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早孕期糖尿病(GDM)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正常组120例、糖耐量异常组59例及糖尿病组78例,在妊娠20周时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和HbA1c测定。结果糖尿病组FPG,OGTT,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1),HbA1c在糖耐量异常组及糖尿病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98.7%。结论 HbA1c在GDM筛查中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FPG和OGTT,可作为临床GDM早孕期筛查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化白蛋白(GA)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监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GA提供参考.方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口服葡萄糖50 g负荷试验筛选,结果异常的进一步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进行GA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DM的空腹血糖为(5.79±0.32)mmol/L,GA为(15.76土1.83)%,HbA1c为(6.1±0.59)%,均高于正常组(P<0.05).GDM组GA、HbA1c阳性率分别为86.7%、73.3%.结论 GA可以作为GDM血糖监测的指标.在对GDM治疗效果的判断上,GA优于HbA1c,且不受红细胞寿命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选择三组人群作为实验对象,分别是糖尿病确诊组(未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组、正常对照组,三组均进行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测定,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 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空腹血糖受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FP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 HbA1c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bA1c检测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有价值,对空腹血糖受损人群无诊断价值,故不宜用此法筛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将2020年4-10月于广州市东升医院产科建档定期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60例(对照组)及GDM孕妇65例(GDM组)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所有孕妇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HbA1c、Hcy及空腹血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669名特定人群,同时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独以空腹血糖大于等于6.1mmol/L筛查出的糖尿病风险人群为743人,占总检测人数的8.6%;单独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于等于6%筛查出的糖尿病风险人群为627人,占总检测人数的7.2%;联合两种检测进行筛查,以两个指标中任何一个超过切点的都筛出来,可筛查出943人,风险筛出率为10.9%;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单个指标进行糖尿病风险筛查,都会有一部分可疑人群无法筛出,二者联合应用,可以筛查出更多处于糖尿病风险的可疑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清蛋白(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 )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将1260例孕妇分为GDM 组(42例)和非GDM 组(1218例)。对所有孕妇进行GA、HbA1c检测,比较GA、HbA1c阳性率,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GDM 组、非GDM 组GA、HbA1c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GDM 患者中,GA阳性率为85.71%,HbA1c阳性率为83.3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HbA1c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5.24%,GA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0.558,P<0.05)。结论 GA与HbA1c联合检测对GDM筛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糖化白蛋白(GA)测定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于24-28周接受50 g 葡萄糖糖尿病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160例,以第7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受损组,糖尿病组。对三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白蛋白(GA)等进行对比研究,评价 GA 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三组的 FPG、HbA1c、GA 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三组中 GA 与 HbA1c 均具有相关性。结论糖化白蛋白(GA)的测定对妊娠糖尿病病变程度的变化具有提示作用,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价值,可作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在妊娠糖尿病(GDM)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健康对照组50例、正常妊娠组50例及GDM组36例血液进行了空腹血糖(FPG)、口服50g葡萄糖筛选试验(GCT)和HbA1c随机检测。结果GDM组的FPG、GCT、HbA1c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妊娠组与GDM组的HbA1C阳性率分别是4.0%和83.3%,HbA1c在GDM中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83.3%、96.0%、90.8%、91.3%、4.0%和16.7%。结论HbA1c测定可随机进行,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可作为GDM诊断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C反应蛋白(CPR)联合检测在早期妊娠糖尿病(GDM)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设定成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本院产检且血糖正常的108例健康孕妇临床资料设定成对照组。收集全部受试者的空腹静脉血,检测FPG、HbA1c与CPR,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究FPG、HbA1c与CPR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GDM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FPG、HbA1c、CP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FPG、HbA1c与CPR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95%CI:0.953~0.989)],明显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0.804(95%CI:0.735~0.873)、0.825(95%CI:0.763~0.888)、0.821(95%CI:0.766~0.877)]。结论FPG、HbA1c与CPR在GDM产妇机中呈高表达状态,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GDM早期检出准确性,在早期GDM筛查中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可进行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对同时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HbA1c检查的474例围产期门诊孕妇按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分为GDM组(30例)和非GDM组(444例),分析2组HbA1c结果。结果 GDM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非GDM组(P〈0.01);HbA1c筛查GDM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当HbA1c的Cut-off值为5.4%时,筛查GDM的敏感性为73.0%、特异性为98.4%、阳性预示值为75.9%、可靠性为98.2%。结论 HbA1c可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GDM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晚期血糖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24~28周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lucose challenge test,GCT)阴性但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600例,于妊娠32~34周再行50 g GCT筛查,阳性者再作100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根据检查结果,将600例孕妇分为4组,并对这4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首次GCT阴性的600例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和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的患病率分别为2.3%和5.2%.GDM组的年龄、分娩前体质量指数、合并羊水过多者、巨大儿发生率与G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组、GIGT组及GCT(+)组孕妇的孕前体质量、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手术分娩率、新生儿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能增加孕产期并发症和围产儿的患病率.因此,对首次GCT阴性者在妊娠晚期再次血糖筛查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凡  李文坚  何军 《临床医学》2012,32(10):8-10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孕妇分为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正常组、异常组及妊娠糖尿病(GDM)组,每组10例,采用CGMS进行连续3 d血糖监测。结果GDM组整体血糖波动系数,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血糖平均值,患者早、中、晚餐三餐达到餐后血糖峰值,低血糖及高血糖事件发生次数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结论 CGMS能够准确反映出GDM患者的完整血糖变化,可增强患者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对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的血糖代谢表现及预后。方法:从2009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选择参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OGTT)的168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GDM患者208例(漏诊组116例和确诊组92例),其余1475例孕妇(对照组)糖代谢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1 h血糖(1 h plasma glucose,1 h PG)、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阳性率、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of glucose,AUCG)之间的差异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v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糖图趋势。比较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胎膜早破发病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1 h PG、2 h PG、HbA1c阳性率和AUCG均为确诊组漏诊组NG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FPG比较:确诊组明显大于漏诊组和NGT组(P0.01),漏诊组和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变化趋势不一,漏诊组变化介于确诊组(最高)和NGT组(最低)之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在NGT组、漏诊组、确诊组依次升高,NGT组与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漏诊组、确诊组G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患者血糖代谢具有异质性,需要根据病情区别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中孕期的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于10-14周已在我院确诊妊娠并产检孕妇,所有孕妇于孕10-14周进行常规体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孕24-28周复查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跟踪孕妇至妊娠分娩,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与正常妊娠妇女组对照。对照妊娠期糖尿病孕早、中期血浆脂联素、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检验指标。结果 GDM组10-14周及24-28周血清脂联素均明显低于NGT组,差异显著(P<0.05);GDM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显著(P<0.05),孕10-14周血清脂联素与C-反应蛋白、孕前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中孕期的血浆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存在相关性,脂联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是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指标,具有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培艳  吴莉莉  肖小敏 《新医学》2012,43(8):545-54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期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探讨脂质过氧化与GDM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GDM、经饮食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且足月分娩的31例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35名正常孕妇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和足月临产前的新鲜中段尿液,应用抗原标记酶联免疫法测定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2α)的水平,分析临床指标和妊娠结局与8-iso-PGF2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妊娠中、晚期及足月临产前的尿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尿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晚期和足月临产前尿8-iso-PGF2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妊娠中期显著升高,同时也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GDM组足月临产前血细胞比容和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并与足月临产前尿8-iso-PGF2α水平呈正相关(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并与足月临产前尿8-iso-PGF2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过程中正常孕妇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持稳定。GDM孕妇妊娠晚期脂质过氧化作用明显增强,饮食控制血糖水平正常者,异常增强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仍未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GDM患者50例为GDM组,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孕妇50例为NGT组,健康的非妊娠妇女50例为NC组,对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RBP4的水平,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的水平,检测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GDM组血清RBP4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NGT组和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7、3.19;2.55、2.96, P均<0.05),GDM组患者血清RBP4均与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和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0.37、0.29、0.31、0.42、0.33, P均<0.05);GDM组中HbA1c和HOMA-IR还是RBP4浓度的影响因素(OR分别=1.04、0.98, P均<0.05)。结论 GDM患者体内存在RBP4异常表达,RBP4与FBG、HbA1c、hsCRP和HOMA-IR相关,并且GDM组中HbA1c和HOMA-IR还是血清RBP4水平的影响因素,提示RBP4可能参与了GDM和IR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空腹血糖(FPG)测定水平与妊娠中期75g葡萄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在孕12周时来该院建立孕册行空腹血糖检测,并于24~28周行75g葡萄糖OGTT试验的孕妇110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IADPSG)2010年提出的新诊断标准按OGTT结果 将孕妇分为4组。A组为OGTT结果 正常组,B组为OGTT结果 有1项异常,C组为OGTT结果 有2项异常,D组为OGTT结果 有3项异常。比较4组孕妇空腹血糖结果 的差异。结果 A、B、C、D组的孕早期空腹血糖均值呈递增变化,A组孕早期FPG≥5.1mmol/L的孕妇有65例占5.9%(65/1107),OGTT异常组有7例孕妇早期FPG≤4mmol/L。结论 孕早期空腹血糖升高是预警信号,提示孕中期发生妊娠糖尿病(GDM)的可能性增大。但将孕早期FPG≥5.1mmol/L作为GDM的诊断标准尚存疑问。处于任何一个空腹血糖区间,均有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设立1个空腹血糖值而排除GDM的方法 不准确。  相似文献   

18.
徐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124-125,12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果糖胺(FRU)在妊娠糖尿病筛查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76例正常妊娠孕妇、25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患者、5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 g糖尿病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和HbAlc、FRU含量水平,以OGTT诊断试验作为GDM的金标准。结果妊娠糖尿病组血中HbAlc和果糖胺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组。FRU值随年龄呈显著性增值改变,HbAlc随年龄的增高呈降低改变。结论 HbAlc和果糖胺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筛查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