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小肠出血患者中应用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指导腹腔镜精确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9例小肠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先行胃镜或结肠镜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和结直肠出血,明确为小肠出血.根据出血量分为急性大量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慢性隐性出血,分别或联合进行MSCT平扫及CTA、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胶囊内镜、DSA等检查.依据病因给予急诊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其中择期手术16例(84.2%)、急诊手术3例(15.8%);单纯腹腔镜手术7例(36.8%)、导管注入垂体后叶素+腹腔镜手术8例(42.1%)、选择性插管栓塞+腹腔镜手术4例(21.1%).结论 腹腔镜联合影像学检查在精准治疗小肠出血具有诊断明确、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创伤微化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小肠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行腹腔镜诊治的5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腹腔镜探查不仅明确了所有患者小肠出血的原因,而且同时实施了相应的腹腔镜手术,其中包括7例完全腹腔镜下小肠肿瘤局部切除术;10例腹腔镜下小肠憩室切除术;37例腹腔镜辅助下小肠肠段切除术;1例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70.0±28.6)min,术中平均失血(13.5±10.2)ml,平均切口长度(3.4±1.3)cm,平均术后排气时间为(2.2±0.8)d,术后平均住院(7.8±2.9)d。2例(3.6%)术后分别出现吻合口糜烂出血和束带粘连性小肠梗阻。术后随访29(5~50)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小肠出血诊治中具有良好效果,腹腔镜小肠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小肠出血35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的病因,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9月间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除出血和贫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出血病因中小肠肿瘤为首位,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35例中,33例手术,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手术治疗病人中,28例均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肠出血2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肠出血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诊剖腹探查术的确诊率及手术止血率均为100%。本组术后死亡2例。其余23例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活动性出血期行DSA、ECT检查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术前辅助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率高,而对小肠憩室、息肉等出血病灶的诊断率低。剖腹探查和术中内镜检查是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病因的重要手段。对短期内出血量大、有休克表现和诊断不清的病例应尽早行剖腹探查术,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小肠血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小肠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程长,反复出血是小肠血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出血呈间歇性,自限性,多为黑便和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术前血管造影15例中发现病变12例,可疑病变1例,2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4例经术中触摸,透照,美蓝等方法发现病变,7例经术中内镜检查确诊。结论:血管造影是有效的检查方法,透照检查应列为术为常规,注射美蓝简便有效,术中内窥镜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胆道动脉性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自80年代以来,迄今共采用介入法诊治动脉性胆道出血21例。21例既往均有剖腹胆系手术史,患者分别于手术后数天至数月内发生胆道出血。出血常为周期性,少数患者可延续多年。本组病例在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并选择性注入栓塞剂(明胶海绵微粒)后,再次造影均显示出血停止。有3例于栓塞治疗后1 ̄3周再次出血,此3例经剖腹手术(1例)或再次介入治疗后均获治愈,作者认为本法安全,可靠,为一理想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技术在腹腔脏器急性动脉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9例次急性消化道或腹腔急性出血的患者行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对其中阳性且无治疗禁忌的40例次置入弹簧圈、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放置覆膜支架等方式行腔内止血治疗。通过术后造影、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止血是否成功。结果 47例次(47/159,29.56%)造影阳性;外科术后出血77例次,造影阳性率37.66%(29/77),非外科术后消化道出血82例次,造影阳性率21.95%(18/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阳性患者共进行40例次介入治疗,其中置入弹簧圈33例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4例次,置入覆膜支架3例次,腔内止血成功率为100%(40/40)。结论血管腔内技术是治疗腹腔脏器急性动脉出血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MSCT与DSA对小肠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9例小肠GIST患者的MSCT资料及其中6例患者的DSA特征。结果MSCT表现:19例中,病灶位于空肠16例,位于回肠2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1例;单发17例,多发2例。6例低危GIST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其中4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瘤内片状低密度及点状钙化各1例。5例中危GIST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欠清,密度不均。8例高危GIST肿瘤呈分叶状、不规则形,与周围组织间分界不清;1例密度均匀,7例密度不均;多发病灶2例,单发6例;4例瘤内可见多发不规则低密度,2例可见局限性低密度区,1例可见点状钙化。低、中、高危险度GIST动脉期瘤体均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DSA表现:6例病灶内均可见异常血管及肿瘤染色,其中4例肠系膜上动脉1条分支增粗,远段血管分支增多、紊乱,2例肠系膜上动脉2条或3条血管分支增粗,远段见球形包绕征。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情况,可为小肠GIST危险程度的预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DSA可精确定位、定量肿瘤供血动脉,客观显示肿瘤的血供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1例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患者行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行出血动脉栓塞治疗,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出血阳性率为80.65%(25/31),28例行栓塞止血治疗,1次栓塞止血成功率75.00%(21/28),2次栓塞总成功率82.14%(23/28)。7例介入术后行外科手术,包括2例空肠间质瘤及5例胃恶性肿瘤。4例胃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术后30日内再发间断出血,其中2例因基础疾病致心肺衰竭死亡。除1例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出血患者栓塞止血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支持治疗后恢复出院,余患者未出现严重胃肠缺血坏死。结论介入诊疗对胃肠道出血的诊断及止血治疗高效、安全,尤其对胃恶性肿瘤出血亦能取得良好效果,可作为内镜难治性胃肠道出血的一种较好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诊治肠道血管畸形急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13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小肠血管畸形急性出血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术前选择性行肠系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定位下行腹腔镜辅助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0例,回盲部切除末端回肠造口术1例;术中造影无法明确,内镜协助探查明确出血部位,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切除吻合1例;导管造影及内镜协助探查均无法明确出血部位,行小肠双口造瘘观察1例。1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DSA及术中造影是诊断小肠出血并准确定位的有效方法,为外科手术提供了正确的定位。DSA及术中造影准确定位后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切除病变肠段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不同侵袭危险程度小肠间质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例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不同侵袭危险程度的DSA征象.结果 15例患者中1例极低度侵袭危险程度的肿瘤DSA检查示动脉期见引流静脉,边缘清晰,肿瘤染色均匀;4例低度侵袭危险程度的肿瘤DSA检查示供血动脉增粗、边缘清晰,肿瘤染色均匀;4例中度侵袭危险程度的肿瘤DSA检查示动脉增粗紊乱,形态不规则,其中3例肿瘤染色不均匀;6例高度侵袭危险程度的肿瘤DSA检查见肿瘤血管明显增粗紊乱、边缘模糊,肿瘤染色不均匀.结论 小肠间质瘤侵袭危险程度越高,DSA检查示肿瘤血管越不规则、紊乱;而侵袭危险程度越低肿瘤血管越规则、整齐. 相似文献
15.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部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手术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行手术探查的56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小肠镜诊断结果与术中检查所见加以比较,并随访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54例(96%)经术前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其中53例(95%)术前的病灶定位与术中发现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4例定性诊断不一致,1例手术探查未发现病灶。间质瘤是本组患者中导致小肠出血的最常见病因。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术前定位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对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紧贴骨结构的血管模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①未注射对比剂螺旋扫描20次,球管曝光时间为2.1s,扫描间隔时间分别为1.9s、3.9s、5.9s、7.9s、9.9s、11.9s、13.9s、15.9s、17.9s、19.9s,2.9s、4.9s、6.9s、8.9s、10.9s、3.0s、4.0s、5.0s、6.0s、7.0s。②注射对比剂后螺旋扫描10次,扫描间隔时间分别为9.9s、11.9s、13.9s、15.9s、17.9s,10.9s、12.9s、11.0s、12.0s、13.0s,其余扫描参数同①。减影后数据行3D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评价减影后图像质量、测量减影后全幅图像CT值、记录球管曝光角度差。结果注射对比剂前后同步扫描15次,减影后图像质量均为Ⅰ级,非同步扫描15次,减影后图像质量Ⅰ级2次、Ⅱ级12次、Ⅲ级1次;20次未注射对比剂减影后图像CT值比较,非同步扫描减影后图像CT值均数高于同步扫描;同步扫描的球管曝光角度差均数明显小于非同步扫描。结论同步扫描保证球管曝光的起始位置相同,可明显提高VCTDS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超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胃切除术后大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早期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8例经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治愈26例(93%),无死亡,1例介入栓塞止血后再出血,1例未发现出血部位,1例并发腹痛,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胃切除术后大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能迅速明确出血部位及控制出血。介入治疗应及早进行,血管造影时机应在出血活动期,对效果不佳者,应适时手术。 相似文献
18.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for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renal bleeding: a diagnosis of nutcracker phenomen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mong children with asymptomatic hematuria, 28 cases of nonglomerular idiopathic renal bleeding were subjected to this series of study. Intra-arteri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and/or renal venography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hematuria of unknown etiology. DSA clearly demonstrated the entrapment of the left renal vein (LRV), or nutcracker phenomenon in the majority of our patients (22 out of 28 cases): obstruction of the LRV with well-developed collaterals were found in 8 cases, and in the remaining 14 cases, various degrees of LRV compression were demonstrated. A characteristic real-time DSA image was the congestion of LRV associated with collaterals and/or intermittent venous flow at the compressed segment of LRV. The pullback pressures from LRV 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VC) that were obtained from 5 of these patients demonstrated gradients of 2 mmHg (3 cases), 3 mmHg (1 case), and 5 mmHg (1 case), respectively. The parallel application of ultrasonography has given positive signs for LRV entrapment, although they have not necessarily coincided with the existing criteria of nutcracker phenomenon. Considering the high incidence of LRV entrapment among children with nonglomerular hematuria, most nutcracker phenomenon should be diagnosed on ultrasonography. However, intra-arterial DSA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establish the disease entity and ultrasonic criteri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