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放疗科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90例。患者以调强放射治疗,部分患者联合化疗,对患者随访期间发生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190例患者,调强放疗后发生肺损伤40例,发生率为21.1%,肺损伤率随参数双侧肺MLD、患侧肺MLD、患侧肺V20的增加而增加(P〈0.05)。GTV≥125cm^2者肺损伤率明显高于GTV〈125cm2者(P〈0.05)。双侧肺MLD与患侧肺MLD、患侧肺V20间有显著相关性(P=0.00);患侧肺MLD与患侧肺V20间有明显相关性(P=0.0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侧肺MLD是放射性肺损伤独立危险因素(P=0.00)。结论:全肺MLD、患肺MLD或患肺V20、GTV与放射性肺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实施放疗计划前,应充分评估剂量体积参数,结合GTV等因素,以利于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赵继伟  李青山 《河北医学》2014,(8):1304-1307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胸部恶性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患者192例,分别记录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史、糖尿病史、KPS评分、放疗开始的时间及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时间,记录放疗总剂量及双肺的V5、V10、V20、V30及双肺的平均剂量,使用CTC AE4.0标准定义放射性肺炎及其分级。分别使用t检验及X2检验评价各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其中3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肺炎16例(51.6%),晚期放射性肺损伤15例(48.4%)。各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V5≥56%、V10≥41%、V20≥27%、V30≥19%是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肺平均受量≥11.4Gy是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放疗总剂量达到56Gy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史、KPS评分与R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放疗总剂量、双肺的V5、V10、V20、V30及肺平均受量均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升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RP)的关系.方法 检测52例未经手术首次放疗的患者在3-DCRT治疗前、结束时、结束第1个月及第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的变化;观察RP的发生率和程度,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得出V20、V30值;分析肺功能指标与RP发生率、V20、V30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 52例患者有49例获得随访,49例患者中剔除2例出现肺内复发或肺转移的患者,共47例纳入最终研究,其中RP18例(38.30%);第3个月,FEV1和DLCO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FVC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FVC、FEV1和DLCO与RP的发生均呈负相关(均P<0.05);另外V20、V30与RP的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NSCLC患者FEV1和DLCO放疗后显著降低,RP患者FVC、FEV1和DLCO均有一定程度降低,V20、V30值越大,RP越严重,可能作为预测RP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滕静 《当代医学》2021,27(2):141-14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三维适形放疗物理参数,分析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慢性肺阻塞疾病、V30、肿瘤体积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V30(>18%)和肿瘤体积(>150 cm~3)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双肺V30>18%以及肿瘤体积过大是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故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治疗方案,以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计划的物理参数,评估临床因素、物理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实施IMRT的肺癌患者资料,比较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病理、肿瘤位置、同步化疗、照射剂量和放疗方式等临床数据,剂量学参数包括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和平均剂量等物理参数.分析上述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总剂量和病理类型为小细胞肺癌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5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结论 实施肺癌IMRT治疗时,需考虑病理类型及严格限制两肺V5,对于敏感的肺组织,低剂量亦可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81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前常规检测基础肺功能,按常规肺功能分为基础肺功能正常组(51例)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30例),对2组患者进行5~6周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比较放疗结束后2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81例胸部肿瘤患者中17例(21.0%)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基础肺功能正常组和基础肺功能异常组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放疗前患者的基础肺功能与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分析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RP)发生率、剂量体积直方图(DV H )参数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未经手术首次放疗的患者52例,卡氏评分(KPS)大于或等于80分。检测IMRT前、结束时、结束第1、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变化。观察RP发生率和程度,在DV H中得出V20、V30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肺功能指标与RP发生率,V20、V30与RP发生程度的关系。结果52例患者有49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4.20%。49例患者中,剔除2例出现肺内复发或肺转移的患者,共47例纳入最终研究。其中RP 18例,RP发生率为38.30%。第3个月,FEV1.0和DLCO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5),FVC无明显变化(P>0.05)。相关分析显示,FVC、FEV1.0和DLCO与RP的发生均呈正相关(r=0.451、0.405、0.635,P<0.05);另外V20、V30与RP的程度呈正相关(r=0.689、0.725,P<0.05)。结论 NSCLC V20、V30值越大,RP越严重,可作为预测RP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肺炎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治疗计划系统对46例NSCLC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观察DVH参数中分别接受5、 10、 20及30 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V5、V10、V20及V30)和全肺平均照射剂量(MLD),并对肺受照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CLC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7.0%(17/46),其中0级(无放射性肺炎组)29例(63.0%),1级12例(26.1%),2级5例(10.9%),无3、4和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 肺V5、 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3.34%、43.12%、24.15%、15.36%和16.02 Gy。放射性肺炎组患者V5、 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7.81%、48.91%、31.34%、17.83%和21.71 Gy,无放射性肺炎组患者分别为49.81%、39.78%、21.82%、13.12%和13.71 Gy,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NSCLC可以较好地保护肺组织,且DVH 中V5、V10、V20、V30和
MLD等参数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精确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RP)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行精确放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放疗物理参数与≥2级RP之间的关系。结果:19例患者(16.52%)发生RP。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糖尿病、肿瘤位置、放疗方式和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OPD和PTV为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OPD和PTV是R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应谨慎优选放疗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四维CT的放疗技术在肺癌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肺癌患者应用四维CT的放疗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7例,无好转8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为78.57%。其中急性放射性肺损伤1级34例(80.95%),2级7例(16.67%),3级1例(2.38%),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级34例(80.95%),2级3例(7.14%)。4D计划CTV高于3D计划,PTV小于3D计划,肺V20、MLD低于3D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四维CT应用于肺癌三维调强放射治疗中可行、有效,能够减少计划靶区的体积,提高放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分割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评价其安全性,探讨超分割放疗导致放射性食管炎损伤的有效预测指标.方法 初治NSCLC 48例,采用超分割同步放化疗24例,放疗剂量:56.0~64.4 Gy/40~46次,1.4 Gy/次,2次/d;常规分割同步放化疗24例,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二次定位缩野对肿瘤靶区及肺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的影响。方法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行CT定位扫描,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1),放疗至DT50~60Gy行第二次CT定位扫描,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2)。将Plan1、Plan2的肺Vdose参数加权求和,得到患者实施的Vdose参数(Plan3)。比较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 Vdose参数。结果Plan2 GTV和放疗前Plan1 GTV比较,绝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96.97cm^3,相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3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的Vdose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可出现肿瘤缩小,行二次CT定位后依据缩小后的肿瘤体积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减少肺受照射剂量体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共面野调强技术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受照剂量和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7例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共面野和非共面野调强技术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肺、脊髓和心脏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非共面野调强计划相对于共面调强计划而言,可在不影响靶区剂量分布的情况下,明显降低肺V5、V10和V20的体积百分比,而对肺V30、V50、脊髓和心脏剂量的分布无影响.结论:在局部晚期肺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非共面野调强可能在减少肺组织的受照剂量,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危险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抚顺地区低剂量MS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肺容积测定在COPD患者肺功能测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抚顺市健康自愿者20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20例,采用Philip公司生产的256层iCT,采用50mAs预设值于吸气末和呼气末进行扫描,采集层厚1mm,重建层厚为5mm,用自动化软件测量和计算容积指标:吸气末肺容积(V1)、呼气末肺容积(V2)、容积差(V1-V2)和容积比(V2/V1)。采用美国森迪斯Sensor Medics型号Vmax 22测定肺功能。测定指标有:第1s用力肺活量值与预测值百分比(FEV1﹪)、第1s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肺活量(VC)、残气量与肺总量比(RV/TLC)。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指标相比较,RV、RV/TLC%、FEV1%、FEV1/FV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PFT检查结果 :TLC和RV增加,RV增加值明显高于TLC,RV/TLC增大;FEV1(%)和FEV1/FVC(%)明显减小。20例正常组成年人与20例COPD患者低剂量MSCT检测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呼气末容积(V2)、容积差(V1-V2)和容积比(V2/V1)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20例COPD患者的V2、V2/V1指标升高,V2明显升高,与PFT的检测值一致。对MSCT和PFT测得的指标,进行秩和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在MSCT和PFT容积指标中,V1类似TLC,V2类似RV,V1-V2类似VC,V2/V1类似RV/TLC。V1与TLC(t=0.920,P<0.05)、V2与RV(t=0.908,P<0.05)的相关性最好,V2/V1与RV/TLC也显著相关(t=0.759,P<0.05)。结论低剂量MSCT胸部扫描能较好地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而患者接受扫描曝光剂量较低,适于抚顺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邵伯云  王德琴  田路稳 《吉林医学》2014,(25):5608-5610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AECOPD组60例,根据AECOPD患者治疗后,根据肺功能分为:轻度COPD组(12例),中度COPD组(15例),重度COPD组(18例),极重度COPD组(15例),对照组为60例健康老年人,分别监测各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AECOPD组血尿酸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分级越重,其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尿酸水平与COPD的严重程度有关,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必特(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茶碱、抗炎、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可必特2.5 mL雾化吸入,每天2次,治疗5 d后两组之间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5 d后,(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可必特雾化吸入对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平静呼吸状态下定量CT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COPD组48例和健康对照组28例,行平静呼吸下定量CT检查。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应CT肺功能参数值:CT值(包括两肺平均CT值,左、右两肺CT值,上、中、下肺野CT值),像素指数(PI,分为-1024~-960,-960~-910,-910~-800,-800~-700,〉-700五区),容积(两肺总容积,左右两肺各自容积),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结果:轻中度组、重度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总容积、PI-960~-910均显著增加,平均CT值、PI-800~-700、PI〉-700均显著减低(P〈0.01),PI-1024~-960、PI-910~-800在正常组、轻中度组及重度组之间均存在差异(P〈0.05)。轻中度组及重度COPD组的CT值、各PI指数在左右两肺及上中下肺野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定量CT肺功能可对不同程度COPD的肺功能进行评估,是对COPD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肺功能检查者了解其肺功能情况的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麻黄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7d,对治疗前后相关临床资料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情况及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加味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一种简易调强计划设计方法在上段食管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制定传统9野调强计划和简易调强计划,统一处方剂量60 Gy/30 F,比较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参数,加速器的总机器跳数(MU)。结果:传统9野调强计划与简易调强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对于高剂量区1%体积的脊髓受量和双肺20 Gy和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V20,V30),两种计划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减少脊髓、肺两种重要器官的低剂量受照体积,同时减少投射跳数(P〈0.05)。结论:简易调强设计方法可以在胸上段食管癌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