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尝试用新型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取该院诊断明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3例,按MNA得分分为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危险组(A组)和营养状况正常组(B组),并分别记录人体测量、人体组成、生化指标的情况。结果:A组与B组的人体测量指标和人体组成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体重指数(BMI)[(20.7±2.2)kg/m2 vs(23.5±3.0)kg/m2]、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4.7±1.6)cmvs(5.9±1.6)cm]、上臂围(AC)[(25.3±2.0)cm vs(27.2±2.3)cm]、小腿围(CC)[(33.1±2.2)cm vs(34.5±2.1)cm]、非脂肪组织(FFM)[(45.1±7.3)kg vs(49.8±8.0)kg]、脂肪组织(FM)[(10.8±4.6)kg vs(14.2±4.7)kg],但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A法与各项人体测量及人体组成指标相关性良好,可结合实验室生化指标综合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膳食问卷调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对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价. 结果SGA评价:营养状况正常43例(占63.23%);中度营养不良19例(占27.94%);重度营养不良6例(占8.82%).营养正常组与中度营养不良组相比较,体质量、每日能量摄入、上臂围、上臂肌围、白蛋白(ALB)、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正常组与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除上述差异外,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摄入、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平  李月红 《吉林医学》2009,30(24):3142-3143
目的:回顾性分析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观察38例本院MHD患者,以正常组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人体指数学测量、生化检测等方法,探讨MHD患者蛋白热量的摄入情况及透析充公性、微炎症、钙磷乘积等对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SGA评分营养不良率达65.79%(25/38),不同营养状态患者Kt/v、CRP、β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磷乘积存在显著差异。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营养不良情况,临床中需要根据不同原因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主观整体营养评估(SGA)、改良定量的SGA(MQSGA)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3种营养评估方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MHD患者62例,分别应用SGA、MQSGA和MIS进行营养评估,同时测定人体测量学指标及各种生化指标.分别将SGA、MQSGA和MIS评分值与各种客观营养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GA分别与年龄、TSF、MAC、MAMC、BUN、SCr、Alb、PA等指标相关(P<0.05),MQSGA分别与年龄、TSF、MAC、MAMC、BUN、SCr、Alb、PA、Hb、nPCR等指标相关(P<0.05),而MIS与年龄、TSF、MAC、MAMC、BUN、SCr、Alb、PA、Hb、TIBC、hs-CRP、nPCR等指标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回归显示,SGA、MQSGA、MIS 3种评估方法与营养指标呈明显相关(P<0.05),以MIS与其相关性最为密切,复相关系数最大(r=0.763),其次为MQSGA(r=0.713),SGA相关性最小(r=0.704).结论 与SGA、MQSGA 2种营养评估方法相比,MIS作为一种定量营养评估方法,更能准确地评估MHD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方案并观察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6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管理,测定营养管理前后患者的干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前蛋白、肌酐及尿素氮浓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例患者进行营养管理前后干体重、血红蛋白、前蛋白分别为(55.3±8.74)kg和(58.5±8.77)kg、(82.06±16.26)g/L和(91.38±13.67)g/L、(O.21±0.02)g/L和(0.24±0.03)g/L,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营养管理,同时充分透析,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30例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运用SGA评估分级法分析生化指标,并参照Deskey标准,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营养良好9例,轻中度营养不良16例,重度营养不良5例。结论: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及分析,表明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1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凌  陈强  武军 《吉林医学》2011,(5):910-9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为针对性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人体测量、生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1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结果:SGA评分:52.38%(77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A级);46.94%(69例)患者轻-中度营养不良(B级);0.68%(1例)患者重度营养不良(C级)。综合评估结果提示大多数患者属于消瘦型营养不良,但营养参数分布不均匀,因此无法根据某单一指标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很高,应定期、规范地评估营养状况,其首要原则是,应采用综合方法,而不是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来评估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QSGA评分(〉10分者判为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并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问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86例MHD患者中,有42例患者MQSGA评分≤10分,纳入营养正常组;11~20分者有42例,21~35者有2例,共44例纳入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1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3%;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的年龄、Kt/v、Alb、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白蛋白可作为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可靠生化指标,而年龄、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尚云霄  王明晓 《医学综述》2013,19(12):2299-2301
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加强质量管理前后慢性炎症、营养不良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在煤炭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就诊、有完整资料并透析治疗1年以上的MHD患者42例,比较在2011年1~3月和年末10~12月的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及Kt/V值,同时按性别分组比较上述指标。结果年末Kt/V、ALB及Hb值较年初有所改善(P<0.05),但CRP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组,男女CRP、ALB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女性患者Kt/V值显著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慢性炎症,常规透析不能改善其病理状态。通过综合处理,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1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血透组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同时测定肾功能、前白蛋白、白蛋白、补体、转铁蛋白、血脂,并运用人体学测定和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价受试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血透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为(34.2±13.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6.8)μg/L(P<0.01));血透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补体和人体学指标等客观营养指标均低下,且与血清lepti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SGA评估显示血透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且营养状况越差,血浆leptin水平越高.结论血透患者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增高,可能与其营养不良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SGA)将86例血透患者分为3组,营养良好者52例,轻中度营养不良者27例,重度营养不良者7例进行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蛋白质摄入量等综合营养评估。结果86例透析患者中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9.53%,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三头肌皮褶厚度、饮食蛋白摄入量和蛋白分解率低于营养良好组。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矫桂华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4):128-128,132
目的:了解我院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对策,从而改善他们的营养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饮食表,饮食中蛋白质与热量的摄人量,血液检验进行评估,以及自编的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大部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素摄入不均衡。结论:透析患者饮食尽量多样化,避免高磷、高钾食物,摄取足够量及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氨基酸,必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加轻松愉快地生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分别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 MIS)和透析客观营养评价法(Objective Score of Nutrition on Dialysis, OSND)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同时测量人体指标、血生化指标作为客观营养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血清白蛋白<35g/L为营养不良标准,对MIS、OSND行ROC曲线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OSND评价标准,98例血透患者中营养状态正常44例(44.9%),营养不良54例(55.1%);根据MIS评价标准,营养状态正常56例(57.1%),营养不良42例(42.9%)。相关性分析显示MIS与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 fold thickness, TSF)、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存在负相关,与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存在正相关;OSND与上臂围(upper arm circumference, MAC)、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胆固醇(cholesterol, TC)存在正相关,与CRP存在负相关。MI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 0.625~0.838);OSN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62~0.92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LB(OR=3.700,95%CI=1.258~10.886,P=0.017)、HB(OR=6.346,95%CI=2.192~18.373,P=0.001)、CRP(OR=4.693,95%CI=1.603~13.743,P=0.005)是MIS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ALB(OR=24.781,95%CI=6.970~88.110,P=0.000)、BMI(OR=5.345,95%CI=1.462~19.543,P=0.011)是OSND筛查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IS、OSND都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价,比较而言,OSND更适合。血透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多,需要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MHD治疗的102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进的主观整体评估量表(MQSGA)评估病人营养状况, 使用肾脏疾病和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生活质量, 分析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QSGA评分结果显示营养正常组49例(48.04%), 营养不良组53例(51.96%)。2组病人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正常组病人除社会角色维度得分低于营养不良组, 其总体健康和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组(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MHD病人营养状况评分与生活质量总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378, P < 0.01), 与生活质量的总体健康、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肾病负担、症状影响、肾病影响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MHD病人的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水平密切相关, 应尽早给予MHD病人营养干预, 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徐梅昌  刘松 《医学综述》2012,18(6):941-942
目的通过对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4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透析前后的肾功能等指标。结果经综合治疗后,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营养不良是透析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以增加患者的病死率,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脂、血清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98例患者进行3d内的24h膳食调查及改良定量主观营养评估(MQSGA),并进行必要的人体学测量及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膳食调查结果显示,实际标准体质量每日能量摄入量(DEI)为(117.15±5.98)kJ/(kg·d)、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为(1.02±0.42)g/(kg·d),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9.8±12.9)g/d。患者的DPI、DEI及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标准。营养评估结果显示营养不良患者比例占48.9%。透析充分患者较透析不充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较高,主要与透析不充分、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血透组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同时测定肾功能、前白蛋白、白蛋白、补体、转铁蛋白、血脂,并运用人体学测定和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评价受试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血透组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为(34.2±13.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6.8)μg/L(P<0.01));血透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补体和人体学指标等客观营养指标均低下,且与血清leptin水平呈显著负相关;SGA评估显示血透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且营养状况越差,血浆leptin水平越高。结论血透患者血清leptin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增高,可能与其营养不良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刘新君 《海南医学》2013,24(1):28-3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营养状况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血液透析组(HD)和常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每组各15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血,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变化。结果 (1)HD组与HD+HP组患者治疗前血CRP、TC、TG、Hb、Alb、LDL、H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组患者CRP、TC、TG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HD+HP组治疗后血CRP、TC、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HD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b升高(P<0.05),Alb升高(P<0.05),HDL变化不明显(P>0.05);HD+HP组治疗后Hb、Alb、HDL均升高(P<0.01)。(3)HD+HP组治疗后Hb、HDL水平升高较HD组大(P<0.01),Alb上升幅度较HD组明显(P<0.05),CRP、TC、TG、LDL下降幅度较HD组大(P<0.0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降低血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服用口服营养补充剂(ONS)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终末期慢性肾衰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期间不控制饮食,观察组治疗期间给予ONS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以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人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指标观察效果。结果除中臂肌围、身体脂肪外,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MHD患者大部分处于营养不良状态,ONS可满足MHD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其营养状况,对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不同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方法 通过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透析状况分析等,综合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113例患者,营养良好组与营养不良组比较,上臂肌围(MAMC)、前白蛋白(PA)及透析前肌酐(Pre-Cr)显著升高(P<0.05).各项营养指标异常的比例为理想体重百分比(IBW%) 15.4%,体重指数(BMI)19.5%,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90.3%,上臂肌围(MAMC)36.3%,白蛋白(ALB)40.7%,前白蛋白(PA) 35.4%,血红蛋白(Hb)92%.所有患者尿素减少率(URR)为0.663±0.080,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392±0.231.结论 1)血清前白蛋白、上臂肌围及透析前血清肌酐水平对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靠敏感,临床实用性强.2)及时、准确的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