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儿童颅咽管瘤45例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45例,共51例次,患儿年龄均在15岁以下(平均9.2岁)头痛,内分泌及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31例次获肉眼全切,20例次为次全切(其中5例为复发后再手术)3例术后死亡。37例随记0.5~10年,5例肿瘤复发(平均术后28.8月复发)。本文着重讨论儿童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技巧,并认为首次手术应尽量全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本文结合文献探讨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和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手术疗效.结果 本组38例,手术全切除术23例,次全切除术12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放疗18例,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6例.本组31例获得随访6~42个月(平均29个月),19例工作、学习正常,4例1年后复发,2例死亡.结论 充分认识颅咽管瘤的临床特征,正确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和手术处理原则,是治疗颅咽管肿瘤的关键,术后给予放疗和伽玛刀补充治疗,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鞍区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颅咽管瘤病人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其中经翼点颞下入路11例,额下入路(包括转终板入路)14例,胼胝体-透明膈间隙-穹隆间入路2例,经皮层侧脑室入路4例,经口鼻蝶(或单鼻孔)入路15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2例(69.6%),近全切除9例(19.6%),大部分切除5例(10.9%)。术后死亡1例。主要并发症:尿崩症18例(39.1%),电解质紊乱21例(45.7%)。结论:对颅咽管瘤病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在直视下显露并全切除肿瘤;熟练地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熟悉鞍区的解剖关系并重视术中对下丘脑的保护,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从1997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27例颅咽管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病人年龄11~60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性18例,女性9例,以视力障碍起病23例,尿崩症6例,隐性糖尿病6例,生长发育迟缓4例,头痛20例,闭经4例。术前均行CT和MRI扫描,肿瘤最大直径5cm,实质性12例,囊性变8例,混合性7例,其中肿瘤钙化18例。经翼点入路13例,经额下入路11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1例。1例术后10天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26例术后进行了放疗。结论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应根据其生长特点来选择手术入路,大多数病人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颅咽管瘤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影像学特征、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9例患儿全切除14例(73.7%),次全切除5例(26.3%)。手术入路包括经额底纵裂入路10例,经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2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15例,电解质紊乱14例,垂体功能低下10例,癫痫5例,颅内感染4例,中枢性高热3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19例,垂体功能低下需要长期激素替代10例,因垂体功能低下死亡2例。结论术前的影像学评估、合理的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是改善颅咽管瘤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赵爱国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5(5):331-332
目的 探讨手术全切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15例颅咽管瘤患者均在全麻下经翼点入路,12例行肿瘤全切,3例行次全切。结果 14例术后出现多饮、多尿,9例出现低钠血症,均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6例在2周内恢复正常,4例在1年内恢复正常,1例在2年后仍有多尿症状,需服药控制。随访3月~3年,1例半年后复发,2例2年内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保证颅咽管瘤全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7月至2004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儿童颅咽管瘤7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影响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影响颅咽管瘤手术全切除的因素。方法 选择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患者 63例 ( 1~ 2级切除 46例 ,3~ 5级切除 17例 )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方面 ,肿瘤大小、囊变、肿瘤部位 (鞍上、鞍内鞍上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病理学特征方面 ,肿瘤钙化、病理分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脑组织浸润、纤维化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肿瘤大小、部位、钙化程度及病变的病理学类型是影响手术全切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显微手术的4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全部行显微镜下切除,17例行大部分或部分切除,术后常规行放疗及化疗。42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符合率91.3%。经手术治疗显效22例,占47.83%;有效率18例,39.13%;无效6例,占13.04%,治疗总有效率86.96%,无一例围术期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损伤小,全切除率高,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已经成为治疗脑胶质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5例共113个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患者分别采用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53例59个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显微技术治疗,52例54个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利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价治疗效果,并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治疗的教训和经验。结果显微手术治疗患者中有79.2%患者手术后预后良好,9.4%患者中残,5.7%患者重残,1.9%患者植物生存,3.7%患者死亡;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患者中有76.9%患者预后良好,7.7%患者中残,3.8%患者重残,1.9%患者植物生存,9.6%患者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采用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都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利弊,且相互补充,临床治疗时应依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主治医师的技能和患者的意愿进行综合的考虑,以确定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经口鼻蝶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对22例垂体腺瘤的病人采取经口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一过性尿多4例,脑脊液鼻漏1例,无死亡。结论:经口鼻蝶窦入路手术死亡率,致残率和并发症较经颅入路均低,且并发症容易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颅咽管瘤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40例釉质上皮型(ACP)和40例鳞状乳头型(SCP)颅咽管瘤病例,根据各组术后复发情况再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采用免疫组化(SPT法)测定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釉质上皮型组14例患者复发,40例鳞状乳头型组6例患者复发.釉质上皮型组与鳞状乳头型组间复发率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复发组与非复发组间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咽管瘤的病理亚型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与肿瘤预后及复发有关,可能预测肿瘤复发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颅咽管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6例成人颅咽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肿瘤与鞍膈和第三脑室的关系分为4种类型:蝶鞍内型(6例),鞍上脑室外型(59例),脑室型(63例),复杂型(28例).手术采用单侧额下入路9例,前纵裂入路14例,翼点入路102例,经胼胝体-脑室入路28例,经蝶窦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4例(79.5%),次全切除25例(16%),部分切除7例(4.5%),手术死亡2例.术中垂体柄确认并保护69例,术后出现尿崩症109例(69.8%).随访3个月至5年,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占75.3%,肿瘤复发26例.结论 根据颅咽管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是颅咽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