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胡幼平教授治疗暴聋的经验。方法:通过针灸门诊跟师学习,整理胡幼平教授治疗暴聋的医案医论,总结其对该病病理机制和选穴用方的认识。结果:耳聋发病多与足少阳胆经相关,因此临证治疗时胡教授尤其注重足少阳胆经。临证多选用颞后线为主穴,以畅达少阳经气,达疏肝利胆、通窍利耳之功;同时头电针配合使用亦为一大治疗特色,以促进炎症吸收,从而提高听力。结论:头电针颞后线治疗暴聋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抑郁是常见的脑中风后并发症,可以严重影响中风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延缓恢复过程,中医药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从病因病机、中医药及针灸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中风后抑郁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研究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风是临床常见病,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中医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该文现以中风后抑郁症为研究对象,从祖国传统医学的角度,浅析其病因病机,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方法:通过查阅2013年上半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康复保健3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风后抑郁症越来越多地成为中风后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尤以针药并用和针灸治疗疗效突出,心理调护及后期康复治疗发展显著。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无副作用、经济安全等优点。但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善。但仍不可忽视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有效性、优越性,该文对优选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疗法作了探讨。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治疗及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风虽属内伤杂病范畴,但与温病在发病基础、病理因素及证候方面有一定共同之处.本文从历代医家文献论述中风与热病的关系,列举与热病有关的中风分型及治疗方剂,以及从热病理论辨治中风的临床研究.说明温病学理论体系和论治方法可用于中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立足经典,着重从经络循行、所系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以及病理联系角度对少阳进行分析,从部位、功能、病变上阐述少阳为枢,认为少阳无论是从经络循行分布、脏腑功能、病理变化都体现了枢的特性。关于少阳为枢论对临床的指导,可归纳为:以经络之气运行不利导致经络系统病证者,主要以针灸治疗;以胆经气机不利,相火郁滞,三焦水道失利导致的气郁、水郁、气水同郁病证,可依据《伤寒杂病论》的有关论述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
肾气亏虚与缺血性中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为中医四大重症之首,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在理论探讨,临床辨证论治,急救等方面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研究已从经济医学进入到实验医学的领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许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尤其是活血化瘀药物有明显的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为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科学提供了依据。但中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活血化瘀仅为其治标之一法。所以,我们应突破目前主要依赖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框框,使理法方药更加完善,争取在基础实际及临床研究方面有所创新,并提示其更深层次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从《内经》有关理论出发,阐述少阳在输转卫阳之气中的"枢机"作用。认为少阳病寒热往来的发生机理为:邪郁少阳,正邪相争,少阳经气郁滞,升发不畅,其输转阳气之机不利,阳气不能畅达于体表,则太阳经气偏寒于外而见恶寒;少阳相火内郁,加之正邪相争则导致发热,随正邪分争胜负而见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同时揭示了少阳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升结肠癌,具有起病隐匿,易出现梗阻及肝转移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大肠癌属于中医"肠蕈"范畴,中医药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延长其生存期。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杜怀棠教授,基于"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认为大肠癌基本病机是少阳枢机不利,气机阻滞,邪毒蕴结肠道,最终形成阳明腑实之证。六经辨证而言,大肠癌当属少阳阳明合病,而肝郁气滞是引起大肠癌发生肝转移的重要促动因素。因此,杜怀棠教授治疗大肠癌侧重于通降阳明腑气,调和少阳气机,取大柴胡汤通利腑气、调和三焦、畅达情志的功效,随症加减治疗大肠癌,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表观遗传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表观遗传修饰在缺血性卒中病理学进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表观遗传机制参与调节中风后基因表达、细胞损伤反应、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复杂而动态的过程,是阐释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靶点及其作用机制的有效途径。目前,缺血性卒中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现代医学治疗尚有不足,而中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整体调节作用。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参与调控异常表观遗传修饰治疗中风。本文主要围绕中风病中医理论基础,从DNA甲基化、非编码RNA及组蛋白修饰三个方面在中风治疗及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入手,阐释中医药治疗中风的表观遗传作用,以期为今后抗脑缺血中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研究概况,包括辨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虫类药治疗、实验研究等内容。肯定了中医药的疗效,并提出应加强临床科研设计和基础研究,开发新剂型。尤其是胰岛素抵抗与本病有着密切联系,应重视这方面研究,使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更上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黄剑浩  冯军  谢宇锋  魏林林  谢天 《中医学报》2019,34(9):1833-1835
精可沿经脉、三焦等通道流行、布散于周身,最后汇于髓海以充养元神。"少阳-耳目-颈项-脑"生物轴可以解释精从胸腹腔至颅腔的运行轨迹,即脏腑之精由少阳之气推动,上注于耳、目而为之巢,其中弥散而变化者后出项中,上贯于脑汇入髓海以养元神。"少阳-耳目-颈项-脑"生物轴的功能失调是耳、目、脑和五脏六腑疾病的重要发病机理。颈项属少阳,乃调枢治枢之法门,故颈项是五脏六腑、耳目和脑部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枢机畅达则精的运行井然有序,升降出入之机调则百病自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学习整理韩旭教授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一则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韩旭教授认为老年...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是当今世界三大死亡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进展方面进行综述,既肯定了中医治疗此病方法较多疗效较好,又提出只有完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制定出统一的分型标准和疗效评价标准,才有利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河图学说及《灵枢》太少阴阳体系的四象体质理论,以阴阳为基点,以人的生理、病理特性为依据,将人的体质划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类。中风为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症,且目前临床存在着治疗方法单一、复发率高等问题,与患者体质特性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四象体质特点及其阴阳盛衰,浅析了四象体质与中风的关系,并提出了通过调节阴阳诊治中风之道,为临床辨治中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方治疗缺血性中风之管见李琳(江苏省徐州市财贸医院,徐州221005)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经方中医药疗法中图号R279.743.3笔者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根据其病理特点与表现,常投用经方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与后世方药,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虽不能尽愈...  相似文献   

16.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共记载 12种头痛,分别为:太阳中风表虚头痛;太阳中风兼水饮头痛;太阳中风表实头痛;悬饮头痛;阳明里热,热结成实头痛;太阳少阴两感,少阴寒化头痛;霍乱吐利头痛;太阳与少阳并病头痛;少阳胆气郁热头痛;阳明中寒,饮邪上干头痛;寒湿犯表头痛;产后中风头痛。张仲景在治疗头痛方面立足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精妙,配伍严谨,不仅应用药物治疗,还采用针刺之法治疗头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及病理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在逆转或阻断胃癌癌前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研究方面进行了归纳。论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风偏瘫从虚、痰、瘀论治400例疗效观察王瑞香(河南省驻马店市妇幼保健院,463000)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偏瘫/中医药疗法,%瘫康散/治疗应用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笔者从虚、痰、瘀之病机立法组方,制成瘫康散胶囊用于治疗中风偏瘫400例,取...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论述头部与经脉的关系,头针疗法的应用及实验理论的基础,探讨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理论基础。通过论述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手法疗效探讨,阐述了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性。结合医案讨论,更加进一步论证了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可效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近些年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中医药治疗急性期出血性中风的优势和不足,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探讨急性期出血性中风的中医中药新方法提供参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