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差异。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对40例 ADHD患儿和25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ADHD组总智商(FIQ)正常,平均92,但低于正常对照组(平均106)。在言语智商(VIQ)与操作智商(VIQ)与操作智商(PIQ)的平衡性上,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10项分测验量表中,算术、理解、译码分测验量表分较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ADHD儿童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但无优秀者,在智力结构上,ADHD儿童可能存在言语理解、记忆/不分心因子缺陷,可能存在与主言事理解能力相关的左半球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117名7岁儿童智力测试,以图确定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缺氧是否与以后儿童低IQ评分有关。同时考虑到明显影响IQ评分的社会遗传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也分析受检儿童有或无神经系统异常时的IQ值。病人和方法19117名受检儿童的胎儿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详细资料来自NINCDS围产期协产组。这些儿童均于7岁时作韦氏智力评分测试(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test)。为了区分非  相似文献   

3.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气质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儿童气质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60名非器质性RAP儿童作为RAP组,60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RAP组为2004年8月-2007年7月本院腹痛专科门诊诊断并系统管理、符合RAP诊断标准且排除器质性疾病的8~12岁学龄儿童.采用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STS)对二组儿童进行气质测查,应用SPSS 13.0软件对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P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为:平易型16.67%,中间近平易型11.67%,困难型13.33%,中间近困难型23.33%,发动缓慢型35.0%;健康对照组气质类型分布为:平易型33.33%,中间近平易型26.67%,困难型10.0%,中间近困难型16.67%,发动缓慢型13.33%.二组气质类型分布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33.45 P<0.01).RAP组在节律性、适应性、心境、持久性气质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a <0.05);而在活动水平、趋避性、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反应阈5个维度得分与健康对照组儿童均无差异(Pa >0.05).结论 RAP与儿童气质有关,发动缓慢型气质类型儿童更易患RAP.对非器质性RAP儿童应采用心理治疗,帮助消除患儿的消极情绪,减少不良刺激;对发动缓慢型气质儿童应警惕非器质性R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遗尿症儿童的气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男女遗尿症儿童的气质测试,了解遗尿症患儿的气质特点,探讨气质与遗尿症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寻求临床对遗尿症儿童有效心理干预的新途径。方法对60例遗尿专科门诊的原发性单一症状性遗尿症患儿,使用Carry儿童气质系列问卷中的《8~12岁儿童气质问卷》进行测试。结果遗尿症儿童气质难养型比例(30%)高于正常儿童(11%),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气质的维度测试上,男性遗尿症儿童活动水平较高、节律性差、适应性差、反应强度较强烈、坚持性低、注意较易分散;女性遗尿症儿童活动水平较高、节律性差、适应性差、情绪本质较消极、坚持性较低。结论遗尿症患儿的气质特点可能与遗尿症的发生有关,气质调适可作为对遗尿症儿童心理干预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6~12岁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6~12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对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6~12岁IDA患儿为IDA组,另选取96例6~12岁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接受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4版(WISC-Ⅳ)测试与文化课测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IDA组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总智商5方面测试成绩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IDA组重度IDA者在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总智商5方面测试成绩均明显低于轻度IDA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IDA组语文、数学、英语3门文化课测试成绩优良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 IDA对儿童的学习能力有严重影响,其程度与其病情轻重有关.  相似文献   

6.
儿童学习困难非智力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研究学习困难儿童与其行为和智力的关系,对33例平均成绩连续2学期在班级第10百分位以下的学习困难儿童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多动指数(Conners)问卷评定;同时选择20例同年龄段、平均成绩在班级中上水平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28例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儿童,其总智商和言语智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其操作智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各项分测验中木块和编码测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它分测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学习困难儿童多伴有行为问题(检出率69.3%),说明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显著,存在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必须从关注儿童心理的角度来关心儿童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蒙氏教育法和传统教育法模式下儿童智力发育状况的对比研究,评价蒙氏教育法对2~4岁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新生入园时随机分为蒙氏班和普通班。蒙氏组除接受常规传统教育内容外,每日参加2 h的蒙氏教育活动。普通组仅接受常规传统教育。智力测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分别于儿童入园时和1年后测定其智力发育。结果:干预前蒙氏组和普通组儿童智力各能区发育水平和发育商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干预后蒙氏组和普通组儿童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发育,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干预后智力发育增长水平中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和发育商的增长值蒙氏组均高于普通组(P<0.05 或0.01)。结论:蒙氏教育法可较显著促进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交行为能力发育,从而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发育。[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1002-1005]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事件相关电位和智力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客观性、准确性,观察ADHD患儿认知和智力障碍程度.方法 对60例ADHD患儿(ADHD组)和60例健康对照儿童(健康对照组),分别以听觉靶和非靶刺激为诱发事件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P3波检测,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检测患儿认知和智力能力,并比较二组儿童不同智力平衡性的ERP P3波测试结果.结果 ADHD组患儿较健康对照组儿童P3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波幅差异不明显.C-WISC检测中总智商(N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Pa<0.01);66.7%ADHD患儿VIQ低于PIQ 15分以上,智力不平衡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DHD组及健康对照组智力不平衡(PIQ-VIQ差值≥15)儿童ERP P3波潜伏期较智力平衡(PIQ-VIQ差值<15)儿童延迟(P<0.05).结论 ERP儿童P3波的潜伏期是评价认知能力的方法,结合C-WISC测试能判断ADHD患儿认知和智力障碍程度,可作为ADHD诊断和预后判定的辅助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睡眠中癫(阐)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神经心理损伤.方法 对本院2000年1月-2006年7月就诊的ESES患儿30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正版(WISC-R)进行智力测验,选择发作频度、性别、年龄与ESES组相匹配的非ESES癫(痫)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智力测验.各智力检测值以x±s表示,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二组间进行t检验.对ESES患儿进行精神行为异常分析,评价其神经心理损伤.结果 ESES组与对照组智力测验比较,语言智商(VIQ)有显著性差异,操作智商(PIQ)除填图外均有显著性差异,总智商(FIQ)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732,-8.637,-9.129 Pa<0.05).ESES 30例中25例(83.3%)精神行为异常,其中语言障碍11例(36.7%),学习困难7例(23.3%),攻击行为4例(13.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3例(10.0%).结论 ESES对儿童智力有影响,表现为广泛IQ下降,语言智商影响较大,多数有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隔代抚养对1~3岁婴幼儿智能发展影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隔代抚养对1~3岁小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DST(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量表)对443例1~3岁隔代抚养儿和443例1~3岁父母抚养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隔代抚养组在运动区的发展与父母抚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在社会适应、智力等发展区域均落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隔代抚养方式对幼儿心理行为发展有不良的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1006-1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