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职注册护士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职注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按浙江省28家医院注册护士总数的10%抽取1740名护士,进行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量表调查;再按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职业效能3个维度分析,并对不同医院等级、年龄和护龄的护士进行比较。结果护士轻度倦怠占48.90%,中度倦怠占46.60%,重度倦怠占4.50%。三甲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总平均得分最高,为3.25±0.96;外科护士年龄30-40岁,护龄5年以上职业倦怠得分高于护龄5年以下者( P〈0.05)。结论浙江省护士职业倦怠总体处于轻中度水平,医院等级、工龄是影响职业倦怠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娇平 《现代保健》2010,(19):108-109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的职业倦怠现况。方法随机配对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非在编护士和在编护士各64名,采用职业倦怠问卷修订版量表等四个量表,对她们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非在编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均高于在编护士。结论采取措施消除职业倦怠对于提高非在编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陕西省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职业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法,于2017年6—9月选择咸阳市8家二级以上医院共1 163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咸阳市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6.72%,其中成就感降低最严重,评分为22.41±6.15;职业稳定性评分为15.60±3.41,其中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评分为5.54±1.59,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评分为5.40±1.54,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评分为4.65±1.21。男性、年龄≥35岁、本科和离异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较高,而女性、年龄25~29岁、硕士、离异和丧偶护士职业稳定性各维度评分较低。不同科室和岗位的护士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离职意愿Ⅰ和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工龄、职称护士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和离职意愿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职业倦怠和职业稳定性呈负相关(r=-0.209,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是情感耗竭、人格解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漯河市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预防和减少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方法:采用中文版MBI量表对漯河市的市级、区县级和民营医院的586名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被调查护士整群抽样与国外常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院类型、不同科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之间的护士在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护士群体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在加强预防和矫治时,更应重视社会支持和组织情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萍 《职业与健康》2014,(3):414-416
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由于护士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因此,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也一直是职业倦怠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职业人群之一,医护人员发生职业倦怠机会高,尤其以护士更为突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主要相关因素有年龄、护龄、婚姻、工作之余的家务劳动、学历、职称、劳动关系、收入、工作量、工作岗位和轮班等因素,由于护理模式向整体护理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护理角色职能发生质的改变,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重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作者就护理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内涵、危害、原因、职业倦怠现状及预防,同时指出干预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不同影响因素探索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3年7月贵阳市某三甲综合医院所有外科病区的177名外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以问卷星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倦怠量表情感衰竭维度评分25.64±11.32分,为中度倦怠;去人格化维度评分8.95±6.48分,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评分17.27±9.39分,为重度倦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子女个数、每周真正工作时间、月收入、有无讨论过职业倦怠、上班出行方式、住房情况、总体身体健康、三餐饮食是否规律等因素为外科护士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有无讨论过职业倦怠、住房情况、日常运动情况等因素为外科护士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子女个数、每周真正工作时间、有无讨论过职业倦怠、住房情况、三餐饮食是否规律等因素为外科护士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谈论过职业倦怠、总体健康状况、子女个数、每周真正工作时长是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外科护士职业...  相似文献   

7.
护士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总结出预防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对策,包括医院管理人性化、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健康人格和压力管理课程培训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夜班、每周工作时间、护患关系均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付出-回报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以及消极怠慢维度呈密切相关(P<0.001),且紧张程度越高,对这两个维度的解释力越大。而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只有高紧张型护士的得分较低紧张型护士明显降低(P<0.001)。结论职业紧张、年龄、夜班、护患关系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此结果制定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预防或减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了解护士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的发生情况;研究护士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感的之间的联系,以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样本选择为某市一家三级医院的护士,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抽取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130名在职护士,采用护士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调查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职业倦怠状况中的EE耗竭最为明显(P<0.01);调查对象工作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2.98±0.37,工作满意度处于中下水平;科室,年龄,护龄,受聘形式、职业发展机会、对环境的责任与控制、同事关系、被认可与表扬、排班、家庭与工作平衡、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与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的密切相关.结论 工作满意度的下降会影响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成就动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特征及工作情况问卷、成就动机量表和Maslach 工作倦怠量表对山东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2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为(38.69±6.16)分, 避免失败的动机为(39.48±6.78)分;职业倦怠的平均标准分为(36.36±19.88)分, 其中情绪衰竭维度(16.40±8.31)分, 个人成就感维度(13.73±9.87)分, 去人格化维度(6.23±5.87)分;追求成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618, P<0.05;), 避免失败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319, P<0.05);职业倦怠的严重程度还与子女状况、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变量有关(P<0.05)。结论 护士成就动机的大小影响职业倦怠程度, 避免失败动机越大, 职业倦怠越严重, 成就动机越小, 职业倦怠越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兰州市三甲医院护士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管理者采取针对性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运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紧张压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及离职倾向量表对兰州市三甲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职业压力中任务过重、任务冲突、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职业倦怠现状,明确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减轻ICU护士职业倦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ICU 204名护士,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简易应对方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36±0.42)分,其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其护士最主要工作压力源(2.95±0.67)分。ICU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为(1.78±0.46)分,与全国常模无差异;消极应对方式为(1.16±0.54)分,低于全国常模;ICU护士情感枯竭为(26.60±10.23)分,个人成就感为(26.20±9.78)分,去人格化维度为(6.99±5.31)分。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职业压力、消极应对与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积极应对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 ICU护士职业压力愈大,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愈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方式易使情感枯竭、去人格化程度增高。  相似文献   

13.
Freudenberger等提出职业倦怠是指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而又无法获得预期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对工作的厌恶和冷淡,对服务对象的退缩和不负责任及由此所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  相似文献   

14.
陈爱秋  王清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9-2350,2353
目的通过对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护士52人作为试验组,随机抽取其他科室护士52人作为对照组,应用职业倦怠量表(MBI)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在进行6个月的干预后再次填写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与其他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3.11±5.97,8.78±4.63、6.46±3.37,32.21±5.43、38.73±3.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急诊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得分分别为30.28±8.93、26.96±7.33,8.78±4.63、6.73±4.05,32.21±5.43、37.80±3.68,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减轻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科室护士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状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期为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参考。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工作倦怠量表对北京市西城区3家医院273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护士在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得分比内科、外科护士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组护士焦虑、抑郁、精神症状情况得分、外科组护士焦虑、抑郁、精神症状情况得分高于门诊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科与外科护士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基本一致,而且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差;门诊护士工作倦怠程度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得分大于内科组和外科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职业压力源和工作倦怠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护士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感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样说明心理健康问题会对护士产生工作倦怠感知。结论护士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感越强,对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影响越大。医院应从管理学角度对护士采取降低或消除职业心理压力的措施,对护士实施心理方面、减压方面训练,以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关注护士职业倦怠以及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干预已成为当今医疗服务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职业倦怠的概念、人格因素、应付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及其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期望对我国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引起重视,并提供必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职业倦怠的概念及其影响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等,1974年最先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t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职业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特殊性.随着医疗技术发展,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更加广泛,对手术护理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给手术室护士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手术室护士抑郁症发生率和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普通人群和普通护理人群,因此针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应予以重视和应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职业使命感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深圳市6所医院的486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职业使命感处于中上水平,导向力维度得分偏低;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韧性得分偏低;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低成就感得分偏高。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护士职业使命感对其心理资本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P<0.01)对其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P<0.01);心理资本能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36,P<0.01);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乐观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士职业使命感可以对其心理资本产生正向影响,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护士的专业自信、乐观水平和积极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其工作性质,护士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很好的干预和调节作用。通过医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护理文化、科室文化和业余文化五个层面的建设和干预,提升护士的职业情感、职业尊严和成就感,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有效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1].在我国,行业的激烈竞争、技术挑战、繁重的工作压力、工资及其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晋升机会少等因素成为护士职业倦怠的潜在根源.护士职业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尽管只发生在个人身上,但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问题,是个体、组织、社会多方面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干预护士的职业倦怠,对于改变其工作的倦怠现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