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引流 脓肿是外科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在于建立脓腔与体外的通道,将脓液引流出体外,同时冲洗脓腔,使之缩小并消灭。对夕卜科医生来说,要尽量克服开腹手术的冲动,特别是对危重患者。引流前应尽可能通过B超或CT明确脓肿的部位、大小,是否是多房性脓肿。脓肿的首选处理方法是经皮脓肿穿刺引流术。单纯的脓肿完全可以通过经皮脓肿穿刺引流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戴光泰,男,58岁,农民,家住吉安县固江镇沿江村委会,1986年起出现左臀部脓肿,在我院门诊作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10d症状消失,以后每隔1~2年在相同部位发生脓肿1次,每次均用局部切开引流或保守治疗,症状消失。2003年1月23日,左臀部脓肿再次发生,合并发热,疼痛,右下肢活动受限。于2003年2月3日入我院治疗,接诊医生作局部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换药均见脓腔内有大量粘稠脓液。于2月7日作病案讨论,经上级医生检查发现右髂腹股沟处见一13cm×3cm包块,质软,挤压包块时,在切开引流的脓腔的右上方有脓液流出,并发现一瘘道穿过左骶骨孔,深不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孔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的价值。方法:应用三孔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脐上缘、右侧肋缘与锁骨中线、右侧肋缘与腋前线交点处做穿孔。肝脓肿切开、分离脓腔分隔、引流。结果:23例手术获成功。结论:三孔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操作简单,引流彻底,创面周围污染轻,创伤小,分离脓腔分隔彻底,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肝脓肿治疗模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脓肿的治疗方式和减少并发症的途径。方法对117例肝脓肿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经腹切开引流46列,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59例,全部治愈。介入超声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日比手术引流组少6.2d(P<0.01),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术简便、安全、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低,可用于治疗大多数肝脓肿。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脑脓肿基本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其方法大致是脓肿穿刺引流或脓肿切除术,只是在操作上加以改进。现结合本院213例手术情况,将各治疗方法作一介绍。 脑脓肿穿刺引流术 以前是将脓肿切开引流,安置橡皮片或橡皮管。现有人将此法加以改进,在脓肿定位后,即行颅骨钻孔直接用塑胶管进行穿刺排脓。每次排脓后将塑胶管外端烧闭,下次剪并再排,直至无脓液排出为止。有的经钻孔以后,用脑针穿中后直接抽脓,抽后注入适量抗菌素,拔除脑针,待症状复发时再用脑针穿刺,直至症状痊愈为止。  相似文献   

6.
叶林娇  谢元才 《当代医学》2009,15(22):97-97
乳腺脓肿是由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哺乳女性。其常用治疗方法是抗菌、消炎,切开引流。然而,常规的切开引流术,会导致病人的恐慌、痛苦,切开后需每天更换敷料,每次换药时需清洁脓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脓液引流完毕后切口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且易引起疤痕增生,影响美观。故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代替常规切开用于乳腺脓液引流。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菌性肝脓肿外科治疗的最佳术式及其选择。方法 对42例经腹引流、腹膜外引流、肝脓肿切除及B超定位导向经皮肝穿置管引流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腹引流辅以大网膜填塞较腹膜外引流术后病程明显缩短,B超定位导向经皮肝穿置管引流需多次进行,如脓液粘稠则引流困难。结论 腹膜外引流应选择脓肿较大及肝脏与腹壁粘连的病例,脓肿切除适合慢性壁厚的单个脓肿,B超定位导向经皮肝穿可用于病程短、脓液稀薄的多个脓肿。  相似文献   

8.
随着介入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成为肝脓肿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经皮穿刺抽脓可迅速减轻患者的毒血症状和缩小脓腔,所取脓液可以送细菌培养,指导用药。置管引流并定期冲洗,可有利于脓液流出,对于液化不完全的病灶能够较为彻底地达到治愈标准,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肝脓肿患者32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旨在探讨该方法治疗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东成 《中原医刊》2004,31(19):11-12
目的:探讨采用经腹肝脏“开窗”式引流加大网膜填塞治疗细菌性肝脓肿10例的疗效。方法:切开肝脓肿吸收脓液,以手指在脓腔内作引导环形缝扎表面肝脓肿壁边缘一周,切除环形缝线内面的肝脓肿壁,使脓腔充分敞开.形成肝脓肿“盆”,并用大网膜填塞固定。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体温和血象多于3-7天恢复正常,B超提示脓腔平均15天消失。结论:本手术暴露清楚,方法合理,能加快脓腔消失,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超声引导脓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B超定点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22例,并给予灌洗.结果 22例均置管成功,病人在置管后平均3d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缩及无脓液.本组22例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创伤小,操作简便,引流效果好,医疗费用低,可完全治愈单发肝脓肿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5~35岁。脓肿位于大腿5例,臂部2例,小腿2例。病程10~20天。脓腔大小约8×4×3.5~20×10×6cm,引流脓液量100~1000ml,其中(?)例,臂部脓肿反复发生,曾2次切开引流。麻醉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清除坏死组织,以纱布擦拭脓腔壁至微出血,然后以3%H_2O_2、0.9%NS及抗生素液冲洗脓腔后置入U形管。U形管安放顺脓腔长轴,于原脓肿引流切口旁皮肤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伴脓肿形成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自2016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颌面颈部间隙感染伴脓肿形成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组和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组各25例。前组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技术,对深部脓腔冲洗引流,后组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充分引流冲洗后,经积极抗感染均能治愈。经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术组术后并发症低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技术具有微创,脓肿定位明确,手术创口小,可保护重要组织,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展一种较手术治疗肝脓肿更为简便,痛苦更小的方法。方法 对22例肝脓肿患者实施B超引导下肝穿刺脓液抽吸或置管引流。结果 细菌性肝脓肿20例,阿米巴肝脓肿2例,单个脓腔19例,2个脓腔2例,多个脓腔1例。脓液量26-270ml,平均42ml。全部治愈,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肝脓肿较手术两 痛苦及创伤小,且简便,易行,安全。  相似文献   

14.
曾庆亮 《中原医刊》2003,30(21):3-5
目的:探索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9例细菌性肝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主要临床表现:寒战高热29例(74%),肝区疼痛27例(69%),肝肿大、肝区叩击痛或压痛32例(82%)。B超检查诊断率94%。非手术治疗8例,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5例,经腹腔切开引流24例,经腹膜外切开引流2例。治愈36例,治愈率92.3%。结论:本病诊断应抓住畏寒高热、肝区疼痛和肝肿大三个特征,辅助检查首选B超。外科治舟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患病时间、脓肿的位置、大小、数目,选择经皮肝穿刺脓肿置管引流,经腹腔切开引流,经腹膜外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颈部及上纵膈脓肿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常呈多间隙发展,严重者及处理不当常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及死亡。临床上常采用颈外侧切开引流脓液,脓腔内放置橡皮引流片~([1]),但常常存在脓液引流不充分,治疗时间长,尤其对合并上纵隔脓肿者引流更加困难,易导致脓腔进一步扩展等难题。我科于2016年3月收治1例右颈部多间隙脓肿伴上纵隔脓肿的患者,通过实施脓肿切开后放置可冲洗引流管,一侧接负压引流,一侧接生理  相似文献   

16.
葡萄球菌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治疗上轻者如表浅感染在自行穿破或切开排脓后迅速痊愈,一般无须采用抗菌药物;重者则应包括加强支持疗法、引流脓液及选用适当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一、一般治疗:引流脓液,清除异物是进行抗菌治疗的先决条件。深部脓肿可采用体位引流,而骨髓炎有脓肿时必须切开引流。应用人工心脏瓣膜或静脉插管如伴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则须置换或拨除。  相似文献   

17.
本组对15例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6例,阿米巴肝脓肿9例)施行经腹一期切开排脓后,脓腔内联合放置双腔气囊引流管和梅花引流管主动引流。引流彻底,病人恢复快。术后9天拔引流管。拔管后B型超声波(B超)复查证实脓腔消失,无任何并发症,疗效满意,尤其对巨大肝脓肿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在CT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9例肝脓肿患者作好行CT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引流的量、性状及颜色,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监测及控制血糖.如果脓腔消失,无脓液引出,可考虑拔管.结果 9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30例,其中,单发脓肿24例(80.00%),2个以上多发脓肿6例(20.00%)。脓肿部位发生在肝右叶20例(66.67%),肝左叶6例(20.00%),左右肝叶4例(13.33%)。结果:患者在抽吸、置管后平均3d体温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引流量逐渐减少和消失,B超检查证实脓腔萎陷及无脓液。结论:B超介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操作简便的肝脓肿引流方法,医疗费用低,成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治疗肝脏肿,引流很重要,可以经多次穿刺吸脓治疗,也可以经手术切开引流治疗。我院自1988年应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肝脓肿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66例肝脓肿患者中,右侧单腔脓肿45例,左侧单腔脓肿8例,右侧单发双腔脓肿1例,左右侧各一单腔脓肿12例。脓腔最小4.8cm×6.0cm,最大12.4cm×13.0cm。2 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