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云南省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特点, 以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 均有发热、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乏力、出汗.就诊于泌尿外科、呼吸科、内分泌科、感染科、肿瘤科、血液科、神经内科等不同临床科室, 1例以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为主;1例反复不明原因发热;1例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1例右腰腹部疼痛;1例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例发热、咳嗽、咳痰;1例间断头痛;1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肿痛.8例血培养均阳性, 经细菌学鉴定为布鲁氏菌.血液白细胞计数及肝功能多数正常.结论 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 病人首诊于不同临床科室, 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者临床和检验医师应结合流行病学特点警惕布鲁菌病, 及时行体液细菌学检查, 血培养是诊断布鲁氏菌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布鲁菌病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8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28例多为不典型病例,波状热、睾丸痛少见,均为非牧区散发病例,仅6例来自农村,17例有牲畜、畜肉、生乳等接触史,最终通过细菌学检查确诊为布鲁菌病.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注意询问个人史中有关的流行病学资料.警惕本病,必要时行布鲁杆菌凝集试验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检验医师参与海南地区2例布鲁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两例患者均出现畏寒、发热现象,其中一例伴有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另一例伴有明显头痛。血培养革兰染色镜检见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呈“细沙样”,柯氏染色待检菌为阳性(红色),大肠埃希菌为阴性(蓝色),15 min尿素酶强阳性,具备布鲁菌感染的特点。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效价分别为1:200及1:600。考虑到患者曾有牛羊接触史,结合发病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布鲁菌病。经利福平(600 mg/d)联合多西环素(200 mg/d)正规治疗6周后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血培养阳性成人布鲁菌感染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7例于血培养阳性成人布鲁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描述该类患者临床特征,同时按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效价1∶400分为两组,定义高效价组(≥1∶400),低效价组(<1∶400),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67例患者急性期占86.15%,无发热症状患者4例(5.97%),并发肝损伤56例(83.58%),血清学检查阴性者4例(5.97%)。对两组不同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效价组比较,高效价组男性占比较多(62.96%vs 37.04%,P=0.009),淋巴细胞比例更高[34.08±11.87 vs 28.45±10.42,95%CI:5.64(-11.16~0.12),P=0.045],余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血培养报阳时间方面两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治的血培养阳性成人布鲁菌感染者临床分期以急性期为主,并发肝损伤概率较高,且有少部分患者无发热或血清学检查阴性,血培养检查可减少漏诊;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高效价组较低效价患者组男性...  相似文献   

5.
李静  姚文海  张蕊 《现代医学》2012,40(1):83-85
目的 通过比较琥红平板试验(RBPT)、布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和血培养检测布鲁杆菌结果,探讨3种方法对布鲁杆菌病的诊断效率.方法 按照试剂操作说明和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对163例确诊的布鲁杆菌感染患者血标本采用3种试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163例标本血培养均为阳性;SAT法161例阳性,2例阴性;RBPT法156例阳性,7例阴性.3种方法对布鲁杆菌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提高布鲁杆菌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34例布鲁菌病患者进行病例分析,探讨其临床感染及实验室检测特点。方法:收集34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域、发病部位及病灶分布等流行病学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B超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18例有明确接触史者均与羊接触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100.0%)、骨关节疼痛(38.2%)、多汗(32.4%)、肝脾肿大(29.4%)、淋巴结肿大(14.7%)和乏力(11.8%);白细胞异常者12例(35.3%),肝功能异常者25例(73.5%),血沉升高者24例(70.6%);C反应蛋白升高者30例(88.3%);降钙素原升高者30例(88.2%);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为101.5 h(四分位间距为98~109 h),骨髓培养阳性报警时间为85.5 h(四分位间距为74~105 h),骨髓阳性报警时间短于血液阳性报警时间(P < 0.05)。结论:对怀疑布鲁菌感染的病例,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工作者应重视患者的流行病接触史,加强沟通,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等,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疆乌什县重点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有布病可疑临床症状、体征或与牲畜及畜产品接触密切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全部样品做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SAT)、SAT 可疑和阴性样品做抗人球蛋白凝集试验(Coomb's 试验).结果 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25%,查出布鲁菌病人5例,患病率为0.5%.结论 有必要在全县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以控制布鲁菌病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培养分离到布氏杆菌的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保定市第一医院经血培养确诊的25例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布氏杆菌病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也可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多样化,患者收治入多个科室,实验室检查不特异。结论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征在不断发生变化,实验室和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尽早对其进行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17-4519,4651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01年6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7例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实施病灶清除脊柱钛板内固定术。结果 7例患者均治愈,平均随访时间3.5年。随访1年患者腰痛、不规则发热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标准血清凝集试验(SAT)滴度〈1/50,影像学复查显示病灶消失,未见脊柱相邻节段不稳等并发症。结论抗生素药物联用治疗和(或)病灶清除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非流行地区布鲁菌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布鲁菌病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结果:在非流行区,布鲁菌病病人大多数有牛羊接触史,以中年男性为主,发病季节多集中在7-10月.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88.46%)、多汗(50.00%)、乏力(19.23%)、关节肌肉痛(65.38%)、头痛(26.92%)、皮疹(11.54%)、肝脾大(23.08%)、淋巴结肿大(19.23%)、睾丸痛(11.54%)等;并发症有睾丸炎(7.69%)、支气管炎/肺炎(19.23%)、腰椎病变(3.85%).80%以上病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正常;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病人分别占76.92%、38.46%和38.46%.血或骨髓培养阳性者均为羊种,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等药物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非流行地区的布鲁菌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流行区相似,加强非流行区临床医生、实验室人员对布鲁菌病认识,可缩短确诊时间,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5例布鲁氏菌急性菌血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布鲁氏菌病的流行、诊断及血培养布鲁氏菌的微生物检验特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经血培养阳性确诊的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为广州市人,1例为中山市人,1例为顺德市人;2例与猪、牛有接触史,1例疑为实验室感染,2例无明显的接触史.5例患者均以急性布鲁氏菌菌血症引起的布氏病中毒症状为主,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有不同,但均有长期不规则低热.结论 广州地区存在分散的点状流行.布氏病急性期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性,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因此对发热病人应重视血培养的检查,对散发的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增强高危人群防护意识,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8例老年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入院前均误诊为脊柱结核。入院后,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得到确诊。治疗后12个月随访,17例经规范化药物治疗治愈;21例行手术治疗,治愈19例,改善2例。老年性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具有血清学及病理学特征性表现,诊断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规范化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愈率,适时手术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布鲁氏菌的培养特性,提高该病的临床防治和检测水平。方法对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8例确诊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分离株培养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8例布鲁氏菌病患者来自广东省珠三角、粤东和粤西等地区,职业分布多样,均无明显的接触史: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各有不同,以乏力、身体单一或多部位疼痛及淋巴系统受累为主,且大多数患者具有长期不规则发热的病史:血培养在48—72h内阳性。24h培养后在血平板上可见针状无色透明小菌落,48h可见湿润、细砂状小菌落,生长缓慢;分离菌株经鉴定均为羊种3型。结论8例患者无明显地域相关性,呈分散点状分布,临床表现多样,以长期发热为主;分离菌株具有典型的布鲁氏菌培养特征,均为羊种3型,应加强布鲁氏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正>结核性脑膜炎与布鲁氏菌脑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临床上不典型症状患者极易误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和布鲁氏菌感染有关,人畜均可患病。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布鲁氏菌病是乙类传染病,发现疑似病例后需24 h内上报。布鲁氏菌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累及神经系统又称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或布鲁氏菌脑病,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常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就1例羊布鲁氏菌脑病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A case of sever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s the sole manifestation of brucellosis in an eight-year-old boy is presented. Clin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mucosal hemorrhages and splenomegaly. The initial diagnosis was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and he received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s and steroids with good hematologic and clinical response. His brucella agglutination titer was positive and he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intravenous gentamicin and oral co-trimoxazole with good response. Although mild hematologic manifestations can be encountered in brucellosis, severe thrombocytopenia is rare. Prompt recognition of this association is essential for early therapy. A brief review of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ssociated with brucellosi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核酸恒温扩增-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对布鲁菌病(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为核酸检测标准化推广应用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全血和血清为样本提取布鲁菌核酸,应用恒温扩增技术进行核酸扩增,以免疫层析检测装置直接判读核酸扩增结果;免疫学检测应用试管凝集试验(SAT);数据处理应用配对校正χ2检验。结果: 29例就诊者全血核酸扩增阳性率为55.2%,血清核酸扩增阳性率为23.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全血为核酸提取样本,190例不同病程SAT诊断为阳性和阴性的就诊者核酸检测结果与SAT检测结果符合率为57.9%;93例首诊SAT诊断为阳性和阴性的急性早期就诊者核酸
检测结果与SAT检测结果符合率为63.4%。结论:核酸恒温扩增-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作为一项实验室辅助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对急性早期的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鉴别诊断布病患者和非患者方面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总结我院2012-2013年确诊的6例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指标结果,并对相关数椐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烧、肝脾淋巴结肿大,继而出现黄疸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细胞进行性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等酶类升高,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异常,EB病毒DNA拷贝数均增高。骨髓细胞学检查均见吞噬血细胞现象。结论反复发烧、肝脾淋巴结肿大、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特征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助于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从而进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骨髓坏死(BMN)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原发病的关系。方法分析1997-2012年本院收治的9例骨髓坏死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临床表现及原发病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室检查显示9例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都明显增高,7例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9例患者血红蛋白都明显减低(其中6例〈50g/L);骨髓涂片中细胞形态模糊不清、大片融合、破碎、溶解;以骨痛、发热和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且原发病多数为恶性疾病。结论骨髓坏死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但实验室检查尤其是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仍是目前诊断骨髓坏死的主要手段,对于疑似患者应及时行骨髓穿刺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