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研究雷帕霉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和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组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前3天开始每天肌肉注射雷帕霉素0.5mgkg,术后连续14天每天肌肉注射雷帕霉素0.25mgkg。球囊损伤14天后进行电镜观察、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假手术组电镜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呈收缩表型,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呈合成表型,雷帕霉素干预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电镜下表现介于两者之间。术后14天雷帕霉素组新生内膜面积比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减少36.4%(0.14±0.03mm2比0.23±0.06mm2,P<0.01),内膜中膜比减少28.9%(17.7%±3.37%比28.86%±10.25%,P<0.01)。结论以上提示雷帕霉素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改变,减轻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型猪冠状动脉置入支架后p2 7kip表达变化及含 10 0 μg雷帕霉素可降解涂层支架释放的雷帕霉素对p2 7kip表达的影响。方法 球囊 血管以 1 3∶1比例置入过大的裸支架 (n =14 )、单高分子可降解多聚羟基丙酸乙酸 (PLGA)涂层支架 (n =16 )或雷帕霉素支架 (n =16 )并形成冠状动脉损伤模型 ,术后第 1、2、4和 12周时间段处死部分猪。测定 12周时 3组支架血管段的内膜厚度和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支架置入后 4个时段冠状动脉的p2 7kip表达水平及动态变化。结果 在 12周的随访组 ,裸支架、PLGA支架和雷帕霉素支架的新生内膜平均厚度分别为 (0 38± 0 2 0 )mm、(0 96± 0 5 8)mm和 (0 14± 0 12 )mm(P =0 0 0 4 ) ,3组的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 (3 38± 0 31)mm2 、(6 4 6±2 0 1)mm2 和 (2 0 7± 0 82 )mm2 (P =0 0 0 0 )。置入裸支架 1周后 ,冠状动脉p2 7kip表达处于低水平状态 ,但在第 4周达到最高水平 ,在第 12周时 ,其表达水平恢复至第 1周时水平 ;雷帕霉素支架使整个随访期的p2 7kip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均处于高水平表达状态。结论 含 10 0 μg雷帕霉素支架在 12周内有抑制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膜增殖的明显疗效。裸支架置入后 12周内 ,p2 7kip表达水平在第 4周最高 ;涂层支架释放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小剂量雷帕霉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大鼠,观察雷帕霉素对DN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雷帕霉素干预组。第5周起雷帕霉素干预组予雷帕霉素1 mg·kg-1·d-1干预8 w。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lb)、肾重/体重等的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及系膜基质扩张指数。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及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血糖、Ccr、24 h Ualb均显著上升,大鼠肾脏明显肥大,肾小球平均体积、系膜基质扩张指数、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肾皮质TGF-β1、F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雷帕霉素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部分被抑制。结论小剂量雷帕霉素能够减轻肾脏肥大,抑制系膜外基质聚集,下调TGF-β1、FN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对糠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雷帕霉素组.第5周起雷帕霉素组予雷帕霉素1 mg·kg-1·d-1干预8 w.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Ualb)、肾重/体重等的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及系膜基质扩张指数(EMMI).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及雷帕霉素组大鼠血糖、Ccr、24hUalb均显著上升,大鼠肾脏明显肥大,肾小球平均体积、EMMI、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肾皮质CTGF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雷帕霉素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部分被抑制.结论 小剂量雷帕霉素能够减轻肾脏肥大,抑制系膜外基质聚集,下调CTGF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内皮再生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 ,将 12只血管损伤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n =6 )腹腔内注射脂肪乳剂 (1mL/d) ,全反式维甲酸组 (n =6 )腹腔内注射溶解于脂肪乳剂的全反式维甲酸 [4 μg/ (g·d) ],球囊损伤 14天后 ,采用原位灌注固定取材 ,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 ,全反式维甲酸组球囊损伤血管段的内皮再生面积大于对照组 ,而新生内膜形成面积小于对照组。结果提示 ,全反式维甲酸具有促进损伤血管内皮再生和抑制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自噬水平的变化及雷帕霉素的干预作用,探讨雷帕霉素是否通过调节自噬、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产生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雷帕霉素干预组给予雷帕霉素2mg/(kg·d)灌胃。于实验第8周留取血标本,用于血生物化学指标和脂联素水平检测,然后处死动物并迅速取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测定主动脉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p62、C/EBP同源蛋白(CHOP)、Caspase-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壁增厚,内皮严重受损,主动脉Beclin1、L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主动脉p62、CHOP、Caspase-12和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轻,主动脉Beclin1、LC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p62、CHOP、Caspase-12和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组织自噬水平降低,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激活自噬和减轻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水平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球囊损伤大鼠腹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制作球囊损伤的大鼠腹主动脉剥脱模型 ,Wistar大鼠 12只随机分为 1对照组 (n=6) :腹腔内注射 intralipid(1ml/d) ,2 ATRA组 (n=6) :腹腔内注射溶解于 intralipid的 ATRA(4 mg· kg-1 · d-1 )。球囊损伤 14 d后 ,损伤区域的血管段用 40 g/L甲醛固定 ,然后染色 ,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 :ATRA明显减小新生内膜面积 ,增加管腔面积。结论 :ATRA具有抑制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剂量雷帕霉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超微结构及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n=7),糖尿病组(D组,n=7),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n=8).造模后第5周起R组大鼠给予雷帕霉素1 mg/kg/d灌胃,C组和D组给予等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量、体重校正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的超微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RT-PCR检测nephrin的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至12 w末,与C组相比,D组大鼠血糖、Ccr、24 h尿蛋白量增加(P<0.01),neph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1);R组Ccr及24 h尿蛋白量较D组降低(P<0.01),neph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 低剂量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表达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荭草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将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荭草苷组、荭草苷合用雷帕霉素组,另取不插栓线的大鼠为假手术组,每组18只。荭草苷组和荭草苷合用雷帕霉素组于术后1 h和12 h分别腹腔注射6.48μmol/kg荭草苷溶液两次,荭草苷合用雷帕霉素组于术前24 h和30 min腹腔注射2.66 mg/ml雷帕霉素溶液2次。再灌注24 h后,采用ZeaLonge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法测定MCAO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含量,Western印迹法测定MCAO大鼠脑组织线粒体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和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E1B-19K相互作用蛋白(BNIP)3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升高,线粒体中MDA和Ca2+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体外处理人肺癌SPC-A-1细胞后,对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测定雷帕霉素(5 ng/mL,10 ng/mL,15 ng/mL)处理人肺癌SPC-A-1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FITC-Annexin V/PI双染色法,测定雷帕霉素处理SPC-A-1细胞48 h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雷帕霉素作用SPC-A-1细胞48h后的p53、Bcl-2和Bax等凋亡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雷帕霉素可以抑制SPC-A-1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发生凋亡,其增殖抑制率与凋亡率变化存在剂量依赖性关系(P<0.05)。与对照组(雷帕霉素,0 ng/mL)比较,各浓度(5 ng/mL,10ng/mL,15 ng/mL)雷帕霉素处理对SPC-A-1细胞的凋亡率上升(P<0.05),且p53与Bax蛋白水平增加(P<0.05),而Bcl-2蛋白水平下降(P<0.05)。15 ng/mL雷帕霉素处理组细胞p5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06,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与紫杉醇涂层支架(Taxus ExpressTM)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B2/C型病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入选本研究267例,男性占68%,糖尿病占38.5%。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169例,共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172条;紫杉醇涂层支架组98例,植入紫杉醇涂层支架165条。观察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的临床特征相似。支架植入成功率100%,95%的病人完成6个月的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5.9%(10/169),紫杉醇涂层支架组9.2%(9/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1,P=0.317)。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疗效和安全性与紫杉醇涂层支架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匹地尔对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和载脂蛋白J(apoJ)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内膜增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纯种雄性日本大耳白兔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和曲匹地尔组,假手术组和球囊损伤组从术前7 d开始给予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d-1,曲匹地尔组肌肉注射5%曲匹地尔1 ml·kg-1·d-1。在光镜下观察曲匹地尔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的模型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球囊损伤后apoJ的动态表达及曲匹地尔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球囊损伤后第1、4、7、14、28天apoJ mRNA和蛋白表达都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且分别在损伤后第1天(3.82±0.36和0.64±0.16, P<0.01),和第14天(46.21±10.37和5.50±1.65,P<0.01)表达最为明显。曲匹地尔可以抑制血管内膜的增生,并能抑制apoJ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球囊损伤后apoJ的表达可能与血管内膜增生有关。曲匹地尔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poJ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结扎大鼠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特征变化,探讨高血压相关性房颤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非手术组(对照组,n=12)和腹主动脉结扎组(实验组,n=12),两组喂养时间均为4周。4周后动物麻醉,描记I导体表心电图,经左侧颈总动脉插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心脏体外灌流条件下,采用心房短阵刺激评价房间传导时间(IACT)和心房对刺激的反应。取心房组织制作切片,Masson染色,测量纤维组织占总区域的百分比。结果实验组血清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76±0·5vs0·97±0·4)ng/mL,P<0·01],P波持续时间和IACT也较对照组延长[分别为(27·8±5·1vs23±4·5)ms,P<0·05和(37·3±5vs23·1±3·3)ms,P<0·01],在实验组诱发出4例AF;对照组没能诱发出AF。组织学发现实验组心房纤维组织明显增加,纤维化程度与AF的诱发有相关性(OR=5·75,P<0·01)。结论腹主动脉结扎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增加,P波时限增宽,IACT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没有改变。心房纤维化程度增加可能是AF诱发率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球囊损伤后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甲苷(20mg·kg-1·d-1)、(40mg·kg-1·d-1)及(60mg·kg-1·d-1)组。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黄芪甲苷组大鼠术前3d开始给药,每天1次,假手术组、模型组同时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共给药17d。术后第15d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新生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面积、内膜/中膜比(P0.05),并使PCNA蛋白表达降低(P0.05);升高球囊损伤后大鼠血浆SOD含量(P0.05),降低血浆MDA水平(P0.05)。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的移行、增殖,抗氧化应激反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RA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关节置换术中获得的RA患者滑膜组织, 用胰酶消化法提取原代FLS。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雷帕霉素对RA-FLS增殖的影响, 将RA-FLS分为对照组、雷帕霉素组(10 n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雷帕霉素对RA-FLS细胞凋亡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B淋巴细胞瘤(Bcl)-2相关X基因(Bax)、Bcl-2 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Bax、Bcl-2、mTOR、磷酸化(p)-mTOR(2448)、AKT、p-AKT及mTOR复合物1(mTORC1)下游相关分子S6激酶1(S6K1)、p-S6K1、真核翻译启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p-4EBP1的蛋白表达水平。2组间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雷帕霉素干预的RA-FLS的增殖效率明显弱于对照组, 且雷帕霉素的药物抑制率随着雷帕霉素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雷帕霉素组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5.31±0.59)%与(3.49±0.4...  相似文献   

16.
动脉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3(MMP 3)在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动态变化 ,探讨MMP 3在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设立对照组 ,术后第 3d、7d、14d、2 1d、2 8d取材检验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MP 3在血管壁的表达情况。结果 球囊损伤组MMP 3于术后第 3d表达增加 (1 73± 0 2 3) % ,14d达高峰(19 30± 0 32 ) % ,以后逐渐减弱 ;与对照组比较 ,球囊损伤组各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MP 3于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合成、分泌增多 ,在早期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雷帕霉素对大鼠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恒磁场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恒磁场对雷帕霉素作用下的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凋亡及N0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雄性SD大鼠的骨髓EPCs,培养6天,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雷帕霉素(1μg/L)组及雷帕霉素 不同强度的恒磁场组(0.1 mT、0.5 mT、1.0 mT恒磁场组).各组按分组条件作用24 h后收集标本,MTT法检测EP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凋亡率,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组抑制EPCs增殖能力0.252±0.006%0.328±0.025,抑制NO分泌(22.8±4.3)μmol/L vs(36.9±5.6)μmol/L,促进EPCs凋亡(11.3±1.2)% vs (4.0±0.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0.5 mT和1.0 mT恒磁场组EPCs增殖能力分别为0.278±0.008,0.280±0.010、NO(28.0±4.2)μmol/L,(28.7 ±4.4)μmol/L,显著高于雷帕霉素组,EPCs凋亡率(7.5±0.6)%,(7.1±0.6)%),显著低于雷帕霉素组,差 异显著(P<0.05).结论 0.5 mT和1.0 mT恒磁场可拮抗雷帕霉素的作用,促进EPCs的增殖和NO分泌,并抑制EPCs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抑制JAK/STAT通路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损伤(AL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30)、ALI组(n=30)、STAT抑制剂雷帕霉素(RPM)处理组(n=30).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HMGB41蛋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HMGB1表达水平(1.00±0.02)相比,ALI组24.72 h HMGB1表达显著升高(3.12±0.06,3.9±0.08,2.83±0.04,t值分别为16.01,3.86,10.46,均P<0.01),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6和24 h有两个峰值,且24 h峰值高于6 h.与ALI组相比,RPM预处理组24-72h HMGB1蛋白表达均显著抑制(1.67±0.05 vs 3.12±0.06:1.93±0.06 vs 3.9±0.08:1.47±0.04 vs 2.83±0.04:t值分别为20.11,41.90,26.02,均P<0.01),ALT在24,48,72 h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ALT与HMGB1呈正相关(r=0.741,P<0.01).结论:抑制JAK/STAT可明显下调肝组织中HMGB1蛋白表达,并有助于减轻D-Galn/LPS所致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是否激活自噬Beclin-1、Lc-3蛋白表达以及是否减轻肝细胞凋亡。方法 36只SD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A组)行麻醉、剖腹、暴露肝脏等操作;手术组(B组)在A组的操作基础上,阻断肝脏血供,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雷帕霉素组(C组)在A组的操作基础上,静脉缓慢注射治疗剂量的雷帕霉素,后阻断肝脏血供,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肝脏组织Beclin-1、Lc-3蛋白表达,外周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肝脏组织Beclin-1蛋白表达3 h达峰值,Lc-3蛋白表达6 h达峰值;血清ALT、AST 12 h达峰值;各实验组比较,C组较B组Beclin-1、Lc-3蛋白表达增多,ALT、AST升高减少(P0.05)。结论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对大鼠移植心脏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腹腔内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心脏组:取未经任何处理的Wistar大鼠心脏作为空白对照;同系移植组:供体、受体均为Wistar大鼠,以标准鼠食喂养.异系移植取Wistar大鼠作供体,SD大鼠作受体,分为以下两组,环孢霉素组:术后给予环孢霉素A 10 mg/(kg·d),皮下注射;雷帕霉素组:术后用雷帕霉素1.25 mg/(kg·d)灌胃.移植60天后取移植心脏进行电镜观察、形态学观察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移植心脏冠状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心脏组和同系移植组移植心脏未见明显冠状血管狭窄.环孢霉素组管腔狭窄程度最明显,雷帕霉素组血管狭窄程度最轻.正常心脏组和同系移植组血管内膜、心肌细胞及心肌间质均未见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表达.心脏移植60天后,环孢霉素组移植心脏血管内膜大量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表达,心肌细胞亦有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表达.雷帕霉素组移植心脏血管内膜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表达较少.很少有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表达于心肌间质.各组之间移植心脏血管内膜组织中血管平滑肌激动蛋白α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正常心脏组及同系移植组电镜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呈收缩表型,环孢霉素组可见血管平滑肌细胞呈合成表型,雷帕霉素组见大部分血管平滑肌细胞呈收缩表型.结论 雷帕霉素可以抑制大鼠移植心脏血管病变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减轻新生内膜的增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