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拟于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术的80例直肠癌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比两组术中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不同时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观察组切皮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时的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和心率(Heart Rate,H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h、术后24h、术后48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药代学参数靶控丙泊酚输注系统镇静时,对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确定血压降低50%的靶控浓度。方法26例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病人,ASAⅠ-Ⅱ,术中分别采用内嵌Marsh(M组)和Sharer(S组)丙泊酚药代学参数的TCI系统镇静,靶浓度从0.4μg/ml开始,以0.4μg/mJ梯度逐渐上升,直至患者入睡,每个靶控浓度至少维持15min以上。观察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镇静警醒(OAA/S)评分。结果MAP随靶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M组和S组MAP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7%和26%,MAP降低50%的靶控浓度分别为7.3μg/ml和4.5μg/ml。结论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时,达意识消失状态时的靶控浓度远低于EC50,镇静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但Shafer参数TCI系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人体典型动脉以及动脉移植管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重点介绍了基于医学图像处理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和基于数值模拟的动脉疾病外科手术规划,指出"生理流动虚拟现实"是血流动力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归纳了血流动力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了动脉粥样硬化病灶性的血流动力学机理,着重介绍了弯曲和分叉血管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单侧肺癌开胸手术患者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择期行单侧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7例,两组均给予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给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方案,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前给予硬膜外阻滞方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休息时和咳嗽时以及术后2、6、12、48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能够有效地达到镇痛效果,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抑制患者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患者全麻药物的使用量,提高其对失血的耐受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麻醉SD大鼠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EGF能使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平均体循环压(MAP)上升;心输出量(CO)、肺循环总阻力(TPR)及体循环总阻力(TBR)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对受体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60例肾移植术受者 ,在硬膜外麻醉前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分析 ,同时监测血生化改变。结果 :硬膜外阻滞后 3 0min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 (CVP)、体循环阻力 (SVR)下降明显 ,阻断髂内动脉后MAP ,CVP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肺循环阻力 (PVR)则明显升高。开放供肾血流后 3 0min内 ,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 (MPAP)及PVR明显升高 ,CVP、SVR明显下降。K+ 在肾血管开放时显著升高 ,BUN值在开放供肾血流后 3 0min后明显降低。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肾移植术效果理想、确切 ;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随手术步骤而不同 ,并相对较平稳。同时必须密切注意防止因血K+ 浓度过高所致的心律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对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为观察组,给予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为同期未采用镇痛药物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孕妇11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达100%,观察组的产程(7.25±3.50)h与对照组(9.60±4.15)h对比,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剖宫产率分别为9%和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安全有效,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放射性~(141)C_(?)、~(?)Sr、~(40)Sc、~(95)Nb微球技术观测山莨菪碱2—5 mg/kg iv、对清醒正常小羊100个组织区域血流分布的影响。其中包括:左、右心房,左心室的内、中、外三层,右心室内、外层,肾皮质内、外层,肾上腺皮质、髓质,肝,脾,胰头,胰尾,膀胱,胆囊,睾丸或卵巢,淋巴结,腹部皮肤,肢端皮肤,胸主动脉  相似文献   

10.
室性早搏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导纳法微机自动测定正常心律、室性早搏、早搏后第一个心律的多项指标,初步探讨室性早搏对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啊。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观察对象:窦性心律Lown1~2级室性早搏者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9~7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8例,高血压6例,心,肌炎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  相似文献   

11.
缩宫素静脉注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缩宫素是产科常用药物,临床对于其在加强分娩应用中已有明确规定,但是对其在剖宫产中的应用目前尚无统一规范。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在剖宫产病人宫体注射10~20U缩宫素后几乎所有病人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压下降和心动过速,这使我们对缩宫素的药理特点和使用剂量产生疑问。为此我们比较了缩宫素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性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椎动脉CDFI参数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作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Vm、A、Q、PI与部分流变学指标显著相关,其中Vm与 ηb(80s~(-1)),A与ηb(20s~(-1)),Q与ηb(80s~(-1))分别是独立相关性(r为-0.33、-0.33、-0.31,P<0.05);PI则与Rηb(80s~(-1))、ηb(80s~(-1))、ηp、HCT、Fn多项指标密切相关。Vm、Q、PI均成功建立对12项流变学指标的多元拟合模型。结论①血液流变性变化可改变椎动脉血流内部阻力和流速,从而影响其血流动力学状态;②Vm、PI等CDFI参数是综合反映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两方面状态的较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上肢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76例,女性124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9.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193例,Ⅱ级10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较对照组低[(4.34±1.62) min vs (6.84±2.03) min、(6.11±2.12) min vs (9.62±3.07) min、(25.96±4.25) mL vs (36.96±3.66) mL; t=9.973、9.288、6.267,P均0.05];研究组T1、T2、T3时HR、MAP均低于对照组(tHR=25.988、35.406、9.689,tMAP=24.802、30.519、18.779,P 0.05);研究组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75±1.01)分vs (4.87±1.12)分、(3.02±0.85)分vs(3.86±0.97)分、(1.78±0.52)分vs(2.59±0.67)分;t=9.094、7.977、11.697,P 0.05];研究组术后24 h时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5.36±8.67) ng/L vs (67.63±9.95) ng/L、(25.67±5.33) pg/mL vs (32.15±4.36) pg/mL; t=11.387、5.325,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00%vs 8.00%;χ2=5.684,P 0.05)。结论给予上肢手术患者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轻患者疼痛,麻醉并发症少,患者舒适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C7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胸腹部择期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随机数字表法)。术前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诱导方式为快诱导,术中机械通气。A、B组手术结束时分别给予左、右侧超声引导C7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停麻药送PACU,C组手术结束后无操作再停麻药送PACU。术毕患者符合拔管指征时边吸痰边拔除气管插管。记录出手术室前(基础值,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的收缩期动脉血压(SBP)、舒张期动脉血压(DBP)、心率(HR)。同时,对A、B两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出现霍纳综合征的例数以及相关并发症(声音嘶哑、神经血管损伤等)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与A、B组相比,C组患者在T1、T2时点(较T0时点来看)的SBP、DBP明显增高,HR明显加快(P<0.05)。A、B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均出现霍纳综合征,暂未发现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C7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胸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时可有效减轻拔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且超声引导C7入路星状神经节阻滞兼具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种子,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等作用。最近,我们实验研究证明:菟丝手提取物(CL-4)对犬实验性心肌缺血及心脏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影响。 实验犬分三组:(1)对照组(生理盐水1ml/kg)5只犬;(2)CL-4大剂量组(20mg/kg),5只犬。(3)CL-4小剂量组(10mg/kg),5只犬。各组给药(或生理盐水)前后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夹闭冠豚5分钟,并记录冠脉血流量、心外膜电图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以进行自身给药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构建不同环缩宽度的肺动脉环缩术(pulmonary artery banding, PAB)模型,探索环缩宽度对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变的影响。方法 保持环缩位置及程度一致,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 CAD)重构术中常用不同环缩宽度(2、3、4、5 mm)三维肺动脉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模拟分析压力、流线、能量损失、能量效率及肺动脉血流量分配比等,比较不同环缩宽度的PAB模型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肺动脉环缩后压力明显下降,但环缩宽度改变对环缩处压力下降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环缩宽度增加,肺动脉能量损失减少,能量效率呈上升趋势,左肺动脉血流量增加,左右肺血流分配比增大,最大可达2.28∶1。结论 环缩宽度增加可减少肺动脉能量损失,提高血流能量效率,但会导致左右肺血流分配不平衡。PAB环缩宽度的选择应同时兼顾左右肺血流分配平衡和能量损失。基于CAD和CFD的PAB手术虚拟设计,可为未来个体化PAB环缩宽度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给大鼠静脉或肌肉注射13(n)_-~3H—氧化苦参碱。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血药浓度并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不同途径给药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用Wisar雄性大鼠,每组4只,体重242.1±17.2克13(n)H—氧化苦参碱比放射性15.6ci/毫克分,子放化纯度99%。临用前加非放射性载体(20mg/ml)配成放射性浓度为100uci/ml的注射液。尾静脉或右后肢肌肉注射。放射性剂量均为25uci/100克体重。静脉注射后5、10、15、20、25、30、40、50、60、70、80、90分钟尾尖取血10ul。肌注后5、1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的形态学参数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创建理想化RAS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探讨狭窄面积、对称性、长度和形状改变对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结果 肾灌注、压降和壁面剪切力分布与狭窄面积显著相关.当狭窄面积从50%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对产程及新生儿出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55例初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选择同时期分娩的55例初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产程、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出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结果产程时间镇痛组较对照组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镇痛组较对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CSEA)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缩短产程,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对新生儿出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