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1例出境人员HIV抗体蛋白印迹试验(WB)不确定结果,提出艾滋病相关口岸防控思考。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检测要求,回顾性分析1例HIV抗体WB不确定样本检测流程。结果 筛查试验:第一次和第二次体检初筛结果均为有反应,第一次和第二次体检两种抗体试剂复检结果均为有反应,第一次体检随访筛查两种抗体试剂检测结果为一有一无反应;确证试验:第一次体检、第一次随访及第二次体检WB检测条带分别为p24和gp160、gp160、gp160,结果均为HIV-1不确定;核酸检测:第一次随访及第二次体检病毒核酸载量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结论 针对HIV抗体不确定现状,建议尽快将HIV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在实际工作中联合使用。就此提出口岸艾滋病防控的思考:织牢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完善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体系;强化实验室建设;建立联防联控体系,统筹协调口岸新冠疫情与艾滋病防控,做好“多病共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HIV抗体筛查有反应标本的复核及确证试验,探讨其对早发现、早诊断艾滋病感染者的影响.方法 对2018-2020年宣城市辖区所有艾滋病筛查有反应的血清标本进行复核、确证和补充试验,分析HIV抗体检测复核与确证结果,了解HIV感染状况.结果 2018-2020年宣城市共发现556份筛查有反应标本,复核有反应540份,一致率为97.12%.首次确证试验HIV抗体阳性的413份,占74.28%,413份HIV-1抗体确认阳性标本中,gp160条带和p24条带分别为100%和99.74%;首次确证试验结果为不确定的53份标本,占9.53%,gp160条带出现频率最高,占45.28%.对40例HIV抗体不确定者进行追踪随访,发现HIV抗体阳性28例.结论 艾滋病筛查有反应标本需进行复核、确证试验,对确证试验结果为不确定人群需进行随访和核酸检测补充试验,确保潜在HIV感染者的及时、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徐州市HIV-1/2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和确证实验。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要求,对2012-2013年徐州市辖区内的艾滋病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1/2抗体筛查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实验(ELISA和胶体硒),复检阳性标本进行确证实验(免疫印迹法),对确证结果为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复查。结果 678份筛查阳性标本中复检HIV-1抗体阳性434份,复检阳性率64.01%;确证实验阳性400份,占92.17%;不确定27份,占6.22%;阴性7份,占1.61%。400份确证阳性的标本中,有397份标本酶联免疫法筛查实验中的S/CO值6,占99.25%;34份确证阴性和不确定样本中,21份S/CO值6,占61.76%。确证阳性标本中出现≥7个条带的375份,占93.75%。27例不确定者随访到16例,其中14例结果阳转,2例转阴。结论筛查实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S/CO值6的标本确证阳性的几率较高;对同时出现gp160和p24的不确定样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病人术前和输血前(含产前)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情况,保障病人及医务人员健康,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需输血、手术或分娩的病人进行输血前、术前检测共5项,即: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IgM)、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进行统计.结果 HBsAg阳性率为11.39%,抗HAVIgM阳性率为0.15%,抗HCVIgG阳性率为1.10%,TP-Ab感染率为3.69%,抗HIVl/2阳性率为0.23%,所有抗HIV1/2阳性经上送己确认.结论 为了防止发生医疗纠纷,同时也为了避免和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对患者进行五项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自1992年在归国劳务人员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1998年1月共检出11例HIV感染者,其中5例具有家庭聚集性特点,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归国劳务人员、有偿供血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亲属,用ELISA法(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WB法(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服务公司提供)进行检测,HIV感染可疑者分别由北京卫生检疫局和山东省艾滋病监测中心确证.1.2 根据《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固定专人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每6~12个月对本人及其妻子(丈夫)进行1次HIV抗体检测,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吴辉 《现代保健》2010,(36):40-41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中心体检的1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中心于2007年6月~2010年6月在中心体检的乙型肝炎病人中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 本组15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都显示有不同指标阳性,其中HBsAg阳性率最高,为89.33%,其次为抗-HBc 82.00%.结论 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治疗依据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台州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情况,为制定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检测依据。方法对出入境人员采集3-5ml静脉血,以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对HIV抗体筛查阳性者以Western Blot法进行确证试验。结果在2006-2009年间的8740名出入境人员中HIV-1型抗体确证阳性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检出率为5.72/万。5例感染者中,均通过性接触传播,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4例,占80%,通过同性性接触传播1例,占20%。结论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并对其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从而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HIV抗体艾滋病筛查阳性结果与确证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硒标免疫层析法(Determine)进行HIV抗体筛查,免疫印迹法(WB)对筛查阳性标本进行确证,对筛查结果与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9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确证HIV-1抗体81份(占68.07%);确证HIV抗体阴性24份(占20.17%);HIV抗体不确定14份(占11.76%)。ELISA和硒标或金标的结果均阳性者,81份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为100%,24份确证HIV抗体阴性者为4.17%,14份HIV抗体不确定者为35.71%。ELISA方法S/CO值>6者,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占98.76%;反应条带gp160、gp120、gp41出现率最高,为100%。[结论]两种筛查方法结果均阳性且S/CO值高时,预示HIV-1抗体阳性的可能性大,而筛查结果一阴一阳且S/CO值较低时,HIV抗体阴性及不确定的可能性较大,筛查试验有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王月梅 《中国保健》2007,15(20):109-110
目的通过调查本院手术前及输血前病人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结果,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中的假阳性反应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应用ELISA法初筛,阳性结果用TPPA法复核.对确认为阳性的标本进行RPR测试.结果梅毒抗体检测更多地出现与病情无关的阳性反应,尤其是老年病人血清标本梅毒抗体阳性比例偏高.结论在手术前及输血前作梅毒检测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为防范医疗风险,我国《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给病人输血前需对其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方面检查。据悉,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能在患者感染这些病患后,确定其感染途径是什么,唯有对比前后检查结果,方可判断是否因输血引起。本文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份1732例输血前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艾滋病抗体(抗-HIV)、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五项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佳玲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24-1325
目的探讨近两年艾滋病、丙肝、梅毒、乙肝的感染率和感染趋势,为开展术前四项检测的重要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960例需手术或输血前的病人运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HIV-Ab、HCV-Ab、HBsAg、TP-Ab。结果2005年艾滋病、丙肝、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2004年(P<0.05);乙肝的感染率在2004年、2005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展术前四项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酶免疫法(EIA)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NAT),定期追踪发现血清转换期标本,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方法采用2种不同厂家试剂双筛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阴性者进行NAT检测,HBV DNA阳性追踪分析。结果筛出2份HBV DNA阳性,其中1例为"窗口期"标本,发现血清转换期献血员;1例为隐匿性乙型肝炎标本,不是血清转换期献血员。结论 EI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很好的保障,但经血传播HBV风险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NAT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意义重大,从而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2011年HIV抗体筛查和确证阳性情况。方法:从艾滋病专报系统下载石家庄市2011年"HIV检测份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石家庄市HIV抗体筛查639939人次,确证阳性145例。医院系统筛查样本量最多,疾控系统检测阳性率最高。术前和输血前、孕产期及无偿献血人员检测占筛查总数的88.89%;羁押人员筛查和自愿咨询检测阳性率最高;性病门诊、其他就诊者检测与术前及输血前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2011年HIV检测的主要来源是是将HIV列为常规检测的被动筛查人群;羁押人员筛查和自愿咨询检测是发现HIV感染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特点,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数据库和SPSS10.0软件对全省72 801名羁押、收教人员经筛查复检为HIV抗体阳性并经免疫印迹试验确认(WB)的结果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现HIV-1抗体阳性感染者21例,均为男性,感染率为0.0289%,其中外来人员13例,占总数的61.90%;HIV-1抗体不确定者9例,占确认数的28.13%.结论:我省羁押、收教人员HIV感染尚属低流行状态,但其为艾滋病传播的高危行为人群,应加强对该人群(尤其是外来男性)的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本地妊娠期梅毒的流行情况并分析治疗后的母儿妊娠结局,为该地区妊娠期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04至2010年,对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5 408例孕妇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筛查,对TRUST阳性病例行梅毒螺旋体血清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7年内确诊为妊娠期梅毒的患者共116例,妊娠期梅毒的平均发生率为4.6‰,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其中95例接受了规范治疗,接受治疗的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占8.4%.分别于早、中、晚孕开始治疗的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其新生儿RPR阳性率也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不同RPR滴度组母亲不良妊娠结局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RPR滴度≥1:4组所分娩的新生儿,其RPR阳性率达94.7%,明显高于母亲RPR滴度≤1:2组所分娩新生儿的RPR阳性率53.3%(χ2=9.388,P<0.05),相对危险度达15.750倍.结论 母亲血清RPR滴度高低是影响妊娠期梅毒结局的重要因素.妊娠期规范的抗梅毒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期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部队医院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承担着每年新兵入伍、手术及需要输血患者的艾滋病抗体检测。由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特有的严肃性,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要求有严格的管理,因此,定期进行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对于促进军队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2003年1月,我们对某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临床安全输血中孕妇与非孕妇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入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的120例申请输血女性患者,依据是否怀孕将其分为非孕妇组(n=70例)和孕妇组(n=50例),开展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筛查特异性分布情况,并分析孕妇与非孕妇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结果120例受血者不规则抗体总筛查率是29.16%,其中抗-M占5.83%,抗-D占5.00%,抗-E占4.16%,抗-C占3.33%,抗-PI占2.50%,抗-Leb占1.67%,抗-Lea占1.67%,抗-H占0.83%,抗-H占0.83%,抗-Fyb占0.83%,抗-N占0.83%,抗-JKa占0.83%;非特异性抗体占1.67%。非孕妇组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21.42%,低于孕妇组阳性率(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女性患者,尤其是孕妇,在输血前有必要实施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明确不规则抗体筛查特异性分布情况,有利于确保输血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随着《献血法》颁布实施 ,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已逐渐取代了传统职业献血员献血模式。笔者对本地区 1750例无偿献血者血清学 :谷丙转氨酶(ALT )、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 )、丙肝抗体 (抗HCV)、艾滋病抗体 (抗 HIV)、梅毒 (RPR) 5项进行了检测 ,探讨了血清学 5项结果各自阳性率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血清标本来源 本地区 2 0 0 0年 1月~ 10月无偿献血员共 1750例 (体格检查合格 )年龄在 18~55周岁 ,平均年龄 31岁 ,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占人数82 .5% ,农民 10 .0 % ,其它人员 7.5% ,二次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本院近3年孕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梅毒、HIV筛查结果,为本地区上述感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行正常孕期体检的孕妇3 632例,以及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育龄期女性3 000例为对照。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体的筛查检测结果。结果孕妇中,HBsAg总阳性率为4.68%(17/3 632),明显高于梅毒的0.36%(13/3 632)、HIV的0.05%(2/3 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率和梅毒阳性率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各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HIV阳性率过低各年度间无法比较。孕妇与健康体检者之间HBsAg阳性率和HIV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妇中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BsAg阳性的孕妇进行乙肝三系定性检测显示,以HBsAg+抗Hbe+抗HBc(乙肝小三阳)为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另外4种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近3年孕期乙型肝炎、梅毒、HIV的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防控工作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