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3,(42):3999-4001
目的:了解某院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该院2012年收集并上报的181例儿童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1例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13岁患儿比例最高(29.83%);ADR涉及药品种类有34种,抗感染药物占13个品种(124例,占68.5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168例;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最多,有121例;严重ADR占19.89%,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其中抗菌药物所致严重ADR最多(44.44%)。结论:医院应重视儿童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加强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2010年18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 - 12月收集的18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分析.结果:186例ADR报告中,男性所占比例(55.38%)略高于女性(44.62%);中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25.27%);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93...  相似文献   

3.
我院3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心慧 《中国药房》2010,(38):3622-362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7月收集到的39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岁人群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00例(占25.38%);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有283例(占71.83%);引起ADR的药品共15类97种,抗菌药物居首位,有246例(占62.44%);ADR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36例(占59.90%);严重ADR30例,占7.61%,其中以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结论:临床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工作,能有效地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ADR/ADE)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收集的2007~2010年273例儿童严重ADR/ADE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严重ADR/ADE中男性(63.00%)多于女性(37.00%),0~3岁患儿比例最高(43.96%);抗感染药物所致严重ADR/ADE最多(44.44%);静脉给药引发的严重ADR/ADE最多(85.34%).严重ADR/ADE的主要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37.76%).结论:应加强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严重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5月的76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ADR涉及药物品种33个,抗菌药物引起ADR的比例最高(占36.84%);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导致的ADR比例最多(占74%);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6.58%).结论:应高度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合理用药教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我院2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建屏  许建国  朱华 《中国药房》2010,(42):4004-400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的25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发生女性多于男性;>60岁老年人和≤10岁儿童发生比例较高;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有217例(占86.11%);抗微生物药ADR发生率最高,有185例(占73.41%);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130例(占51.59%)。结论:医、药、护应密切合作,规范诊疗和用药,通过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节约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7.
60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县各医疗单位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60例小儿ADR报告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结果:60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1~6岁患者比例最高占60.0%;静脉给药引发ADR占80.0%;中药制剂所致ADR居多,占45.0%。ADR的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占50.0%。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余靖华  潘志强  邓冲 《今日药学》2012,22(6):359-360,364
目的 对本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9 - 12 ~2010 - 12南海人民医院呈报给国家ADR中心的2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ADR的发生率女性比男性高;老年人较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类型中抗生素所占比例最大(48.21%);用药途径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大(71.79%);ADR发生部位中皮肤系统最多(58 93%),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13.21%).结论 应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9.
蒋勇  丁侣霞 《黑龙江医药》2012,25(3):456-457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院2011年上报的236例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年龄与性别、报告人职业、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36例ADR报告中,严重的和新的ADR 8例(3.39%),医师和护士上报仅53例(22.46%),门诊患者ADR发生201例(85.17%);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最多,有164例(占69.50%);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反应等主观表现为主.结论:我院ADR报告存在部分问题,应完善医、药、护共同合作的ADR监测体系,提高医师和护士的上报比例;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以减少可以预见的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25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6例ADR报告中男性ADR发生率(44.9%)低于女性(55.1%),<18岁和>60岁的有120例(46.88%);静脉滴注引起的ADR211例(82.42%);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有106例(41.41%),中药注射剂36例(14.06%);严重及新的ADR有16例,占6.25%; ADR累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有104例,占37.01%.结论 应继续加强ADR监测工作,尤其是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晓霞 《中国药房》2013,(18):1699-1701
目的:总结小儿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提高医护人员对小儿ADR的认识。方法:调查我院368例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用药情况,分析患儿发生ADR的相关因素、ADR的治疗及转归,对ADR的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及分类统计。结果:我院儿科患儿ADR发生率比成人高,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6.15%),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69.23%),ADR以消化系统反应最常见(占67.74%),冬季是儿科ADR的高发季节(占21.70%),单一用药发生ADR几率低于联合用药。结论:医院应加强儿童用药的监管。医师应严格按适应证用药,注意儿童用药剂量个体化,重视儿童ADR监测,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小儿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了解儿科由于各种药物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方法:通过对1150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按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推荐的评分方法对因果关系进行综合评估.作出正确判断。结果: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60.09%),以药物性皮疹最多(31.65%)。结论:惠儿在应用药物中,应重视各种药物引起的ADR。  相似文献   

13.
周光宇  曹芬  苏华 《药学研究》2018,37(5):307-310
目的 了解该市儿童用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市2015年1月~2017年6月不良反应中心所提供的2 527例儿童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527例儿童不良反应中,男性患儿1 544例(61.10%),女性患儿983例(38.90%)。其中1岁以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占总数的28.61%;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最多的是抗感染类,占23.13%,涉及最多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注射,占68.81%,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剂型是注射剂,占67.51%;2 527例儿童不良反应中,皮肤及其附件是累及最多的,占48.39%;医生报告不良反应的例数最多,占51%。结论 儿童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通过明确适应症,规范用药,合理用药,争取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方辉  张振财 《中国药事》2013,(12):1318-1320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报的儿童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儿童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注射室、儿科病房在2011~2012年度上报的91例15岁以下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3岁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有50例;β-内酰胺类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最多,有72例;91例均由静脉给药引起;累及器官主要以皮肤、粘膜及附件的损害最多,有86例。结论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的用法、用量有关,抗生素的用量过大及不规范使用是造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熟悉儿童的生理特征,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临床实例出发探讨左旋门冬酰胺酶不良反应在儿童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报道反复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过敏性哮喘2例,并检索1979-2011年国内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左旋门冬酰胺酶致不良反应的病例,从药物结构、给药方式、给药时间间隔以及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论述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问题。结果:左旋门冬酰胺酶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和血液系统异常,且少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重度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患儿预后极差。结论:临床应重视左旋门冬酰胺酶的用药安全问题,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姜攀 《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1):32-34
目的:了解国家基本药物致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对百色市ADR监测中心2011年406例儿童ADR报告中涉及国家基本药物所致的237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报告类型、基本药物类别、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岁以下儿童ADR发生率最高,占44.7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占80.89%;以抗微生物药引发ADR最多,占66.67%;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8.56%.结论:应重视基本药物致儿童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方法以"儿童用药"、"不良反应"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检索了2000~2013年与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涉及主要为抗微生物药物、中药制剂、抗癫痫药物、解热镇痛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严重过敏反应、以严重皮疹、皮炎、多形性红斑为主的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血尿、蛋白尿等的泌尿系统损害。结论医院应重视临床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制剂的合理使用,注意收集儿童用药安全信息,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工作,保障患儿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集到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建立数据库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引起582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药物,经统计主要药物以抗菌素类为主,共284例,占全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48.8%,其中儿童ADR主要损害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共286例,占ADR的49.1%。结论加强儿童ADR的监测,注意儿童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8年12月主动上报的308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ADR中,男女比例1.59 ∶ 1,1~3岁年龄组发生ADR最多(51.6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3.33%);引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8年该院上报的18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4例ADR中,男103例(55.98%),女81例(44.02%);1~6岁年龄组ADR发生率最高(60.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