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抗震救灾看军队医院应急医疗队遂行多样化任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罕见灾难,按照上级部署,我院于5月14日凌晨抽组3支共90人的应急医疗队,以超常的行动,当日下午抵达成都,而后全速辗转一千多公里,在第一时间内开赴到重灾区汶川县绵虒镇展开救治工作,为当地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的医疗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截至目前,共救治伤病员21069人次,开展手术257例,  相似文献   

2.
在环境恶劣、伤员集中、伤情复杂等为特征的野战条件下,如何运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完成现场急救,做好伤病员快速分类、诊治、留观、后送等任务,是野战医疗队现场救治的重点。通过参加野战医疗队多次训练以及日常急诊救治中的超声检查,笔者总结出野战医疗队超声检查单元的组建内容和应用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我区医疗机构参加汶川大地震卫勤保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执行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实践中,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先后派出15支医疗队、2支防疫队投入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指定7所后方医院承担地震伤员收治任务,出色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伤员救治任务。本文介绍了我部的具体做法,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刘峰  景秀京 《西南军医》2009,11(3):514-515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军地医院反映迅速,在通迅中断、救治任务不明确的情况下积极展开救治,但医院在救治转送到院的地震伤员同时,又要做好原住院伤员治疗和派出医疗队赶赴一线救治等多重任务,战线长、人手少、密度大,各级医院特别是部队医院要在短时间内立足现有自身条件、科学使用卫勤力量、确保各项救治任务的完成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我们的具体做法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近期上级机关组织了一次核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我院组派一支医疗队,担负现场及后方救治任务。现就这次演习中的组织指挥工作谈一点体会。1平战结合,准备充分核事故及核战争往往是突发的,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核事故救治知识和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为此,我们每年在训练计划中,把战备训练作为一个重点项目列入。针对未来战争的突发性,重点训练应急保障能力。每年进行2~3次野外综合医疗救治演练,锻炼每个医疗队员的军事素质、并针对核事故及核战争救治特点,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及训练。在医疗物资的准备上,有专人定期更换失效、…  相似文献   

6.
青海玉树“4·14”地震发生后,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的成都军区卫生系统快速反应,先后紧急抽组待命卫勤力量11支,派出3支医疗队89名医务人员深入灾区,救治伤病员2399人,后送69人,巡诊15932人次。在分流至四川的360名地震伤员中,成都2所军队医院接收119名,无一人死亡。  相似文献   

7.
《人民军医》2009,(6):391-391
王业东,解放军302医院副院长。“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王业东同志奉命担任302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于2008年5月14日率队火速奔赴四川彭州,成为同机前往灾区多支医疗队中第一支到达指定地点展开救治的队伍。面对罕见的地震灾情,面对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他率领医疗队发扬敢打恶仗、善打硬仗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地震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灾害发生后及时有效地救援对挽救伤员生命非常重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的地震自然灾难,我院3支应急医疗队立即奔赴灾区,展开了医学救援工作。笔者就北川医疗队救治125例地震重伤员的现场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晓宇  陈伯华  刁天喜 《人民军医》2012,(11):1066-1067
美海军水面舰艇按照其使命任务,通常分为战斗舰艇、登陆作战舰艇和勤务舰船等3类。本文简要介绍美海军各种类型水面舰艇的卫勤保障力量部署情况,包括常规医疗设施、医务人员配备及其实施医疗扩  相似文献   

10.
美海军医院船医疗设施及其救护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船的医疗救护能力,取决于其医务人员的配置和医疗设施的配备。美海军两艘医院船在其5级医疗阶梯中执行第3级医疗阶梯的救治任务。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丽宁  李菊成 《人民军医》1999,42(9):498-499
自1995年起,各级救治机构均增设了卫生统计人员,进行战时卫生信息的收集、统计。笔者通过参加几次空运医疗队的野战演习训练,对战时空运医疗队卫生统计的基本任务及其现状进行了探讨。1 基本任务空运医疗队卫生统计的基本任务:(1)反映战时伤员的数量,伤情、伤类、伤势、伤部及救治后送情况,反映医疗队的实力、效率、战备器材消耗情况及工作成绩;(2)通过统计指标,正确评价救治后送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3)了解主要战伤种类及影响部队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保证卫生人员、医疗设备合理使用提供准确信息;(4)完整地收集资料,做好基础工作,为分…  相似文献   

12.
王丽香  李洁 《西南军医》2008,10(6):191-19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的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齐心协力积极救治,创造了抗震救灾救治伤病员“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救治伤员、派出灾区第一支医疗队、收治伤病员人数第一、收治重症伤病员第一。在此次震灾伤员救治过程中,消毒供应物品剧增,为确保全院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积极努力,克服多方困难,高效保障,圆满完成了无菌物品供应。  相似文献   

13.
军队医院抗震救灾应急医疗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再茂  雷万生  王先桥 《人民军医》2006,49(10):618-618
2005年11月,江西九江地区发生地震。接到救治任务后,医院应急医疗队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医院船的重要作用和发展趋势医院船的历史由来已久。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已成为今天的“海上浮动医院”,在海上医疗救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海上军事活动频繁,海战规模日趋扩大,各海军强国改装了大量的医院船,从事海上医疗救治及伤病员后送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海军在作战海域使用了12艘医院船,救治了大批伤病员。仅中途岛一战就收治了被击沉的航空母舰伤员1650名,在反击日军偷袭珍珠港海战中,美海军“科学”号医院船又收治了大批伤病员并担任海上和基地医院的救治任务,在1944年的诺曼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海军总医院第一医疗队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的医疗救援工作,探讨“蛙跳”医疗救援模式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海军总医院第一医疗队在四川省绵阳市地震灾区医疗救援的具体做法,分析总结成功实施医疗救援的工作特点。结果海军总医院医疗队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的医疗救援中,形成并成功实施“蛙跳”医疗救援模式:采取多种输送手段及早进入灾区中心,在相对安全区域建立医疗中心(安全岛),展开伤员的手术、治疗及前接和后送,并派出若干支医疗小分队随同工程救援人员深入现场搜救,对幸存者进行及时现场救治。结论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蛙跳”医疗救援模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救援队的救援力量。  相似文献   

16.
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和急救医疗组担负着野战条件下院前救治的任务。随着技术力量的不断加强和医疗设备的改善,野战医疗队、急救医疗组活动半径不断扩大,救治范围和救治内容也在不断扩展。2006年3月--2009年12月,我们开展了野战条件下颈丛神经阻滞用于颈前部、颈背部及枕后部战创伤手术8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起,各级应急机动卫勤分队均增设了卫生统计人员,进行、战时卫生信息的收集和统计。笔者通过多次空降医疗队的野战训练,对战时空降医疗队卫生统计的基本任务及现状进行探讨。1 基本任务空降医疗队卫生统计的基本任务:①采集、处理、传输战时伤员信息。如数量、伤情、伤类、伤部及救治后送情况,反映医疗队的实力、效率、战备器材消耗情况及工作成绩。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中废墟内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医疗队在2008年5月15日晨至16日晨在北川废墟内救援成功的11例伤员。结果重伤3例,轻伤8例;其中废墟内截肢2例,后送医院内截肢1例;安置假肢3例,痊愈8例。结论地震灾害救援中废墟内现场救援至关重要,只要采取果断科学的决策,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空降作战卫勤保障需要,我们从医院抽组了一支空降医疗队,经过多次实兵演习检验,已初步形成保障能力。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1 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1.1 继续论证空降医疗队的任务结合空降兵目前所担负的任务,我们对空降医疗队应当承担的任务进行过初步论证,提出了一个方案。但从目前空  相似文献   

20.
1设计必要性 1.1使命任务的要求 医疗救护艇是海上医疗救治的重要阶梯之一;医疗救护艇医疗队是一种机动卫勤力量。战时,医疗救护艇可对海上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将伤病员后送到卫生运输船、医院船或岸基医院;平时,可对从事海上训练、作业、值勤的舰船以及海岛部队进行巡回医疗或紧急医疗支援,完成危重伤病员的救护和后送任务。军队的使命任务对医疗救护艇医疗队的卫勤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