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ALA)在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诊断上的价值的研究已有很多报导,但所报告的正常值有很大差别。作者把一些正常值资料列表介绍如下:由于农村环境中接触铅的可能性最  相似文献   

2.
铅对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的抑制作用是高度敏感的。某些城市居民有少量的铅吸收,此酶的活力就受到抑制。已证明,血铅浓度(Pb-B)与ALA-D的对数值(10g ALA-D)呈明显的负相关。还有许多报导提出人群中ALA-D活力降低与Pb-B浓度上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汞和镉不抑制ALA-D,饮酒虽然  相似文献   

3.
δ-氨基乙酰丙酸(以下简称δ-ALA)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它在δ-ALA脱水酶的作用下生成卟胆原。过量的铅离子可抑制此酶活性,反应受阻,致使δ-ALA在体内蓄积,经肾脏排出体外。有许多报告介绍,铅中毒时,尿中δ-ALA含量增高,表明尿中δ-ALA含量增高与铅中毒有关。关于δ-ALA测定方法,有许多报导。比较早的工作是Mauzerll等人所提出的利用阴阳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双柱,在消除尿中干扰物质后进行测定。此法干扰少,精确度高,但过程复杂,手续烦琐。以后有人作了改进,用一种树脂,但还是需要装柱,分离,反洗等手续。1969年,和田等人提出用正丁醇萃取分离尿中干扰物质后进行测定。此法较为简便。不过在萃取时水相大量地进入有机相中,从而使尿中δ-ALA浓缩。每次浓缩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铅中毒者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水平。方法对2008年洛阳市37例铅中毒者的留尿进行了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测定。结果铅中毒者的尿铅浓度与δ-ALA浓度具有相关性。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医师进行铅中毒程度的初步判定,达到筛选诊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δ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与血铅和锌原卟啉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样分析 370名严重铅污染区儿童的血铅、锌原卟啉和ALAD基因型。结果 ALAD1 2 / 2 2 基因型的血铅水平 (2 6 2 1± 0 5 6 1) μmol/L高于ALAD1 1基因型 (2 36 0± 0 5 96 ) μmol/L ;而锌原卟啉水平也增高 ,前者 (13 0 7± 9 38) μmol/L ,后者 (9 90± 6 30 ) μmol/L。 结论 在同样的高铅暴露条件下 ,ALAD1 2 / 2 2 基因型可影响儿童体内铅负荷水平以及铅所致血液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在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测定过程中,如何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出了使用主要成分与尿相似的模拟尿质控样来监控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模拟尿δ-氨基乙酰丙酸质控样配制方便,性能稳定易于普及,为开展实验室内及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李春玲  吴宜群 《卫生研究》1994,23(5):264-266
阐述了在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的测定过程中,如何实行严格的的质量控制,确何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出了使用主要成分与尿相似的模拟尿质控样来监控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模拟尿δ-氨基乙酰丙酸质控样配制方便,性能稳定易于普及,为开展实验室内及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报道:对重庆地区121例正常人进行了尿δ—ALA测定。对象:工人,干部,医务工作者。采用正常人尿,无铅接触史,肝、肾无异常者,男性66人,女性55人。年龄18—60岁。收集晨尿及一次性尿,尿样收到后立即测定。采用乙酸乙酯法。本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93.2%,ALA含量在0—8μg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灵敏度为0.1μg/2ml。  相似文献   

9.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与铅中毒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参与血红素的生物合成,其在铅中毒的发病机理以及诊断中的作用已被许多学者所重视。近年来发现该酶具有多态性。有关研究提示,具有ALAD2基因的人可能对铅较敏感,因此,含有ALAD2杂合子以及纯合子者可能具有较高的血铅浓度以及较高的体内铅负荷,使得他们更容易表现出急性或慢性铅暴露的亚临床或临床症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AL-AD2也许是保护身体免遭铅危害的有利因素。本文论述了该酶的基因型、表型与铅中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血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是铅接触的敏感指标。这种酶活力的降低甚至能用来反映城市中健康人血铅的农度。本文报导了特定人群中的血红细胞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δ 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 (ALAD)基因多态性对职业铅接触工人血铅 (PbB)和锌原卟啉 (ZPP)的影响。 [方法 ]采集 170名上海市某蓄电池厂职业铅接触工人外周静脉血样 ,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 (MspⅠ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方法进行ALAD基因分型分析 ,用PE 80 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ZPP 3 80 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分别测定PbB和ZPP含量 ,并分析其与基因型的关系。 [结果 ]①ALAD11纯合子基因型者有 15 4名 ,占90 5 9% ;ALAD12杂合子基因型者有 16名 ,占 9.41% ;未检出ALAD2 2纯合子基因型者 ;②ALAD1和ALAD2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是 95 .2 9%和 4.71% ;③在同等外暴露条件下 ,ALAD12杂合子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 ( 1.0 4± 0 .48μmol/L)明显高于ALAD11纯合子基因型组工人血铅水平 ( 0 .78± 0 .3 4μmol/L)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④ALAD12基因型工人锌原卟啉(ZPP)含量比ALAD11基因型者稍低 ,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前者为 ( 0 .42± 0 .2 4) μmol/L ,后者为 ( 0 .46± 0 .41) μmol/L。[结论 ]ALAD2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亚洲人群的结果相近 ,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 ,在同样职业铅暴露环境下 ,具有ALAD2等位基因的工人血铅水平增高 ,ALAD2等位基因可加重工人体内的铅  相似文献   

12.
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ALA-D)是催化二分子δ-氨基乙酰丙酸(ALA)合成卟胆元(PBG)的酶,大部分存在于红细胞中。测定红细胞ALA-D,对于估价职业性低浓度铅接触是一个可靠的指标。ALA-D测定通常采用Bonsignore等的方法,正常人血液在pH 6.4~6.8的范围内进行保温;然而,在职业性铅接触者中,测定ALA-D的最适pH值较正常人为低,即pH为6.0。作者在不同pH值(6.8及6.0)下进行保温分析ALA-D,其结果以活性及  相似文献   

13.
采用玻璃离心管,在波长552 nm,显色时间10min,沸水浴时间10 min,乙酸盐缓冲液1.0 ml、乙酸乙酯溶液3.0 ml、乙酰乙酸乙酯溶液0.4 ml、显色剂2.0 ml优化条件下测定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含量。相比于国标法,本方法实验沸水浴时间缩短16.7%,乙酸乙酯溶液用量节省25%,乙酸盐缓冲液用量节省50%。线性范围0~10.00mg/L。最低检出浓度0.230 mg/L。相对标准差为2.41%。加标回收率96.47%,高于国标法中85.0%~95.7%的加标回收率。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铅中毒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海岛无铅职业接触史职工的尿铅、尿粪卟啉、尿δ 氨基乙酰丙酸 (简称δ ALA u)含量 ,以便更好地预防非职业性铅吸收或铅中毒情况的发生 ,于 2 0 0 0年 5~ 6月对无铅职业接触史的健康男女职工进行了尿铅、尿粪卟啉、δ ALA u的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某乡镇企业和市属某国营企业无铅职业接触史的健康成年男女共 95名 ,其中男性 5 7名 ,女性38名。取晨尿检测。1 2 方法 根据GB 115 0 4— 89《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附录A尿中铅的测定 双硫腙比色法、附录E尿中δ ALA u的测定 乙酰乙酯比色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方法取尿样0.5ml时,检测下限为0.30m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5μg/0.5ml尿样。变异系数1.5%~3.6%,铅接触者尿样加标回收率89.0%~95.7%。尿样在4℃可保存至少2周。本方法用于铅中毒诊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资料报导,测定全血中δ-ALAD活力有助于确定早期铅吸收或中毒,而且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有些则报道了应用此项指标作为观察和研究大气中铅污染的情况。为了保障广大铅接触者的健康,除现有的铅吸收或中毒的一些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由于燃料不完全燃烧而污染城市街道和生产车间的空气,致使一氧化碳(CO)广泛散播;因此,确定慢性CO中毒最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是重要的。Pecora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指出,慢性CO中毒时,红血球中游离的原卟啉增加,尿中粪卟啉含量增高。根据有关某些毒物对血红素和卟啉生物合成慢性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证明了在红血球中δ-氨基乙酰丙酸(ALA),即血红素合成过程的第一个产物的含量增加,较其它指标出现早。为此,作者调查了56名在含有CO的空气中工作约两年的工人。进行了体格检查,并测定了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及红血球中ALA的含量。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是采用Ferzykowski等的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18.
笔者测量222名女性血铅和 ALA—D,血铅范围40~240ppb。血铅测定误差为18ppb 根据 ALA-D 数据估计实际的血铅误差最高为23ppb。此误差归之于血铅的生物学变异和 ALA-D 的非特异性所致。我们认为;用 ALA-D 测血铅仅使用在下述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Delta-氨基乙酰丙酸(以下简称ALA)是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中间物质。过量的铅进入机体能阻碍ALA合成血红蛋白的中间体——卟胆原,以致血中ALA聚积,引起尿中ALA的排出增多。故测定尿中ALA含量,可以反映工人铅的吸收或中毒情况。1960年以来,有人报导ALA含量与铅中毒的关系,认为当铅接触者尿中粪卟啉增高时,尿ALA已有增高,因而推荐尿ALA作为铅吸收的诊断指标。近年来,又有报导用正丁醇抽提尿中干扰物质以代替离子交换树脂,从而使尿中ALA的测定方法大为简化。我们采用了这个方法,并在试剂配制和操作方面作了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简称ALA)测定对铅中毒诊断的价值,目前国内外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远不如红细胞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简称ALA-D)敏感;亦有人从尿ALA和血铅不相符合的角度,认为它不是一个良好的指标;但是,多数人都认为它和血铅、尿铅、尿粪卟啉以及空气中铅的浓度均有显著的相关,用于普查还是有一定价值,建议列为诊断依据之一。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尿ALA在铅中毒诊断中的价值,并和共他指标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