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3种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 临床分离的651株革兰阳性球菌,经革兰染色、触酶试验、VITEK2鉴定后,对试管法、玻片法、乳胶血凝法(slidexstaph-kit),鉴定葡萄球菌3种实验方法进行评价.3种实验方法结果不一致的菌株进行重复试验.用VITEK2作为“金标准”,比较其他3种凝固酶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试管法1株菌鉴定假阳性;玻片法有8株菌鉴定假阳性,乳胶血凝法有株4假阳性.结论 试管法敏感度和特异性最好,其次是乳胶血凝法,玻片法的假阳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解决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假阳性的问题,提高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以试管法为金标准,对玻片法进行不同血浆稀释度试验和方法的评价。结果 检测85株葡萄球菌凝固酶。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溶血葡萄球菌40株,表皮葡萄球菌14株,其它葡萄球菌12株,对于玻片法不同的血浆稀释度,检出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各有不同。结论 玻片法血浆浓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诊断效率。通过ROSE曲线  相似文献   

3.
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新 《广西医学》2004,26(6):825-826
目的 建立用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直接检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方法。方法 将 6 6株革兰阳性球菌随机接种于模拟血培养瓶后置于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中培养 ,待系统阳性报警后取血培养肉汤离心分离细菌沉渣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结果  2 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2例假阴性和 1株其他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假阳性 ,敏感性91 3% ,特异性 97 6 %。结论 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直接用于检测血培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华  江艳  周学燕 《四川医学》2001,22(3):270-271
目的 比较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的两种方法:玻片法和试管法,拟证明此两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方法 用玻片法和试管法,用四种抗凝剂(枸椽酸钠,EDTA,肝素,双草酸盐)抗凝的人血浆和EDTA抗凝的兔血浆对42株葡萄球菌进行凝固酶试验,结果 玻片法凝固酶试验假阳性率为41.67%,试管法凝酶试验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用直接玻法测定凝聚因子假阳性高达35.5%,结论 证明了凝聚因子和凝固酶试验是两种不相关的试验,凝固酶试验不能用玻法代替试管法,并且凝聚因子应按玻片间接法操作。四种抗凝剂人血浆和兔血浆凝固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探讨玻片法血浆葡萄球菌固酶试验的最佳血浆,抗凝剂和稀释度并解决假阳性问题,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EDTA、肝素钠及以草酸盐抗凝及稀释度不同的人,兔血浆对200株葡萄球试管法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以试管法为金标准作分析比较。结果分别用EDTA抗凝的兔血浆,肝钠抗凝的兔血浆及草酸 人血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片法血浆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的最佳血浆、抗凝剂和稀释度并解决假阳性问题,提高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EDTA、肝素钢及以草酸盐抗凝及稀释度不同的人、兔血浆对200株葡萄球菌试管法进行被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以试管法为金标准作分析比较。结果分别用EDTA抗凝的免血浆、肝素钠抗凝的兔血浆及草酸盐抗凝的人血浆,在不同的稀释度时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不相同,以EDTA抗凝的免血浆为最佳,但是EDTA抗凝的兔血浆原液和最佳稀释度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浓度及采用何种血浆、何种抗凝剂直接影响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的诊断效率。三种抗凝血浆最佳稀释度范围均为1:16~1:3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实验方法。方法目标菌株采用SlidexMRSA Detection乳胶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A)菌株青霉素结合蛋白2 a(PBP2 a),确认MR-SA;设立SA耐苯唑西林筛选试验对照,两组不符合菌株经PCR方法检测M ecA基因确认。结果Sli-dexMRSA Detection乳胶快速检测247株SA的PBP2 a,阳性93株(37.65%);247株SA经苯唑西林筛选试验及PCR测定M ecA基因确定MRSA102株(41.30%),93株PBP2 a阳性菌株都为MRSA;PBP2 a阴性耐苯唑西林22株中,经PCR法检测M ceA基因,9株确认为MRSA,13株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乳胶凝集法快速检测SA的PBP2 a确定MRSA,敏感性91.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为1,阴性预测值0.94。结论单克隆抗体乳胶凝集法快速检测鉴定MRSA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耐药现状,分析其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耐药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ecA基因,并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头孢西丁纸片法阳性64株,检出率为74.4%;mecA基因阳性58株,阳性率为67.4%;其中有1株头孢西丁纸片法阴性而mecA基因阳性,7株头孢西丁纸片法阳性而mecA基因阴性。结论:本地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状况严重;头孢西丁纸片法与PCR检测mecA基因一致率90.7%;PCR检测mecA基因可快速准确判定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头孢西丁和拉氧头孢30μg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西丁(cefoxitin,FOX)和拉氧头孢(moxalactam,MOX)对临床分离的21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的敏感性,并将检测结果与PCR法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PCR法和PBP2a乳胶凝集试验检测,214株CoNS检出MRCoNS186株。头孢西丁、拉氧头孢纸片扩散法检测MRCo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和87.1%、90.3%。两者总符合率为99.4%。结论:拉氧头孢纸片扩散法用于批量检测MRCoNS与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一样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和相似的特异性,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PCR法检测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为金标准,比较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和乳胶凝集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优缺点。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0株葡萄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0株)分别用PCR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和乳胶凝集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方法按标准KB(Kirby Bauer)法进行。结果经PCR法检测mecA基因,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发生率分别为75.0%(30/40)和80.0%(24/30);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和MRCNS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3.3%、95.9%;90.0%和100%;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和MRCNS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00%、87.5%;90.0%和83.3%;乳胶凝集法检测MRSA和MRCNS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100.0%;100.0%和100.0%。与PCR结果比较,3种方法所获得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是成批检测的理想方法;乳胶凝集法检测快速,结果可靠,但检测成本高;实验室应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MRS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A total number of 640 staphylococci isolated from cows' milk were tested by latex agglutination and coagulase tests. About 50% of coagulase positive and 5% of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were positive to the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s.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s were found to be not satisfactory for determining the coagulase status of staphylococci isolated from cows' milk.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替代苯唑西林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准确率。方法临床标本培养鉴定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同时用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筛选(K-B法)耐药菌株,再用PBP2a胶乳法进一步检测耐药菌株的mecA基因。结果121株的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97.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表皮葡萄球菌67株,腐生葡萄球菌18株,溶血葡萄球菌5株,用PBP2a胶乳试剂和头孢西丁纸片检测金葡菌中MRSA发生率均为77.4%(24/3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MRCNS发生率96.6%(87/90)和94.4%(85/90)。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的符合率为99%(109/111)。结论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假阳性率较高,而头孢西丁纸片法(K-B法)与PBP2a胶乳凝集法检测MRSA和MRCNS的结果相近,适合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常用检测方法及实验条件进行评价,选择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好的方法和理想的实验条件。方法:以PCR法检测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为“金标准”,比较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头孢西丁(FOX)琼脂筛选法、苯唑西林(OXA)琼脂稀释法(MIC)、FOX纸片扩散法、OXA琼脂筛选法、OXA纸片扩散法检测MR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应用ROC曲线对实验方法及不同的实验条件进行评价。结果:PCR法共检出79株mecA基因阳性菌株,阳性率为73.8%。以PCR法为“金标准”,上述6种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4,0.964,0.955,0.946,0.932,0.862。结论:选择最佳实验条件,用两种表型检测方法作平行检测,对可疑结果用PBP2a胶乳凝集试验或PCR法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在判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临床分离的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采用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乳胶凝集法及胶体金法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胶体金法的敏感度与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及乳胶凝集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05);胶体金法与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的符合率为100.0%;胶体金法、乳胶凝集法和苯唑西林药敏纸片扩散法的检测时间分别为(9.2±0.4)min、(38.2±1.7)min和(1080.6±36.3)min,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胶体金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判定MRSA菌株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14~2016年手外伤患者伤口感染1358株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素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医师了解手外伤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细菌培养阳性并经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琼脂稀释法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425例患者共分离出46种1358株细菌,前十位细菌占71.94%。革兰阴性菌占63.0%。革兰阴性杆菌前几位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菌占29.0%,革兰阳性菌前几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厌氧菌和真菌分别占3.09%、2.7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62%和25.90%;肠杆菌科细菌对2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仍然较低,在10%以下。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4.4%、16.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手外伤感染患者伤口分泌物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呈多重耐药性,均有检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素的菌株并日趋增加,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此类细菌在医院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几种检测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检测的检出率。方法以冷凝集试验(CAT)、明胶颗粒凝集法(PL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3种方法对9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冷凝集试验、明胶颗粒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69.1%、96.4%和90.9%,特异性分别为75%、100%和90%,准确度分别为68.4%、97.9%和90.5%。用配对资料四格表法对三种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冷凝集试验与明胶颗粒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明胶颗粒凝集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凝集试验与另外两种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明胶颗粒凝集法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阳性率,对临床治疗起到及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和鉴定布鲁氏菌,为病例的诊断、治疗及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用血清凝集试验、噬菌体试验、PCR试验法对菌株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出现絮状抗原抗体结合物100%凝集为阳性;试管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1:200(+++);发病期血清IgM抗体阳性、IgG阴性;M5布鲁氏菌疫苗株和病人菌株提取的基因组进行扩增和电泳,均在223和731bp附近出现阳性条带,而711、976和285 bp处无条带,说明该病人分离出的菌株为布鲁氏菌属羊种布鲁氏菌;经CO2、硫化氢、染料抑菌、菌株表面抗原凝集、噬菌体裂解试验,鉴定该菌株为羊种3型。结论随州市布病首发病例病原体为羊种3型布鲁氏菌,应加强布病监测,采用RBPT、SAT、ELISA、PCR等方法可快速检测病原体,为临床诊断、疫情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