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在伤前可能患有高血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或偏瘫等疾患。伤后因长期卧床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和下肢静脉炎等合并症,其死亡率较一般骨折高。所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基础疾病的护理,是提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生活质量的关键。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 [1].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我院自2005年以来,采用股骨近端蛇形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斯氏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肢体不灵活,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使大粗隆直接触地致伤,极易造成骨折。临床上依据骨折线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三型:顺粗隆间骨折、逆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由于粗隆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另外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4.
带大粗隆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带大粗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 1 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 ,行带大粗隆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术后 1周借助助步器下地锻炼 ,术后 6周弃拐行走。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术后随访 ,最长 3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1 8个月 ) ,患髋无明显疼痛 ,未见感染、松动、脱位。结论 :带大粗隆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 ,术后即可负重 ,可显著降低卧床并发症 ,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前、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极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双极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平均82岁)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结果20例患者在术后2~3周下地负重行走。1例术后第二天发生脑溢血,不能行走,2月后死亡。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亦随之升高。骨质疏松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重要原因,同时多伴有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内科疾病,保守治疗时,长期的卧床对老年人有很大危险性,可引起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20世纪60年代报道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牵引治疗的病死率达34.6%。2005年9月-2008年9月我科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过围术期处理,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65岁以上高龄新鲜粗隆间骨折患者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内固定与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观察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02-09~2006-04间收治的105例65岁以上新鲜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为PR、IF两组.PR组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者,IF组为行骨折内固定者.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开始下地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较动力髋螺钉固定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严宏生  郭锦明  刘俊 《吉林医学》2009,30(17):1929-1930
目的:探讨长柄型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31例采用该术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4年,该手术方法具有术后短期即可下地行走,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缩短患者卧床时间,避免再次手术等优点,并发症及手术危险性不比其他内固定手术大。结论:长柄型双动股骨头置换关节活动良好,卧床时间短,不失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住院部4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11~17d,术后随访6个月,42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良好率为97.67%,1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无感染.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改善临床疗效,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DHS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康复情况。方法:对35例中老年患者使用DHS内固定术后护理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结论: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疗效满意,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高龄老年人.平均年龄70岁,多有并发症,脏器代偿功能差,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预防卧床和牵引并发症,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进行康复训练.结果:37例病人术后10 d 100 %能扶拐行走,术后6个月35例完全恢复正常生活,2例生活大部分自理,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随即选择同期动力髋关节钉固定术(DHS)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情况,比较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下地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有一定治疗难度的疾病,文中旨在评价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对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36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距或小粗隆移位的高龄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采用保留或重塑股骨距和小粗隆的方式,回复股骨粗隆部内侧稳定结构,通过Harris评分等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X线片,与术后比较未见差异.Harris评分:优12例,良19例,中3例,差2例.结论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距或小粗隆移位的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要求同时重建股骨距和小粗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观察,均给予认真细致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结果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7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宣教、态度、环境)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老年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受伤后容易发生不稳定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较困难。近几年来内固定物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此类骨折的治疗效果,但髋内翻、下肢短缩畸形及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我院自2003年9月~2011年9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患者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 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9个月,优良率达95.2%.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可明显减少卧床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曾玲 《海南医学》2012,23(17):147-14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如术前评估及准备、心理护理、控制原发病、生活护理、牵引护理;术后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康复训练.结果 经积极的治疗以及术前、术后护理,无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风险大,只有实施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才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相似文献   

19.
谢应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9):924-925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分析30例72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的合并症经术前处理相对稳定,均平稳度过手术期。结论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8年7月~2010年11月手术治疗的14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时间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DHS组)(P〈0.05),但术后Harris评分低于DHS组。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身体素质较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首选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