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比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IL-6、IL-10、TNF-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溃疡性结肠炎(UC)组64例,对照组6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 UC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重度UC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均P<0.05),IL-10水平重度UC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结论观察UC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及其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AP)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等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AP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1例,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0天后,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TNF-α,IL-6,IL-8的血清水平。对照组儿童则抽血一次查TNF-α,IL-6,IL-8的水平备对照。结果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TNF-α,IL-6,IL-8的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可调节AP患儿的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姚军  钟萍  阳华  朱春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906-4907
目的:探讨血清IL-6、TNF-α和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46例EMS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结果:EMS组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SⅢ~Ⅳ期患者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复发组血清IL-6、TNF-α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IL-6、TNF-α和VEGF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TB)、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35(IL-35)、白介素-37(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4月-8月收治的ATB患者43例,设为ATB组,43例LTBI患者,设为LTBI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3名设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比较不同病情、有无胸水活动性肺结核、肺结核组治疗后患者血清指标,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IL-6、IL-35、IL-37、TNF-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TB组、LTBI组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TB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LTBI组(P<0.05);伴空洞ATB患者血清IL-35、IL-37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空洞患者(P<0.05);伴胸水ATB患者血清IL-6、IL-35水平均明显著高于无胸水患者(P<0.05);ATB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35、IL-37、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ATB患者血清IL-6水平与IL-35、IL-37分别正相关(P<0.05),与TNF-α无关,IL-35与IL-37、TNF-α分别正相关(P<0.05),IL-37与TNF-α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35、IL-37及TNF-α对结核感染状态有一定的鉴别判断作用,IL-35等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对ATB病情程度、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IL-2、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30只12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补佳乐组、壳聚糖组。称重后分别按照壳聚糖组1 500 mg/kg.d、补佳乐组1 mg/kg.d、正常组用生理盐水3 ml/只进行灌胃,每天一次,连续30天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IL-2、IL-6、TNF-α水平。结果:壳聚糖组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可以提高围绝经期大鼠血清IL-2水平;降低IL-6、TNF-α水平,从而改善围绝经期大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IL-6、IL-8、IL-10及TNF-α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同期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乳腺良性肿瘤组,6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3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根据临床分期,将乳腺癌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乳腺癌组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依次呈递增趋势,且乳腺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乳腺良性肿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随着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的患者,且骨转移患者高于其他脏器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重度乳腺癌化疗有效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较均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的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TNF-α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升高均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血清IL-6、IL-8、IL-10及TNF-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手术乳腺癌术后1个月、化疗1个疗程(21天)患者50例,化疗前、后均静脉采血,同期选取体检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亦静脉采血,均留取血清待测。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IL-6、IL-8及TNF-α的蛋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法检测IL-6、IL-8及TNF-α的细胞阳性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化疗前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蛋白水平及细胞阳性百分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蛋白水平及细胞阳性百分率均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蛋白水平及细胞阳性百分率明显高于化疗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疗能够通过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IL-6、IL-8、TNF-α的水平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这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通过检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IL-1β、IL-6、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免疫功能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预防与治疗措施提供依据。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可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而在治疗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改良Kupperman评分为(26.08±9.58)分,治疗后为(5.14±1.51)分;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2.67,P<0.05)。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治疗前E2水平与IL-1β、IL-6、TNF-α呈负相关,而在治疗后FSH与IL-1β、IL-6、TNF-α呈正相关。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存在免疫激活作用,IL-1β、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病情变化的一个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89例,分为呼吸衰竭组51例和非呼吸衰竭组138例,收集同期COPD缓解期患者39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使用肺功能检测仪和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1秒率(FEV1%)、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组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呼吸衰竭组和非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FEV1%、FEV1/FVC、PO2水平明显低于非呼吸衰竭组,PCO2水平明显高于非呼吸衰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与FEV1%、FEV1/FVC、PO2呈负相关(均P<0.05),与PCO2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变化能够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溶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调节炎性因子(IL-1β、IL-6、IL-8及TNF-α)的影响,为患儿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齐河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L-1β、IL-6、IL-8及TNF-α的变化情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的IL-1β、IL-6、IL-8及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IL-1β、IL-6、IL-8及TNF-α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0 0,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0 0,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调解IL-1β、IL-6、IL-8及TNF-α等免疫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程光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728-473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35例,两组乳腺癌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采血及术后第7天采血;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妇女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TNF-α、IL-6和IL-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后第1天相比较,术后第7天常规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心理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常规护理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仍高于心理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进一步降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强患者免疫力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 (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三烯B4 (LTB4)、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哮喘患儿在长期吸入糖皮激素后对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的调节作用.方法:采集哮喘急性发作期30例、缓解期20例及健康对照儿童10例的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并对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实验观察,对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进行治疗前、中、后的对比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哮喘患儿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且治疗12个月后血清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IgE、TNF-α、IL-8、LTB4、IL-17参与了哮喘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与下调血清中IgE、TNF-α、IL-8、LTB4、IL-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903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TNF-α、IL-6、IL-2、IL-10水平变化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组患者903例,经检查分析双方父母染色体异常的情况、生殖器官和生殖道异常、感染、外界细菌侵袭等原因;对照组则为同期在该院进行诊查治疗的正常人工流产手术患者70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血清分析,研究其相关性。结果:URSA组患者中TNF-α和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IL-6和IL-10水平比对照组的患者低,两组检查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IL-6、IL-2、IL-10水平与患者自然流产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2、IL-10水平变化对于复发性流产的发病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与其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以防止复发性流产的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孙燕  陈佩  钟莉娉  苏琳  袁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40-3943
目的:测定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中TNF-α、IL-6水平,探讨TNF-α和IL-6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Q RT-PCR)方法测定6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相比,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两者水平呈负相关性(r=-0.433,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NF-α水平,IL-6水平、流产次数与正常早孕妇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和IL-6可能参与了复发性流产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早产(PPROM)合并宫内感染孕产妇的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PPROM孕产妇86例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宫内感染47例为感染组,未合并宫内感染39例为非感染组;破膜时间<24h 55例,≥24h 31例。胎膜完整早产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MH、IL-6、IL-8、TNF-α水平。结果:血清AMH、IL-6、IL-8、TNF-α水平感染组、非感染组、对照组依次降低(P<0.05);破膜时间≥24h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高于破膜时间<24h组(P<0.05),AMH水平不同破膜时间组间未见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MH与血清TNF-α呈相关性(P<0.05),与IL-6、IL-8无相关性(P>0.05);TNF-α、IL-6、IL-8间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PPROM孕产妇血清AMH、IL-6、IL-8、TNF-α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探讨TNF-α及IL-2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7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38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孕妇(IGT)及42例正常妊娠妇女空腹血清TNF-α及IL-6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DM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IGT组比较,GDM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3组孕妇相比,血清TNF-α、IL-6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GDM组血清TNF-α水平和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推测TNF-α、IL-6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景平  罗琼  高艳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179-218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患绒毛膜羊膜炎的监测价值。方法:对68例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6、IL-8和TNF-α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36例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IL-6、IL-8均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也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血IL-8、TNF-α水平与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孕妇血中IL-6和IL-8联合测定,可作为监测绒毛膜羊膜炎的重要指标;血TNF-α的测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丽云  王晔  何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3,(14):1731-1733+1740
目的 观察比较口腔种植修复术与固定义齿修复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咀嚼功能、IL-6、TNF-α的影响,并分析IL-6、TNF-α与患者咀嚼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口腔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80例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固定义齿修复法,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IL-6、TNF-α含量及咬合力水平,对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咬合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IL-6、TNF-α、咬合力水平都升高,且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与患者咬合力存在明显负相关(r=-0.437,r=-0.460,P<0.05)。结论 牙列缺损口腔种植修复法临床疗效更好、能明显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并且其疗效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口腔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hs-CRP、IL-6、TNF-ɑ水平的变化,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IL-6、TNF-ɑ水平,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hs-CRP、IL-6、TNF-ɑ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检测,实验组患者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极显著(t=5.530 6,P0.01;t=15.0578,P0.01;t=49.866 1,P0.01);且实验组患者的CD8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极显著(t=7.166 8,P0.01),实验组患者的hs-CRP、IL-6、TNF-ɑ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hs-CRP、IL-6、TNF-ɑ水平,两组间差异显著(t=28.513 9,P0.01;t=14.852 1,P0.01;t=11.967 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密切联系,而且与患者血清中的hs-CRP、IL-6、TNF-α水平相关,因此通过调控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中的hsCRP、IL-6、TNF-α水平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脂肪因子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44例为研究组,另收集同期体检的正常体重儿童144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检测血清IL-6、CRP、TNF-α、脂联素、瘦素、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结果研究组儿童血清IL-6(1.24±0.14)pg/ml、CRP(2.97±0.89)mg/ml、TNF-α(1.73±0.30)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儿童血清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瘦素、Vaspin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IL-6、CRP、TNF-α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瘦素、Vaspin与IL-6、CRP、TNF-α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体内血清IL-6、CRP、TNF-α及脂肪因子表达异常,脂肪因子与IL-6、CRP、TNF-α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血清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