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2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1年半,平均11.6个月。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2%;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肘部尺神经炎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行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治疗,观察肘部尺神经血供特点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19例肘部尺神经炎患者,15例症状体征消失,4例感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带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尺神经前置的方法是治疗肘部尺神经炎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术式设计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测2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及32例患者尺神经移置前后的解剖变化。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皮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易受牵拉,肌下前置伸、屈肘时均不受牵拉;新肘管可充分容纳尺神经。结论 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符合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理学要求,为治疗肘管综合征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4.
<正>肘部迟发性尺神经炎也称肘管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外周神经嵌压性疾病,可引起手部尺侧麻木、疼痛,及手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尺神经前置术,我科自2007年3月~2010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充分游离、松解受压尺神经,并将尺神经伴行动脉与尺神经一起前移,深筋膜瓣包绕固定治疗肘部尺神经炎26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尺神经前置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依据和疗效.方法 2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分别采用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尺神经松解+筋膜瓣下前置两种术式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疗效评价优12例,良8例,可2例,差2例,手术优良率83.3%,无并发症.结论 肘管综合征应早期手术,尺神经前置是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采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下前置术和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均接受尺神经前置治疗。其中,26例患者采用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下前置术,采用保留尺侧下副动脉在尺神经上的吻合支,行带血供尺神经深筋膜下前置术治疗。26例采用肌下前置术,尺神经从肘管游离松解后,尺神经前置于肌肉深面。结果 52例患者随访15~32个月(平均27.1个月)。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下前置术26例患者:术后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2.3%;肌下前置术26例患者:术后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1例,良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3.1%。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管综合征患者宜行尺神经带血管蒂深筋膜下前置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肘管段尺神经血供,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肘管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资料;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及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未内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剖动脉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3条营养血管起始外径分别是1.6±0.4mm、1.2±0.4mm和1.5±0.8mm;与足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7±2.1cm、5.0±0.9em和5.9±1.1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1.3cm、4.5±1.1cm和5.0±1.2cm。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为12.6±1.9cm,无张力前移距离为1.8±0.6cm。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实可行,带血供疋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平均为12.6cm·,无张力前移距离平均为1.8cm。  相似文献   

8.
陈海 《当代医学》2008,(13):99-100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前移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该术式治疗肘管综合症26例,观察尺侧上副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经随访,本组病例尺神经功能均有较大改善.结论 尺神经松解前移术为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9.
陈海 《当代医学》2008,(14):99-100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前移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该术式治疗肘管综合症26例,观察尺侧上副动脉供血情况. 结果 经随访,本组病例尺神经功能均有较大改善. 结论 尺神经松解前移术为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前移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该术式治疗肘管综合症26例,观察尺侧上副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经随访,本组病例尺神经功能均有较大改善.结论 尺神经松解前移术为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带血管的尺神经松解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43例(46侧)肘管综合征。结果 肘管综合征轻、中度患者25侧,疗效优良率100%,重度21侧,疗效优良率76%,总优良率为89.1%。结论 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带血管的尺神经松解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24例肘管综合征.结果 肘管综合征24例中无轻度病例,中度17例,疗效均为优;重度7例,疗效优6例,良1例.结论 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尺神经松解前置术中应用改良筋膜瓣技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术前应用McGowan(MGG)分级结合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行尺神经松解并应用改良筋膜瓣皮下前置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34例经过6~14个月的随访,术后恢复情况采用中华手外科学会的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6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88.30%.所有患者无肘部不适感.结论 应用改良的筋膜瓣技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术中对尺神经不会形成二次卡压,对原尺神经沟封闭效果良好,最大限度地难免了尺神经再度滑移至原尺神经沟.术后无需石膏固定,可早期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尺神经及其伴行血管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为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尺神经及其伴行血管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结果 27例病人,优21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89%.结论 尺神经及其伴行血管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因素、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运用尺神经显微松解并前置治疗肘管综合征28例,术后行神经肌电刺激治疗,术后随访4~24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28例,优18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尺神经显微松解前置术联合神经肌电刺激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尺神经前移术的解剖及其临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必要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4 8侧成人上肢标本对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伴行长度及其分支 ,屈肘时尺神经拉长长度、移位和摩擦点等进行观测。2侧上肢标本摹拟手术。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分别与尺神经伴行长度为 14 .8± 1.1cm、4 .9± 1.0cm、6 .3± 1.1cm ;尺神经在肘部发出 1~ 2支关节支 ,2~ 3支肌支 ;肘关节自伸直位至屈曲 135°尺神经平均向近端拉长 5 .2mm ,向远端拉长 3.4mm ,并有向前移位和拉紧 ,以肱骨内上髁为固定摩擦点 ,以尺骨冠突内侧结节为活动摩擦点。结论 :保护尺神经血供及其肌支行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带血管的尺神经松解肌筋膜下前置术治疗24例肘管综合征。结果肘管综合征24例中无轻度病例,中度17例,疗效均为优;重度7例,疗效优6例,良1例。结论带血管尺神经肌筋膜下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俊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57-2158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松解减压术、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结果 优25例,良3例,差2例,优良率达93.3%.结论 采用肘管切开、尺神经松解减压、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995~2006年采用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的57例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分析年龄、病程、病因、术中发现对手术预后的影响,观察感觉障碍、爪形指、第1背侧骨间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等的恢复进程,并检查肘部切口瘢痕触痛情况.结果:肘管综合征轻度27例疗效优良率为96.3%,中度15例疗效优良率为93.3%,重度11例疗效优良率为9.1%,4例肘部手术瘢痕有叩击痛.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可行、有效的方法.年龄小、病程短、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者术后恢复时间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尺神经及其血供的解剖特点和空间位置关系进行三维可视化研究,为临床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和测量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以及血管相关数据,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尺神经及其血供的三维重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尺神经与其供血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较好地显示了尺神经与血管的三维立体位置关系,可为临床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