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RIA法测定30例正常健康人和154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Ⅳ胶原水平,结果:慢性肝炎各组及肝硬化组血清Ⅳ型胶原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乙肝毒携带组和急性肝炎组无显著性差异*IP>0.05),结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其含量的测定有助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损甘露消毒丹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增损甘露消毒丹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和乙醇灌胃等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设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增损甘露消毒丹小、中、大剂量组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对照组。造模成功后进行药物灌胃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PCⅢ、Ⅳ—C的含量。采用HE染色法、胶原纤维染色法及网状纤维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增损甘露消毒丹大、中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血清PCⅢ、Ⅳ—C含量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增损甘露消毒丹大、中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损甘露消毒丹可以抑制细胞外间质中胶原的生成,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CⅢ、Ⅳ—C的含量,并能明显减轻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减少胶原纤维与网状纤维.对肝纤维化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35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安络化纤丸6g,次,3次/d,拉米夫定片100mg,1次/d,疗程48周;对照组66例给予拉米夫定片100mg,1次/d,疗程48周。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HA、PCⅢ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球蛋白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CD4^+T、CD4^+TCD8^+T明显升高(P〈0.05),CD8^+T明显下降(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拉米夫定能够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化纤散对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临床症状、B超、血清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四型胶原(IVc)、层粘蛋白(LN)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临床症状、B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但肝功能、临床症状的恢复程度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B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化纤散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清Ⅳ型胶原含量在健康人群、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纤维患者中的变化,评价Ⅳ型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Ⅳ型胶原含量。结果 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含量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Ⅳ型胶原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较好指标。联合测定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Ⅳ型胶原含量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8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用拉米夫定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定量检测指标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ST、TBi1、HA等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差异有显著性;HBV-DNA定量变化治疗前后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能够通过抑制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7.
活血渗湿方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活血渗湿方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用经典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进行活血渗湿方药效试验,并与复方鳖甲软肝片、干扰素等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血清HA检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活血渗湿方治疗组、IFN-γ治疗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血渗湿方具有显著的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Ⅳ型胶原检测,结果慢性活动型肝炎组与肝炎后肝硬化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急性黄疸型组(P均<0.05)。提示血清Ⅳ型胶原检测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HA,HPCⅢ,LN,RIA三项分析在各型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凌 《海南医学》1998,(1):59-6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1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HPCⅢ)、层粘蛋白(LN)含量。结果发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肝病组血清HA、LN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肝炎组患者血清HPCⅢ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升高,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HPCⅢ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猪血清7周制成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后,经口灌胃分别给予鳖甲煎丸3.0、1.5、0.75、0.375g/kg以及阳性药秋水仙碱0.25mg/kg。给药3周后,计算脏器系数;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检测肝匀浆上清液中肝纤维化指标I型胶原(CoI)、Ⅲ型胶原(Com)、1V型胶原(C0Ⅳ)、Ⅲ型前胶原(PCUI)、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并经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不同组别大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肝脏细胞的形态。结果:①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动物的体质量和肝脏脏器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鳖甲煎丸的4个剂量组对猪血清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动物的相应肝功能指标也无明显影响;③3.0g/kg的鳖甲煎丸及0.25mg/kg的秋水仙碱均明显降低了肝匀浆CoI水平(P〈0.05);0.375、0.75、1.5、3.0g/kg的鳖甲煎丸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PCⅢ、HA和LN水平(P〈0.01或0.05);④Masson以及HE染色结果显示鳖甲煎丸的4个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地使肝脏的纤维化组织减少或消失,使大部分肝脏结构恢复正常。结论:鳖甲煎丸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血清标志物在肝纤维化诊断及病情进展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纤维化进展与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生化和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和60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C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III)、肝胆酸(CG)、脯氨酸肽酶(PLD)、单胺氧化酶(MAO)、Ⅰ型前胶原羧端肽原(PICP)八项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轻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IV-C、PCIII、C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中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IV-C、PCⅢ、CG、PIC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重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IV-C、PCⅢ、CG、PLD、MAO、PICP的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结论血清HA、LN、IV-C、PCⅢ、CG、PLD、MAO、PICP八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监测纤维化进展有重要的价值。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与血清这八项标志物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八项血清标志物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进而取代肝穿病理组织检查的“金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以四氯化碳复制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分别于实验第1d(四甲基吡嗪预防组)、第31d(四甲基吡嗪治疗组)投予四甲基吡嗪,并用葡萄糖作为平行对照。结果发现:四甲基吡嗪预防组的门脉压、肝内胶原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四甲基吡嗪治疗组的上述两项指标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低于葡萄糖组(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葡萄糖组。四甲基吡嗪具有预防和延缓鼠肝纤维化发生及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验化学性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实验化学性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的病理改变的不同.方法:选取Wistar纯系大白鼠皮下多点反复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通过递增乙醇浓度,日3次胃内灌注乙醇来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末进行肝脏重量,肝脏病理学以及电镜下贮脂细胞的检测.结果:化学性肝纤维化组,4周末肝脏呈点状坏死,贮脂细胞开始活化;8周末肝脏呈大片状坏死,贮脂细胞活化明显;12周末,形成较完整的纤维间隔,贮脂细胞成为肌成纤维样细胞,并分泌大量胶原.酒精性肝纤维化组,4周末肝细胞中度脂肪变性,贮脂细胞无明显活化;8周末肝细胞变性坏死,贮脂细胞开始活化;12周末,形成轻度纤维化改变,贮脂细胞活化明显并分泌大量胶原.结论:化学性及酒精性肝纤维化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蒲永莉  王丹  李勇华  谢家鑫  王净净 《重庆医学》2011,40(20):2005-2007
目的观察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确诊的6种证型组的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79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各种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种证型肝纤维化指标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A、LN及IV-C 3项指标均为肝气郁积型最低,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为血瘀型最高,指标增高在证型中颇有规律(肝气郁积型小于脾虚湿盛型小于湿热内蕴型小于肝肾阴虚型小于脾肾阳虚型小于血瘀型),且证型彼此间大多差异明显。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各证型的肝纤维化指标随虚实转化而有规律变化;肝气郁积型可能是肝硬化处于最初始阶段的主要证型,疏肝解郁可能是防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转变的重要治法;血瘀型可能是处在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过渡交界阶段的主要证型,活血化瘀可能是防止肝硬化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化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5.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RTE)定量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对8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RTE扫查,测量肝组织/肋间肌肉组织的应变比,并与肝组织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RTE应变比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815,P<0.01),肝纤维化各期RTE应变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RTE应变比也随之下降。以病理结果S≥2期作为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标准,RTE应变比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为0.927,得到应变比1.10为最佳诊断界值。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86.84%、特异度为82%。结论 RTE为无创、定量诊断肝纤维化程度提供了新方法,必将在临床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阶段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分期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方法 :经肝穿刺活检证实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 30例、肝硬化患者 75例。肝纤维化患者分S12例、S2 4例、S3 10例、S414例 ,G13例、G2 5例、G3 10例、G412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分级A级 2 8人、B级 39人、C级 8人。对照组为 2 0例健康人。所有患者肝穿刺活检的同时 ,取血清测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a)、内毒素(LPS)。结果 :TNFa随肝炎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 ,具等级相关。r分别为 0 .6 2 3(P <0 .0 5 )、0 .6 4 9(P <0 .0 1) ,NO等级相关性r=0 .32 8(P >0 .0 5 ) ,LPS在肝纤维化阶段尚无明显增高 ,只是在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B、C级时才显著升高。结论 :LPS早期未参与肝病的慢性损伤 ,在肝硬化时与肝功能损害互为因果 ;TNFa在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 ,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NO早期未参与肝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4β1及其 2个天然配体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 1)和纤维连接蛋白 (FN)在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时肥大细胞 (MC)募集过程中的意义以及色甘酸二钠 (DC)对防治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用 80只雄性SD大鼠制作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MC与纤维组织的关系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整合素α4β1、VCAM 1及FN的表达。其中用 2 0只在造模前 30min给予腹腔注射DC 2 0mg/kg ,并与模型组、正常组的Ⅰ型及Ⅲ型胶原对比。结果 ①随着肝纤维化进展 ,大鼠肝组织中MC数量相应增加 ;② 76 4 %MCs呈整合素α4β1阳性表达 ;③肝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VCAM 1呈阳性表达 ;④汇管区和小叶间隔内沉积大量阳性表达的FN。⑤DC组与模型组Ⅰ型及Ⅲ型胶原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整合素α4β1及其 2个配体VCAM 1和FN是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MC募集的重要因子 ;MC与肝纤维化有着密切的关系。DC在预防肝纤维化发生及其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了解肝纤维化的历史。从形态学、生化学、细胞学、免疫学和基因水平全面认识肝纤维化,并研究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活体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超声造影在不同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微循环表现,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只雄性大鼠,对照组8只,实验组52只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超声造影记录造影剂到达肝动脉时间(HAAT)、造影剂到达门静脉时间(PVAT)、造影剂到达肝静脉时间HVAT,计算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HVTT),获取肝实质时间-强度曲线,记录达峰值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上升斜率、下降斜率。以病理肝纤维化分期进行分组,分别以S≥1、S=4为判定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标准,应用ROC分析法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以S≥1为判定肝纤维化标准,HA-HVTT曲线下面积为0.792,且曲线与机会线不相交,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中等。以S=4为判定早期肝硬化的标准,HVAT、HA-HVTT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诊断准确性较高;峰值强度、下降斜率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及0.852,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准确性中等。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可以观察大鼠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显影过程,HA-HVTT对肝纤维化(S≥1)及早期肝硬化(S=4)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定量诊断肝硬化的重要影像学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哌唑嗪对四氯化碳致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哌唑嗪预防组的门脉压(PVP1.343±0.167kPa)、肝静脉嵌塞压(WHVP 1.284±0.118kPa)、肝功能各项值分别与健康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肝小叶间纤维束宽则显著低于葡萄糖组(P<0.05)。哌唑嗪治疗组PVP、WHVP,肝小叶间纤维束宽虽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显著低于葡萄糖组(P均<0.05).表明哌唑嗪有预防和延缓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