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犬颌面致伤瞬间内压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瑞典创伤模型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50-1400m/s的钢珠致伤犬和离体犬头,造成重型颌面伤,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通过致伤射速和致伤点距颅脑的距离与脑内压力变化的关系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瞬时空腔效应用、冲击波效应造成的脑内压力变化是伴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文中还对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类高速投射物颌面损伤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7.62mm,5.56mm弹丸,射速为1300-1400m/s的1.03g钢球和1.0g钢球和1.0g炮弹破片分别致伤肥皂靶、离体猪头和活体犬下颌骨区,观察4种高速投资射物致伤时的瞬时空脸形态和颌面伤情切取犬面部伤道周围肌组织行光镜、透射电观察,发现在同种类高速投射物致作形成不同的瞬时空腔,颌面部致伤时有着没的损伤特点。文中对凳面部的创伤弹道学特点和不同种类高速投射物颌面损伤特点的差异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3.
用初速1500m/s,重1.03g钢珠致伤6只狗颌面部,伤后6,12,24h取距伤道壁不同距离的肌肉组织做需氧及厌氧菌培养,实验发现,颌面高速投射物伤区,距伤道壁0.5cm以内的软组织,伤后6h开始出现细菌感染,随致伤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瑞典模型方法,选用重1.03g,射速1400m/S的钢珠致伤10只狗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伤,分别于伤后1h和6h观察颌面伤势,取伤侧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解颌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耳蜗损伤的超微结构特点。实验发现致伤动物均有耳蜗表面结构变化和耳蜗神经的微观损伤改变,表现为毛细胞的纤毛紊乱和耳蜗神经鞘内结构水肿及线粒体变性,文中还对损伤发生机理和临床救治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应变率和骨密度对人下颌骨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应变率和骨密度与下颌骨位伸力学性能的关系,建立下颌骨在拉伸载荷下的本构方程。方法 以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试,然后标准试件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拉伸,应变率分别为0.0003/s、0.0030/s、0.0300/s、0.3000/s,获得不同载荷下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模型Y=aρbεc,以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及破坏应变为因变量(Y),以应变率和骨密度为自变量(X)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并建立与应变率和骨密度相关的下颌骨拉伸本构方程。结果 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相对于应变率和骨密度的非线性方程分别为σu=126.36ρ^1.88ε^0.044(P〈0.01)、E=25170.97ρ^0.96ε^0.056ε^0.80(P〈0.01)。结论 应变  相似文献   

6.
火器性牙髓间接损伤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初速1500m/s,重1.03g钢珠致伤狗颌面部。伤后观察牙髓的病理变化,发现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时,牙髓存在明显的间接损伤,其损伤的病理特点是造牙本质细胞下层出血,炎细胞浸润和牙髓肿胀;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表现为牙髓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空化,神经髓鞘变性,部分髓鞘内容物溶解等。本实验结果提示:在颌面火器伤伤员的临床救治时,不能忽视牙髓的间接损伤.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益气化瘀法治疗52例复发性阿弗它溃病(RAU)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86.5%;并在治疗前后作甲皱微循环观察,发现RAU患者组微循环血液流速为0.24±0.07(mm/s),血液流量为13.65±5.76(μm3/s);正常人组血液流速为0.32±0.09mm/s),血液流量为18.41±5.45(μm3/s).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RAU患者组经治疗后血液流速为0.31±0.08(mm/s).血液流量17.48±5.84(μm3/s),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犬颌面部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采用瑞典创伤模型方法建立动物模型。用重1.03g,射速800~850m/s和1350~1400m/s的钢珠致伤犬和离体犬头。造成重型颌面伤,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变化,通过致伤射速和致伤点距颅脑的距离与脑内压力变化的关系研究颤面部高速投射伤伴发颅脑损伤的机理。实验结果证实,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瞬时空腔效应、冲击波效应造成的脑内压力变化是伴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文中还对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实验用初速1500m/s,重1.03g钢珠致伤狗颌面部。伤后不同时间采用硝酸镧示踪法观察伤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发现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区,在距伤缘0.5—2.0cm范围的肌肉组织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在致伤2h后开始增加,6、12h增加最明显,24h基本恢复到接近伤前水平.提示:①距伤缘0.5cm以外的区域,肌肉组织微循环的损伤具有可逆转性,清创时保留距伤缘0.5cm处的肌肉组织是可以存活的;②颌面部火器性组织缺损的早期修复时间,从组织微循环恢复的角度讲,是有条件在致伤24h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颌面火器伤伴发颅脑伤临界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瑞典模型方法,选用平均射速1294.5m/s和864.4m/s,重1.03g的钢珠分别致伤两组18只狗颌面部,造成颌面部重型火器伤,伤后不同时间观察颌面伤情及颅脑损伤变化,探讨颌面部火器伤伴发颅脑损伤的临界条件。本实验模型方式致伤时,其临界致伤射速是864m/s,临界致伤能量是249J,提示颌面部重型火器伤救治中要注意颅脑的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下颌骨高速投射伤对颞颌关节盘及颅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伴有颅脑损伤,由于颅骨与颌骨间的特殊解剖关系,颌骨致伤时骨应力的传导是颅脑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本实验中将狗下颌角区用重1.03g,射速1400m/s的钢珠致伤,造成重型颌面火器伤。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伤侧颞颌关节盘的形态学变化,发现伤后发生明显的显微损伤,表现为纤维排列紊乱、局灶性水肿、溶解等,这—结果为颌面部重型火器伤伴发颅脑损伤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生物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重1.03g,射速1300m/s和800m/s的钢珠弹分别致伤两组狗颌面部,造成颌面部重型火器伤,建立实验动物模型。颌面伤后即刻、6小时分别检查颌面损伤情况,并开颅检查颅脑变化,切取脑组织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实验发现,射速1300m/s钠珠致伤组,10只狗均有颅底点片状出血和脑挫伤等损伤表现,而射速800m/s致伤的8只狗中,仅一只有上述损伤现象,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颌面部高速投射伤时有明显的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选用微球形爆炸源距犬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 ,建立动物模型 ,记录致伤瞬间不同层次组织压力 ,下颌骨、颅骨水平冲击加速度 ,下颌骨、颞骨应变值。结果 :爆炸源距犬面部体表 0cm引爆致伤时 ,犬面部约 3 .5cm× 3cm软组织缺损 ,并伴发下颌骨角部粉碎性骨折 ,动物存活。爆炸源距犬面部 0cm ,10cm引爆致伤时 ,下颌骨表面冲击压力分别减小至体表的 3 .6%、2 .9% ;颅骨冲击加速度分别减小至下颌骨的 1/ 8、1/ 6;犬下颌骨应变达到 113 75 με时会发生粉碎性骨折。结论 :该模型是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5.80mm枪弹狗下颌硬软组织复合贯通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产D5.80mm枪弹致伤狗下颌部,造成狗下颌硬软组织复合贯通伤,观察、分析该模型的基本特点。研究结果显示,5.80mm枪弹以961.18±8.9m/s的撞击速度在狗下颌至颌下造成入口小、出口大的硬软组织复合贯通伤,其能量传递率为8.59%±3.12%,枪弹撞击1500μs后在伤道内形成瞬时空腔,狗伤后通过一般常规救治都能成活,局部伤及下颌骨体部、咀嚼肌、下齿槽神经血管束、面神经、牙齿等组织器官,伤道内可见严重的二次弹片伤痕迹,在下颌骨体内侧颌下区有一巨大的伤腔。该模型准确性、稳定性、重复性好,局部伤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并有一定的复杂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颌面枪弹伤模型。  相似文献   

15.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电泳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细胞电泳行为的研究是通过对细胞表达面电荷的测定来探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状态间的关系,其特点是研究对象为活细胞,本实验首次测定了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电泳行为,为牙周病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和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实验结果,人牙成龈成纤维细胞表面带负电荷,当电压为20V,温度为37℃pH为7.3时,电泳率值为0.8137±0.0367μm/s/V/cm。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新生小鼠颅骨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调节骨吸收的作用,发现1、10、100ng/ml的表皮生长因子能增加培养上清液中钙的含量,差异非常显著(P<0.001).此外发现:表皮生长因子(1ng/ml)能刺激培养颅骨释放骨钙素。组织学观察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处理过的颅骨骨吸收活跃。结果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具有强烈刺激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颌面部火器伤战时常见,平时也时常发生,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创伤弹道学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火器伤具有不同的损伤特点和救治要求,颌面部致伤时有其自身特点。本文从不同射速投射物伤,爆炸冲击伤和重型并发伤几方面综述颌面部创伤弹道学特点和救治要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987年1月~1990年12月,作者应用顺铂、平阳霉素、长春新碱,术前诱导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66例,其CR+PR为78.9%。顺铂剂量为40mg/m2、80mg/m2、120mg/m2其缓解率为37.5%、60.0%、90.6%,大剂量顺铂组优于其它剂量组(P<0.05)。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而肾、肝、心和神经系统反应较轻。晚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术前诱导化疗以一疗程为宜。  相似文献   

19.
面部爆炸伤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验选用8号雷管置于犬面部引爆致伤,建立动物模型.伤后即刻、0.5h、6h、24h观察颌面伤情,切取伤区不同部位的皮肤、咬肌和口腔粘膜标本行光镜、电镜观察.实验结果证实,伤区皮肤、粘膜坏死范围小于0.3cm,而肌肉组织坏死范围达0.5~1.0cm,这一结果对伤区的初期清创及组织缺损的早期修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实验还发现,伤后初期救治的重要问题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文中还对实验相关的临床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对43例腭成形术后语言障碍患者和60例正常构音者的腭咽闭俣功能进行了观察,并借助计算机把鼻咽纤维内窥镜对静止位、/a/、/s/、/m/的图像作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