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老年病人心肺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衰退,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容易出现呼吸和循环方面的问题。因此,老年病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术中管理对于预防和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将我院近年来30例60岁以上病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的术中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卫然  陈兰仁  隗清 《安徽医药》2018,39(1):48-50
目的 观察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患者术中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率(Qs/Q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安徽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OLV开始前5分钟(T0)及OLV开始后5分钟(T1)、10分钟(T2)、30分钟(T3)、60分钟(T4)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PaO2),计算Qs/Qt值,同时记录OLV 1 h内肺萎陷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Qs/Qt在T1、T2、T3、T4时间点均较T0时间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T1、T2、T3时间点,Qs/Qt值高于开胸组,PaO2值低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患者肺萎陷质量优于胸腔镜组,胸腔镜组肺萎陷质量I级7例、Ⅱ级13例,开胸组I级15例、Ⅱ级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术中OLV时,肺内分流率均增加,而且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胸腔镜手术方式并不能降低由OLV增加的Qs/Qt。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风茹  丁洁  申六女  高景  耿恩江 《河北医药》2009,31(22):3050-3052
目的观察保护性单肺通气对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的呼吸血流动力学,炎性介质的影响,探讨保护性单肺通气在老年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保护性肺通气组1(P1组),保护性肺通气组2(P2组)。3组患者在行常规静脉诱导后均插入双腔气管插管,并以听诊法定位。C组患者行传统方法单肺通气(潮气量10ml/kg,PEEP0cmH2O);P1组患者行保护性单肺通气(潮气量6ml/kg,将PEEP维持在5cmH2O左右);P2组患者(潮气量6ml/kg,并在循环功能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增加PEEP,直至将PEEP维持在10cmH2O左右,并控制气道平台压低于30cmH2O)。记录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开始后1h(T2)、2h(T3)及术后2h(T4)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并计算出氧合指数OI;血流动力学数值;检测外周血中炎症介质(IL-6、IL-8、IL-10)。结果在单肺通气期间OI均有明显降低,但C组显著低于P1、P2组(P〈0.05);3组血清中IL-6、IL-8的浓度于T2时明显上升(P〈0.05),IL-10于T3时明显上升(P〈0.05)。P1、P2组T3、T4时血清IL-6和IL-8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浓度高于C组(P〈0.05)。结论低潮气量结合呼气木正压的保护性肺通气可减轻老年患者开胸手术肺的炎性反应,有利于减少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对开胸手术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30例,分为双肺通气(Ⅰ)组和单肺通气(Ⅱ)组,每组15例.Ⅱ组在OLV前1 min(T_1)、结束后3 min(T_2)及其后30 min(T_3),Ⅰ组开胸前1 min(T_1),关胸前3 min(T_2)及其后30 min(T_3)采取颈内静脉血,测定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活性.结果 与T_1时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在T_2、T_3时显著升高(P<0.05),Ⅱ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T_2、T_3时显著下降(P<0.05),而丙二醛(MD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升高(P<0.05).在T_2、T_3时,Ⅱ组SO)D显著低于Ⅰ组,而MDA、ICAM-1、TNF-α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论 单肺通气较双肺通气更容易引起或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刘信全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42-3743
目的:探讨Univent导管在开胸手术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65例开胸手术患者使用Univent导管作气管内插管.根据手术需要行单肺通气麻醉。结果:40例食管癌根治术,10例肺叶切除术,5例纵隔肿块切除术,1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均用Univent导管单肺麻醉,效果满意。结论:Univent导管运用于某些开胸手术行单肺通气,有适应证广、插管简便,不易发生低氧血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术后急性肺损伤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时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常规治疗同时应用机械通气的单肺通气术后急性肺损伤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管道护理、气道湿化、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安全转出ICU,平均机械通气时间5.5天。结论及时有效的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监护可以提高单肺通气术后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 ,5 6岁。因胸闷、咳嗽 1月于 1999- 0 8入院。查体 :右侧触觉语颤减弱 ,右胸部第 7后肋以下叩诊呈浊音 ,听诊右肺呼吸音弱 ,右下肺未闻及呼吸音 ,左肺呼吸音清晰 ,均未闻及干、湿罗音。胸部X线片及CT示 :右肺门有一肿物 ,约 7cm× 6cm ,边缘不规则 ,有分叶 ,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右肺上叶支气管内有一息肉状新生物 ,活检病理结果示低分化鳞癌。诊断 :右上肺癌 (中央型 )。开胸术中见 :右侧胸腔积液 ,呈淡黄色 ,约 2 0 0 0ml,壁层胸膜有数枚黄豆大转移病灶 ,右肺上叶有一肿块 ,估计可以切除。准备解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等潮气量单肺通气(OLV)与双肺通气(TLV)模式对开胸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肺通气(O组)和等潮气量双肺通气(T组)两组,每组20例.潮气量(VT)均为5~6 ml/kg.气管插管后(T1)、手术45 min(T2)和120min(T3),术毕2 h(T4)测血气、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T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多于O组(P<0.05).O组术中气道峰压(Ppeak)和气道阻力(Raw)比T组高(P<0.05).T组T3和T4时点的MDA高于O组,而SOD低于O组(P<0.05),T2~T4时点IL6值明显高于T1和O组(P<0.05).结论 与TLV比较,等潮气量OLV开胸食管癌手术,虽有气道阻力增加,但可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1例患儿术中窒息的启示050000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路曦,田云霄,王连箱患儿,女性,6岁。主因先天性斜颈人院。术前四天有呼吸道感染,睡前轻度咳嗽,无咯痰,术前一日晚体温37.4℃,两肺呼吸音清,于手术当日s时40分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胸锁乳突肌...  相似文献   

12.
“肺隔离”的概念是指对一侧肺进行通气而对另一侧肺进行气体密封,并限制血液和液体由一侧流人另一侧肺(水密封)。单肺通气不仅需要有效的肺隔离而且需要保证充足的通气和供氧。尽管这一概念并不难理解,但是有很多临床上的细节往往造成单肺通气的失败。本解释了引起肺隔离失败的原因,并阐述了使其成功的策略,描述了新近对双腔管和支气管堵塞在设计上的改进及其对临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 ,对于同时性双侧肺多原发性肺癌病例 ,一般宜选择分期双侧剖胸术切除肿瘤 ,两次手术的间隔时间约为 1个月左右[1 ] ,或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期行双肺肿瘤切除术[2 ] 。我院于 1999年 3月 2 3日收治双侧肺多原发性肺癌 1例 ,经单侧开胸行双侧肺肿瘤切除术。术后行 2周期化疗 ,随访至今 ,病人仍健在。1 病例报告患者 ,男性 ,66岁。因胸闷、乏力伴低热 7个月 ,咳痰、痰中带血 10余天就诊。经CT检查发现右肺下叶类圆形有分叶状肿瘤 3 .7cm× 3 .8cm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类圆形高密度病变 ,其边界不清。经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证实为右下…  相似文献   

14.
肺保护性通气是指在机械通气时使用合适的通气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损伤的主要机制为机械通气时肺泡反复开放塌陷造成的肺泡上皮细胞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炎性反应。通过应用小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可有效预防肺泡过度膨胀及完全塌陷,最小化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其最早应用于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肺保护性通气在全麻机械通气中应用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本文就肺保护性通气原理及术中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梁礼权  焦燕琴 《江西医药》2021,56(8):1266-1268
目的 胸腔镜手术患者在应用肺的单肺通气时期的常规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和保护性肺通气模式(lung pro-tective entilatory,LPVS)对肺氧合功能和肺组织相关损伤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30例患者,年龄52~7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Ⅱ~Ⅲ级,随机分成VCV组和LPVS组(每组15例),麻醉充分诱导达到相当麻醉深度后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后再次插入支气管封堵器并分别对各组患者行量控制通气(VCV)和保护性单肺通气模式,并分别于侧卧位后15 min(T0)、行OLV后30min(T1)、和麻醉结束前恢复双肺通气后30 min(T2)并依次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dyn)和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同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PH值、血氧分压(PaO2)和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并在麻醉手术结束前(T3)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 侧卧位后15 min(T0)、OLV后30 min(T1)、和麻醉结束前恢复双肺通气后30min(T2)VCV组和LPVS组PETCO2、pH值和PaCO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卧位在OLV后30min(T1)LPVS组的Ppeak显著低于VCV组,LPVS组的Cdyn显著高于VCV组,手术麻醉结束后LPVS组的IL-6及TNF-α显著低于VCV组.结论 在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中,LPVS通气模式与常规的VCV通气模式在肺相关功能及保护方面均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pic surgery.VAT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胸部微创手术,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失血少和术后疼痛轻的特点。我院自2000年至今实施VATS患者10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性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开展手术例数不多。我院2004-06-10为1例矽肺患者成功地施行了右侧肺移植手术。术后10个月余,存活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食管癌患者在硬膜外联合全凭静脉全麻下,应用FloTrac/Vigileo监护仪,观察单肺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心输出量等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加PEEP7cmH2O组(A组)和不加PEEP组(B组)。观察比较2组在手术开始后双肺通气时(T0),单肺通气开始(T1),单肺通气10min(T2),30min(T3),1h(T4)时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单肺通气后CO、SV、CI比双肺通气时略下降,但T1、T2、T3、T4时间点的CO、SV、CI与本组T0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CO、SV、CI与B组相同时间点比较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时SVV在个时间点比B组大(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中单肺通气时加PEEP7cmH2O对心输出量的影响较小,在临床上可以接受使用以预防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在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食管或肺癌根治手术患者 80 例, 性别不限, 年龄 45~70 岁, ASA 分级Ⅰ~Ⅱ级, 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 (D 组)、 帕瑞昔布钠组 (P 组)、 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组 (DP 组) 及对照组 (C 组), D 组于麻醉诱导前 10 min 内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 1 μg/kg, 后以 0.6 μg·kg-1 ·h-1 输注至关胸, P 组诱导前 10 min 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 40 mg, DP 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 (同 D 组) 及帕瑞昔布钠 40 mg 静脉注射, C 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即刻 (T1)、 单肺通气 30 min (T2 )、 60 min (T3 ) 及术毕 (T4 ) 分别采集动脉血, 行动脉血气分析, 计算氧合指数 (OI), 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白细胞介素 (IL) -6 及 IL-8 水平。结果 除 DP 组 T2 时点与 T1 时点 IL-8 水平无明显差异外, 各组 T2~4 时点与 T1 时点比较, TNF-α、 IL-6、 IL-8 水平均升高, OI 降低 (P<0.05); 与 C 组比较, T2~4 时点 D 组、 P 组、 DP 组 TNF-α、 IL-6、 IL-8 水平降低, 而 OI 升高 (P < 0.05), D 组、 P 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P 组 T2~4 时点 TNF-α、 IL-6、 IL-8 水平低于 D 组、 P 组, OI 高于 D 组、 P 组 (P <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可进一步减轻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炎性因子的水平、 改善肺氧合, 显示更好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风茹  高景  耿恩江  丁洁  刘淑娈  李玉琢 《河北医药》2009,31(23):3191-3194
目的探讨双侧肺同期手术单肺通气(OLV)期间采用定容(VCV)和定压(PCV)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9例双侧肺同期手术患者,双肺通气(TLV)期间均采用VCV模式(TLV—VCV),OLV后通气侧肺先采用传统方法大潮气量(10ml/kg)通气(OLV—VCV1),30min后改为单肺保护通气:小潮气量(6~8ml/kg)+PEEP的通气模式(OLV—VCV2);或PCV+PEEP的通气模式(OLV—PCV)。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SSS)监测呼吸力学参数: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分钟通气量(MV)等。同时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单肺保护通气时,Ppeak、Pplat、Raw较低,Cdyn相对较好(P均〈0.05)。PaO2及PaCO2显著升高(P〈0.05),但PaCO2的升高在临床允许范围内。结论双侧肺同期手术在实行单肺保护通气策略时,OLV—PCV和OLV—VCV2通气模式均可改善肺泡氧舍,预防和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低氧血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气道压力、气道阻力,但PCV模式控制气道压更有效,更有利于减少气道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