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变,研究急性脑卒中致心电异常的特点及其与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脑CT确定病变部位,并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根据脑卒中的种类和部位分组观察,以了解其心电异常的特点.结果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为75.89%,其中52.94%患者出现ST-T异常.急性脑卒中后病变性质和部位不同,心电异常的发生特点也不同,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异常率最高,达88.6%,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为67.6%(P<0.05.脑干卒中组心电异常率达85.7%,其他部位脑卒中组心电异常率为72.6%(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异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和ST-T异常,且与脑卒中的种类和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喻维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189-190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及其不同部位发生心电图(ECG)改变的特点.方法 对123例脑梗死和89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缺血性卒中组中传导阻滞和心房扩大的发生率较出血性卒中组明显增高(P〈0.05),而出血性卒中组中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和房性早搏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脑叶卒中ECG改变明显高于基底节组和其它部位组(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异常与卒中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发生ECG改变的类型有明显差异,脑叶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张清  刘岐凤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53-1753,178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对47例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资料分析。结果47例急性脑卒中早期患者中,20例有心电图异常(42%),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P〈0.05);心肌酶谱改变16例(34.0%),20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有心肌酶谱改变的16例(80%),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P〈0.05);20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8例,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5例,缺血性卒中组有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丘脑基底节区病灶合并心电图异常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变化与脑血管疾病类型与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4.
汪玲 《安徽医学》2004,25(4):318-31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变化情况。方法 检测 13 8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 72小时内空腹血糖 ,并根据血糖值分为高血糖和非高血糖组。观察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病变的性质及部位的关系。结果 血糖升高在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 ,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χ2 =10 .7,P <0 .0 1) ,并且血糖升高与脑卒中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 ,靠近脑中线部位脑卒中血糖升高发生率高于脑叶。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血糖升高与卒中的性质及部位有明显关系 ;故应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 ,以避免加重脑卒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心电图检查异常,并观察其病情变化.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与脑卒中类型,卒中发生部位明显相关;且心电图的异常可以反映脑卒中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结果。结果100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异常率为82.0%,以 ST-T 异常、电压异常多见;脑干及丘脑部位卒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 P <0.05),ST-T 异常发生率低于其他部位( P<0.05);脑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脑出血患者( P <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以 ST-T 异常、电压异常多见,卒中部位位于脑干及丘脑患者、脑缺血患者更易出现心律失常表现。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 - T的变化情况。方法 :2 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 ,对其中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 - T的检测 ,并动态观察。结果 :2 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 174例有心电图异常(80 .6 % ) ,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为 92 .31% ,高于缺血性卒中组 (71.0 9% ) ;174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 ,有心肌酶谱改变的 10 3例 ,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 (P <0 .0 5 ) ;174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肌钙蛋白 - T阳性者为 88例 ,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 4 2例 ,缺血性卒中组有 4 6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 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功能的监护 ,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 - T,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活动异常率和特征及其与出血部位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197例急性脑出血住院患者发病24h内心电图改变特点及其相应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出血部位心电图异常率,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心电图异常类型。结果 166例(84.2%)出现一个或以上类型的心电图异常。最常见的为心肌复极异常(ST-T改变,U波改变63.9%)、左心室肥大(24.3%)。脑干出血心电图异常率最高(100%)。ST-T-U波改变,Q-T间期延长、异常Q波、异常J波、QRS电交替以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等诸多方面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心电图异常类型中以心肌复极异常、左心室肥大改变为主,出现Q-T间期延长、异常J波、QRS电交替以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预后较差,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经颅脑CT及临床表现确诊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动态观测。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58例,占85.0%,出血组与梗死组其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心电图的异常类型较多,可以是起博点异常、传导异常、复极异常等,如各类早博、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束支阻滞传导、ST-T改变、明显U波、Q-T延长及心肌梗死样改变等。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脑出血、脑梗死的部位、面积密切相关,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的病变,其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几率较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大者,其心电图异常率较高,与出血量小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脑出血组的心肌酶谱水平较高,显著高于脑梗死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脑出血患者的心肌损伤较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多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此类心电图异常多为可逆性,随着脑卒中病情的控制、好转,其多在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10.
谈家红  吴正福 《重庆医学》2013,42(14):1637-163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Ⅱ~Ⅲ级EH并发急性脑卒中160例(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卒中80例(对照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和表现形式,分析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的类型、部位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异常心电图130例(81.25%),对照组异常心电图40例(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以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肥厚为主,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脑出血患者与脑梗死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3.75%和75.89%,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卒中和小脑、脑叶卒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87.90%和58.3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患者和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43%和78.03%。以上3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并发急性脑卒中对患者心脏损害更加严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类型、发生部位显著相关,且心电图异常可以反映脑卒中的预后。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监护,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江涛 《四川医学》2005,26(1):80-8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范围和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对 196例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电图异常率在多叶脑梗死 (86 9% )高于局灶性和腔隙性梗死 (P <0 0 5 ) ,在部位上依次为脑干(90 9% )、脑叶 (79 1)、丘脑 基底节 (5 5 2 )和小脑 (4 2 8)。脑叶梗死又以额颞部高于顶枕部。心电图异常类型以心肌复极异常为主 ,占 70 %。结论 脑梗死的心电图改变与梗死部位和大小有关 ,并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2.
1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3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分析,发现其心电图异常率为86.1%,其中,梗塞性卒中心电图改变依次为:T波改变、ST段下移、QT间期延长及U波、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出血性卒中心电图改变依次为:T波改变、ST段下移、QT间期延长及U波、左室肥厚、劳损、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脑卒中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主要与:①脑损害部位有关,即靠近基底节及丘脑病变的心电图异常率高,脑周边病变的心电图异常率低;②与病变性质无明显关系;③部分患者出现心电图的异常呈可逆性改变;④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235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心电图异常率为42.6%.其中脑梗塞异常率最高(83.3%),脑出血次之(69.6%).出血组心电四异常者占58.4%显著高于脑缺血组(16.6%(P<0.05).8例死亡者心电图均异常,提示心电图异常与急性脑血管预后有关,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继发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海  杨职  江先娣  袁莉  方玲 《华夏医学》2006,19(2):190-192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对126例既往无心脏损害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测,同时检测102例健康体检者与之对照分析。结果: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谱异常率46.8%,心电图异常率高达69.8%,心电图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律紊乱、S-T段及T波改变、Q-T间期延长、U波出现和心梗样图型,其中脑干及丘脑基底节区病灶发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明显高于脑叶病灶(P<0.01),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结论:脑心综合征临床以心电图异常和心律失常常见,其次是心肌损伤,发生与脑卒中部位与类型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卒中导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心电图改变。方法:对890例急性脑卒中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526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异常率59.1%(未计算寞速),出血性卒中心电图异常率(70.1%),高于缺血性卒中(52.3%)(P〈0.05),异常心电图主要为ST—T改变、急性心梗、类心梗图形、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等。后者以窦缓、室性心律失常、房颤为多见。合并急性心梗、室性心动过速提示病情危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呈一过性、可逆性特点。结论:掌握急性脑卒中心电图改变对临床病情观察、指导用药、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治疗脑病同时要监护心脏,脑心同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临床观察中,急性脑卒中患者常常伴发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与卒中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等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现通过阐述这种异常变化的可能机制及研究意义,进一步指导临床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24h内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者进行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108例(71 1%),心肌酶谱异常62例(40 8%),不同性质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5);发生于基底节丘脑、侧脑室旁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脑叶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发生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率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P<0 01);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均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P<0 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与脑血管病类型无关,而与脑血管病发生部位明显相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异常可以反映脑血管病的病情程度和预后,对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4):1741-1743
目的了解并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92例首次发作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和电话随访收集卒中时住院及出院后6个月患者的死亡资料。结果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中死亡率与对照组心电图正常者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后6个月的死亡率与对照组心电图正常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预后与有无心脏损害明显相关,心脏病仍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对ECG及心肌酶的影响,从而得出各种情况下脑心综合症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间186例脑卒中患者心肌酶及ECG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异常(脑心综合症)与卒中类型有关,与脑卒中部位有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49例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观察两者对心电图影响的情况及不同病变部位与心电图异常例数的关系方法选收住我院并经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出血、脑梗死病例,排除脑肿瘤,颅脑外伤等.结果急性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都明显增高,尤其是左心室肥厚或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急性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改变明显;脑梗死组以窦缓伴不齐、早搏、房颤突出.结论脑出血与脑梗死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