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痔的治疗有许多方法。但以往都只切除痔组织而没有论述痔的病因。作者研究表明,痔是一种疾病,直肠肿块仅是一种表现,而不是病因。痔病人的直肠颈压力都是高的。高直肠颈压力和痔的形成曾被认为是由肛门直肠带所致,它是一种纤维管,在齿线下部。基于这些发现,采用了一种新的手术来治疗痔。现报告502例治疗的结果。解剖学基础作者最近研究证实,肛管是不存在的,直肠和会阴皮肤是连续的。直肠颈是从肛提肌到会阴皮肤的一段直肌狭窄部分。狭窄部以上是直肠固有部。肛门直肠窦是直肠颈下部粘膜下的一个环形凹  相似文献   

2.
肛门括约肌损伤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直肠环亦称耻骨直肠环,是肛管与直肠连接处括约肌群的总称。由耻骨直肠肌、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下部、肛管外括约肌的深部和邻近的部分肛提肌纤维等几乎全部肛管直肠的肌肉组成,对排控便起重要作用,其中耻骨直肠肌是维持肛门自制的关键性肌肉。各种原因导致此环不完整,均可引起大便失禁。一、肛门括约肌损伤的常见原因1.外伤:由于车祸、高空坠落伤等原因导致的肛门括约肌损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此类患者多合并有骨盆骨折、会阴部严重的撕裂伤,常因患者有意识障碍、疼痛剧烈、伤口位于直肠肛管内等原因易于漏诊。2.产伤:多见于经阴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文献,阐述直肠癌的MRI影像分期,壁外血管侵犯和环周切缘累及的MRI影像特征,以及肿瘤远端边缘距肛管直肠环/肛缘距离的测量。结果在T2WI序列图像中,T1期表现为等信号肿瘤组织取代正常黏膜下层,未侵及固有肌层;T2期表现为固有肌层内见肿瘤信号,但肿瘤没有侵及高信号的直肠系膜脂肪;T3期表现为肿瘤突破固有肌层,侵犯高信号的直肠系膜脂肪;T4期表现为肿瘤侵犯邻近结构或器官。转移淋巴结表现为边界不规则,在T2WI序列图像中呈混杂信号。在T1WI序列图像上,直肠壁外血管内可见肿瘤信号,并伴有血管不规则迂曲和扩张。在T2WI序列图像上,存在转移淋巴结、壁外血管侵犯及残留肿瘤距低信号直肠系膜筋膜在1 mm以内者,预示环周切缘阳性。在T2WI序列图像上,高信号的黏膜下层与等信号肿瘤连接处为肿瘤远端边缘,等信号耻骨直肠肌顶端为肛管直肠环的顶点,等信号外括约肌皮下部的最低点为肛缘。结论 MRI检查可为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肿瘤高度的测量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有助于直肠癌的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4.
狗闭孔内肌替代盆底肌功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提肌是盆底主要的肌肉 ,在排便中有重要作用 ,但在某些病理状况下可出现功能不良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用闭孔内肌替代盆底肌功能的可能性。  方法 :本实验共用 1 0条蒙古狗 (雄性 7条、雌性 3条 )。麻醉后 ,仰卧。距肛缘 0 .5~ 1 cm处分别于肛门两侧作长约 2 .5~ 3cm长的切口 ,进入坐骨直肠窝。切除肛提肌 ,游离闭孔内肌下缘 ,将游离的闭孔内肌下缘与肛管直肠连接部、膀胱颈部和阴道穹隆 (仅指雌性狗 )缝合。术前、术中、术后( 1、 3、 6个月 )分别测定直肠肛管压力并记录肌电图。术前取肛提肌样本作组织学检查 ,并于术前、术后 ( 3、…  相似文献   

5.
本文术式:是在“Miles根治术后会阴部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治低位直肠癌成功的基础上,设计了“上段直肠癌保留外括约肌肌环加结肠套叠式肛门直肠重建”术。目地是以期使保留肛门中段直肠癌的切除范围扩大到接近Miles术切除范围,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既能保留自主收缩的外括约肌肌环,又可避免前切除等腹内易发生的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腹内无吻合口)。手术方法:腹内切除范围同Miles手术。会阴部:先沿肛缘荷包缝闭肛门,在荷包线外环切皮肤至外括约肌肌环表面,钝性向上推剥开肛管粘膜显露完整的外括约肌肌环,用双食指扩肌环至容纳3~4横指,再潜行向上方肠壁外侧方游离,切除内括约肌、提肛肌及肛管直肠环等组织,与腹部手术组会合。将游离肛直、乙肠拉出肛门创口外。在肿瘤上界15cm以上预切肠管线上方3cm处进针向上4cm行常规结肠环状套叠式缝合,重建内括约肌,并重建肛直角,人工直肠瓣,结肠残端与皮缘间断缝合。本组共施术164例,对超过3~5年以上者112例进行随访。男55例,女57例,年龄18~82岁。肿瘤下界距肛口7~8cm者96例,9cm者9例,10cm者7例。Dukes分期A期17例,B期43例,C期52例。术后3年内死于肝等转移8例,3年生存率92.86%(104/112),3~3年半死亡3例,5年生存率79.25%(42/53)。  相似文献   

6.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APE)是指自肛提肌外层面向后及向两侧尽可能靠近闭孔内肌的范围分离至与直肠系膜会师.与标准APE手术相比,其切除范围增加了连续且完整的外括约肌以及直肠及肛管附着的连续肛提肌。本研究旨在评价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肛提肌外APE手术较传统APE手术的优劣。  相似文献   

7.
直肠拉出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系列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ou X  Feng G  Yu B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16-718
为了提高Bacon式直肠拉出切除术后患者的排便控制能力,免去二期手术切除拉出结肠,作者对Bacon手术进行了4次改进。第一次保留了肛提肌,第二次保留了齿线和肛管移行区(肛管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了排便控制能力;第三次改进简化了经肛门的切除操作。第四次改进将拟拉出的结肠端肠管环扎于螺纹内支撑管上,以替代结肠拉出,转流粪便。当环扎线远端肠管坏死脱落时,近侧肠管已与肛管内创面和盆壁靠拢愈合。这就免去二期手术切除肛门外结肠,从而缩短住院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手术适应于在切除足够的癌远端肠管和周围组织后,肛提肌上剩余直肠不足1cm,很难经腹腔吻合的低位癌;从而扩大了保肛手术的适应范围。本手术是Parks手术一种很好的替代。  相似文献   

8.
肛管肛管的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描述不一。解剖学肛管:是指齿状线至肛缘的长度,约为1.2~1.5cm,肛管的上段有柱状上皮转化为移行上皮并与鳞状上皮相连接。我国近几年解剖学教科书将肛管定义为:直肠穿过盆膈后至肛门缘的一段肠管,约40mm长,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这种描述与外科学肛管相似。外科学肛管:是肛门直肠环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肛缘)。这段管状结构实际上是直肠肛柱区加解剖学肛管,直肠肛柱区长约1.5~2.0cm,故外科学肛管长约3.0~3.5cm。肛肠外科疾病如痔、瘘等大多在这段区域内发生,所以曾经在一段时期临床…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评价保肛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MRI、术前活检病理,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5例和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低位直肠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高中分化腺癌、隆起型、未浸透深肌层、环周度≤1/2周,无肠旁淋巴结肿大、距齿状线1cm以上。高中分化腺癌、溃疡型≥1/2周,浸透肠壁深肌层、无盆腔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力学角度应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对肛管直肠环进行有效预测评估与量化评判。方法:提取直肠癌术后组织标本获得肛管直肠环样本,进行静态拉伸试验,获得肛管直肠环肌群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将使用MR扫描得到的盆底肛提肌、肛门扩约肌复合体转换为可导入仿真软件的三维几何模型;再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模拟肛管直肠环肌群在不同排便条件下所承受的应力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直径的圆柱作用于肛管直肠环,可以有效地模仿人静息状态、强忍状态,力排初状态以及增大腹压的各种活动状态如喷嚏、咳嗽、负重活动。结论:肛管直肠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为有效地模拟肛门不同手术方式导致的肛门控便功能障碍研究提供了有效真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肛隐窝炎也称“不完全性肛瘘”,是肛瘘、痔和肛裂的伴发症或前驱病。在各种直肠炎中,肛隐窝炎占有特殊的地位,肛隐窝炎多发于肛管后正中与其病程和扩散同样重要。作者用20具尸体进行肠系膜下动脉及左右髂内动脉造影显示肛管的血液供应,用30具尸体肛门作连续切片(4500张)观察肛隐窝的分布与肛管环的关系。结果显示来自阴部内动脉的直肠下动脉是肛提肌以下的主要供养血管。直肠上动脉和直肠中动脉的大口径吻合仅散在存在并主要见于前正中处。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2.
引言直肠周围脓肿有迁延和形成瘘倾向,其原因至今不清.直肠周围脂肪抵抗力差及通过瘘管内口或外口导致反复感染等诸如此类的解释,均不能令人满意.有些学者认为多数瘘的形成是由于肛腺感染所致,但Goligher等提出肛瘘起源的隐富腺体理论占文献的比例不到2/3,这些互相矛盾的解释促使作者重新研究肛瘘的病理,试图从病理的角度阐明其病因学.解剖问题近来一项研究认为,无论从解剖学或胚胎学观点,肛管不存在.它是直肠向会阴部皮肤的直接延伸.肛提肌平面以下的直肠挟窄部份称为《直肠颈》,而平面以上部份则是《固有直肠》.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直肠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全大肠切除回肠与肛营一期吻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方法。方法 本术要求在直肠游离达肛提肌水平后继续推进于直肠内外括约肌之间。使直肠从肛管内翻拖出后。皮肤、齿状线及直肠粘膜成同一平面.其间无间沟及反折。在齿缘水平回肠与肛管于肛外行一期吻合。结果 本组16例。主要表现为严重便血、腹泻贫血及营养不良。均经过长期的内科治疗。癌变的两例病史分别为7年、17年。术后一个月内每周排便6~12次,3个月后正常,16例中随访6个月~5年,均获治愈。结论 因其结直肠切除彻底故而无复发.回肠肛管血运极其丰富,吻合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全大肠切除回肠与肛管一期吻合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方法。方法本术要求在直肠游离达肛提肌水平后继续推进于直肠内外括约肌之间,使直肠从肛管内翻拖出后,皮肤、齿状线及直肠粘膜成同一平面,其间无间沟及反折。在齿缘水平回肠与肛管于肛外行一期吻合。结果本组16例。主要表现为严重便血、腹泻贫血及营养不良。均经过长期的内科治疗。癌变的两例病史分别为7年、17年。术后一个月内每周排便6~12次,3个月后正常。16例中随访6个月~5年,均获治愈。结论因其结直肠切除彻底故而无复发,回肠肛管血运极其丰富,吻合易于成功。  相似文献   

15.
肛管肛管的准确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长度描述不一,一些教科书将肛管定义为从齿状线至肛门缘,长约3~4cm,显然混淆了解剖学肛管和外科学肛管,应予更正。解剖学肛管:是指齿状线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肛缘)。这段管状结构长度约1.5cm,肛管的上段有柱状上皮转化为移行上皮并与鳞状上皮相连接。我国近几年解剖学教科书将肛管定义为:直肠穿过盆膈后至肛门缘的一段肠管,约40mm长,以齿状线为界分为上、下两部。这种描述与外科学肛管相似。外科学肛管:是肛门直肠环至齿状线下方1.2~1.5cm处(肛缘)。这段管状结构实际上是直肠肛柱区加解剖学肛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对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ELAPE)的腹组操作进行改良——即在腹部操作过程中经盆腔途径直视下切断肛提肌治疗低位直肠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到2013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对36例低位直肠恶性肿瘤(距肛缘小于或等于5cm)患者行腹腔镜(26例)或开放(10例)手术中经盆腔途径行ELAPE术,术中可根据肛提肌受累情况个体化决定肛提肌切除范围:会阴部操作时无需翻转患者体位。总结该改良术式的初步应用结果。结果除开放手术者术中发生1例直肠穿孔外。其余患者术中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及中转手术。手术时间为(220.9±36.8)min,术中出血量为(121.6±99.7)ml。所有标本切断的肛提肌均附着在直肠系膜上,标本的环周切缘阳性率为5.6%(2/36)。术后随访2—27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经盆腔途径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操作简单、术中可个体化决定肛提肌切除范围、手术时间短和近期肿瘤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裘华德 《腹部外科》1989,2(3):139-140
经括约肌直肠手术(TranssphinchricOperation of the Rectum,以下简称TSOR),亦称骶骨旁路直肠手术(Parasacral Surgerg ofthe Rectum),1880年由Cripps首次报告,但在以后的近百年间很少得到应用,本世纪70年代以后才渐逐为人重视。 TSOR的特点是在骶骨旁切口,经肛提肌、肛括约肛、肛尾韧带、骶棘韧带和骶前筋膜(Waldeyer筋膜)到达直肠、肛管后方,然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作者基于过去对提肌裂隙及提肌隧道的研究,提出一种保留括约肌的手术方法,即在内外括约肌之间分离肛管直肠,保留提肌隧道及外括约肌。本文是对85例肛门直肠游离手术术后5~10年的随访报告。内容包括直肠内压力及肌电测定。解剖要点:提肌隧道包括两层横纹肌:外层是耻骨直肠肌,为隧道的收缩器,与随意性自制有关;内层是肛门悬带,为隧道扩张器,可开放直肠颈及肛管,帮助排便。此外,耻骨直肠肌还将直肠颈、尿道、阴道等包绕在一起,构成这些器官的“总括约肌”,而直肠、尿道及阴道又各有其“单个括约肌”。这种双括约装置保证了一旦其中之一受损时,肛管的括约功能不致完全丧失。病人:85例中,直肠癌40例(男28,女12,35~70岁,平均54岁);血吸虫性直肠巨大乳头状  相似文献   

1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扩大根治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大根治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5例实施保肛手术,对其中62例在扩大根治手术同时完成保肛手术。保肛扩大手术选择标准,高中分化腺癌,浸润到深肌层以上,环周度≥1/2周,肠旁淋巴结肿大者,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保肛术式,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术后随访1 ̄3年,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徐忠法,五项10分标准评价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肠下动脉与直肠系膜的解剖学关系。方法 对10具尸体(男性7具,女性3具)的盆腔进行解剖,观察直肠下动脉与直肠系膜的解剖学关系。结果 在9例标本中发现直肠下动脉,其中单侧为6例(左侧多于右侧),双侧均存在为3例;共发现直肠下动脉12支,其中10支直肠下动脉起源自阴部内动脉;所有发现的直肠下动脉沿肛提肌表面走行,潜行在膀胱腹下筋膜与盆壁融合的筋膜弓下;6支直肠下动脉在直肠系膜外侧于直肠与肛提肌交界处进入直肠肌层,5支穿过膀胱腹下筋膜脏侧筋膜进入直肠系膜。结论 直肠下动脉是较为恒定存在的直肠血供动脉。直肠下动脉进入直肠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不经过直肠系膜,在直肠与肛提肌交界处直接进入直肠,一种穿过膀胱腹下筋膜脏面筋膜进入直肠系膜。是否进入直肠系膜,或可作为判断直肠下动脉单、双侧出现的依据。未进入直肠系膜的直肠下动脉,在直肠手术中不会受到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