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分析了16例65岁以上老年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胰头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胃瘫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提出术前有针对性地预防方法和术后对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及护理。  相似文献   

2.
周欣勇 《吉林医学》2011,(24):5118-5118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胰胃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胰腺及胆道疾病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后,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远期手术并发症。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及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胃吻合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以及诊治策略。方法对4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胰胃吻合术后发生PGS的9例(18.8%)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例PGS均发生于术后5~10 d,经治疗PGS平均缓解时间为26.2 d,其中1例再次手术行胃空肠吻合术。结论胰十二指肠术行胰胃吻合术后胃瘫多发生于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可分为轻度胃瘫和重度胃瘫,多数学者认为术后胃瘫的发生属多因素致病。预防术后胃瘫,需要术前消除病人顾虑,术中操作要轻柔,遵循微创原则,术后加强营养及控制感染。治疗术后胃瘫,应该是以肠内营养(EN)为主的综合疗法。对那些病情重、体质差、精神紧张,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的病人,术中空肠造瘘、术后适时置放鼻肠管是防治胃瘫有效的措施,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139-14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我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78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共7例患者出现胃瘫,通过综合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时,采取积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是关键措施,预防电解质紊乱和给予心理护理可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娟  温桂芬  沈艳 《海南医学》2012,23(15):148-149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分析发现术后使用镇痛泵、吻合口炎症水肿、胆汁胰液返流、血糖过高、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少镇痛泵的使用,有效的胃肠减压、胃动力药物的应用、肠外及肠内营养的支持、控制血糖、及时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等,有助于减少胃瘫的发生或促进胃瘫发生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陈颖  胡丹红  郑子越 《海南医学》2023,(19):2788-2791
目的 探究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胃瘫的临床特征,并分析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胃瘫发生率,分析胃瘫临床特征,比较胃瘫者与非胃瘫者人口学特征及术前、术中、术后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结果 118例患者术后并发胃瘫23例,胃瘫发生率为19.49%,平均胃瘫发生时间为(10.74±3.22) d;胃瘫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不适、腹胀、泛酸、恶心、呕吐等,无腹痛症状,大多数患者排气正常;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瘫者与非胃瘫者在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胰瘘/肠瘘/胆瘘、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腹腔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35 g/L、保留幽门的术式、术中出血量≥500 m L、术后胰瘘/肠瘘/胆瘘、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腹腔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术后...  相似文献   

7.
正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发生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也发生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中,是一种具有胃动力障碍和胃肠道非机械性阻塞特征的功能性疾病~([1])。PGS的发病率随着手术的展开和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发生率达到20%~50%,远端胃癌切除术后其发病率约为4%~5%~([3])。大多数胃瘫患者  相似文献   

8.
胰胃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胃吻合重建消化道的手术安全陛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施行的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胃吻合患者及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胰肠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别,胰胃吻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胃吻合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胰腺残端重建方式,使胰十二指肠切除成为一种操作容易、安全可靠的术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漏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的2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胃瘫综合征分为观察组47例(发生胃瘫综合征)和对照组174例(未发生胃瘫综合征),总结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60岁、围术期贫血、术后低白蛋白血症、腹腔感染是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胃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围术期贫血、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和腹腔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8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前接受减黄治疗16例,加行空肠造瘘术18例;术后病检胰头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2例,壶腹周围癌10例,慢性胰腺炎5例,胆总管下段腺瘤2例,十二指肠管状腺瘤1例;术后胰漏3例,腹腔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3例,胃瘫4例,术口裂开1例;统计学分析提示消化道重建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空肠造瘘可缩短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P〈0.05);合并糖尿病者术后胃瘫高发(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完善处理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至关重要;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别.附加空肠造瘘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胃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