),手术治疗218例(36.4%),术后并发症7例(4.5%)。死亡27例。结论 10年间肠梗阻以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最常见。粘连性肠梗阻中84.2%为手术后所致,青年、无手术史的肠梗阻主要为结核性粘连所致。肿瘤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对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作用。方法:对35例手术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全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5例患者CT均确定了梗阻的存在。31例单发梗阻CT均准确确定了梗阻部位,4例多发梗阻者CT确定了11处梗阻中的9处。26例非癌性粘连中23例在CT上均有相应的CT征象支持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9例癌性粘连中5例CT发现癌性粘连的直接征象,2例提示癌灶复发或淋巴结转移。根据CT征象判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敏感性93.3%,特异性87.5%,准确性为91.4%。结论:多层螺旋CT可较为全面地评价粘连性肠梗阻,对于指导临床诊疗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对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18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或肠切除后,于创面、吻合口及腹膜粗糙而处涂透明质酸钠2~4 mL后关腹,术后胃肠减压、抗感染、输液等治疗,随访8月~2年.结果 18例均未出现肠梗阻,有效率100%,2例出现间歇性腹部隐痛,发生率为11%,但无梗阻症状.结论 透明质酸钠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再粘连效果好,且使用简单,不良反应少,推广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