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脂血症的定义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血清三酰甘油水平的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减低都可以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发病原因.因此,研究中医药降脂方药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中医药领域对高脂血症治疗方面的研究颇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HLP)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提前.西药降脂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广泛,中药治疗HLP有其独到之处,目前已知有130多种中草药有降脂作用.本文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回顾,从中医病因病机、中药降脂机制、中药单药和组方治疗、中成药治疗等方面对中药治疗HLP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HLP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晓云 《海峡药学》2016,(12):99-101
本文对目前高脂血症的临床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C)升高,伴或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降低已升高的胆固醇,可以使粥样硬化损害发展速度减慢,甚至使之消退,从而预防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近年来,许多新药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本文着重就高股血症的药物治疗进展简述如下:1氯苯丁酯类此类药中有苯扎贝特(bezafibrate)、吉非员齐(gemfibrozic)、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和氯贝丁酯(clofibrate)等、此类药能激活脂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相似文献   

5.
6.
冠心病(CAD)的危险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随血胆固醇(Chol)的升高而增加,特别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是预防CAD的保护因子[1].而甘油三脂(TG)与CAD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TG的轻微升高可增加CAD的发生并加快CAD病变的进展,促使新病变的形成[2].另外TG促使凝血酸原转化成凝血酶以及凝血因子VI的活化并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3].血TG水平的增加常与CAD的其它危险因素(LDL-C、血胰岛素水平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有关,可能是继发于胰岛素抵抗的必然结果[4].HDL-C对冠状动脉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血水平每增加1 mg*dl-1,CAD的危险性随之降低约2%~3%.HDL保护心血管的机制在于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和转运,抗氧化作用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5].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锦培  傅晓东 《上海医药》2011,32(8):372-374
本文对高脂血症的定义和诊断、中西医结合辨高脂血症病因病机认识以及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进行归纳论述。在临床上,应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并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综合作用来制定个体化的调脂方案。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HL)已证明是继胆源性、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AP)的常见病因。有资料显示大约有13%~38%的AP患者存在血脂的异常增高,HL常常在病程中导致或者加重AP。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发病率在我国有升高趋势。HL-AP症状重、并发症多、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致力于降低其死亡率,其治疗方案及治疗理念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低密度脂蛋白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疾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霞 《医药导报》2008,27(11):1330-1333
全面介绍低密度脂蛋白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疾病的方法、临床应用及血液净化材料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与高三酰甘油有关,发生重症比例、器官衰竭的发生和复发率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随着血液净化的介入,治疗及预后得到较快的发展,而组合式血液净化方式能明显改善预后,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表明,高脂血症与上述疾病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通过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脂。降低血脂的西药已为人们所熟悉,而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的中草药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尚不多见,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曹玄林 《河北医药》1991,13(1):28-29
自1982年第六次国际动脉粥样硬化专题讨论会以来,脂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作用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疾病(CAD)一级预防的脂质研究,并探讨了饮食—脂质—CAD的关系。新的降脂药物正在不断研制和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本文就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多.高脂血症(HLP)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受到了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重视.积极治疗HLP不仅可降低C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可减轻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每降低总胆固醇水平1%,可以降低2%的心肌梗塞(MI)的发生率.因此,近20年来,全世界医学界极为重视高血脂的研究.经过临床大量不断的研究和观察,在高血脂的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根据有关资料综述如下,仅供临床医师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高脂血症患者发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析,将其归纳为湿浊困脾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并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使用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的中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秀书 《天津药学》2002,14(4):11-14
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系人体脂代谢失调所致,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水平过高或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水平过低,它是构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认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它又与许多疾病相关[1].因此,纠正脂代谢紊乱,对改善冠心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症状,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氯贝丁酯(安妥明) 氯贝丁酯是最易得到的高脂血症常规治疗药物。它同时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它减少肝脏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并使胆汁中中性固醇的释放增加。对于Ⅱ型高脂血症患者它大约平均降低胆固醇10~15%。高甘油三酯血症者预期可降低甘油三酯30~40%。由于VLDL分解成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增加,结果使高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高脂血症的几种诊断标准,常用的降脂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降脂药物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综述近年来对高脂血症有治疗作用的几种植物药,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