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癌肝切除对阻断与不阻断人肝血流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肝癌肝切除时阻断与不阻断入肝血流的优缺点。方法  2 49例病人包含两组 :甲组 112例 ,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 ,乙组 137例 ,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 ,术后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1、2、3、年复发率和存活率。结果 甲乙两组估计术中失血量分别为 846 .4± 984.7ml和 5 93 .9± 6 45 .6ml(P <0 .0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47.3 %和 19% (P <0 .0 1) ,1、2、3年复发率为甲组 2 1.4%、38.4%、42 .9% ,乙组 11.7%、2 6 .3 %、32 .8% ,1、2、3年存活率为甲组 92 .8%、79.4%、6 9.6 % ,乙组 97.1%、90 .0 %、79.5 % ,(P <0 .0 1)。结论 肝癌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优于阻断入肝血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甲组)及10例腹腔镜肝切除时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乙组)病人资料,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幅度及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术后ALT升高幅度:甲组(8.16%±7.54%)<乙组(19.72%±13.20%)(t=-2.494,P=0.022);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甲组[(7.0±2.2)d]<乙组[(9.9±1.4)d](t=-3.560,P=0.002)。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入肝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时选择性保留健侧肝动脉血流的入肝血流阻断技术优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两种肝囊肿开窗术式前瞻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开窗术治疗肝囊肿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其中开腹肝囊肿开窗术32例(开腹组),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31例(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腔镜组与开腹组在手术时间(44±11)min us(72±12)min]、术中出血量[(15±5)mL us(56±10)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2±9)h us(46±8)h)]、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1±0.7)d us(2.5±1.2)d]及住院时间[(4.1±1.9)d us(7.4±2.3)d]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随访6个月彩超复查囊肿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断流术、分流术及分流、断流联合手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分别施行断流术、分流术或联合手术的4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结果: 断流术、分流术和联合手术均可导致门静脉压力(FPP)及门静脉血流量(PFV)下降,FPP分别下降(1.4±0.6)cmH2O、(7.3±1.5)cmH2O及(6.0±1.2)cmH2O,PFV分别减少(411.3±126.5)ml/min、(560.5±152.9)ml/min及(539.2±173.2)ml/min,分流术与联合手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者均大于断流术后FPP和PFV的下降幅度(P<0.05),联合手术中,施行分流后,FPP降至(29.8±4.9)cmH2O,较术前(37.2±3.1)cmH2O显著下降(P<0.05),加做断流后,FPP为(31.2±5.6)cmH2O,与断流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从维持门静脉血流向肝灌注方面分析,断流术更为合理,而联合手术与分流术比较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操作方式分为两组:“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隧道法组)19例、经前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组(前入路组)2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隧道法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断肝时间、断肝出血量方面均低于前入路组[(185.53± 59.84)min vs (232.50±62.92)min, (244.74±88.03)mL vs (327.50±154.30)mL, (15.11±5.53)min vs (41.25±21.21)min, (65.26±23.66)mL vs (156.50±69.4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隧道法”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有望成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一种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肝切除手术中应用单钳法联合第一肝门阻断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 年10 月至2009 年5 月因肝占位行传统开腹肝切除66 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双钳法联合第一肝门阻断切肝34 例(A 组),应用单钳法联合第一肝门阻断32 例(B 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和术后肝功能情况.结果 A 组和B 组术中中位出血量分别为325 mL 和300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47).A 组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25.76±5.90)min,明显长于B 组的(21.19±5.08)min(P=0.0229),相应的术后肝功能损害较B 组严重.结论 单钳法联合第一肝门阻断技术简单易行,采用该技术切肝能显著缩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且不增加术中失血量,能确实减轻肝门阻断造成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应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腹腔镜切肝,以评价其减少术中出血表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30例Habib 4X射频辅助切肝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中,1例因术中瘤体破溃中转开腹手术,29例完成腹腔镜下手术.其中左肝外叶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1例,第Ⅴ段或第Ⅵ段切除8例,ⅤⅥ段联合切除2例,肝缘病灶锲型切除6例.切肝时间10~68 min,中位切肝时间22 min;出血量8~370 mL,平均(145±75) mL;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7.5±2.8)d.无术后出血、胆漏或感染等并发症,肝癌病例术后未见切缘复发.结论 应用Habib4X射频辅助腹腔镜切肝,无需肝门解剖和阻断,可提高切肝速度,减少术中失血,术后恢复快,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由于射频本身的治疗作用,肿瘤性病灶切除后可增加切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循肝静脉入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59例循肝静脉入路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5例行鞘内阻断,24例行鞘外阻断,其中51例联合Pringle阻断(15+5)min,最多阻断5次,累计75 min,22例解剖第二肝门联合肝静脉预阻断。手术时间为(155.8±71.3)min,术中出血50~600 mL,术中输血2例,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肝静脉修补5例,发生CO2栓塞4例。术后胆漏4例,胸腹水7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出血、肝衰病例,无再次手术或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9±5.4)d。结论 循肝静脉入路腹腔镜下肝切除技术安全可行,术中准确定位、暴露肝静脉走行是为关键,断肝过程应避免肝静脉损伤和气体栓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5日至2021年8月15日梅州市人民医院45例因左肝肿瘤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阻断(n=21),B组采用左肝Glisson蒂鞘内分离结扎方法阻断(n=24),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血白细胞数、肝功能等资料。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3天白细胞数及术后第1天ALT、术后第3天AST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糖代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糖代谢的临床特点,以便更好地控制患者术前血糖. 方法 检测40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空腹及服糖后0.5,1,2,3 h血糖(BG)、胰岛素(INS)、C肽(C-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10名健康者为对照. 结果 肝癌组糖耐量显著低于正常组.血清胰岛素测量:正常对照组空腹为(10.3±3.7)mIu/L,服糖后0.5,1,2,3 h分别为35.2±12.8,65.1±10.2,19.5±11.2,12.2±10.1 mIu/L;肝癌组空腹为(20.4±5.7)mIu/L(P<0.05),服糖后0.5,1,2,3h分别为55.1±12.6,95.1±14.2,75.3±21.5,36.4±16.5 mIu/L(P值均<0.05).血清C肽测定:正常对照组空腹为(1.5±0.3)ng/ml,服糖后0.5,1,2,3 h分别为4.1±0.1,6.1±1.4,1.9±0.6,2.1±0.9ng/ml;肝癌组空腹为(3.2±0.1)ng/ml(P<0.05),服糖后0.5,1,2,3 h分别为6.3±0.3,10.1±0.9,8.3±1.2,4.8±1.1 ng/ml(P值均<0.05).胰岛素抵抗指数(IR)对照组和肝癌组分别是2.42和5.26(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IS)对照组和肝癌组分别是93.6和177.4(P<0.05).肝癌组中Child B的患者口服葡萄糖2h后,血糖、胰岛素和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hild A的患者. 结论 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容易引起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糖代谢异常与肝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入半肝血流联合区域肝静脉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入半肝血流联合切除肝组织区域肝静脉阻断技术切肝34 病例资料,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34 病例应用该技术,术后肝功能损伤轻,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无术后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入半肝血流联合区域肝静脉阻断技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及恢复快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在择期脾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比较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5月问106例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与118例传统睥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原位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310.4±55.2)ml vs(554.3±71.6)ml;(12.9±4.3)vs(15.7d±6.8)d,P<0.05)];门静脉血栓和胰漏的发生率显著降低[(0.9%vs 6.7%;O vs 7.6%,P<0.05)];手术时间虽有延长,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择期病理脾切除时,原位二级脾蒂离断脾切除术是一种较好的备选术式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影响肝门胆管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5月期间71例肝门胆管癌病例资料.结果 多因素生存回归分析提示,血清CEA水平(x2=14.56,P=0.004)、手术方式(x2=22.49,P<0.001)、TNM分期(x2=12.31,P=0.005)与肝门胆管癌预后显著相关.血清CEA升高者和正常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1±5.6)个月和(10.6±7.4)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单纯引流及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7.1±9.6)个月、(10.6±4.2)个月、(7.4±2.5)个月、(3.4±1.4)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期、II期、III期、IVa期、IVb期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8.5±5.9)个月、(16.7±10.0)个月、(13.2±8.7)个月、(10.9±7.4)个月、(8.3±6.3)个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血清CEA正常、根治性手术切除、分期较早的患者肝门胆管癌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阻塞性黄疸肾功能障碍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0)与阻塞性黄疸(OJ)肾功能障碍的关系. 方法: 雄性SD大鼠胆总管结扎后随机分成5 d、10 d及15 d三组(B1组、B2组、B3组),同时建立对应的假手术对照组.观察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血和肾组织N0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并用图像分析检测NOS-mRNA于肾脏表达的部位和量的变化. 结果: B1、B2及B3各组的血及肾组织NO含量分别是(43.72±10.61)μm01/L,(0.515±0.082)μmol/g@pro;(34.44±9.63)μmol/L,(0.375±0.096)μmoL/g@pro;(27.34±8.88)μmol/L,(0.251±0.086)μmol/g@pro.血及肾组织NO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皮质血流(RCBF)呈正相关.肾组织iNOSmRNA表达增加,血和肾组织NOS活性降低. 结论: 血和肾组织NO水平下降,是导致OJ时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体内NO水平的持续下降是由于NOS活性降低而非NOS基因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静脉阻断技术在救治严重肝脏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4例严重肝创伤患者的手术资料,对64例严重肝创伤施行了1根以上的主肝静脉阻断.结果 治愈60例(93.75%),并发症的发生率12.5%,胆瘘4例、黄疸3例、肝脓肿1例,死亡4例(6.25%).结论 肝静脉阻断技术在严重肝创伤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阻断技术,不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技术既能控制术中出血,又能保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切肝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切肝术与阻断肝门切肝术的优缺点。方法  32例病人包括两组 :甲组 2 0例 ,肝切除时阻断肝门。乙组 12例 ,肝切除时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对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 ,术后平均出血量和引流量 ,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甲乙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是 85 0ml和 4 5 0ml (P <0 0 1)。术后平均出血和引流量分别是 30 0ml和 15 0ml(P <0 0 1)。术后AL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6~ 35d和 3~ 7d ,AST恢复正常时间分别是 5~ 30d和 4~ 8d ,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7~ 6 0d和 5~ 14d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0 %和 0 % (P <0 0 1)。结论 预结扎病侧肝脏入出肝血管切肝术优于阻断肝门切肝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联合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策略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 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为(59.50±22.43)×109/L,术后第2周血小板计数为(136.01±70.41)×109/L(P<0.05).术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3.32±1.25)×109/L,术后第2周白细胞计数为(9.63±3.36)× 109/L(P<0.05).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以及脾动脉结扎前后门静脉压力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选择性使用肝癌切除联合脾动脉结扎治疗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可以缓解脾亢情况,有益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住院一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轻型ABP行LC治疗的临床资料与同期20例有轻型ABP病史的非发作胆石症行LC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均完成LC术.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总时间[研究组为(13±4)d,对照组为(25±6)d和总医疗费用[研究组为(8 260±2 534)元,对照组为(17 078±5 246)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轻型ABP患者一期行LC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快捷的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12 例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结果,分析左肾前间隙入路在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结果 12 例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18)min,术中出血量(80±4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 d,术后未发生胰漏等并发症.结论 左肾前间隙入路是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中安全快捷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4例肝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行经典式原住肝移植术,麻醉前放置Swam-Gaze导管,右桡动脉导管及右股静脉导管,监测麻醉前期,切皮时,无肝前期末,无肝期5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5 min及术毕各个时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用t检验组间变化的差异性.再分别以麻醉前作时照处理数据.结果 24例肝癌患者均行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手术时间(435±48)min,术中出血量(2 258±325)ml.术中输库存浓缩RBC(6.6±1.5)U、血浆(785±68)ml、平衡液(1 856±86)ml、血浆代用品(1 625±115)ml.①切皮时,中心静脉压(CVP),股静脉压(F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下降(P≤0.05或P≤0.01),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也随着降低(P≤0.05),MPAP降低(P≤0.05).②无肝前期末,CVP,FVP,MPAP,PCWP进一步下降(P≤0.01),CO和CI也随着进一步下降(P≤0.01),MPAP也进一步降低(P≤0.01).③无肝期5 min,CVP,MPAP,PCWP,CO,CI以及MPAP进一步剧烈下降(P≤0.01),即使周围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升高(P≤0.05),MPAP依然进一步剧烈下降(P≤0.01),但FVP骤然升高(P≤0.01).④无肝期30 min,股静脉压有所回落(P≤0.01),MPAP,PCWP,CO以及CI较无肝期5 min有回升趋势(P≤0.01).⑤新肝期,CVP,MPAP,PCWP,CO,CI以及MPAP明显回升(P≤0.01);周围阻力下降(P≤0.05),FVP骤然下降(P≤0.01).⑥手术结束时,CVP,FVP及MPAP较新肝期进一步回升(P≤0.01),其他指标如MAP,MPAP,PC聊,CO以及CI也基本上恢复至麻醉前水平(P≤0.05).FVP基本上和CVP相差不大(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下原位肝移植术期间,协同麻醉作用,减少全身麻醉药对患者重要脏器的影响,扩张硬膜外阻滞区域血管,在门静脉和下腔静脉阻断时,可增加回心循环的血流量,部分代替体外静脉-静脉技术的作用,减少血流动力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