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研究总结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2年12月至2013年10月间经导管介入治疗的173例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年龄11个月~3岁,其中男性81例,女性92例。173例患儿中有168例成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封堵即刻成功率为97.1%。通过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发现1例患儿术后第3天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例患儿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患儿出现新发的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和8例残余分流(宽1~2 mm)。结论针对性术前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吴丽霞  鞠安茹  高丽华 《吉林医学》2008,29(12):987-988
目的:探讨价入治疗1-3岁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7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儿均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术后病情及心电图的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是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方法:对100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均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术后病情及心电图的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是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赵书棋 《大家健康》2013,(8):136-137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观察护理要点。结果:50例患儿均成功接受了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效果佳,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密切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介入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以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方法:对50例接受经导管封堵术治疗的VSD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治疗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在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术后病情及心电图的观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是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术12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萍  林素清 《海南医学》2010,21(3):143-14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经皮介入封堵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2月连续施行的CHD介入治疗128例的护理,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63例,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12冽,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53例,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128例CHD介入治疗,成功126例,2例封堵未成功,成功率为98.4%。结论CHD介入治疗封堵术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对部分病例可替代外科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加强术后监护,是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病儿围术期存在的护理问题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对48例行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病儿在围术期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48例手术病儿中46例成功置入封堵器,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95.8%.结论 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ASD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62-16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低龄低体重室间隔缺损患儿微创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施行微创封堵术治疗的60 例低龄低体重室间隔缺损患儿开展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施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治疗时间,并比较家属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术后ICU 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护理后,观察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SAS 评分、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护理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低龄低体重室间隔缺损患儿微创封堵术后的并发症,使患儿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还可减轻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和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行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患儿5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ASD)2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8例、室间隔缺损(VSD)12例。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6例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发热的有效率为96%。结论:发热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众多,临床不容忽视,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封堵缺损异常通道,在条件符合封堵情况下,其优点远远大于开胸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导管材料的日趋完善。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通过导管技术用Amplatzer伞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达到满意疗效,其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损伤小。局部不留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现将2004年我科对7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研究及经验,为及时发现并减少术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患儿远期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为以后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及万方数据库,查阅了近五年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文献资料,从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儿顺利康复出院,有效地提高了患儿生存及家庭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及时细致护理,包括手术前后的综合性护理,特别是术后的病情观察,呼吸道的管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及患儿出院后的健康指导,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庆丰  王静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5):1274-1276
目的 探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67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结果 有针对性的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严密的对照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结论 术前针对性的准备工作及术中、术后严密监护,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封堵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4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本组141例,男69例,女72例,年龄3~14岁,均介入治疗成功。术后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房室传导阻滞5例,束支传导阻滞6例。由于采取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无溶血、血栓形成,无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积极的术后监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保证患儿顺利恢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吕绍昆 《中外医疗》2013,(31):73-7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经心导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该院接受同期介入治疗的5例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介入治疗复合畸形的顺序依次为主动脉球囊扩张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果 5例患儿封堵效果良好,顺利完成各项手术操作。术后X射线心脏造影及彩超显示,患儿封堵器成形良好,无残余分流现象的发生;术中、术后均未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室间隔缺损术后心电图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经地塞米松的使用后,患儿的病情得以好转,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介入治疗技术的应用非常的成熟,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然而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同期介入治疗的操作相对比较复杂,相关技术措施的实施难度较大。为此,需要对恰当的手术指征进行掌握,通过合理操作策略的制定,谨慎、仔细的进行手术的各项操作,从而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6年我院45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与要点。结果 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8.4±2.5)d。结论改进对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13年9月~2014年7月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例,择期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的围术期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9名患者成功施行经胸小切口房缺封堵术,术后4例出现肺部感染,经过积极呼吸道治疗和围术期观察及护理,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保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 年3 月~2010 年8 月收治的78 例先心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施行介入治疗,总结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本组78例患儿介入治疗均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手术效果理想,封堵器位置及形态均良好.术后无封堵器脱落、出血、呼吸道阻塞等情况发生,仅有2 例患儿发生术后感染,经精心治疗后痊愈.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观察,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护理经验。方法:对采用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12例患者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2例行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均获得成功,具有术后无并发症,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中、术后无需输血的优点。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随访,无闭合伞脱落或残余分流。结论: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闭合伞封堵术围术期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应用Amplatzer非对称形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探讨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对45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膜部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45例患者共接受46次手术.1例3岁患儿经导管检查证实为双孔VSD,因检查时间过长和造影剂已用足量,改日手术成功;1例患者术后4小时发生溶血,保守治疗4天无效,改外科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一个月发生偏头痛,经治疗痊愈.结论:Amplatzer室间隔封堵器治疗膜部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为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可取代部分病例的外科治疗.通过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操作技术以及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成功率,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先心病患儿全麻下介入治疗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本组入选30例患儿,男13例、女17例,年龄1-8(2±3.2)岁,其中VSD(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2例;ASD(房间隔缺损)封堵术7例;PDA(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8例;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3例.经临床体检,超声心动图(UCG)确诊,在X线和超声引导下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术,术中严密心电监护,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器械和特殊导管,防止和杜绝各种并发症发生.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并发症.结论 术中护士精心护理、熟练配合和严密监护对先心病患儿在全麻下行介入治疗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