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感觉统合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45例4-12岁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治疗,开办家长学校,家长进行集体系统心理干预与个别心理咨询、指导,探讨其可行性。结果:总有效率为85.0%。对身体运动的协调性,情绪稳定,作业效率、注意力集中及学习成绩提高有普遍疗效。结论:感觉统合治疗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集体系统心理干预和个别心理咨询、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效果好,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治疗感觉统合失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训练依据感觉统合能力评定表,注意力测试、智力测试来评估患儿的情况。根据上海中易感觉统合指导进行训练,采用集体训练、个别训练和家长配合三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编组,每组儿童制订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采用滑板、平衡木、羊角球、独角椅等器材,以游戏形式进行本体感觉、触觉、前庭平衡及注意力、记忆、视、听力等一系列训练。每组5~8例,每周训练2次,每次60分钟,20次为1疗程,一般2个疗程,并根据每个儿童的不同情况,让家长重视儿童的问题所在,嘱家长多给予鼓励,培养儿童自信心,通过训练,逐渐达到治疗目的。疗程结束复做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注意力测试、智力测试。结果:本组815例,年龄3岁3月~10岁,感觉统合失调明显改善者670例,改善者120例,无效25例,有效率为96.9%,注意力测试提高70%,训练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幼儿期是感觉统会失调预防的关键时期。我们从本体感不良、前庭失衡、触觉防御、学习困难及注意力测试等方面进行训练,来我科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绝大多数智力正常,甚至个别超常,但存在着运动技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困扰等情况。经感觉统合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通过测评。结果较训练前理想,这是用药物不能代替的,并且感觉统合治疗有其独特的特点:(1)对儿童神经生理、心理的调整功能,对增强运动协调、注意力集中及情绪稳定有较好效果。(2)训练通过游戏进行,儿童通过自己组合,借助玩的形式,实现自我统合好大脑。(3)无副作用,家长及儿童乐于参与。故感觉统合治疗是治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霞  陈立文  吴殷 《护理研究》2015,(12):1485-148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选取感觉统合失调学龄前儿童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根据疾病程度给予个体化的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行为干预训练,干预周期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气质状况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能促进患儿的康复与气质状况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临床观察。方法对48例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的孤独症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观察6个月。于训练前后采用感觉统合测评问卷评定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患儿运动发展时间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感觉统合训练6个月末,22例(45.8%)患者疗效显著,复查结果为中度感觉统合失调,其余26例(54.2%)患儿在大肌肉协调及本体感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家长对训练效果很满意。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状况,进而改善他们的行为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感觉统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用感觉统合治疗95例确诊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结果:该治疗对儿童 行为问题、身体运动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及学习成绩不佳的不同类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为87.18%。结论:感觉统合治疗方法是一种疗效很好的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用感觉统合治疗95例确诊为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结果 治疗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身体运动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及学习成绩不佳的不同类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7.18%。结论 觉统合治疗方法是一种疗效很好的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及训练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SID)儿童治疗作用。方法 对264例儿童采用感觉统合检核表进行测定,并进行训练。结果 轻度失调121例,重度失调143例。感觉统合训练后,失调总改善率86.4%。注意力改善84.8%,运动协调改善95.4%,情绪稳定改善87.1%。结论 开展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 45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分别不予治疗和给予感觉统合训练 ,采用孤独症治疗评估表 (ATEC)、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量表比较治疗前后孤独症临床行为及感知觉状况的改变。结果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 6个月ATEC总分值及语言、社交、感知觉、行为项分值较治疗前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治疗 3个月、6个月感觉统合失调总改善率分别为5 8 6% ,72 4%。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有效  相似文献   

9.
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学习成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丹  张革  盛洪 《中国康复》1998,13(4):167-168
为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学习成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武汉市某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了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学习成绩的调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结果:感觉统合功能正常组在与失调组语文、数学2门主课平均成绩上差异分别有显著和极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生长发育指标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在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高,对儿童学习、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应引起学校、家长及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自闭症儿童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干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感觉统合失调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感觉统合失调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行为检查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感觉统合失调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感觉统合训练干预自闭症患儿,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表现与感觉统合失调状况,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脑性瘫痪(CP)患儿斜视的新方法。方法观察8个月~3岁CP患儿斜视85例115眼,治疗前后经眼科检查。采用感觉统合治疗,平均随访1年。结果功能治愈13%,不完全性功能治愈72.2%,无效14.8%,总有效率85.2%。婴儿组(8~18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幼儿组(19个月~3岁)(P<0.005)。结论感觉统合治疗对CP患儿的斜视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感觉统合训练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治疗一些智商正常而学习困难的儿童,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对26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治疗,并与用药物利他林治疗的25例对照。结果:训练组在学习成绩、学习效率、情绪变化、人际关系、注意力及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均较药物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在治疗多动症方面2组效果无差异性(P>0.05)。药物组存在服药时间长、难坚持、神倦和食欲减退等缺点,而训练组无此缺点,且设备简单、易学、安全、价廉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影响儿童感觉统合的家庭环境因素。方法 在沈阳市城区普通小学随机整群分层抽取1~6年级的学龄儿童1580人,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其感觉统告状况及家庭环境因素。结果 沈阳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轻度失调率32.97%,严重失调率9.81%,男孩多于女孩,无年龄差异,与家庭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由他人照顾而非父母照顾,非家庭中养育而托养在外,父母文化程度低,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不一致或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方式等,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者显著增多。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感觉统合有显著影响。应针对家庭环境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家庭结构,提高父母自身素质等,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4.
探索感觉统合训练疗效的影响因素。190例感觉统合失调患儿按年级分为4组。每组中又随机分为2种治疗方法,治疗1用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护理及家长配合。治疗2用单纯感觉统合训练。对绝大多数患儿进行脑电图及血铅分析。结果:学龄前组、低年级组、中年级组2种方法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高年级组2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因素对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脑电图异常、血或高均影响训练效果(均P〈0.01),提示:感觉统合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可以极大提高疗效。训练早晚对疗效影响不大,而脑电图异常及血铅水平的高低对训练效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综述感觉统合治疗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Web of Sciences、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27日与感觉统合治疗在脑瘫康复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内容,对感觉统合治疗的实施方案、运用于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纳入6篇文献,主要集中在感觉统合治疗对脑瘫儿童姿势控制能力、粗大运动功能、智力水平及认知功能、治疗模式方面的研究。结论感觉统合治疗对于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姿势控制、智力水平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障碍程度以及儿童的年龄、性别、耐受性等,为儿童制定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使得感觉统合治疗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注意缺陷障碍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应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患儿的大肌肉与平衡不良及本体感觉不佳因子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 P〈0.01) ;触觉防御不当及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因子分高于治疗前( P〈0.05)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7.
医教结合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综合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尝试将医疗与教育相结合 ,总结一套实用、有效的可行性措施 ,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不良表现 ,提高综合素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家长、教师 )及标准测验法调查有学习障碍儿童 2 4例 ,通过全面了解其神经心理机能、行为表现、学习能力及智力水平 ,实施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心理咨询与改善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相结合干预学习障碍儿童。结果 :干预后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学习成绩均得到显著提高 (P <0 .0 0 1) ;焦虑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5) ;冲动 多动问题、多动指数、心身问题、学习问题及智商前后对照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医疗与教育 (学校、家庭 )的有机结合 ,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步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 ,增强其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 ,提高学习成绩 ,减轻或消除其不良行为 ,不失为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操类康复体育活动对幼儿感觉统合失调(SID)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8年3月至6月,在成都优贝乐国际儿童教育中心(郫都校区)选取3~6岁SID幼儿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 14)和实验组(n = 13)。实验组进行体操类康复体育活动,每次60 min,每周3次,共16周。对照组不进行体操类康复体育活动。实验前后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中的前庭功能失调、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失调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ID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χ2 > 6.639 , P <0.05),且出现多名轻度失调幼儿恢复到正常水平,重度失调恢复到轻度水平。对照组干预前后前庭功能失调、触觉防御、本体感觉失调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实验组干预后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 t| > 7.015, P < 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t > 2.193, P < 0.01)。 结论 体操类康复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善幼儿前庭功能失调、触觉防御和本体感觉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