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发病是肿瘤细胞与腹膜在黏附因子和相关介质的参与下,相互作用和特异性选择的结果。大网膜上丰富的乳斑结构使其成为此类疾病的好发位点。现阶段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断、术式的选择、药物的应用已逐渐趋于标准化;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内温热化疗的联合应用以及治疗对象的合理选择,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而腹腔内温热化疗协同作用的疗效以及结直肠癌大网膜转移的应对策略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腹膜转移性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具有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45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单纯行全身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1>0.05).结论 具有腹膜转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全身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且不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4.
腹盆腔恶性肿瘤局域性进展形成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 carcinomatosis,PC),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综合了手术、区域化疗、热疗和大容量液体的灌洗作用,术中清除游离癌细胞和微癌灶,是目前治疗PC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余志龙 《当代医学》2014,(36):48-49
目的探讨分析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进行细胞减灭术(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胃癌腹膜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均分为CRS组与CRS+HPEC组(n=55)。CRS+HIPEC使用药物羟基喜素碱20 mg+丝裂霉素30 mg,或使用多西他赛120 mg+顺铂120 mg加入生理盐水进行热灌注,持续60-90 min。比较2组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平均随访期(24±1.5)个月,CRS+HIPEC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CRS组,且平均生存期更长,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使用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宋蕾  孙瑛  于丽丽  王瑾 《吉林医学》2012,33(20):444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实施术前指导、饮食护理、预防护理等多种有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疗效满意,并得到患者认可。结论:加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对21例发生腹膜癌的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行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药物为羟基喜素碱(HTPC)20mg、丝裂霉素(MMC)30mg、生理盐水12000ml,温度(43±0.5)℃,时间60-90min。记录术后5d体温及心率变化、局部及全身性感染、胃肠道功能恢复、血液学及肝肾功能指标、切口愈合及拆线时间,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结果:入组患者21例,其中胃癌12例,结直肠癌5例,卵巢癌2例,腹膜假性黏液瘤1例,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腹膜癌指数2-33(中位数11);手术时间4-10h(中位数6h);术后5d最高体温38.1℃;2例出现局部/全身性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术后1周内血象未见明显异常;术后第1天出现低蛋白血症者5例,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者3例,其他指标未见异常。拔胃管时间2-7d;进食时间3-8d;拆线时间8-18d;未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腹盆腔或全身感染。随访期31.5-57个月(中位数41个月),13例死亡,2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结论: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膜癌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好,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能有限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腹膜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细胞减灭术(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癌(伴/不伴恶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例进展期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接受CRS加HIPEC治疗,主要研究指标为生存期,次要指标为围手术期安全性及不良事件。结果:28例患者共接受30次CRS加HIPEC治疗。术中评估腹膜癌指数2-31(中位数12)。细胞减灭程度0分者11例(39.2%),1分6例(21.4%),2分8例(28.8%),3分3例(10.6%)。截至2010年5月1日,随访期5-57月(中位数24月),19例(67.9%)死亡,9例(32.1%)存活。6,12,18和24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5%,50%,43%和43%。PCI≤20和>20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7月(95%CI,15.2-40.3月)和6.4月(95%CI,3.8-8.9月)(P=0.000)。CCR-0、CCR-1、CCR-2&3中位生存期为43.4月(95%CI,26.9-59.9月)、9.4月(95%CI,7.4-11.4月)和8.3月(95%CI,3.0-13.6月)(P=0.001)。同时性和异时性腹膜转移癌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月(95%CI,21.6-48.4月)和12月(95%CI,6.6-19.4月)(P=0.000)。无术后30d内死亡病例,围手术期严重不良事件4例(肠梗阻2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胆漏1例)。结论: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使胃癌腹膜癌患者受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不佳,首次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人们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理念已从姑息治疗转变为以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腹腔热灌注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疗法。腹腔加压气溶胶化疗(pressurized intraperitoneal aerosol chemotherapy,PIPAC)以一种新型腹腔内给药方式被用来治疗不可切除的腹膜转移癌患者,较既往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安全、药物分布均质及渗透肿瘤能力强等优点。基于这些优势,其自2011年首次应用于人体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研究者还不断地改进了PIPAC的技术模式,研发出了多种新治疗模式。本文拟对PIPAC主要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的历史、技术、并发症、安全性及预后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严重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全身化疗疗效并不理想。近10年来,腹腔减瘤术联合温热灌注化疗被一些中心用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治疗。本文介绍了减瘤术联合温热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中应用的临床证据,探讨了该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对于化疗药物的进展也进行了介绍。虽然对于减瘤术联合温热灌注化疗是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的临床证据仍不充足,但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化疗药物的完善,对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疗效有望进一步提高。为了更好地开展减瘤术联合温热灌注化疗,有必要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半乳糖结合蛋白(Galectin-1)表达与结肠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鼠抗人Galectin-1单克隆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40例同期伴腹膜转移结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结肠癌原发灶、结肠癌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Galectin-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肠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Cralectin-1强表达,且阳性表达率为97.5%(39/40);结肠癌旁正常黏膜中Galectin-1蛋白表达很弱,阳性表达率为15%(6/40)。正常结肠黏膜中Galectin-1的表达与结肠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三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病灶中的Galectin-1检查可能成为判断结肠癌术前是否腹膜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可行性、临床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6月收治的23例恶性腹水患者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18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5例患者剖腹探查完成。每例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5次,首次治疗在手术室内全麻下监护下完成,随后两次在病房或ICU内进行,持续循环灌注生理盐水400-600mL/min,治疗温度(43±0.2)℃,灌注90min,灌注药物根据原发病的不同选择5-氟尿嘧啶加丝裂霉素或卡铂,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长期随访。结果腹腔热灌注化疗后23例恶性腹水患者21例腹水全部消失,2例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患者KPS评分上升(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P<0.05),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好转,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贫血症状明显缓解;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均感不同程度的腹胀,但尚可忍受,4例患者I°、Ⅱ°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自行缓解,近期临床疗效满意。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3个月,患者生存期1个半月-13个月,中位生存期7个月,存活最长一例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存活13个月仍健在。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可保证腹腔内灌注液体速度一致,维持腹腔内温度稳定,维持化疗药物与肿瘤的充分接触,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恶性腹水治疗方法,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微小RNA)是一类长度为17-25nt的单链非编码RNA,能够识别特定的目标mRNA,并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的表达起负调控作用。血液、粪便及大肠癌组织中的microRNA可以辅助诊断大肠癌和预测疾病复发。特异microRNA的过度表达或沉默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组织和血液中特异microRNA的表达不同,提示了其在大肠癌早期发现和筛检中的应用前景。众多研究提示,microRNA与大肠癌的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此外,mi-croRNA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表明其可能是重要的基因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miR-21联合癌胚抗原(CEA)对结肠癌的诊断意义,为结肠癌早期检测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收治的结肠癌患者92例,匹配正常人88例;采集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和CEA表达情况等,提取血浆中RNA并用Q-PCR检测miR-21的表达情况;分别用ROC曲线检测CEA、miR-21、miR-21联合CEA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人组CEA水平为(1.793±1.121)ng/mL,结肠癌患者CEA水平为(9.843±8.430)ng/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结肠癌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是正常人的(5.510±3.971)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组曲线下面积为(0.838±0.029)(95% CI 0.781-0.894),miR-21组曲线下面积为(0.724±0.038) (95% CI 0.649-0.798),miR-21联合CEA组曲线下面积(0.916±0.019)(95%CI0.878-0.953).结论 miR-21联合CEA优于CEA或miR-21单独对于结肠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检测结肠癌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腹腔游离癌细胞测定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腹腔游离癌细胞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126例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术中探查前先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然后从Douglas窝中取出50ml生理盐水进行细胞离心检测,共检测出癌细胞阳性72例(57.14%),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早期腹腔温热化疗及静脉化疗,另一组接受静脉化疗,结果:静脉化疗组腹腔内复发9例,肝转移4例;早期腹腔温热化疗组,腹腔内复发2例,肝转移3例,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游离癌细胞测定有助于指导大肠癌术后早期进行腹腔温热化疗并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120例随机分成4组:传统的开腹手术对照组(Ⅰ组,28例),FTS理念开腹手术组(Ⅱ组,30例),单纯腹腔镜手术组(Ⅲ组,32例),FTS理念联合腹腔镜手术组(Ⅳ组,30例)。分析研究4组患者手术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Ⅳ组和Ⅲ组与Ⅰ组和Ⅱ组相比较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切口明显减小,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和Ⅱ组与Ⅰ组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缩短,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Ⅱ组相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与Ⅲ组相比较术后静脉输液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提前,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FTS理念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的优点,但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否促进肿瘤切口种植或转移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综合近期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阐述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能对腹腔肿瘤种植转移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顺铂腹腔热化疗对卵巢癌大鼠的疗效,并且从细胞凋亡角度进一步探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的机制,为临床应用腹腔热化疗治疗卵巢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近交系Fischer 344大鼠低分化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NuTu-19,将一定数昔的培养细胞分别注入24只雌性近交系Fischer344大鼠腹腔中,建立卵巢癌腹腔转移瘤动物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组后,应用顺铂及不同加热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提取腹腔积液中游离卵巢癌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其细胞周期比率及细胞凋亡率;取卵巢癌腹腔转移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凋亡相关基冈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①所有实验动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性腹腔积液及腹腔转移瘤微小结节病灶;②顺铂或加热治疗均町提高大鼠腹腔积液中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P〈0.05),顺铂与微波持续加热同时应用后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升高(P〈0.05);③顺铂或一次性加热治疗可降低大鼠腹腔积液中游离卵巢癌细胞G0/G1期比率(P〈0.05);微波持续加热治疗或与顺铂同时应用均可降低腹腔积液中卵巢癌细胞S期细胞比率(P〈0.05);④顺铂或微波持续加热治疗的大鼠腹腔转移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降低(P〈0.05),bax基因表达升高(P〈0.05),两种疗法联合治疗具有正向协同作用(P〈0.05).结论 ①顺铂及不同加热方式治疗可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或抑制细胞进入增殖期从而起到治疗卵巢癌的作用,且顺铂联合微波持续加热治疗效果最佳.②顺铂及微波持续加热治疗均可降低卵巢癌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增加bax基因表达,从而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并且两法同时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