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总结飞行人员前庭神经元炎的临床特点及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收集我院1966年-2011年因前庭神经元炎住院的14例飞行人员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结果14例中,单耳发病13例,双耳发病1例,6例在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4例均为急性发作和单次发作型,以突然发生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出汗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耳鸣、听力下降,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12例患者前庭功能检查异常,11例观察到偏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症状持续1-8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1-3个月后症状改善或消失。患病后1年内,10例前庭功能恢复正常,4例仍有前庭功能异常。13例飞行合格,1例飞行不合格。结论前庭神经元炎是飞行人员外周性眩晕疾病中可以完全治愈并恢复飞行的疾病,但恢复飞行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前庭功能评价,根据病情特点、前庭功能恢复情况并结合飞行机种、飞行职务进行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2.
耿美满  卢伟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16-2519
目的探讨伴眩晕的突发性聋(SDV)的前庭功能情况及以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 a来以SDV为诊断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316例患者,分析其前庭功能情况及继发BPPV的情况及预后。结果 316例SDV患者发病后至出院期间继发BPPV的有26例(8.22%,26/316),BPPV与突发性聋均为同侧,其中18例为水平半规管BPPV(69.23%,18/26),6例为后半规管BPPV(23.08%,6/26),2例为多管型BPPV(7.69%,2/26),以上BPPV患者住院期间均经过手法复位治愈。在316例SDV中有69例持续性眩晕或头晕患者,对其进行眼震视图(VNG)检查,结果显示患侧水平半规管功能下降的有41例(59.42%,41/69),双侧水平半规管功能下降的有7例(10.14%,7/69),双侧水平半规管功能正常的有21例(30.43%,21/69)。结论 SDV继发的BPPV多发生在水平半规管,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手段。SDV患者的听力损失较重,多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合并有前庭功能损害。且SDV患者VNG的异常率较高,故对于SDV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次数对不同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疗效的影响。方法:130例BPPV患者中后半规管BPPV88例,水平半规管BPPV36例,混合型BPPV 6例。将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连续复位3~5天,对照组诊断当天及1周后各复位1次,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后半规管BPPV治疗2周后,观察组痊愈率81.82%,对照组痊愈率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93.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半规管BPPV治疗2周后,观察组痊愈率86.67%,对照组痊愈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多次复位可提高各型BPPV早期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方法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确定为左后半规管BPPV 9例,右后半规管BPPV 7例,水平半规管BPPV 3例。予Epl-eyCRP方法或Barbecue翻滚法复位,痊愈15例,症状减轻但遗留头晕3例,无效继续药物治疗1例。结论凡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眩晕发作,应常规行Dix-Hallpike检查、滚转检查。  相似文献   

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是最常见的前庭系统疾病 ,其主要表现为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 ,出现持续时间短暂约 1 min 以内的眩晕 ,恢复体位眩晕好转 ,是具有自限性的疾病 . 该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约为 2.4% [1] . 最早 Barany (1921)阐述 ,Hallpike (1952)首次阐述了 BPPV 的特征 . BPPV 分为 4 种类型 :后半规管 BPPV (PSC-BPPV ) 、水平半规管BPPV (HSC-BPPV ) 、上半规管 BPPV (ASC-BP-PV)及多管发作的混合型 BPPV . ASC-BPPV 报道发病率为 12% ~ 19% [2] .  相似文献   

6.
白向东  魏欣  李玲  王利明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61-1162
目的探讨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132例BPPV进行临床分析,治疗组68例行手法治疗,对照组64例予口服抗眩晕药物治疗。结果132例BPPV中后半规管BPPV92例(69.7%),水平半规管BPPV36例(27.3%),前半规管BPPV和混合型BPPV各2例(各占1.5%)。治疗组1周时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1个月时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治疗能更快地终止BPPV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闫亚平  刘平  崔程敏  张淑香 《北京医学》2021,43(6):576-577,581
目的 探讨儿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点及复位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耳鼻喉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9例BPPV患儿的临床特点,同时探讨不同复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19例患儿中,男8例,女11例;年龄5~14岁,中位年龄9岁.儿童BPPV占同期全部BPPV患者的0.49%.眩晕史6h至10个月,其中9例在1周内,9例超过1周但短于1个月,1例眩晕长达10个月.按受累半规管类型分类,右后半规管5例,左后半规管6例,右水平半规管4例,左水平半规管3例,1例为左后半规管合并左水平半规管.按照病因分类,特发性BPPV 18例,继发于偏头痛的BPPV 1例.19例患儿中15例应用SRM-Ⅳ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复位,4例因患儿无法完成或家长不同意使用前庭功能治疗系统复位,采用手法复位.首次复位治愈占比为63.2%(12/19),经2次复位治愈占比31.6%(6/19),3次复位治愈占比5.3%(1/19),总治愈率为100.0%.结论 儿童BPPV并不少见,根据患儿的接受程度,选择适当的复位方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204例;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46例。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行Epley法管石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行Barbecue翻滚法管石复位治疗。分别于术后一周及一个月后随访,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一周后随访,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162例,好转3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8.03%;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31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5.65%;250例BPPV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40%。一个月后随访,后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187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9.02%;水平半规管性BPPV患者痊愈39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83%;250例BPPV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6.80%。结论: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35例突发性聋合并BPPV的患者均行Dix-hallpike、Roll-test变位试验确诊,并行手法复位治疗,对继发性BPPV发病时间、受累半规管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突发性聋发病至继发BPPV的间隔时间在1周内10例,1周~2周内15例,2周~1个月内6例,1~3个月内4例;35例继发性BPPV均与突发性聋为同侧患耳,后半规管BPPV 27例,水平半规管BPPV 6例,同时累及后半规管、水平半规管2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法复位治愈。结论:突发性聋伴发BPPV较常见,尤以突聋伴眩晕患者中居多,多发生在听力下降后2周内,主要为后半规管BPPV;耳石复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经管石复位术(PRM)后能否减少跌倒发作.方法 回顾性研究过去5年中因BPPV跌倒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受累半规管进行相应的PRM.消除位置性眩晕和眼震后,患者接受1年期随访,并观察跌倒次数.采用Wilcoxon&#39;s检验比较复位前后跌倒次数.结果 147例患者入组,后半规管121例,水平半规管18例,前半规管8例.前半规管和后半规管BPPV采用Epley法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Lempert法复位.患者经PRM后跌倒次数减少,所有患者复位前后跌倒次数比较(P<0.01),后半规管BPPV复位前后跌倒次数比较(P<0.01),水平半规管BPPV复位前后跌倒次数比较(P=0.01),前半规管BPPV复位前后跌倒次数比较(P=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RM能减少BPPV老年患者跌倒发作.  相似文献   

11.
郑重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176-177,181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3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BPPV进行比较。结果:163例BPPV患者中男性占28.8%,女性占71.2%;〈40岁占68.7%,〉140岁占31.3%;其中后半规管型118例,水平半规管型44例,垂直半规管型1例;后半规管型BPPV眼震潜伏期短于水平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与水平半规管型眼震潜伏期和眼震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PV在临床上以女性多见,以后半规管型最多见,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比较潜伏期更长,但眩晕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耳石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2009年12月行耳石复位治疗的75例BPPV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首先确定责任半规管,然后行耳石复位。后及前半规管BPPV采用改良的Epley复位法,外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结果经首次耳石复位治疗后体位性眩晕消失病人53例(70.6%),10例经过2次治疗、7例经过3次治疗后体位性眩晕消失,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BPPV治疗的关键是确定责任半规管,据此选择不同的耳石复位方法进行治疗。耳石复位治疗安全可靠,应为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半规管高频功能情况.方法 确诊为单侧半规管BPPV患者360例,包括后半规管管石症120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120例,水平半规管嵴顶结石症120例,健康体检对照组120例,4组受试者均完成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vHIT出现补偿性眼跳为异常指标,分析4组受试者vHIT试验结果.结果 BPPV患者vHIT异常率(17.8%)与正常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74,P=0.001).但3组BPPV患者vHIT异常率分别为16.7%、20.0%和16.6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周的患者其vHIT异常率(47.7%)明显高于病程<3周者(8.1%),病程>3周各组患者其vHIT异常率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6.991,P=0.008).结论 BPPV患者vHIT异常率增加,但vHIT异常率不受所累及半规管及亚型的明显的影响,而受到BPPV病程的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Epley 首创的耳石复位法(PRM)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BPPV)。2 周后复查,结果显示,眩晕消失14 例,无体位性眩晕,但有头昏2 例,眩晕症状改善2 例,无效1 例。近期治愈率为73.7% (14/19),总有效率为94.7% (18/19),提示PRM 是一种快捷,无损伤治疗后半规管性BPPV 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突发性聋(SSNHL)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SSNHL伴有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SNHL伴BPPV组(9例)与SSNHL伴非BPPV组(26例)患者眩晕发病特点及听力治疗情况等临床特点。结果:SSNHL伴眩晕患者的听力损失较重,预后较差,听力损失治疗有效率为17.1%,显效率为11.4%,治愈率为5.7%。病史及体位试验检查,确诊BPPV的患者占SSNHL伴眩晕患者的25.7%,这些患者的听力损失较SSNHL伴非BPPV组听力损失更重。SSNHL伴发的BPPV多于SSNHL发病1周内出现(平均4.1 d),常发生于全聋型患者(6例,占66.7%),其次为平坦下降型SSNHL患者(3例,占33.3%);所有患者的BPPV均发生于SSNHL受累的同侧耳,最常累及水平半规管(6例,占66.7%),其次为后半规管(3例,占33.3%),本组病例中未出现上半规管BPPV。SSNHL伴BPPV患者常需要多次复位治疗(平均2.3次),但复位后患者头晕症状缓解较快,后遗症状轻。结论:SSNHL伴BPPV发病率较高,常发生于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中,且最常累及水平半规管,多次手法复位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庭及半规管轻度发育异常畸形所致眩晕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耳病门诊的5例最终确诊为前庭扩大伴水平半规管畸形所致眩晕患者的病史特点、眩晕发作特点与持续时间以及听功能、前庭功能与影像学特点.结果(1)病史特点:4例幼年时有粗大运动发育延迟及潜在的平衡功能不良,1例无法提供幼时病史,成年后可长期保持听及前庭功能正常.(2)首次眩晕发作多能提供导致颅压或腹压骤然增高的诱因,如头部被撞击,用力擤鼻、便秘等.(3)发作性眩晕、渐进性听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类似梅尼埃病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但眩晕持续时间不符合梅尼埃病特征,而听力下降程度及听力曲线类型有别于梅尼埃病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4)部分患者眩晕与体位有关,但体位诱发试验结果不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征.(5)影像诊断提示前庭扩大伴水平半规管轻度发育异常.结论 前庭扩大伴水平半规管发育不良是耳源性眩晕的少见病因,幼年时粗大运动发育延迟及平衡功能不良病史、听功能、前庭功能及影像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is a mechanic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isorder which may involve any of the three semicircular canals but principally the posterior. In as much as the literature has described theories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BPPV and also contains scholarly works that elucidate BPPV; its management remains an enigma to most clinicians. To this end, this work was aimed at outlining an evidence-based best practice for most common form of BPPV.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between 1948 and June 2011 in PubMed, Embase, Ovid, and Cochrane database through the online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eventy-nine worthy articles that addressed the study were selected on consensus of the two authors.

Conclusion:

There is consensus for the use of 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s as the best form of treatment for posterior canal canalolithiasis. However, successful treatment is dependent on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licated canal and the form of lithiasis. Furthermore, clinicians should note that there is no place fo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BPPV; unless it is to facilitate repositioning.  相似文献   

18.
郭艳霞 《广州医药》2014,45(2):57-59
目的 总结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使用手法复位后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2013年7月期间在我科室门诊就诊的BPPV患者,根据受累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复位方法进行治疗,并分别于复位后1周及3月随访,记录疗效评估结果.结果 后半规管BPPV在复位1周和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均为100%;水平半规管BPPV在复位1周和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为91.7%和100%;上半规管BPPV在复位后1周及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均为87.5%;混合型BPPV在复位精辟1周和3月后随访的有效率均为66.7%.结论 BPPV的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安全可靠,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及各种类型对管石复位术的反应。方法对563例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合并症及管石复位术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3例患者,男196例(34.8%),女367例(65.2%),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27~86岁。后半规管BPPV519例(92.2%),其中右耳受累311例(59.9%),左耳受累189例(36.4%),双耳受累19例(3.7%)。水平半规管BPPV 28例,前半规管BPPV 4例,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BPPV 12例。384例(68.2%)BPPV为特发性,179例(31.8%)为继发性,特发性与继发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患者中78例有偏头痛,47例有头部创伤史,31例有梅尼埃病,18例有前庭神经炎,5例曾患突发性耳聋。管石复位术后1周429例患者症状缓解,缓解率为76.2%,半年内复发者67例,复发率为11.9%。结论后半规管BPPV是最常见的类型,且右侧优势,女性好发。特发性BPPV为多,继发性BPPV中偏头痛、头部创伤和梅尼埃病是主要病因。管石复位术后症状缓解率较高,半年复发率达1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