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某热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分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工作场所中CO、NO、NO2、SO2、盐酸、氢氧化钠、氨、肼等毒物浓度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粉尘合格率为79.1%,噪声合格率为70.6%,作业环境温度合格率为84.6%,工频电场合格率达100.0%。[结论]粉尘、噪声是该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该建设项目对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和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方法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等方法,运用HACCP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结果火力发电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毒物和噪声等。经检测,定点粉尘、个体粉尘和毒物的浓度合格率分别为78.6%、90.0%和92.3%;定点噪声和个体噪声的强度合格率分别为86.1%和71.4%。检测结果除个别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定点检测浓度的合格率为78.68%、个体检测和合格率为90.9%)和噪声强度(合格率为71.4%)、给煤机平台的一氧化碳浓度(合格率为92.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HACCP可以运用到建设项目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中,为预防和控制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识别、分析某铝银浆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个体检测和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6%和90.7%;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73.9%;高温、毒物均符合标准。结论粉尘、噪声、高温为该企业关键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黄燕玲  龙登燕  刘智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695-1697
目的了解佛山市陶瓷行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整改后的效果,规范该市陶瓷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预防粉尘和噪声危害的发生。方法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要求,制定统一的检测与评价方案,对陶瓷企业工作场所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测定,并半整改前和整改后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陶瓷企业整改后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总粉尘、呼吸性粉尘、噪声的合格率分别提高了近30%、20%和20%。结论佛山市陶瓷行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较好的控制,整改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作业场所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SO2、HCl、CO、H4N2、H2S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为92.86%。结论该项目对粉尘、噪声、化学性有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检测某卷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卷烟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和粉尘。卷烟制造部的噪声和粉尘检测结果都有超标:噪声合格率为88.9%,粉尘合格率为64.1%。照度合格率为3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都未超过限值要求。结论该卷烟厂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了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与个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防护措施效果良好,目前尚无职业病发生。但应改进生产设备的保养方式,以进一步降低工作场所粉尘的浓度和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饲料预混料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和噪声,其中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87.5%,噪声监测点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项目对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辖区内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情况,掌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云浮市107家企业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7家企业的检测结果中,噪声检测点占55.9%,粉尘点占29.7%,化学因素点占14.4%;噪声检测合格率最低(64.3%),其次为粉尘(76.7%),化学毒物最高(98.92%)。小微型企业粉尘检测合格率最低(67.6%),中型企业噪声合格率最低(6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粉尘检测合格率低,分别为48.9%和65.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力行业噪声检测合格率低,分别为51.0%、56.8%和58.1%。结论云浮市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以粉尘和噪声为主,小微型企业粉尘危害严重,中型企业噪声危害严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高,是职业卫生监管部门督查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企业防火门制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结合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水平及检测结果,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及高温。现场检测23个检测点,130份样品。粉尘检测5个点,32份样品,工作场所粉尘浓度合格率100%。生产性毒物检测4个点,检测84份样品,毒物浓度合格率100%。噪声测定11个点,噪声强度合格率91%。紫外辐射测定2个点,合格率100%。高温测定1个点,合格率100%。结论由于该项目中噪声1个检测点超标,应高度关注超标岗位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某五金加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法,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氧化锌、乙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52.3%,紫外辐射合格率75.0%,照度合格率48.1%。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但需进一步完善隔声、消声降噪措施和紫外辐射的个人防护,调整部分工作场所的照度。  相似文献   

11.
张守刚  张荣  宋伟  孙建英  谢国祥 《职业与健康》2009,25(15):1653-1655
目的评价某新建汽车生产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状况及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确定存在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最后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化学毒物和工频电场均符合国家标准,噪声合格率为73.1%,照度合格率为83.3%。结论该项目粉尘及化学毒物控制效果较好,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限制接触声时间,加强防噪声耳罩或耳塞配戴,增加工作场所照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某以焦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15个,合格点位8个,合格率53.3%;检测化学毒物18种,共计201个点位,其中氨的合格率为93.7%,其余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检测涉及37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5个工种,合格率为40%;照明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氰化氢、苯并(a)吡、苯系物、硫化氢、萘、二硫化碳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油田公司职业卫生现状。方法现场调查该公司各分厂生产工艺流程、有害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情况。对有害作业岗位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全公司从事有毒有害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该公司存在有毒有害因素分厂的8家企业,检测噪声强度315个点,合格率95.2%;化学毒物524个点,合格率96.7%;粉尘浓度26个点,合格率100%;职业病检出率为0,但1426人接触噪声人员中,检出听力损失医学观察对象85人,异常检出率5.96%。体检项目:电测听异常率最高为21.3%,其次B超异常检出率为18.3%。结论该油田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苯系物、粉尘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噪声危害应成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虽然该公司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但应加强超标点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汽车改装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查找超标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汽车改装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CO、NO、NO2、MnO2),紫外线辐射和噪声。检测13个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8个岗位不合格,超标率为61.5%;检测14个岗位的噪声强度,8个超标,超标率57.1%;除调漆室和室内喷漆岗位的苯浓度超标外,其他岗位的化学有毒物质经检测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部位,综合采取防尘、防毒、防噪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炜钰  谭夏优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62-1063
目的了解广州市木质家具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状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和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木质家具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木粉尘、噪声和甲醛,采样点其合格率分别为46.3%、17.3%和85.4%。结论广州市木质家具行业存在粉尘、噪声和甲醛等职业病危害。应采取防尘与噪声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卫生监督及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家具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厂40.0%噪声检测点8 h等效A声级不符合GBZ 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噪声强度最高为89.3dB(A),木粉尘、滑石粉尘、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丁酯的检测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与职业有关的异常情况。结论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应加强噪声的检测及防护。  相似文献   

17.
张弦  李明 《职业与健康》2010,26(9):975-977
目的识别、分析某木制板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木制板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化学毒物(特别是甲醛)、粉尘、高温和噪声是该木制板厂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结论该木制板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应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点入手,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尤其应重视对化学毒物(特别是甲醛)、粉尘、高温和噪声的防护。  相似文献   

18.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8-2611
目的评价某汽车、摩托车用铸锻毛坯件生产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共16种,其中粉尘5种,定点检测60个点位,个体检测27个岗位,合格率100%。检测化学毒物5种,共计30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定点检测60个点位,合格率48.3%;噪声个体检测56个岗位,合格率为23.2%。高温、工频电场、紫外线、照度、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为开展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1月至2005年3月大兴区网上申报的213家企业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3家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有毒化学物质等30余种;监测点总体检测合格率为70.76%,其中粉尘和噪声合格率仅为42.92%、58.5%,且以家具企业的合格率较低;劳动者健康体检率为53.00%,其中以轻工类行业体检牢最低,为30.25%。[结论]大兴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各项检测以粉尘、噪声合格率较低,职业病防治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对上述企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20.
长沙铁路片区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张佩元 《职业与健康》2012,28(9):1056-1057
目的了解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为铁路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询问及查阅档案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铁路片有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设置、应急配备的占100%,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率均77.0%;共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点122个,主要为粉尘、物理因素(噪声和高温)、毒物3大类,总监测122个点,合格率为70.9%。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危害性最为突出,检测点数多(39.3%),接尘人数多(65.0%);总涉及接触人员8 006人,总健康监护率为93.9%。结论长沙铁路片区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机构、应急设置健全,职业病危害控制,监测、防护、建档工作有待加强。粉尘、噪声、毒物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