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摘要目的前瞻性评估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肝门区胆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本研究主要纳入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并经门静脉插管进行灌注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于每3~4周的第1~3 d注入奥沙利铂40 mg/m~2 2 h,随后连续注入5-氟尿嘧啶800 mg/m~2共22 h。为控制肿瘤该方案连续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暂时性肝静脉(HV)阻断下经肠系膜上动脉(SMA)化疗及肝动脉(HA)化疗的价值。方法 10条犬,每犬均行4组实验并作自身对照。于灌注5-氟尿嘧啶(5-Fu)以后0.5、5、10、15、20、30、60min抽取门脉血各5ml,测定血药浓度,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 阻断组5-Fu的峰浓度及药时曲线下的面积明显高于单纯组,药物总清除率阻断组低于单纯组。肝静脉阻断下肝动脉造影显示阻断区末梢分支增多,肝段浓染明显。结论 暂时性阻断肝静脉经肠系膜上动脉、肝动脉灌注5-Fu,可以提高门脉及局部肝组织的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强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 3组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 (Ⅰ组 ) 17例 ,肝动脉灌注化疗 (Ⅱ组 ) 16例 ,门静脉灌注化疗 (Ⅲ组 ) 15例。术后 2周开始化疗 ,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 (5 FU) 5 0 0mg/m2 丝裂霉素 (MMC) 4mg/m2 表阿霉素 (EPI) 6 0mg/m2 ,每周 1次 ,2~ 3次为 1个疗程。 3组化疗方案的剂量、频次均相同。结果 肝转移灶治疗有效率 (CR PR) :Ⅰ组为 76 5 % ,Ⅱ组为 6 2 5 % ,Ⅲ组为 4 6 7%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患者 0 5、1、2年生存率Ⅰ组为 10 0 %、82 4 %和 5 2 9% ,Ⅱ组为 87 5 %、6 2 5 %和 4 3 7% ,Ⅲ组为93 3%、6 0 %和 33 3%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可使局部药物达较高浓度 ,分布更均匀 ,是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或门静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4.
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和经门静脉植入化疗药盒持续灌注化疗药 (VPC) 2种方法结合 ,观察原发性肝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经门静脉植入化疗药盒持续灌注化疗药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 83例中晚期患者 ,用表柔比星 (EPI) 40mg和顺铂 (CDDP) 80mg与碘化油配制成碘油———化疗药物乳化剂 ,经导管向肝癌供血动脉注入 ,后用明胶海绵 (GS)颗粒栓塞该动脉。治疗组 5 9例中晚期HCC患者 ,用上述方法治疗后 ,再经皮下埋置式药盒经门静脉定期灌注化疗药。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有效率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分别为 45 .8%和 61.0 % (P <0 .0 5 ) ,2组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 3 .6%和 11.9% (P <0 .0 5 )。对照组 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 69.9%、60 .2 %和 2 0 .5 % ;治疗组分别为 96.6%、67.8%和 42 .4% (P <0 .0 5 )。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和经门静脉植入化疗药盒持续灌注化疗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较好方法 ,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者 ,其中单纯灌注化疗 14例 ,化疗栓塞 2 8例。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碘油药物乳剂和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完全缓解 (CR) 2例 (4 .8%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4 7.6 % ) ,无变化 (NC) 18例(4 2 .9% ) ,进展 (PD) 2例 (4 .8% ) ,有效率 (CR PR) 5 2 .4% (2 2 / 42 )。平均生存期为 16 .4个月。 0 .5、1和 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0 .5 %、6 6 .7%和 2 3.8%。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共进行77例次经动脉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经动脉灌注化疗54例次,肝动脉化疗栓塞23例次.分析临床疗效、影像学评价、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反应为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16/21);影像学疗效评价有效11例、稳定4例、疾病进展6例;PFS(15.0 ± 10.9)个月,OS(31.2 ± 17.4)个月.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安全有效,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经肝动脉灌注加温化疗治疗肝恶性肿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对42例不能手术的肝恶性肿瘤患者作76次肝动脉加温化疗,其中原发性肝恶性肿瘤5例,转移性7例。灌注液的温度50~52℃,灌注时间30~60分钟,化疗药物为5-FU0.75~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50例大肠癌肝转移经肝动脉长时间灌注5-Fu化疗的病人,在化疗前和化疗后每隔3个月做一次CT扫描和血管造影,持续一年。观察肝动脉灌流变异的进展和转移瘤变化的关系。化疗前所有50例肝转移瘤的肝动脉灌流均正常。化疗半年后30例(60%)出现灌流异常,24倒灌流减低(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的患者.在行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吡柔比星动脉灌注化疗后用与吡柔比星、碘油和PVA颗粒(直径300 μm)混合物进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癌栓治疗有效患者11例(占68.7%,11/16),其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7.5~26个月).整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范围2.6 ~ 26个月).5例癌栓无反应组(癌栓对治疗无反应)的中生存期为3.3个月(2.6~ 12.5个月)(P<0.01).所有患者无严重栓塞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癌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肝癌血管性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在其施行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动脉损伤并不少见,但一种特殊类型的并发症-肝总动脉瓣膜性闭塞却较少见,本文报道5例,并分析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生存率,旨在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分期相同但治疗方法不同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其中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组27例,全身静脉化疗组1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肝脏增强CT检查.随访其生存结果,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肝动脉化疗栓塞组的CR、PR率(20%、35%)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6.25%、25%)(P<0.05);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5± 0.5)个月,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生存期(13±0.5)个月;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1、2、3年生存率(62.96%、48.14%、22.2%)也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38.89%、16.67%、0%)(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12.
中晚期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E)、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 (PEI)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 (TAI) 3种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 ,透视或CT定位经皮穿刺多点注射无水酒精。结果 随访 1~ 3年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 0 .3% ,2 8.6 % ,17.3%。结论 运用 3种介入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肝癌介入性栓塞和化疗药物并栓塞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导管行肝动脉碘油栓塞和化疗药物并栓塞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现将我院 1995— 1999年 80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3月— 1999年 4月对 80例肝癌患者分别进行碘油并化疗药物治疗。其中单纯栓塞 4 3例 ,化疗药物并栓塞 37例。男性 5 2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32~78岁 ,平均年龄 4 9.6岁。均行经皮Selding法股动脉穿刺 ,超选至肝动脉 ,造影后在超选至靶动脉 ,分别行碘油 (视情况定量 )检塞和以 5 氟尿嘧啶 (5 Fu) 10 0 0mg ,丝裂霉素(MMC) 12mg ,顺铂 (DDP) …  相似文献   

14.
余书勇  王光伟  吉健勇  熊林 《人民军医》2004,47(11):628-630
目的 :探讨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皮下置泵化疗对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将直肠癌根治术后 5 9例分为观察组 33例 ,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皮下置泵化疗 ;对照组 2 6例 ,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氟尿嘧啶 顺铂 (DDP) 丝裂霉素 (MMC)。结果 :术后随访 5年 ,经B超、CT、MRI证实 ,观察组肝转移 8例 (2 4 2 % ) ,死亡 13例 ,5年生存率 6 0 6 % ;均未发生因置管化疗所致大出血、血栓、肝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对照组 5年肝转移 9例 (34 6 % ) ,死亡 14例 ,5年生存率 4 6 2 %。两组肝转移和生存率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 ,以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可明显降低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 ,提高其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125例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化疗加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125例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TC)和化疗加栓塞治疗(TACE).35例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90例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结果: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者生存率0.5年为62.9%;1年为25.7%;2年为0.3%;总有效率为68.6%;肝动脉化疗加栓塞者生存率0.5年为92.3%,1年为65.5%,2年为28.9%,总有效率为94.4%.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与化疗栓塞是中晚期肝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治疗疗效优于肝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肝转移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2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肝转移癌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ADM,MMC,CDDP,5-FU),并用ADM及碘化油乳化后检塞肝动脉。结果近期疗效以CT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总有效率为54%(66/122),平均生存期22.2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是98.3%、80.4%、40.9%、10.6%。结论经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是失去手术机会的肝转移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其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CT灌注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前后血供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前后血流灌注变化。材料和方法:对21例HCC患者TACE治疗前、后1个月行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肿瘤组织治疗前后肝动脉灌注值(HAP)、门静脉灌注值(HP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结果:治疗前7例肿瘤组织肝动脉灌注图呈均匀高灌注,14例呈不均匀高灌注,液化坏死区无血流灌注。门静脉灌注图,20例呈低灌注,1例无血流灌注。TACE后肿瘤组织HAP及HPI显著减少,HPP无明显变化。5例病灶碘油完全充填,16例病灶部分区域碘油充填,碘油区无血流灌注,肿瘤残留区仍有血流灌注。结论:CT灌注成像为评价TACE疗效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用3种抗癌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氟脲嘧啶)将其包裹于含钡乙基纤维素微囊中,经肝动脉注入后一方面阻断肿瘤的血供,另一方面释放出化疗药物,发挥靶向抗癌作用,降低全身毒副反应。实验犬灌注微囊前后的肝动脉造影表明,术后肝动脉分支减少,呈枯枝状。对20例原发性肝癌进行了61次肝动脉化疗及栓塞。10例用多“弹头”微囊栓塞治疗,10例作化疗药物灌注,微囊栓塞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灌注法。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介入性热疗对犬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以犬为研究对象 ,研究不同温度 (4 5℃、5 0℃、5 5℃、60℃、65℃ )的热灌注液经肝动脉灌注对犬肝内温度 ,肝组织学及肝、肾功能的动态影响 ,为介入性热化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经犬肝动脉灌注入 45℃、5 0℃、5 5℃、60℃、65℃生理盐水 180ml,持续 3 0min。观察并比较热灌注前后肝脏穿刺活检及肝、肾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1)谷丙转氨酶 (alanineamin 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 (aspartatetransaminase ,AST)于灌注 (60℃ )后 2 4h开始升高 ,72h达到高峰 (Ρ <0 .0 1) ,168h后逐渐下降 ,2 16h后恢复正常 ;总胆红素 (totalbilirubin ,T -BIL)、白蛋白 (albumin ,ALB)、γ -谷氨酰基移换酶 (γ -glutamyltransferase ,γ -GT)无明显变化 (Ρ >0 .0 5 ) ;(2 )肝组织可见一过性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混浊肿胀 ,168h后恢复正常 ;(3 )肾功能尿素氮 (bloodureanitro gen ,BUN)、肌酐 (creatinine ,Cr)无显著性变化 (Ρ >0 .0 5 ) ,尿酸 (uricacid ,UA)呈一过性增高 (Ρ <0 .0 5 ) ;(4 ) 45℃~ 5 5℃热灌注对肝肾功无显著影响 ,65℃热灌注后肝肾功恢复缓慢。结论 经肝动脉 60℃灌注液介入性热疗是安全的 ,仅引起犬肝组织一过性损伤 ,对肝、肾功能产生一过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家兔氟尿嘧啶胃左动脉灌注与静脉化疗药物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氟尿嘧啶动物胃左动脉灌注和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动力学的基础实验比较。方法 实验家兔 18只 ,随机分 6个时间组 ,由胃左动脉注入氟尿嘧啶 (按 5 0mg/kg) ,于不同时间点 ,留取门静脉及外周静脉血 ,同时处死动物 ,取部分胃组织。血样及组织样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对照组由耳缘静脉注入氟尿嘧啶 (5 0mg/kg) ,不同时间取血和组织 ,同上处理后测定。 结果 两种途径给药后的门静脉及外周静脉的药时曲线均为 5min达到高峰值 ,之后迅速下降 ,30min后下降缓慢 ,符合二室模型 ;动脉灌注组门静脉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外周血药浓度 ,亦明显高于静脉注药组的门静脉浓度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5min后动脉灌注组胃组织药物浓度 11倍于静脉给药组 ,2h后两者浓度接近。结论 经胃左动脉灌注在门静脉及胃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高的水平 ,而且能使局部药物相对集中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