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建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130-131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方法选取自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出的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细菌鉴定分离后,检查其耐药性。结果 9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7株(48.0%),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51株(52.0%)。MRSA耐药性较高者为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呋辛等;MSSA则为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夫西地酸等。结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可选取适宜药物,避免药物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尧  王清云 《淮海医药》2013,(6):490-491
目的 对本院3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性差异做对比,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4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WHONET软件,按照美国实验与临床标准协会(C LSI)的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内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442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81株.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中以痰标本为主,占68.0%,其次为分泌物和血液.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丁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外,其余常规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保持在30%以上.结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该院新生儿科2012-2017 年间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 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经验治 疗SA 相关感染和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2017 年12 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 儿科住院患者分离的SA 的标本分布并采用WHONET 5.6 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6 年间该科共送检细菌培养标本25543 份, 共分离出不重复SA 509 株检出率为1.99%。SA 标本来源首位是呼吸道标本占86.25%,其次为脓液占5.11%,全血与分泌物标本 各占3.54%;509 株SA 中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407 株(79.96%),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2 株,MRSA 检出率为0.4%,占比为20.04%;MSSA 除对庆大霉素耐药性高于MRSA 外,其余抗生素耐药性均较MRSA 低,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 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7.5% 和62.7%,对四环素耐药率为45.1%,对复方磺胺 甲噁唑耐药率为20.6%,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的耐药率均在10% 以下。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非敏感菌株。 结论 该院新生儿SA 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新生儿MRSA 的检出率及占比与国内已有报道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年龄段 及地区差异有关。由于新生儿感染SA 尤其MRSA 感染的经验治疗可选抗菌药物非常有限。因此,一旦发生疑似感染应参考本 院耐药检测数据及有关诊疗指南积极治疗并进一步采取有效感控措施,减少SA 尤其是MRSA 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坏疽(DFG)创面分离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空军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610例住院DFG患者创面中分离的4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MRSA.结果 检出的411株菌株中包括MRSA 164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 247株,除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外,MSSA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好的敏感性,而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均耐药.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MRSA多重耐药,在DFG患者中应加强对其发生率及耐药率监测,有效地预防及控制其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全院临床科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情况,为呼吸科临床治疗提供抗菌药选用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2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药物敏感报告单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2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3.57%,MRSA对18种抗菌药物中种耐药率>63.24%,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红霉素100.0%耐药,MRSA对替考拉宁、利奈唑胺100.0%敏感,检测到1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本研究中我院呼吸科MRSA发生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对其仍较敏感,万古霉素出现耐药菌株,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仍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2004-2009年广西百色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院2004-2009年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2004年11月-2009年10月5年间临床分离到的SAU,统计分析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5年内共分离出SAU 862株,其中MRSA 573株.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SAU菌株数逐年增加.分离出SAU的标本中以痰标本为主,占33.1%,其次为分泌物和脓液.检出率较高的科室是ICU,占33.9%,其次为皮肤科和骨外科.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嗯唑及呋喃妥因外,MRSA对其余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P<0.01).青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余抗生素耐药率5年间基本无太大变化.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噁唑、利福平、呋喃妥因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外,其余的抗生素的耐药率均保持在35%以上的耐药率,四环素则一直保持高耐药率.结论 MRSA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维持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SAU临床株耐药性的增长,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及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病原学调查及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痰标本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66.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为33.6%;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加强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监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30株MRSA进行药敏实验,药敏实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PS药敏板。结果 在测试的14种抗菌药物中,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菌株,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低(分别为6.7%、10.0%、20.0%)。对氯霉素耐药率为53.3%,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在90.0%以上。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苯唑西林、青霉素则是全耐药。结论 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MRSA耐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万古霉素采用E-test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其余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判断标准均按CLSI2011年规定标准判定结果,以WHONET5.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15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903株,检出率为60.3%,MRSA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痰、分泌物为主要标本来源,普外科及ICU病房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分离病区.各病区以ICU MRSA检出率最高,为87.4%,其次为普外科和神经外科,分别为85.7%和184.3%.MRSA对除磷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及糖肽类以外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在90%以上,MSS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由9.5%上升至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磺胺甲嗯唑对MRSA和MSSA均保持较好的敏感性,敏感率在80%以上.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 6年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耐药现象严重,并且MRSA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定期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避免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天津某医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状况及葡萄球菌盒染色体mec(SCCmec)类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mecA基因,多重PCR方法对MRSA进行SCCmec基因分型.应用微量肉汤法及K-B纸片扩散法测试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头孢唑林、氯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红霉素、利福平、盐酸四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复方磺胺甲恶唑、利奈唑胺、替加环素18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大环内酯、林可霉素、链阳霉素B类抗生素诱导耐药的检测采用克林霉素-红霉素双纸片诱导试验(D试验).结果:SCCmec分型显示79株受试MRSA均为SCCmecⅢ型菌株.79株MRSA临床株对包括苯唑西林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对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80%、10.13%,对糖肽类抗生素和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7株红霉素耐药、林可霉素敏感MRSA D试验阳性.结论:天津某医院临床分离MRSA SCCmec基因型均为Ⅲ型,且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红霉素耐药、林可霉素敏感株存在诱导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11.
湖北地区2003-2004年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160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59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824株,分离率为51.5%;检出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96株,分离率为73.03%。耐甲氧西林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7%、91%、88%,比耐甲氧西株凝目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8%、66%、56%均高,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嗯唑及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嗯唑、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较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但仍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克林霉素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湖北地区葡萄球菌耐药现状不容忽视,加强对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感染及防治耐药菌的传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分离的233株SAU标本来源及临床科室分布情况,并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VITEK-2COMPART仪器进行药敏试验,苯唑西林筛选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 233株SAU在痰标本及儿科重症监护室检出比例最大,分别为68.67%和31.33%;共检出MRSA40株,其检出率17.17%;在SAU中利奈唑烷、利福平、莫西沙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和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0;MRSA对红霉素、氯洁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确诊SAU感染时,应区别对待MSSA和MRSA,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成人与儿童感染现状及耐药谱,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MRSA67株,MRSA检出率为54.5%。成人与儿童MRSA感染率分别为58.7%与50.0%。MRS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呋喃妥因耐药菌株。结论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尤其是MRSA耐药更严重,应根据分离菌株耐药特点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MRSA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春  王中新  方欣 《安徽医药》2013,17(3):434-43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1株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mecA基因和PVL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41株金葡菌中MRSA占51.2%,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和MSSA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90.5%和9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和利奈唑胺耐药株。21株MRSA mecA基因均阳性,41株金葡菌中共检出2株携带PVL基因,MRSA与MSSA各占1株,均分离自骨科病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MRSA耐药率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加强PVL基因的检测,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1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葡萄球菌通过革兰染色、细菌形态等初步鉴定,采用美国MicroScan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一步鉴定细菌种类,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9年度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3株,检出率为60.83%.MRSA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呼吸内科、烧伤科、皮肤科等多见,分别为22例(30.13%)、17例(23.28%)10例(13.69%)、8例(10.95%).各类标本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的是呼吸道分泌物(浓痰、咽拭子等)43.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20.2%,血液17.5%,尿液10.3%等.所有的分离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都敏感;MR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最高(100%),其次为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比较高,均大于90%,对其他抗生素也出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MRSA是医院感染重要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临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余祖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85-186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和临床感染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微量生化管进行分析鉴定细菌种类,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9~2011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2株检出率为62.2%;所有的分离菌株对万古霉素都敏感;MRSA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利福平、强力霉素、洛美沙星、左氧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4.9%、29.1%、66.8%、41.3%、58.7%、18.4%、8.2%、44.4%、22.4%。结论 MRSA的分离率显著增高,耐药性严重,临床科室应高度重视MR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向蓉  杨新怀  隋洪  李璐琳  徐宁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27-2730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某基层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在科室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TE5.5和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517株(MRSA135株、MSSA382株),4年MRSA检出率分别为24.5%、27.7%、24.8%、27.0%.MRSA感染以肿瘤科、骨科和ICU患者居多.MRSA在脓液、伤口分泌物、痰液、血液标本中分离率较高.5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 基层医院建立较为完善的多重耐药菌监测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治疗时根据感染细菌的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预防MRSA耐药率的提高和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18.
高玉红  郑瑞  李丰良 《中国药房》2012,(46):4353-4355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和WHONET5.0软件对我院2004-2011年从临床分离的1608株SAU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U的主要来源为痰(占61.2%),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占11.8%)、脓液(占8.1%)和血液(占7.9%);SAU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占18.2%)、呼吸科(占17.4%)和神经科(占17.1%);MRSA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上述药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强,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对MRSA仍保持较强抗菌活性且耐药率小于30%的抗菌药物有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复方磺胺甲唑和呋喃妥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感染控制及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对减缓耐药细菌的增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该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9月患者各种临床合格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将鉴定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检测,并把MRSA药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113株MRSA,占72.4%,另43株为MSSA,MRSA呈多药耐药性。结论本地区患者标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显著增高,加强对MRSA菌株的监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本院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分布及耐药变迁,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细菌耐药的影响,为临床控制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13年本院分离693株SAU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3株SAU,65.8%为50岁以上患者,科室主要分布骨科、普外科;标本主要分布伤口分泌物、痰液、尿液。7年间,SAU对青霉素、氯霉素耐药率分别由25.7%上升到95.9%、6.3%上升到20.6%;对红霉素、克拉霉素、利福平等耐药率振荡上行或直接上行到2011年达耐药最高点;2012年、2013年耐药率明显下降;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株;耐药率〈30.0%的抗菌药有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复方磺胺甲噁唑等8种;对青霉素、克拉霉素表现高耐药性分别达95.0%、80.0%以上。7年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在13.9%~42.9%之间。MRSA对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7种抗菌药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显著低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其他医疗机构监测结果比,本院SAU耐药性控制较好。2011~201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降低SAU耐药率。临床抗SAU抗菌药可供选择品种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