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志泉  金亚城  黄谦 《中医杂志》2004,45(8):595-596
目的:观察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0例,给予萎胃灵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胃复春、麦滋林-S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两组对胃粘膜萎缩、肠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胃粘膜萎缩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胃复宁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江平  焦俊英  张华 《陕西中医》2007,28(9):1149-1150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燥湿、行气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及胃粘膜病理变化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胃复宁(炒白术、灸黄芪、黄连、蒲公英、陈皮等)治疗慢性胃炎46例,观察CAG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胃镜下胃粘膜改善及病理变化等,并与维酶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复宁能明显改善CAG患者的症状,并能有效改善胃粘膜的病理变化。提示:胃复宁是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复方制剂,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并能改善胃粘膜的病理改变,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白麦门冬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慢性萎胃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大组、丹小组及维酶素组,制成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分别运用丹白麦门冬汤(大、小剂量)及维酶素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的病理形态学。结果:各组胃粘膜大体病理观察、胃粘膜组织形态学观察、胃粘膜腺管长度比较,丹大组较模型组及维酶素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丹白麦门冬汤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胃粘膜的炎症、萎缩性病变,对CAG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康胃冲剂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观察了康胃冲剂对胆汁性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以病理改变,胃粘膜前列腺素E_2(PGE_2)及己糖胺(Hex)的含量,胃粘膜血流(GMBF)为疗效指标。结果发现康胃冲剂治疗组较模型组发生病理改变者明显减少,且程度轻,治疗组PGE_2和Hex含量、GMBF明显增高(P<0.05)。表明:康胃冲剂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阻滞肾虚模型胃粘膜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氨基导眠能(AG)致肾上腺皮质功能阻滞肾虚模型的胃粘膜病理改变。雄性DBA小鼠,分为对照组,Ⅱ型胶原造模组(CⅡ组,Ⅱ型胶原注射),肾虚组(AG组,AG溶液灌胃),肾虚加Ⅱ型胶原组(AGCⅡ组),温肾治疗组(同AGCⅡ组,加温肾方药治疗)。造模时间7周和11周。肾虚模型的胃粘膜有以退行、萎缩性改变为主的损伤表现,实验第11周病理改变较严重。见胃体粘膜固有层厚度AGCⅡ组比CⅡ组减少,胃小凹相对长度AGCⅡ组比CⅡ组增加,胃体腺腺底厚度AG组下降,胃体粘膜中性粘液细胞带相对厚度AG组比对照组降低,纤维组织增生层厚度AG组比对照组增加,胃体粘膜核分裂相频数AG组比对照组增加,胃体粘膜囊状腺频度AG组、AGCⅡ组均显著增加。肾虚模型胃粘膜下层肥大细胞密度有下降趋势,脱颗粒肥大细胞样本比例有升高趋势。温肾治疗组与AGCⅡ组比较多数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反。实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肾虚有本质相关。  相似文献   

6.
胃痛灵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氨水诱发大鼠萎缩性胃炎和醋酸引发溃疡模型,观察胃痛灵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用粘液组化染色、AgNOR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鸟居明法对冰醋酸涂抹造模的大鼠愈合性胃溃疡再生粘膜进行了定量观察,并对胃痛灵治疗后和自然愈合的溃疡再生粘膜进行比较;对大鼠萎缩性胃炎进行急慢性炎细胞密度计数和胃体腺长度及胃体粘膜PAS( )层厚度的观测。结果显示胃痛灵对胃粘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琼玉膏对氨水诱发大鼠萎缩性胃炎的影响。应用琼玉膏治疗4周。结果表明:琼玉膏能显著降低胃粘膜炎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P〈0.01)。可显著增加胃体粘膜希夫过碘酸染色阳性(PAS+)层厚度,增厚萎缩性膜胃粘膜胃体腺表面上皮(P〈0.01)。提示琼玉膏对胃粘膜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炎消治疗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胃炎肖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酒精和去氧胆酸钠联合造模90d复制慢性胃炎(CG)大鼠模型;胃炎消按临床用量的5倍、10倍(12.3g/kg、24.6g/kg)灌胃,连续治疗42d,观察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用热板法、醋酸扭体、足跖肿胀和棉球肉芽肿法观察胃炎消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胃炎消可使大鼠胃窦部、窦体交界、胃体、前胃与脾胃交界处胃粘膜的炎症减轻,以胃窦部、窦体交界、前胃与脾胃交界处的改善明显(P<0.05或P<0.01);同时胃窦、胃体部粘膜肌层的厚度变薄,胃液酸度升至正常。胃炎消还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结论:胃炎消对实验性CG大鼠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和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滋阴益气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滋阴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3例,用滋阴益气类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用胃复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胃粘膜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益气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型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本病症状和胃粘膜萎缩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胃萎康合剂对萎缩性胃炎PGE_2 SS水平及MOT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从实验研究方面探讨胃萎康合剂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取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 80只 ,随机分为 4组 ,即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 ,其中除空白组外均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 ,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6 0天。结果 :表明胃萎康合剂组胃粘膜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与正常组肉眼差别不大 ;造模组大鼠胃粘膜PGE2 、SS水平显著降低 ,MOT水平升高。胃萎康合剂可使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PGE2 、SS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可使MOT有所降低 ,但无显著差异。结论 :胃萎康合剂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从而起到保护和修复胃粘膜作用  相似文献   

11.
穴位埋线对慢性胃炎患者环核苷酸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36例)与针刺组(34例).主穴均为胃俞、中脘、足三里,分别进行埋线或针刺治疗,并观察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胃泌素(Gas)、P物质(SP)含量的改变.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针刺组76.47%(P<0.05);两组各自治疗前后比较,血浆cAMP、cGMP、Gas、SP含量的改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埋线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有肯定疗效,通过调节环核苷酸和胃肠激素含量,从而改善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悦  单兆伟 《中医杂志》2002,43(2):114-116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导师单兆伟教授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提出脾胃气虚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湿热阻络是病理的主要关键,益气健脾、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并据此研制成治疗本病的中成药——清幽养胃胶囊。临床研究表明,清幽养胃胶囊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共治疗53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50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6.04%,与对照组相近。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复发率41.6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清幽养胃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不仅可直接杀灭细菌,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胃痛、痞满、嗳气、食少、乏力、嘈杂、吞酸等症状,并能使患者胃粘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腺体萎缩、肠化、增生等病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13.
柳梅  许克先 《中医杂志》1993,34(5):285-286
以补气温中、活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口服中药汤剂及胃萎康冲剂、活力丸,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1.8%。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及74.4%,治疗后胃粘膜血流量有显著增高(P<0.01)。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卢泳  王家涛  陈日新 《中国针灸》2005,25(7):457-459
目的:寻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化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1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组(26例)和单纯中药组(25例).单纯中药组以衍化四君子汤加减;针药结合组以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为主穴针刺并加中药治疗,中药同单纯中药组.经3个月治疗后,复查胃镜和病理,以临床症状、胃镜观察、黏膜组织病理活检等为指标,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二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镜检查方面,针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88.46%优于单纯中药组的64.00%(P<0.05);对肠化生的病理改善方面,针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84.62%亦优于单纯中药组的64.00%(P<0.05).结论:针药结合可作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方法:190例CAG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给予仁术健胃颗粒口服,对照组(62例)给予胃复春片13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p53、Bcl-2表达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胃镜总有效率70.3%,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1%、66.4%、67.9%。并能降低其病理积分值。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仁术健胃颗粒能显著抑制p53、Bcl-2的表达(P〈2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对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胃镜征象、病理变化有显著改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促进胃癌前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7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丽娟  黄颐玉 《中医杂志》1995,36(12):736-737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75例,取得显效率37.3%,总有效率80%的良好疗效。治疗前后还进行了唾液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本组患唾液中Na~ 较正常人组为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且与其他理化指标的好转有明显相关性,这证明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6例,按中医辩证,分型施以针灸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胃镜、体表胃电图、胃酸和胃蛋白酶、血中胃泌素、血中前列腺素E及胃粘膜胃泌素细胞等理化指标检查.结果: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效果,显效好转率达97.2%,临床症状消失率达97.0%.治疗后可使患者血中前列腺素E等防御性因子增强,使患者从胃内低酸转向正常状态,胃动力功能增强,胃电图幅值回升,并可促使胃泌素释放,有利于胃酸的分泌.结论:针灸治疗萎缩性胃炎简便经济,无副作用,见效快,疗效肯定,可重复性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永升  李学铭 《中医杂志》1999,40(6):348-349
结合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利用FASCO-3010型血液流变仪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发现,单用激素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变化;并用中药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浆比粘度均显著降低,各组SD大鼠血液流变学比较,中药组有明显改善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镜征象及病理变化。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采用穴位埋线(穴位取脾俞、胃俞、足三里)治疗;对照组51例,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CAG患者的胃镜征象、胃黏膜多种病变均有显著的疗效,对胃黏膜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皆有改善和控制作用。结论穴位埋线法能有效地防治胃黏膜病变,阻断其向癌发展,是预防胃癌、减少其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郭文彩 《河北中医》2009,31(6):831-833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通腑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给予疏肝利胆、通腑降逆之方药,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80例予吗丁啉10mg,每日3次口服。2组均6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胃脘胀痛、痞满、灼热、嗳气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改善嘈杂、口干苦、胃脘胀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胃镜检查糜烂、胆汁反流和出血征象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疏肝利胆、通腑降逆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在症状消除、炎症恢复及胆汁的正常排泄方面均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