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为带蒂指展肌移植修复小腿肌上段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指展肌和腓肠肌的形态、血供、神经支配。结果:指展肌位置表浅,其血管和神经支配均来自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神经,走行恒定;腓肠肌的内侧头、外侧头血管和神经支配均来自胭动脉和胫神经。结论:指展肌是修复腓肠肌的内侧头或外侧头缺损较为理想的供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带蒂展肌移植修复小腿肌上段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研展肌和腓肠肌的形态、血供、神经支配。结果:展肌位置表浅,其血管和神经支配均来自足底内侧动脉和足底内侧神经,走行恒定;腓肠肌的内侧头、外侧头血管和神经支配均来自动脉和胫神经.结论:展肌是修复腓肠肌的内侧头或外侧头缺损较为理想的供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带血管蒂阔筋膜张肌及腱膜转位修补巨型腹股沟疝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阔筋膜张肌的动脉血管分布,神经支配,肌腹和肌腱的长度等。结果:阔筋膜张肌动脉来源有旋股外侧动脉和臀上动脉,该肌由臀上神经支配,肌腹长度为112.31±3.13mm,髂经束的长度为315±6.8mm,额前上棘水平至腹肌外侧缘的距离,男性为168±7.5mm,女性为176±6.8mm。结论:阔筋膜张肌血供丰富,肌腱膜长,位置邻近腹股沟区,可作为巨型腹股沟疝修补的供体。  相似文献   

4.
刘黔  薛黔  高杨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6):545-546,550
目的对人下肢腓肠肌进行亚部化再研究,为深入探讨腓肠肌各部分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①大体解剖法解剖成人尸体20具,观察和记录腓肠肌肌纤维起止、排列形式。②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用尸体5具,取腓肠肌做肌内神经染色,观察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特征。结果①大体解剖研究:腓肠肌外侧头可分为肌质亚部、外侧浅亚部和外侧深亚部三个肌亚部,腓肠肌内侧头无区分肌亚部的形态特征。②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腓肠肌外侧头神经人肌后分出5支,分别支配三个亚部,呈多支型分布;腓肠肌内侧头肌内神经呈单支主干型分布。结论根据肌形态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特征腓肠肌外侧头可分出三个肌亚部,腓肠肌内侧头不具有划分亚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观测内侧楔骨、骰骨背侧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内侧楔骨血供来自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动脉终支以不同出现率,沿第一跖骨内侧至其中段穿入并与跖底动脉相吻合。跗外侧动脉分出骰骨骨膜血管,并分出第2~4跖背动脉,在跖骨颈处分出穿支与跖底动脉相吻合。结论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内侧楔骨、骰骨骨膜瓣或骨膜软骨瓣,选择其中供区逆行修复跖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6.
皮血管的血供类型可分为:(1)直接皮血管,起自深部动脉干,不发肌支;(2)肌皮血管,起自供应肌肉的动脉,发出穿支和缘支;(3)动脉干网状血管,由动脉干发出许多细小皮支;(4)间接皮血管,发皮支经肌间隔或肌间隙至皮肤。本文描述了以此四种血供类型为基础的各类皮瓣的解剖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小腿后部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成人下肢标本25侧,解剖观察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其它血管的吻合。结果 腓肠神经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肠内侧皮神经合成,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是腘窝中间皮动脉,腓肠外侧皮神经的营养动脉主要是腘窝外侧皮动脉,并与腓动脉的肌间隔穿支、肌皮穿支之间存在诸多吻合,形成血管链,并与神经、小隐静脉构成神经血管复合体。结论 以小腿后部神经血管复合体为蒂可以设计截取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8.
33例膝上外侧血管肌皮瓣移植的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3例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到肌外侧肌的血供来源丰富,有膝上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动脉等供应,其中膝上外侧动脉发出位置的高度64.12±25.69mm,外径1.91±0.60mm主干长度42.66±13.11mm,说明股外侧肌下半也是移位肌皮瓣的良好供区,从而提出以膝上外侧动脉为血管蒂肌皮瓣供区的设计,并在临床上获得治疗成功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腓肠肌内侧动脉穿支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虽然腓肠肌内侧头肌应瓣带蒂的转移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传统术式,但肌皮瓣臃肿及切取后供区外形不满意,均影响其在临床的广泛直应用。我们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皮瓣移植取得成功的启发下,在临床应用穿支肌皮瓣修复髌前与胫前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创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镇  刘立明  曹燕庆 《河北医学》2009,15(2):153-154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创面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9例严重外伤所致的小腿开放性骨折或因慢性骨髓炎伴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采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术加游离植皮术修复。结果:19例肌瓣全部成活,植皮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易存活,实用性强,是修复小腿中上段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肉眼和手术显微镜下,观测了30侧(足母)短伸肌、趾短伸肌以及它们的血管和神经。足背肌(皮)瓣宜以跗外侧血管和腓深神经外侧支为蒂,切取时可根据需要自内侧向外侧估算所需包入的肌腹。  相似文献   

12.
张兴阳  王甲汉 《广东医学》2003,24(10):1035-1035
我科 1997年 3月至 2 0 0 1年 7月应用肌肉皮肤蒂内侧腓肠肌皮瓣修复中上段胫骨外露 7例 ,所有肌皮瓣均成活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17~ 4 1岁 ,平均 2 9岁 ;其中电击伤 1例 ,热压伤 2例 ,火焰烧伤 4例。1 2 应用解剖 腓肠肌属小腿后群肌 ,位置最表浅 ,形成小腿肚 ,内外侧头分别起于股骨内外髁后方 ,下行于小腿中下段止于阔腱膜上 ,继续下行与深前方扁而宽的比目鱼肌肌腱汇合形成跟腱或Achilles腱。腓肠肌内侧头肌腹肥大 ,较外侧头向下延伸更低。腓肠肌内侧头的滋养动脉来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修复足跟部、手背部和虎口区软组织缺损提供质地优良的供区。方法:选择1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足标本,20侧防腐固定的下肢标本,对其跗外侧动脉的走行、分支分布和类型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跗外侧动脉在行程过程中,发出筋膜皮支、足母短伸肌支、趾短伸肌支、趾短伸肌肌皮支、骰骨支和跗外侧动脉终支。结论:设计以跗外侧动脉为蒂的足外侧皮瓣,可游离移植或带蒂转位移植修复手部或足跟部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穿支皮瓣是修复重建外科中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已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组织瓣供区有上百个,常用的也有好几十个。股前外侧皮瓣位于大腿前外侧,大多数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皮穿支或肌皮穿支供血的皮瓣,该皮瓣具有部位较隐蔽,解剖相对容易,可提供的组织量大,血管蒂长等优点。最早提出股前外侧皮瓣概念并对其作出深入研究的是徐达传[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及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联合游离植皮和局部带蒂肌瓣+游离植皮的修复两种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骨与内固定物外露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诊断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骨与内固定物外露患者共4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4例,A组患者接受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及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联合游离植皮治疗,B组患者接受局部带蒂肌瓣+游离植皮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皮活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及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联合游离植皮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并发骨与内固定物外露可能比局部局部带蒂肌瓣+游离植皮修复更能提高临床效果,安全性高,患者术后肢体外观恢复较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38侧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防腐标本上 ,解剖观测了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走行、分布、神经的横径、营养血管的来源、外径及吻合。并在 2侧新鲜标本营养血管内灌注墨汁 ,观测血供范围。结果显示 :股外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行走于髂髌连线上 ,营养血管来源于旋髂浅动脉、股直肌肌皮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动脉、股外侧肌肌皮动脉 ,在神经旁相互吻合形成纵向血管网 ,除营养神经外 ,发出 7~ 10支皮支营养神经两侧的皮肤。因此可设计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2000~2004年收治的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6例中,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同时有胫前软组织缺损的,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位覆盖胫骨,表面断层游离皮片植皮.结果 经过随访,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优良率83.3%.结论 波及胫骨上段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钢板治疗,可做到方便恢复下肢力线,内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0~2004年收治的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6例中,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同时有胫前软组织缺损的,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位覆盖胫骨,表面断层游离皮片植皮。结果经过随访,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优良率83.3%。结论波及胫骨上段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钢板治疗,可做到方便恢复下肢力线,内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杨力  朱小平  郭贤钊 《重庆医学》2015,(15):2106-2108
目的:探讨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例小腿前侧存在骨质或肌腱外露组织缺损患者,选择以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为供血基础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通过明道转移修复缺损,顺行皮瓣以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逆行皮瓣以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结果15例患者15处创面,选用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的皮瓣9块,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的皮瓣6块,最大切取面积19 cm ×10 cm。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最长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皮瓣不臃肿,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膝和小腿上1/3软组织缺损伴骨和肌腱外露,虽然能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等方法修复,但我们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月用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为血供的皮瓣修复22例,由于不牺牲肌肉,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