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肝癌、肝硬化和肝炎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发微核并与输血员作对比.发现微核率是:肝癌6.18±2‰,肝硬化5.28±2‰,肝炎4.15±2.6‰,输血员0.60±0.67‰.各组病人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正染红细胞微核检查是发现体内染色体损伤一快速方法。本文以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5、10、15、20、25、30mg/kg)用腹腔注射染毒断奶雄性小鼠。连续5天染毒(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对照组注别蒸馏水。实验结果是: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分别为6.88±0.89,12.33±0.37、20.00±0.49、24.89±0.52、24.75±0.55(‰),对照组为3.00±0.64;外周血正染红细胞微核率是5.25±0.26、5.06±0.24、6.31±0.28、6.06±0.26、8.44±0.32、7.06±0.28,对照组为1.79±0.1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十分显著的升高。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外周血正染红细胞微核率只5天染毒以后就达最大稳定状态,以后两周没有变化。骨髓和外周血微核率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是γ_1=0.99,γ_2=0.86,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P<0.01),外周血正染红细胞微核率是用于发现暴露人群染色体损伤一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应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粮食中分离的圆弧青霉提取物进行了诱变性研究。结果:菌株7B_3的菌液和菌丝体提取物及菌株120B_1的菌液提取物在剂量为200mg/kg时,其微核率分别为:15.17±0.60‰,13.00±0.58‰和16.00±1.00‰,与溶剂对照(DM-SO,3.50±0.43%)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明显的剂量相关。菌株120B_1的菌丝体提取物在四个剂量组均没有引起微核率的显著增加。结果表明,圆弧青霉两种提取物中均含有诱变物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核检测的最佳方法。方法2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60 mg.kg-1,阴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2组均为每日1次,连续注射3 d。取小鼠的外周血、骨髓液和睾丸组织细胞,分别采用外周血微核检测方法、骨髓微核检测方法及睾丸微核检测方法观察微核结果。结果外周血微核检测方法未观察到微核;骨髓微核检测法微核很易观察到,细胞中出现1个、2个或3个微核的结果都清晰可见;睾丸微核检测方法观察到出现微核的细胞较少。骨髓微核检测法,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微核发生率分别为(7.5±1.34)‰和(2.9±0.38)‰,2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睾丸微核检测法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微核发生率分别为(5.5±0.84)‰和(1.5±0.41)‰,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微核发生率骨髓微核检测方法高于睾丸微核检测方法(P<0.05)。结论3种方法中骨髓细胞微核检测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5.
绿茶预防铝钾矾、环磷酰胺诱发染色体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研究绿茶对铝钾矾、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简称 CP)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小白鼠骨髓细胞试验微核方法和小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即以绿茶为阻断剂、以铝钾矾、环磷酰胺为诱变剂 ,测定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含 10 %绿茶的饲料使铝钾矾诱发的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从 8.17± 1.6 0‰降至 3.6 7± 0 .82‰ (P <0 .0 0 1) ,染色体畸变率从 14.0 0± 2 .5 3降至 8.17± 1.47 (P <0 .0 0 1) ;含 10 %绿茶的饲料使环磷酰胺诱发的 PCE微核率从 32 .5 0± 3.5 1‰降至 19.33± 2 .5 8‰ (P<0 .0 0 1) ,染色体畸变率从 2 6 .83± 3.82降至 19.17± 2 .93 (P<0 .0 1)。结论 :表明绿茶对铝钾矾诱发微核、畸变的抑制率分别大于 CP诱发微核、畸变的抑制率 (P<0 .0 0 1) ,即铝钾矾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率大于环磷酰胺诱发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6.
观察2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MDS患者外周血微核淋巴细胞出现率为84.00%,淋巴细胞微核率为6.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RAEB和RAEB-T亚型淋巴细胞微核率显著高于RA亚型(P<0.005)。MDS微核淋巴细胞多微核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MDS染色体畸变率为14.68%,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微核率呈直线正相关(r=0.76,P0.001)。本文就MDS微核检测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群自发微核率和HBV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耳  张启南 《右江医学》1992,20(2):80-81
本文调查了启东地区124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结果表明:自发微核率为0.76±0.07‰,HBsAg 阳性率为23.40%;其中 HBsAg 阳性组微核率、微核人员出现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或<0.01)。提示 HBV 感染者体细胞染色体畸变、自发微核率明显上升,对人类遗传存在着致突变、致癌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方法将76例晚期乳腺癌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局部动脉灌注化疗(A组)35例和术前全身静脉化疗(B组)41例,另选25例未行术前化疗的Ⅲ期乳腺癌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抗体对3组组织标本进行MVD、MLVD检测。结果A组MVD为36.05±13.64,B组为49.92±12.90,对照组为60.38±13.54,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A组MLVD为6.62±3.70,B组为9.96±4.57,对照组为11.30±5.32,A组与对照组、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能有效地降低肿瘤组织及其周边组织内MVD和MLVD,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少肿瘤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征和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与白介素13(IL-13)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AS分别检测64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中30例患者吸入舒利迭1个月,50/250μg剂型)、42例稳定期(其中20例患者吸入舒利迭1个月)和36健康正常人血浆IL-13浓度。结果:106例COPD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血浆IL-13(pg/mL)(58.35±3.28)和(25.03±3.2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加重期(64例)和稳定期(42例)COPD患者血浆IL-13浓度(pg/mL)(67.13±3.12)和(39.27±4.0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64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中,轻、中、重度、极重度者其血浆IL-13浓度(pg/mL)(51.25±2.38)、(61.03±2.36)、(69.37±2.16)和(75.67±2.15)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和稳定期20例,分别吸入舒利迭干粉激素治疗1月后,血浆IL-13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6.33±3.22)和(29.35±3.24),(38.97±1.02)和(26.08±1.2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IL-13参与COPD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作为判断COPD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蓖麻毒素对BALB/c雄性小鼠的毒性及对昆明种雄性小鼠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BALB/c小鼠腹腔注射8 d后,6.4μg/kg剂量组体重由20.79±0.98 g降为19.62±1.00g,体重增长受到明显抑制(P<0.01);0.4,1.6和6.4μg/kg剂量组白细胞数目依次为9.070±0.751,9.210±0.801和8.270±0.396×10~9/L,与对照组(11.430±1.042×10~9/L)相比显著降低(P<0.05,0.05和0.01);脾和胸腺的重量则没有明显变化.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24 h后,1.6和6.4μg/kg剂量组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率为21.90±4.28‰和29.26±3.48‰,与对照组(4.94±1.03‰)相比明显增高(P<0.01),且呈现出剂量 效应关系.此结果提示蓖麻毒素对小鼠有剧毒,对遗传物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曹立  汪艳 《安徽医学》2011,32(7):913-915
目的 通过对开腹、阴式、腹腔镜下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探讨经阴道及腹腔镜途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其中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开腹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34例(阴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腹腔镜组).结果 3组手术均获成功,阴道组手术时间(79±29.4)m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例胶质瘤患者手术标本按病理级别分为级8例,级10例,级13例,级9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TTG及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TTG、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PTTG蛋白表达在~级的阳性率分别为37.5%,50.0%,76.9%,100.0%,其表达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χ2=9.602,P<0.05);VEGF蛋白~级的阳性率分别为25.0%,40.0%,76.9%,88.9%,二者的表达均随着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加(P<0.05)。PTTGmRNA的表达在~级分别为0.907±0.065、1.109±0.083、1.312±0.089、1.499±0.215,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mRNA的表达在~级分别为1.024±0.118、1.139±0.057、1.415±0.094、1.693±0.12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TTG、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TTG、VEGF的异常表达在胶质瘤中起协同作用,二者共同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明胶酶(MMP-2、MMP-9)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明胶酶谱方法对20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18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MMP-2、MMP-9蛋白分析。结果MMP-2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14 322±1 324.8、11 657.9±759.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9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和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表达分别为28 822.1±2 739.9、22 081.9±1 924.4,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2和MMP-9的活性形式在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血清中的在表达高于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提示活性形式在癌组织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草药益母草抗突变作用和对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MNT):3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即阴性对照组(NS)、环磷酰胺(CP)组(30 mg•kg-1)及益母草抗诱变组(益母草1.0、2.0、4.0和8.0 g•kg-1 +CP 30 mg•kg-1),按改良方法制片检测微核频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生理盐水组、CP组(30 mg•kg-1)、益母草水煎液组(2.0 g•kg-1)及益母草水煎液+CP组(2.0 g•kg-1益母草+CP 30 mg•kg-1),采用MTT法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益母草2.0、4.0和8.0 g•kg-1剂量组微核率低于CP组(P<0.05);生理盐水组、益母草水煎液组、益母草水煎液+CP组、CP组的SI分别为1.89±0.19、 2.17±0.14、1.73±0.13和1.45±0.09; 益母草水煎液组的SI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益母草水煎液+CP组SI高于C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母草具有抗诱变作用,即对遗传物质具有保护作用,并且益母草能提高淋巴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4):56-58
目的探讨免疫净化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56例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n=28)在其基础上给予免疫净化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28个关节肿痛活动度(DAS28)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关节压痛数为(3.14±0.32)个,关节肿胀数为(2.19±0.55)个,低于对照组的关节压痛数(5.45±0.38)个、关节肿胀数(3.46±0.51)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ESR为(21.00±5.21)mm/L,RF为(42.37±8.12)U/mL,DAS28评分为(2.33±0.54)分,低于对照组的ESR(35.57±5.32)mm/L、RF(58.88±8.07)U/mL、DAS28评分(3.67±0.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免疫净化治疗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提高临床有效性,有效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对估计人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对6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的随访,将他们分为无复发和无转移组及复发或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骨巨细胞瘤中VEGF、CD34的表达,用MVD值衡量CD34的表达。结果:无复发组42例的中位阳性细胞率为28%,复发转移组27例的中位阳性细胞率为48%,两组间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无复发组MVD值为33.55±10.82,复发转移组MVD值为56.78±16.17,两组间MVD值的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VEGF阳性细胞率与MVD值的关系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45,P<0.01)。结论:VEGF和MVD是估计骨巨细胞瘤预后的新指标,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  相似文献   

17.
陈佩锋  康佳丽  余莉萍  王冬昱  马犇 《广东医学》2011,32(15):1971-1974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46例)先行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根据化疗效果决定手术治疗或放疗;B组(40例)直接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MRI测量化疗前后宫颈病灶大小,计算手术出血量并统计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率及阴道浸润率...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个乳腺肿块(良性肿块组47个,恶性肿块组42个,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良性肿块组强回声晕显示率为19.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66.7%(P<0.001);良性肿块组钙化显示率为17.0%,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83.3%(P<0.001);乳腺恶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簇状分布(27/35),而良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斑点状分布(6/8),2组在钙化形态上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块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9.21±3.86)cm.s-1,阻力指数(RI)为0.67±0.12,搏动指数(PI)为1.09±0.3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PSV(15.1±8.73)cm.s-1,RI 0.88±0.10,PI 1.68±0.41,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锌指蛋白703(ZNF70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包括阳性率及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率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pv9000法)检测组织芯片(包括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ZNF703的阳性表达率,并分析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芯片包含的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另收集20例临床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匹配癌旁组织样本,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ZNF703在20对组织样本的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免疫组化提示ZNF70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阳性表达率为66.7%,较癌旁组织的21.4%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无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estern blot及RT-PCR提示ZNF703在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蛋白相对表达量[(0.893±0.113)vs(0.510±0.072)]及mRNA相对表达量[(6.399±2.096)vs(1.285±0.354)]均高于匹配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NF70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并且在癌组织中ZNF703阳性率高低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可见ZNF70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及进展中可能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58-16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每天1次,于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疗程20 d。对照组予以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干预20 d后,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后分别显著下降,其中,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31.16±7.09)分、(42.27±9.0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32.06±8.57)、(41.52±7.4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7%、7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对于促进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情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