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腹腔内灌注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比较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及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每日监测腹内压(IAP),计算腹腔内灌注压(APP)并记录临床数据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36例患者中23例(64%)存在腹内高压(IAH),IAH患者具有更高的院内死亡率(56.5%),APP〈7.98kPa的患者死亡率高于APP≥7.98kPa的患者(90.9%vs12%,P〈0.01)。IA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r=0.938,P〈0.01),而APP与IAP及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负相关(r=-0.972,-0.906,P〈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APP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94.5%)。结论SAP患者入院时存在IAH或APP〈7.98kPa死亡率明显增高。APP作为独立指标对SAP患者预后的评价优于APACHE-Ⅱ评分及IAP。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高压(IAH)危险因素,并评估IAH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8例SAP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测压法间接监测腹内压值,反复或持续腹内压≥12 mmHg设定为IAH.记录第1个24 h 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病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等与腹高压相关性高危因素.根据腹内压值,观察腹内压对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住院时间、血培养阳性率、ICU时间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腹内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个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和白蛋白值均是SAP发生腹内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IAH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及住院、ICU时间均高于非腹高压患者(P<0.05~P<0.01).结论:入院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均是SAP患者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解除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黑木耳粗提物对大鼠感染性休克过程中肠道内毒素的吸附作用,以及对内毒素性休克致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蟠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假手术黑木耳灌注组(对照组)向胃灌注黑木耳粗提物,开腹找出盲肠但不进行穿孔,关腹后立即和3h后分别灌注黑木耳粗提物。感染性休克组(实验组)向胃灌注等量生理盐水,结扎盲肠穿孔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思密达(蒙脱石散)、黑木耳灌注组向大鼠胃中分别灌注思密达及黑木耳提取物,造模与灌注方法同实验组。各组在造模6h后行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观察心功能指标。测定门静脉和动脉血内毒素(ETx)含量、动脉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形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思密达灌注组和黑木耳灌注组静脉及动脉血内毒素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黑木耳灌注组静脉及动脉血血清内毒素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思密达灌注组血清CK和CKM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黑木耳灌注组CK低于实验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各组LDH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思密达灌注组各项心功能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思密达灌注组及黑木耳灌注组各项心功能值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光镜观察: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肝索排列整齐,核圆,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均匀;心肌组织基本正常。结论:黑木耳粗提物对大鼠感染性休克过程中所产生的内毒素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降低肠道及内毒素含量,对内毒素所致的心功能的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腹内压增高可发生于多种疾病,如大量腹水、肠梗阻、后腹膜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人工气腹、胰腺炎等;腹内压显著增高或腹内高压(IAH)常发生于腹部广泛创伤和急诊剖腹手术时腹腔内大量填塞、以及手术后腹腔内弥漫性非手术性出血。IAH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腹间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为腹内高压组,IAP < 12 mmHg为对照组,每日1次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记录平均动脉压?尿素氮?肌酐?尿量?出入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的尿素氮?肌酐的变化与腹内压的改变呈正相关(P < 0.05),而腹内压与平均动脉压和尿量无明显的相关性(P > 0.05)?结论:腹腔压力的上升与肾功能的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用以预防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探讨临床手术中肝缺血再灌注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预防或减轻临床肝脏手术中造成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细胞凋亡测定法(TUNEL法)测定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肝门阻断前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门阻断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肝门开放时和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肝门开放时肝细胞的凋亡指数高于关腹前肝细胞的凋亡指数(P〈0.01)。结论研究表明肝脏手术中,在肝细胞短时间(15min左右)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负相关,它并不是术后早期肝细胞损伤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腹腔内压力(腹内压)监测观察术后相关护理干预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应用腹内压间接测压法对109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动态监测术后5d的腹内压,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腹内压变化,评价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腹内压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呈正相关(r=0.768,P<0.05),腹内压与肛门排气时间呈正相关(r=0.788,P<0.05).腹内压:对照组与普通灌肠组、中药灌肠组、理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通灌肠组与中药灌肠组、理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药灌肠组与理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灌肠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理疗组与普通灌肠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腹内压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密切相关,术后通过中药灌肠、腹部理疗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Ⅰ~Ⅱ级患者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对其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急诊ICU收治的腹内高压Ⅰ~Ⅱ级且需要行肠内营养的患者37例,分别记录初始腹内压(N0)、稳定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500ml后6h(N1)、12h(N2)、24h(N3)腹内压值。结果 患者腹内压N0: 15.2±3.6mmHg,N1: 16.3±3.2mmHg,N2: 15.8±4.2mmHg,N3: 15.1±2.1mmHg,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不增加ICU中腹内高压Ⅰ~Ⅱ级患者腹内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监测机械通气患者腹腔内压力(腹内压,IAP)对病情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每6小时监测1次腹内压,连续48小时,48例IAP<12 mmHg为腹内压正常组,72例IAP≥12 mmHg为腹内高压组,监测机械通气前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血压(MAP)、氧合指数(Pa02/FiO2)、气道峰压及呼气末正压(PEEP),统计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天病死率。结果:腹内高压组MAP(68.53±10.34 mmHg)、APP(52.64±6.23 mmHg)、PaO2/FiO2(167.00±15.60)低于腹内压正常组,呼吸频率(20.38±3.87 次/min)、气道峰压值(24.76±6.21 kPa)、PEEP(6.53±2.20 cmH2O)高于腹内压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内高压组机械通气时间33.68±5.00 h,ICU住院时间10.89±4.99天,28天内死亡24例(33.3%),分别高于腹内压正常组的27.45±3.22 h,8.02±3.02天和7例(1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P监测对评估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与低温对腹部开放伤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腹部开放伤合并常温生理盐水浸泡组(对照组)、腹部开放伤合并低温生理盐水浸泡组(低温组)、腹部开放伤合并常温海水浸泡组(常温海水组)和腹部开放伤合并低温海水浸泡组(低温海水组),各组浸泡1h后,分别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结果海水浸泡、低温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大鼠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海水浸泡可引起大鼠血清VEGF含量升高,低温不能独立促使血清VEGF含量升高,但是可以加重海水浸泡引起的血清VEGF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腹腔内压力(IAP)对急性肺损伤(ALI)家猪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只家猪经耳缘持续静脉泵入油酸0.1 mL/kg制作急性肺损伤模型,采用氮气气腹法制作不同腹腔压力模型,随机将IAP设置为0、15和25 mm Hg,即分为IAP0组、IAP15组和IAP25组,动态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采用脉搏轮廓持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法动态监测心排出量(CO)、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置入食管内压管动态监测食管内压(Pes)的变化。结果 IAP15组、IAP25组与IAP0组比较,Pes和气道峰压(Ppeak)均显著增加(P<0.01),肺顺应性(Cstat)则显著下降(P<0.05),跨肺压(Ptp)呈下降趋势,PaO2亦呈下降趋势,PaCO2则呈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P15组、IAP25组与IAP0组比较,HR和CVP显著增加(P<0.05),CI和ITBVI则显著下降(P<0.05),但MAP无明显改变(P>0.05);ΔPes与CI的变化(ΔCI)呈负相关(r=-0.648,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时,腹腔内压增高引起胸腔内压力增高,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和心排出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大手术后腹腔内高压(IAH)的发生率,评估腹腔内压力(IAP)变化与液体平衡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方法:以本院腹部大手术后入IUC监护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膀胱内测压法测量术后连续3天的IAP值、IAP日变化值并记录24h液体平衡,根据ACCP/SCMM的SIRS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SIRS组和Non-SIRS组,记录术后3天内每组IAH和Non-IAH患者例数及IAP值。结果:5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IAH者占32.8%,24h液体平衡与IAP变化呈正关(r1=0.554,r2=0.522,r3=0.571,P〈0.01);SIRS组IAH发生例数多于Non-SIRS组,并且IAP值高于Non-SIRS组(P〈0.01)。结论:IAH多发生在腹部大手术后,24h液体平衡以及SIRS是发生IA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赤芍煎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腹腔内高压(IAH)的疗效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完全随机将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19例)和赤芍煎剂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1、7、14d)腹腔内压力(IAP)、血清TNF-α及IL-6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IAP、血清TNF.仪及IL-6水平较入院时下降,其中以赤芍煎剂治疗组下降最明显(P〈0.05);结论:赤芍煎剂可能通过清除血清炎性介质而明显降低SAP患者腹腔内压力。  相似文献   

14.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对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hy pertension,IAH)患者胃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腹腔内高压患者 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 者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治疗。在治疗的0、24、72h和治疗的第7d对患者的腹腔内压力进行测量,并对胃肠道 症状数目进行统计,计算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SOFA评分、腹腔内 压(IAP)逐渐降低,腹腔灌注压(APP)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变 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SOFA评分、IAP显著下降,APP显著升高,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个以上胃肠道症 状的患者比例显著降低,72h后观察组患者中有2个以上和有3个以上胃肠道症状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扩张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的ICU住院时间显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 28d存活率、60d存活率和非机械通气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 法治疗腹腔内高压患者能够降低IAP,升高APP,改善肠道功能和内脏供血情况,本文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 法治疗腹腔内高压患者的预后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早期能够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伴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AH)患儿的临效果.方法 选择30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PAMP≤50 mmHg,n=19)及重度肺动脉高压(PAMP>50 mmHg,n=11)的患儿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在介入封堵术前及术后进行有创肺动脉压测定,并分别比较术前术后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的变化.结果 30例患儿均成功封堵,无死亡病例.两组患儿术前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较术后均有明显下降,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术后肺动脉压全部降至正常(P<0.05),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术后肺动脉压有4例降至正常(P<0.05).结论 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儿童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中开放主动脉阻断后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肺动脉压升高的预防作用。方法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的16例腹主动脉瘤患者分为2组,每组8例。观察组患者在开放腹主动脉阻断前静脉推注30万U乌司他丁;对照组患者同期未给予任何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动脉压(MA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心输出量;采集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检测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红蛋白和血氧饱和度(SvO2),并计算肺分流指数;测定2组患者血液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粒细胞弹性蛋白酶(GEL)、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栓素B2(TXB2)等免疫学指标。结果开放主动脉阻断前2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补液量、HR、MAP、MPAP、CVP、PAWP、SvO2、pH、PaO2、PaCO2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开放主动脉阻断后10 min时MPAP明显高于主动脉阻断前(P<0.05),而观察组开放主动脉阻断后MPAP与阻断前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主动脉阻断前后,2组MDA、TXB2、GEL、α1-AT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开放主动脉阻断后10、30、60 min时,观察组开放主动脉阻断后30、60 min时,血浆MPO水平显著低于主动脉阻断前(P<0.05)。在开放主动脉阻断后,对照组肺分流指数逐步升高,阻断后60 min时,对照组的肺分流指数明显高于主动脉阻断前(P<0.05);而观察组的肺分流指数则逐步降低,阻断后60 min时,观察组肺分流指数明显低于开放主动脉阻断前(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中开放主动脉阻断后能有效预防一过性的肺动脉压升高及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在原发性高血压病(PH)患者中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PH主动脉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30周岁的2级PH患者194例(高血压组),行腹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对于IMT≥3.0 mm,主动脉管径≥3.0 cm的4例患者,行人工血管转换术并进行病理检查,并与203例非高血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IMT为(2.46±0.34) mm,正常对照组为(1.70±0.30)mm,高血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t=23.833,P<0.01).其中,高血压组男性IMT为(2.41±0.36) mm,正常对照组为(1.68±0.29) 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20,P<0.01);高血压组女性IMT为(2.53±0.27) mm,正常对照组为(1.72±0.31)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60,P<0.01).两组IMT偏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组峰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频数在高血压组呈正偏态分布,在正常对照组呈负偏态分布;增厚的动脉多数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如内膜呈现黄色脂点或黄色脂肪条纹,内膜增生的结缔组织含有脂质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其中央基底部变性、坏死,与脂质混合形成粥样物质,为粥样斑块或粥样瘤.结论 PH患者,不论男性或者女性,其IMT平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IMT频数在高血压患者呈正偏态分布,在正常健康者呈负偏态分布,增厚的动脉内膜中层多数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