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例1,男,52岁。4年前在空军医院因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最近又以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有右肩胛部牵涉痛,伴恶心、呕吐来我院诊治。检查: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胆囊区深吸气时有触痛反应。B超示:胆囊残端结石。剖腹探查见:胆囊管残端成一腊肠形壁厚的盲管,剖开后取出一大小约3.0cm×2.0cm的卵圆形、暗褐色结石。术后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半个月,治愈出院。病理诊断:胆囊残端炎并结石形成。 例2,女,67岁。6年前因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今以剑突下阵发性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入院。检查右上肋缘下轻度压痛,莫菲氏征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例1,女,52岁。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7小时入院。无放射性痛,无黄疸,不伴畏寒、发热,尿正常。既往无胃病史及胆囊炎病史。查体:体温36.8℃,痛苦病容,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疸。腹稍胀,中上腹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上腹尤甚,未扪及肿块,肝浊音界正常,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胸腹透视(-),白细胞膜16.8×109/L,中性0.923,血色素116g/L。拟腹膜炎考虑:(1)溃疡病穿孔?(2)急性胆囊炎?。在持续硬膜外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充血水肿,腹腔内有血性渗出液约150ml,胆囊体部游离,顺时针扭转360…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男性,66岁。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6年,有间断性胆绞痛,此次进油脂餐后,再次出现右上腹钝痛,向背部放射,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液体。查体:BP 18.5/12kPa(1kPa=7.5mmHg),P 98次/分,T 37.3℃。痛苦面容。颈静脉无充盈,两肺(一),心率98次/分,节律齐,有力,无杂音。右上腹部压痛,肌紧张,未触及肿大之胆囊,Murphy征( ),余(-)。心电图示:(1)窦性心率;(2)心肌呈缺血型改变。B超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即给予阿托品针解痉止痛。氨苄西林加庆大霉素静滴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半小时后疼痛减轻,能平稳入睡,拒绝手术治疗。于次日凌 相似文献
5.
例1,男54岁因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于1988年5月14日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术中胆囊内有大小不等黑褐色结石3块,最大1.5×1.8cm.胆囊颈直径约0.4cm,距胆总管0.5cm处结扎切断胆囊管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见胆总管明显扩张,壁厚,胆总管直径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980年起我们应用国产胆囊收缩素(cck-pz)肌肉注射代替油脂餐作口服胆囊造影术18例今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本组病例男女各9例,年龄18~61岁,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史5月—8年,临床均拟诊慢性胆囊炎和/或胆石症。制剂:cck-pz系江苏泰州生物化学制药厂试制,每支2ml含相当20μg组胺量。检查方法:常规口服胆囊造影准备,检查前日晚口服碘番酸3g,14小时后摄胆区片,如胆囊显影, 相似文献
11.
13.
14.
血吸虫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侵及胃部而引起胃肠道症状者则极少见于文献报道。国外文献对胃血吸虫病尚无报告。查阅国内文献,1951年郑伟如首先发现一例后,到目前为止共收集到19例。我院对二例表现为胃部疾病的病例,一例经纤维胃镜证实胃血吸虫病;另一例经胃切除术才证实此病,报道如下。病例报告: 病例一:患者男性,39岁,干部,江苏丹阳人。于1975年11月来本院检查。因胃部饱胀13年,每年四、五月份食后发胀,最近一年来发作较频,伴暖气泛酸。患者19岁前一直务农,有疫水接触史。1954年曾因大便孵化阳性,发现血吸虫病,进行锑剂治疗20夭。于1962年 相似文献
15.
胃血吸虫病合并胃癌比较少见,我院自1977年至1983年经外科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血吸虫病19例,其中合并胃癌7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9岁。均长期居住本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其中4例曾确诊血吸虫病,并多次行血吸虫病治疗。1例术中肝活检确诊为血吸虫性肝硬变。7例均有上腹不规则疼痛并逐渐加剧,反酸嗳气6例,有呕血、黑便史4例,贫血6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胆囊切除术医源性副损伤的增加,故我们总结多年临床经验,采用胆囊剖开法行胆囊切除术,现将我院 1998-2000年诊治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5例,其中2例为坏疽性胆囊炎,3例为化脓性胆囊炎,胆囊息肉2例.13例中有的为胆羹管解剖变异,有的为炎症水肿、粘连致胆囊管寻找困难.年龄17~72岁,平均42.5岁,男女比例为8:5.1.2方法 术中胆囊周围盐水纱布保护,避免胆汁污染,近胆囊游离缘剖开胆囊体,吸净胆汁,顺沿切口至胆囊管,贴… 相似文献
17.
杨玉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1,(1)
<正> 患者李××,男,61岁,因上腹剧烈疼痛一昼夜,于1979年9月11日急诊住院。患者于入院前一天下午5时许在劳动中突感右上腹隐痛,呈持续性,伴恶心,下工喝稀饭两碗后,疼痛自右上腹转为全腹疼痛,阵发性加重,向右侧背部放射,呕吐一次,为胃内容。体检;T37.4℃、BP120/60mmHg,P84次/分,急性痛苦面容,巩膜未见黄染,心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0岁,住院号816j。发作性右上腹痛20年,多于夜间发作,屡有发热寒战史。入院前夜睡眠中突然寐醒,持续难忍,位于右上腹,并阵发性加剧。腹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呕吐黄综色胃内容物三次。以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收入院。入院查体温39.1℃,血压100/70mmHg。呻吟痛苦,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19.
20.
胆囊腺瘤为极少见的胆囊良性上皮性肿瘤,文献报道较少。我院从1982年5月~1997年10月共收治胆囊腺瘤1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占同期切除胆囊标本总数的0.74%,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5例、女7例。年龄26~74岁,平均4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1个月。临床表现:除1例体检偶然发现外,其余11例均有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或绞痛。9例做了B超检查,其中3例诊为胆囊息肉,3例诊为胆囊肿物,3例诊为胆囊结石。随访9例,1~12年均健在。 1.2 病理检查 (1)大体:本组12例胆囊肿物位于胆囊颈部4例,体部3例,底部3例,体部与底部同时发生者2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