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颞下颌关节内有高应力密切相关。减数拔牙后伴随着磨牙位置的改变,建立新的咬合关系往往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内应力环境发生改变。目的:在牙尖交错位时,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正畸减数拔牙后不同程度磨牙前移下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在山东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正常牙合患者1例,收集其锥形束CT和MRI数据,分别建立减数前、减数后上下磨牙前移1/3拔牙间隙(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及减数后上下磨牙前移2/3拔牙间隙(拔除4颗第二前磨牙)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建模软件分析牙尖交错位时颞下颌关节各部位的应力分布。结果与结论:(1)减数前后模型中髁突、关节盘、骨关节窝的受力分布基本一致,髁突的应力主要分布于髁突的前部及顶部,关节盘的应力主要分布于关节盘的中带及外侧,颞骨关节窝的应力主要集中分布在关节窝的前部及顶部。与减数前相比,减数后模型中髁突、关节盘及关节窝的等效应力值减小;正畸减数拔牙后,上下磨牙前移1/3拔牙间隙模型中髁突及关节盘的等效应力值小于上下磨牙前移2/3拔牙间隙模型。(2)从生物力学角度上讲,正畸减数拔牙可以降低颞下颌关节的应力,进而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计算机分析统计了118例(236侧)颞下颌关节的12项骨性指标及10项颅面指标的正常值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各项指标之间、颞下颌关节与颅面各主要指标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说明颞下颌关节,特别是关节窝和髁突的形态大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由于颅面诸指标与颞下颌关节主要指标之间高度相关,因而本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由颅面特征指标推算髁突形态的回归方程。本文的结果可为该关节的形态研究及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颞下颌关节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209具成年标本上对颞下颌关节的下颌窝、下颌头、关节盘及关节囊进行了观测;对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及弹响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是人体颌面部稳定而灵活的左右联动关节。CT、MRI等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颞下颌关节动态解剖的发展。本文就不同功能位颞下颌关节盘的解剖及影像解剖文献作一综述。1 关节盘的解剖1.1 关节盘的形态闭口齿正中咬合位关节盘多为椭圆形 ,有上、下两面 ,其形态分别与关节窝和髁突相适合。上面与关节窝接触 ,从后向前分为三段 ,后端形突、中段形凹、前端较平。下面与髁突邻接 ,分两段 ,后段与髁突的关节面接触 ,呈凹型 ,前段向下凸。关节盘周缘与关节囊相连 ,同时 ,盘内侧、外侧分别与髁突的…  相似文献   

5.
背景:前牵引治疗能有效改变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颌面结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颞下颌关节结构。但是关于前牵引颞下颌关节改变和颅颌面变化的相关性,尚无确切研究结果。目的:分析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牵引矫治前后牙颌面改变与颞下颌关节改变的相关性,探讨前牵引矫治对儿童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8-11岁,对前牵引矫治前后牙颌面和颞下颌关节的改变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坐标系统定位测量分析,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前牵引治疗前后骨骼矢状方向发生明显改变,颞下颌关节窝和髁状突在X轴改变明显,在Y轴改变不明显,颞下颌关节后间隙明显减小;相关性分析发现,颞下颌关节与牙颌面结构改变之间存在中等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前牵引矫治后,牙颌面与颞下颌关节结构均有明显改变,且颞下颌关节骨改建与牙颌面改变之间存在中等相关关系,但没有密切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颞下经下颌入路相关骨性结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与颞下经下颌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解剖,为扩大手术暴露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用成人尸头10例(20侧),经模拟手术后去除软组织,显露相关骨性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颧弓是暴露中颅底和颞下窝的关键,颧弓长度和下颌关节窝宽度分别为32.9±2.6mm和15.5±1.3mm;下颌孔位于下颌升支内侧面中央略偏后上方,下颌升支的斜行截骨安全且可以获得最佳的纵向暴露;颞下窝,翼腭窝和咽旁间隙骨性结构复杂,腔隙众多且互为交通;茎突是重要的解剖标志,其根部至颈静脉孔后缘仅2.95±0.25mm。结论颞下经下颌入路暴露充分,掌握相关骨性解剖对手术治疗侧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灵战  田耕  毕伏龙 《解剖学研究》2003,25(1):28-29,32
目的 为颞骨各骨管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探针及游标卡尺测量 3 2块成的中国人颞骨各骨管的有关数据。结果 咽鼓管骨部长 10 4 0mm ,鼓室口 4 4 6mm× 3 5 8mm ,峡部开口 2 3 1mm× 1 4 5mm ;岩大神经管长 13 93mm ;鼓膜张肌半管长 11 86mm ;颈动脉管垂直段高 7 5 1mm ,水平段长 15 79mm ;岩鳞裂长 7 2 5mm ,鳞鼓裂长 13 88mm ,岩鼓裂管长 5 68mm ,岩鼓裂管颅底开口距下颌窝中央 7 4 2mm。结论 经乳突咽鼓管骨部手术扩张管腔时应防止损伤其毗邻结构 ;颅中窝手术在分离颞骨岩部前面覆盖的硬脑膜时 ,注意不要损伤岩大神经和膝神经节 ;颞下颌关节的病变通过穿行岩鼓裂管的结构可能会影响中耳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伴偏斜对下颌前突患者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在Mimics中建立4名下颌前突伴偏斜患者和4名下颌前突不伴偏斜患者的三维颌面部模型,在ABAQUS中赋予模型偏侧咬合(单侧磨牙咀嚼)的肌肉力与边界条件,分析偏侧咬合工况下患者TMJ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结果偏侧咬合工况下,伴偏斜患者髁突的平均最大应力显著大于不伴偏斜患者(P<0.05),伴偏斜会使髁突处应力增加2~3倍,关节窝应力增加5~7倍,且伴偏斜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TMD)患者同侧TMJ处的应力高于无TMD患者。结论伴偏斜会增大患者髁突和关节窝的应力,TMD会引起伴偏斜患者同侧TMJ的高应力。建议根据偏斜与否考虑下颌前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全颞下颌关节假体进行三维建模,通过有限元分析 3 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原型、80% 原型及圆柱形)假体的应力分布特征,评估 3 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对 PEEK 全颞 下颌关节假体稳定性、关节运动以及关节窝的影响。 方法 建立颅颌面及 PEEK 全颞下颌关节假体有限元分析模 型Ⅰ、Ⅱ、Ⅲ,分析在牙尖交错位、切 颌位、左侧磨牙颌位及右侧磨牙颌位 4 种不同咬合条件下,关节窝假体、髁突 假体、钛钉最大应力,下颌骨应力、应变分布,以及 3 种模型的最大位移。 结果 3 种模型 PEEK 全关节假体及螺钉 的最大应力分别为 35. 22、16. 73 MPa,均低于其材料的屈服强度;模型Ⅰ、Ⅱ、Ⅲ下颌骨最大应力分别为 41. 47、42. 84、 56. 92 MPa,应变分别为 3. 896×10-3 、2. 175×10-3 、4. 641×10-3 。 3 种模型的最大位移为 209. 0 μm,位于模型Ⅲ的左侧下 颌角处。 结论 3 种不同髁突头部形态的个性化 PEEK 全颞下颌关节假体均显示出较为均匀的应力应变分布,但髁 突头部形态为 80% 原型假体的力学效果更好。 研究结果为 PEEK 全颞下颌关节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侯录等研发的颊侧多曲簧矫治器是一种新型的可全天戴用的矫治器,主要用于乳、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利用颊侧多曲簧柔和的弹力在推上颌骨向前促进其发育的同时,抑制下颌的过度向前发育,形成颌间Ⅲ类矫形力,引起颞下颌关节产生适应性改建,并使下颌功能性后退,解除反牙合。 目的:观察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测量值的变化。 方法:选择功能性或骨性下颌前突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初诊年龄5~13岁,平均年龄8.5岁。拍摄颊侧多曲簧活动矫治器矫治前后的颞下颌关节闭口位X射线片,测量颞下颌关节间隙。 结果与结论:矫治后患儿颞下颌关节间隙发生改变,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髁突明显后移位,髁突位置基本正常。说明颊侧多曲簧矫治器适当的持续加力作用,能引起颞下颌关节适应性改建,髁突前移,不会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发生,初探形态变化与组织分化的联系.方法:光镜下观察并描记胎儿期颞下颌关节窝、关节盘、髁状突及Meckel软骨组织学图像,PC机行三维重建.结果:颞骨关节面从中线向侧方逐渐沉积,覆盖原始髁突始基;软骨始基的下后缘改建迅速,稍后软骨中血管长入,并常与其上方颞骨软骨内成骨同时出现;骨化区初现于Meckel软骨下缘开始扭曲处.结论:胎儿期颞下颌关节各部分外形不断改变,与组织分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此疾病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咬合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咬合异常有多种形式,其中深覆(牙合)及过度超合与颞下颌关节紊乱征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深覆(牙合)合是一种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关系异常,一般指在正中合位时上前牙冠覆盖下前牙唇面超过1/3以上者,深覆(牙合)常伴有过度超合,重度深覆(牙合)限制前后牙齿及牙槽高度的生长,形成异常的(牙合)曲线进而导致下颌运动障碍,影响咀嚼功能,深覆(牙合)者的咀嚼效率(84.07%)明显低于正常者(97.95%);有学者发现重度深覆(牙合)患者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几率为70%~82.8%.1 深覆(牙合)对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影响颞下颌关节的骨性结构主要由颞骨的关节窝和下颌骨的髁状突构成,这两者之间有关节盘,深覆(牙合)者的髁状突及关节窝形态与正常(牙合)者是否有差  相似文献   

13.
颞下颌关节骨性部分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测量并分析了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建立了能较客观反映该关节形态的15项指标的正常值。用3项特征指数,即关节窝指数、关节结节指数和髁突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关节的几何形态,并表达其功能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用频数分布曲线反映其分布规律。本文认为,男性的颞下颌关节显著大于女性,而左、右侧之间,有无咬(牙合)组之间的差别均不显著。本文结果可为该关节的临床研究、病变分析乃至人工颞下颌关节的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牙合)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用不同年龄的人类颅骨标本97例,以FRANKFURT平面为基准,测量上颌牙槽弓和颞下颌关节角度以及腭和下颌窝深度.结果:新生儿、幼儿、成人、老年人的腭深分别为4.2±0.8、7.1±0.9、12.1±2.5和5.5±1.2mm.下颌窝深度分别为2.1±0.5、7.1±0.9和5.8±1.4mm.结论:(牙合)随年龄而变化,颞下颌关节形态又随着(牙合)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颞下颌关节窝的形态观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国 《解剖学研究》2001,23(3):225-226
颞下颌关节也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 ,它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 ,在解剖形态结构上具有其他负重关节所没有的特殊构造 ,它的关节窝比髁状突明显地大 ,这使得关节的运动极为灵活 ;同时它又有关节盘、韧带、肌肉等结构使其稳定。本文对该关节窝进行观测 ,为临床应用积累形态学资料。1 材料和方法材料为中国人成年人颅骨 (均未分性别 ) 115副、计双侧2 30例。其中广东佛山地区 76副 (计 15 2例 ) ;湖南邵阳地区39副 (计 78例 )。对其颞骨的关节窝 ,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主要测量两组数据 :以关节窝的顶点 (即最高点 )与通过关节结横嵴下缘的水…  相似文献   

16.
背景: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研究发现医用臭氧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疼痛,但对其镇痛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SD大鼠分成4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空气组、医用臭氧组通过关节内注射碘乙酸钠的方法建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模型,造模1周后,空气组、医用臭氧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分别注射洁净空气、医用臭氧,1次/周,共3次。造模前及造模后28 d内,采用Von Frey机械疼痛测量技术衡量大鼠颞下颌关节机械痛阈值;造模后28 d取材,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颞下颌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颞下颌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后1,3,7,14,21,28 d的颞下颌关节机械痛阈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空气组相比,医用臭氧组大鼠造模后28 d的颞下颌关节机械痛阈值升高(P<0.01);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与关节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升高(P<0.01);与模型组、空气组相比,医用臭氧组大鼠血清与关节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质量浓度降低(P<0.01);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和空气组软骨结构紊乱,呈退行性改变;医用臭氧组软骨结构紊乱程度轻于模型组、空气组;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空气组相比,医用臭氧组大鼠颞下颌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合酶2表达降低(P<0.01,P<0.05)。结果表明,医用臭氧可通过减少关节内缺氧诱导因子1α、白细胞介素1β和环氧合酶2表达来缓解SD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背景:国内外对于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相关研究甚少,以往采用传统X射线平片检查方法,近年来通过口腔锥形束CT手段获取图像资料分析优势显著,不仅可以了解髁突影像学变化特征,而且可为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提供参考。目的: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进行锥形束CT测量分析,评价在影像学成像方面的异常形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0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青少年(试验组)和80例无症状青少年(对照组),均于牙尖交错位进行锥形束CT扫描,使用Invivo 5.2软件对两组患者进行颞下颌关节三维重建影像测量研究:(1)矢状位测量:包括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2)轴位测量:包括颞下颌关节髁突前后径、内外径;(3)三维立体成像:下颌升支的高度;(4)试验组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各病理改变类型的百分比。结果与结论(1)据统计试验组中男27例,女53例,男、女比例约为1∶2;(2)组内比较:试验组双侧颞下颌关节关节上间隙、后间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对照组双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测量值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组间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全新世女性颞下颌关节测量性状的时代变异问题。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 (47 例)、青铜铁器时代(112 例) 和近代(26 例) 成年女性13 项颞下颌关节测量性状进行测量, 并运用 SPSS19.0 软件对各时代测量性状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和不同时代间差异的假设检验。结果:髁突、冠突在全新世 厚度变薄,髁突的变薄主要在新石器- 青铜铁器时代,冠突的变薄主要在青铜铁器- 近代。髁突面积在全新世缩小, 尤其在青铜铁器时代- 近代缩小的幅度更大。下颌窝深度在全新世变化不大。髁突面积/ 下颌窝面积缩小,其变化 主要发生在新石器- 青铜铁器时代。结论:全新世女性颞下颌关节仍在进化,女性颞下颌关节的演变特点与男性 颞下颌关节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背景: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已经成为矫正面部畸形的常规方法,运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内固定后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的生物力学是一种重要途径。 目的:建立精确、高仿真的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内固定后包含颞下颌关节的下颌骨模型,为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内固定后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提供基础。 方法:螺旋CT扫描后得到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模型。将三维模型包裹成单一的封闭壳,在ANSYS中进行网格划分及转换,再将模型写入ANSYS软件进行颞下颌关节相应部分的重建并模拟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及术后固定。 结果与结论:运用MIMICS及ANSYS软件建立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内固定后的带有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此模型和人体组织相比,具有生物相似性及几何相似性。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内固定后的模型,可以通过前移、后移、旋转移动远心端,再行各种方式的内固定。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可以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对各个部位施加载荷,用来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内固定后不同组织应力及位移的改变,也可以研究不同固定材料对固定后稳定性的影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一种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以模拟正畸不对称牵引治疗和关节外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病,并研究其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状突受力后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在24只SD大鼠左侧下颌角与同侧颧弓前区置入镍钛拉簧,手术不破坏关节区。对照组8只,在下颌角和颧弓区分别用钢丝结扎,但不放置弹簧。弹簧施加的牵引力分别为120g和40g,使下颌骨受到前上方向的持续牵引力,在手术后3、7、14、28d安乐死法处死动物。关节盘和髁状突进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偏移导致颞下颌关节改变的大鼠动物模型。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加力侧和对照侧颞下颌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关节盘病变较轻,髁状突病变以轻力组对照侧为重。结论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的大鼠动物模型可以部分模拟关节外不对称因素造成的颞下颌关节改建和病变:包括嚼肌功能紊乱、单侧的颌面肌肉挛缩、疤痕收缩以及正畸不对称牵引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