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加中医辨证治疗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以MMC、5-Fu、顺氯氨铂联合用药,采用动脉灌注方法与中医辨证治疗综合使用治疗晚期食管癌。结果:综合治疗组食管癌疗效总有效率为92.8%,而单纯介入组为86%;其中综合治疗组的毒副反映经临床观察明显较单纯介入组减轻。结论:介入治疗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晚期食管癌是较为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CT定位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11例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介入组)及同等数量单纯药物治疗患者(保疗组),进行疗效观察及回顾性对比分析,旨在探讨CT定位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对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80岁初发脑出血499例,分为观察组(脑出血合并MS组)232例和对照组(单纯脑出血组)267例,采用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对其病情及短期预后进行评估。结果:发病初期及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并MS的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较单纯脑出血患者差。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采用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将68例急性高原脑水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常规用药治疗组进行比较对照。结果:纳洛酮联合复丹参治疗组(总有效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无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急性高原脑水肿疗效可靠,作用迅速,使用方便,具有明显的催醒效果,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卫丽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6):622-62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早发癫痫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28例急性脑出血中60例早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癫痫与脑出血的部位有关,以脑叶出血发生率高,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早发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31.0%,而无癫痫发作的脑出血病死率为12.0%,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急性脑出血有无早发癫痫还影响致残和生存质量下降(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继发癫痫,特别是早发癫痫者对预后有显著影响,在治疗脑出血同时应进行抗癫痫治疗,采取更积极方法以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和探讨术前行介入治疗(动脉内化疗栓塞).方法 在卵巢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137例卵巢癌患者中,63例行术前介入治疗,74例行单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术前介入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血清CA125值不同程度降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显著减少(P < 0...  相似文献   

7.
郭润芳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78-107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保护缺血半暗带去可逆性损伤的神经元,促使其转变为正常灌注区,减轻急性脑梗死病死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正利  周菊华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1):1084-108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对2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并与21例采用西医基本支持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6.36%,病死率13.64%,平均住院天数21.7d;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14%,病死率42.85%,平均住院天数32.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和降低死亡率,并使住院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血管造影诊断价值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测量狭窄段血管的长度及狭窄率,将其中同意行介入治疗的30例患者(39条患肢)纳入介入治疗组,治疗使用球囊导管进行扩张,对下肢动脉严重狭窄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将拒绝行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60条患肢)纳入保守治疗组,采用内科保守药物治疗。临床随访6~36个月,观察术中血管再通及治疗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改善情况。对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介入治疗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90.0%,1年内发生再狭窄而导致截肢率为10.0%;保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62.2%,截肢率为3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3年开通率为57.7%,截肢率为23.1%。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区域动脉灌注(RAI)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NAP)价值的评估。方法:153例为CT所证实的ANP的病例分为两组,RAI治疗组84例,综合治疗对照组69例。RAI治疗后1个月内至少复查CT1次,分析动脉灌注前后CT征象的变化及临床表现并且和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CT显示胰腺肿胀、胰周渗出、胰腺坏互等主要CT征象,RAI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感染率及病死率分别为11.90%及7.14%。结论:RAI是急性胰腺炎的新疗法,早期的RAI治疗可降低ANP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是综合治疗的补充及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时机选择,以探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脑出血2周以内组237例、脑出血(2~4)周组649例及脑出血4周以上组2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0.2MPa40min×2+10min高压氧方案治疗(30~50)次,平均40次。结果:高压氧治疗脑出血总有效率为97.7%,其中Ⅰ组、Ⅱ组有效率为100%,Ⅲ组有效率为88.2%,经行×列X^2检验,X^2=106.915,P〈0.001,经分割X^2检验,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是治疗脑出血术后病人功能缺损恢复的有效方法,它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致残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9.3%,观察组总有效率89.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需根据患者病情及临床分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的情况下,尽早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外科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10月经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0例经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出血部位、出血量、入院时意识状况相匹配。结果立体定向手术组病死率21.0%,内科治疗组30.0%。平均血肿消除时间立体定向手术组为4.2d,内科治疗组为15.1d。随访6个月,立体定向手术组痊愈或轻度病残比例(37%)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26%),重度病残比例(23%)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中度病残比例(分别为4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病死率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药物综合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阑尾炎11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应用高压氧及抗感染药物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5%,对照组总有效率87.9%。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O.05)。结论:高压氧加抗感染药物治疗慢性阑尾炎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介入治疗术临床疗效。方法:53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LVEF〈50%)患者,介入组30例行冠脉内支架治疗,保守组23例行药物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的心功能变化。结果:与保守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在LVEF,缩小扩大的左心腔有明显的变化,术后运动耐量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于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介入治疗是否减少首次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5年各种原因死亡。方法对4年间年龄≤75岁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521例进行1~5年随访,电话及门诊随访患者本人或死者的第一亲属,终点为各种原困死亡。用t检验、卡方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多回归法对人口资料、基线病情和介入治疗方法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者275例(其中急诊介入220例,择期介入55例),接受非介入治疗者235例,介入治疗组各种原因死亡10例(3.6%),非介入治疗组各种原因死亡45例(19.1%)。卡方检验显示:介入治疗组各种原因死亡明显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介入治疗组1~5年生存率高于非介入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Cox回归法多因素分析显示:介入治疗与各种原因死亡独立相关。结论对75岁以下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能独立显著减少患者在1~5年的各种原因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在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与保守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山西农业大学医院30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比较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以及中成药辅助治疗对脓肿治疗的治愈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总有效率比较,手术治疗组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中,抗生素加中成药外敷辅助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6.5%,显著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组的75.5%(P〈0.05),但是在手术治疗组中,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未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无论在手术治疗组还是保守治疗组,利用如意金黄散外敷辅助治疗,均可以显著缩短住院时间(P〈0.05)。结论对于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治愈率提高,住院时间缩短,如意金黄散外敷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保守治疗的治愈率,并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或者保守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近日阅读发表于贵刊的一篇文章《自体干细胞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田红岸,余开湖,林凤平,等.自体干细胞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观察.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1040—1043.),该文作者将61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单纯PTA、自体骨髓干细胞(AMSC)移植、胛A联合AMSC移植治疗,随访9个月发现PTA联合AMSC移植组总有效率优于另外两组,且下肢血管狭窄复发率低于另外两组;作者认为PTA联合AMSC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PTA及单纯AMSC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程红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956-957
目的:探讨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用非透析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和K+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并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及相关因素。降低脑出血时惠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方法 结合相关献对20例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脑出血患进行分析,总结脑出血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结果 急性脑出血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脑部病变严重导致下丘脑一垂体功能失调、老年人多器官功能减退、长时间使用大剂量脱水剂及肾毒性药物明显相关。结论 合理应用脱水剂,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重视肾功能监测并早期进行多系统兼顾治疗,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