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橘皮及橘络、橘核、橘白、橘红、青皮在临床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培芸 《陕西中医》2006,27(1):103-103
橘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恭曰:“柚之皮厚味甘,不似橘皮味辛苦。”王好古曰:“橘皮以色红久者为佳,故日红皮、陈皮。”橘皮为芸香科植物,其成熟果实的干燥外皮。  相似文献   

2.
陈皮即橘皮,橘皮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陈皮之名始见于《食疗本草》,后世亦多沿用此名。陈皮之沿用,是因传统认为橘皮入药以陈者为佳。如《名医别录》谓:“陈皮疗气大胜,以东橘为好,西江者不如,须陈久者为良”。《汤液本草》谓:“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为使后学者皆知陈皮等药以陈者为佳,李杲在《药性赋》中编成六陈歌一首。而学医者多将背诵药性赋为入门捷径,致使后学医者无人不知六陈矣。  相似文献   

3.
陈皮药对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又名橘皮。陶弘景谓“橘皮以陈久者良”,故习称陈皮。入药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辛、苦、温,主归脾、肺经。陈皮辛散苦降性温,芳香醒脾,长于理气健脾燥湿,调中快膈,降逆止呕,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一般当作主药使用。  相似文献   

4.
橘为常用药物。在中药里与橘相关的药物,有橘皮、青皮、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等多种。此类药基源相同,但功效各有差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及临床实践中,结合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总结出橘类药的临床应用,以供同道参考。一、橘皮橘皮为芸香科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皮。以存放时间长、陈久者为好,称作陈皮,其中广州  相似文献   

5.
孙浩 《中医杂志》2003,44(7):553-553
答:橘皮: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味辛苦,性温,入肺脾二经。功能理气和中,燥湿化痰。主治胸腹胀满,呕吐哕逆,咳嗽痰多。橘红(即橘皮的表层,红色),性味、归经同橘皮。有消痰利气、宽中散结的作用,善治风寒痰嗽,胸脘胀闷。橘白(为橘皮的里层,用刀削去外层红皮即得,白色),味苦辛,微甘,归经同橘红。专主“和胃”(《中国医学大辞典》)、“补胃”(《医宗必读·本草征要》)。橘络(系橘皮内层及附  相似文献   

6.
陈皮,为芸香科常绿乔木,橘的成熟果实之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生用,又名橘皮,陈皮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也称贵老,且以广东新会柑、茶枝柑的柑皮品质最好,中医处方名广陈皮、新会皮,元代王好古说:“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故日红皮、陈皮”。  相似文献   

7.
陈皮存放时间与内在质量关系论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皮为芸香科(Rutaceae)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功效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是常用中药.古人认为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佳,故名陈皮.为论证陈皮的贮存时间与内在质量间的关系,笔者曾以陈皮的主要成分橙皮甙作为内定指标,将3个不同年限的陈皮进行了含量测定. 1 实验材料 同产地存放1年、3年及5年的陈皮,分别为1、2、3号,由邵阳市药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8.
基于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经史等各类古代文献,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资料,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柑橘属皮用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逐一进行考证,系统梳理了该类药材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不同历史时期含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橘皮主流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但各地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而呈现品种不同的现象。宋代根据橘的采收时间不同而有了青皮、陈皮之分,前者因药性酷烈而常用醋制,又因青皮划成四瓣而称莲花青皮。南北朝起便有橘皮去白的加工方法,宋代称此加工品为橘红,直至明代始将橘红作为单独一味药材列出。橘皮的道地产区在南北朝时期为"东橘",到唐宋时期推崇浙江温州、闽南地区,明代则开始以广东为道地,清代集中在以广东新会一带为佳。化橘红始于清代,原特指化州所产的橘红,其药性强于普通陈皮,为柚的变种化州柚Citrus grandis var.tomentosa,产量不足时用柚皮代替,因此现化州柚和柚均作为化橘红基原。药材香橼原以"枸橼"为正名被附于《本草经集注》豆蔻条下,《本草图经》将其归于橘柚条下,主流基原均为枸橼Citrus medica,至明代《滇南本草》才将其以香橼之名列出,基原也增加香圆Citrus wilsonii。药材佛手首载于《滇南本草》,其基原Citrus medica var.digitata作为枸橼Citrus medica变种。经典名方中涉及柑橘属皮用药材可依据此考证结论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说橘话枳     
卜戌 《家庭中医药》2009,(11):26-28
周代橘已是贡品(“厥包橘柚锡贡”),春秋有“橘窬淮而北为枳”.战国有屈原的《橘颂》和“果之美者.江浦之橘”(《吕氏春秋》),两汉有治病良药橘皮、枳实和“蜀汉江陵千树橘”(《史记·货殖列传》)壮观橘园的记载。这流传千古的科学文化传统,在20世纪被以《中国植物志》为代表的“现代植物分类学”抛弃或扭曲了:芸香科没有橘属(称为柑橘属),  相似文献   

10.
1陈皮概述陈皮,别名:橘皮、贵老、红皮、黄橘皮、广橘皮、新会皮、柑皮、广陈皮。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成熟果实的果皮,橘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带、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主要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江苏等省,以广东产的茶枝柑为佳,称为广陈皮,而广陈皮又以新会的陈皮为上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红橘陈皮和橘叶对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的影响。方法孕鼠分娩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陈皮水煎液与橘叶水煎液灌胃。6 d后经第4对乳腺基部注入1.5×105CFU/ml 50μ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乳腺炎,48 h后取乳腺组织,检测乳腺菌落数,观察病理组织切片。采用平皿打孔法观察陈皮与橘叶水煎液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陈皮组和橘叶组菌落数都显著减少(P<0.05),橘叶组细菌数少于陈皮组细菌数(P<0.05);病理切片显示陈皮组、橘叶组乳腺组织病变较轻,生理盐水组炎症明显;体外抑菌实验显示陈皮水煎液(0.14 g/ml)和橘叶水煎液(0.20 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结论红橘陈皮和橘叶对乳腺炎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机体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实现,且橘叶优于陈皮。  相似文献   

12.
橘家“七姐妹”是指我们常见的橘叶、橘皮、橘络、橘红、橘核、橘饼、橘肉,它们都是很好的中药材。 大姐橘叶:具有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治胁痛、乳腺炎的功效。用橘叶捣汁内服,或用橘叶捣碎外敷。如治疗水肿,可用鲜橘叶一把,水煎甜酒送服。  相似文献   

13.
陈皮主要成分及其衍生物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皮(即橘皮),异名为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 Citrus reticuIata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气芳香,味苦、辛,性温,能理气、燥湿、化痰。陈皮中含有挥发油,具有行气、祛痰、平喘的作用。陈皮中有较高含量的陈皮甙 Hesperidin (亦称橙皮甙、橘皮甙),它具有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血管脆性、缩短流血时间等作用。临床上采用橙皮甙片、复方橙皮甙胶囊,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还可制成复方咳宁醇片,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所以挥发油与陈皮甙的含量多少,往往作为衡量陈皮质量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通报》2010,9(3):48-48
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橘井:以喻良药之典。《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日:“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  相似文献   

15.
陈皮又称为橘皮、柑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其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证陈皮的名称、品种来源和功效,同时对"橘皮去白"以及陈皮"下气利水"之功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对于这个脍炙人口的典故很多人都不陌生。它  相似文献   

17.
自拟橘叶山甲枯贝方治疗乳腺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乳房疾病,向来为妇科医学家所重视。古人曾指出:“妇女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笔者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经自已多年实践,自拟橘叶山甲枯贝方治疗乳腺疾患,疗效显著,现略举数例,以供同行参考。1基本处方橘叶10g,穿山甲10g,山慈菇15g,夏枯...  相似文献   

18.
商品药材陈皮的质量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龙  王润芳 《中药材》1997,20(4):209-210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由于陈皮药材属临床常用大宗类药材,而采集加工分散,故市场流通、药店贮配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本文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的查阅及质量抽查、橙皮甙含量测定,对商品药材陈皮的质量情况进行了分析。1 历代本草的命名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橘  相似文献   

19.
在《金匮要略》等5种中医古籍中,橘枳姜汤的方证、药量、药用单位存在诸多差异。文章融合版本学、文字学以及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方法,对各书异文进行全面考证,提出:橘枳姜汤的方证包括胸中证、咽喉证、口中证,胸中证表现为胸中气塞,甚者有胀满之感,同时可兼有短气;咽喉证表现为噎塞,咽喉部的痒与干涩;口中证表现为燥唾,吐涎沫,其中又以“胸中气塞”为核心。药量以“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最为可靠。根据古今度量衡折算标准及方后煎服法,从古代文献角度为本方的现代应用提供用量参考:陈皮110 g,枳实21 g,生姜55 g。橘枳姜汤错综复杂的异文现象,显示了传世方书文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应扎实做好文字辨析、医理推敲、判断取舍的文本考释,为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唐朝大臣牛僧孺所著《玄怪录》卷三中有橘仙的趣闻:传说四川巴邛一户殷实人家,拥有一片橘园,年年硕果累累,获利颇丰。一年秋天,橘树突然长出两只巨橘,硕大无比。剖开一看,橘内无瓤无籽,只见两位老叟端坐其中,相对进行象棋游戏,谈笑风生,棋兴正浓。有人叩问:橘中奕棋,感受如何?老叟中的一位答道:比商山隐居的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四皓的逍遥自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的是橘遭人采,不能长此以往耳!棋戏之后,两位老人与旁人分享餐饮后,驾驭游龙,腾空而去,从此人们再也不知橘仙之所终。橘仙走后,留给人们的美好记忆便是棋与橘的结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