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通过对518例消化性溃疡、胃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的分析,发现这类血证的发病具有受季节气候和月廓盈亏变化的特点。本研究表明反复出血好发于冬、春季节,农历十五前后;而受伤食(包括药误)、情志、劳累等因素影响则相对较少。上述因素常因加重了该病原有的脾虚血瘀的病理基础,使得气伤、血瘀成为这类血证的常见病机,认为火热病机在此并非如唐容川所说的“血证气盛火旺者十之八九”。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出血546例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UGB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为UGB的常见病因,分别占38.3%,30.2%和15.4%;上消化道重度出血率以食管静脉曲张最高(60.4%);冬春季节高于夏秋季节;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不同性别、年龄者出血病因不尽相同。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尽快行内镜检查确诊病因,以指导治疗。若能重视卫生宣教工作,可降低UGB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温建军 《吉林医学》2012,(32):7057-7058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收治的567例消化性溃疡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14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调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溃疡部位等因素的作用。结果:年龄、溃疡部位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而性别、以及饮酒史对上消化道出血则无显著的影响。结论:引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与年龄、溃疡部位相关,而性别、饮酒史等因素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经内镜检查明确病因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8例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为本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胃镜诊断方法 ,检出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 ,通过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烟酒嗜好、发病季节等因素 ,从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中 ,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 (36 / 5 3,6 7.9% )高于胃溃疡 ,年龄分布以 2 3- 4 0岁、4 1- 6 0岁两个年龄段为高发 ,占总数的 88.6 6 % ,并且以汉族、有吸烟嗜好的男性高发 ,主要分布于春秋两季 ,占总数的 6 0 .36 % ,且与HP感染 (感染率 97.14 % )明显相关。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青壮年、老年汉族男性 ,有吸烟嗜好者 ,分布于春秋寒冷季节 ,HP感染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镜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为常见病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风湿药、饮酒是常见诱因。结论:胃镜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收治54例肝硬化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的5.8%(54/926),其中4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本病发病机理为:①充血性胃十二指肠病变,微循环障碍和能量代谢异常,导致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屏障功能和修复能力降低,易于溃疡形成。②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破坏了胃粘液及粘膜的屏障功能。③血液循环中液递物质增加,加重胃十二指肠充血、水肿和缺氧。④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脾亢、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造成溃疡出血。治疗原则:着重于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保护肝功能和改善胃粘膜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124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里消化性溃疡合并复发出血1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86例,40岁以下者81例,球溃疡74例,医嘱依从性差78例,初次出血量≥400ml72例,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及扩血管药)58例,季节(冬季及温差明显季节)70例,情绪及劳累诱发51例。结论 消化性溃疡合并复发出血与性别、年龄、溃疡类型、医嘱依从性、初次出血量、药物、季节、情绪及劳累等密切相关,是影响溃疡病复发出血的重要因素。加强正规用药,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可减少溃疡病复发出血,减轻病人痛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 36 8例消化性溃疡的分析 ,研究非甾体类消炎药 (NSAIDs)服用史、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性别、溃疡部位、内镜下溃疡大小、出血病史等因素对溃疡并发出血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比较年龄、NSAIDs服用史、HP感染、性别、部位、内镜下溃疡大小、出血病史等因素对上消化道出血危险性的影响 ,以及上述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服用NSAIDs患者中 ,出血占 74 % ,未出血占 2 6 % ,与上消化道危险性相关系数为 6 7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溃疡出血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出血患者中 ,5 0岁以下组为 2 7% ,6 0岁以下组为36 % ,超过 80岁组则为 79% ;对于出血的危险性 ,HP感染阳性率差别不大 (85 %vs 88% ,P >0 0 5 ) ,HP感染并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 ,但与服用NSAIDs (OR =6 7)及年龄 (OR =3 6 )因素联合可明显增加出血危险性。其他因素与溃疡并发出血无明显关系。结论 :服用NSAIDs及年龄是Pu患者并发出血的重要原因 ,HP感染并不增加溃疡患者出血危险性 ,但服用NSAIDs及年龄等因素与溃疡出血危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50例患者中,男93例,女57例,年龄40~67岁。出血原因: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0例,肝病出血患者88例,其他出血2例。季节:冬季86例,春秋季44例,夏季20例。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1.1 年龄、性别:本组91例,男72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3.8:1;年龄最小17岁,最大83岁,20岁以下1例,21~30岁10例,31~40岁24例,41~50岁28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18例.1.2 出血原因:91例全部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确诊,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例,胃溃疡4例,慢性胃炎36例,食管炎4例,肝硬化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肝癌1例,胃癌4例;病程最长31天,最短3小时,平均4.4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 通过采用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结论 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英豪 《河北医学》2003,9(4):345-34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2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结果: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高。结论: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有其特殊性.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因此,及早诊断,重视对原发病及伴随病的处理,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杨胜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03-1104
目的 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9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与396例同期住院的中青年患者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胃渍疡(25.00%)、胃癌(12.50%)比中青年组多见(X^2=12.51,P〈0.005 X^2=7.05,P〈0.01):十二指肠球部渍疡(22.91%)比中青年组少见X^2=21.32,P〈0.005)。诱因中老年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25.00%)比中青年组多(X^2=21.92,P〈0.005);老年组并存疾病多(58.33%)(X^2=39.31,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15.62%)X^2=48.46,P〈0.005)。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胃癌多见,应及时内镜检查并取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警惕胃溃疡恶变,及早发现早期胃癌。口服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是常见诱因,老年人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应予预防。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159例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琳  张志明  梁小梅 《现代医学》2002,30(6):410-411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与年龄,性别,工作紧张,嗜烟酒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上述几项内容进行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结果 本组平均年龄44.3岁,男女之比3.52:1,工作紧张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生活规律组,嗜烟酒发病便数明显多于不嗜烟酒组;Hp感染率为78.25%,采用四联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年龄和患病的男女性别之比符合一般规律。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紧张度,忌烟酒以及针对Hp的治疗对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对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2次.结果 泮托拉唑组104例(92.86%)于4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8例(7.14%)于6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奥美拉唑组于4d内止血的患者58例(93.55%),疗效判断为显效;4例(6.45%)于6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达100%.2组在治疗方面其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 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尽管大部分病例出血表现为自限性,但仍有5%~17%的病例表现为持续出血或再出血。以往常需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约在5%~12%。因此,探索该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降低手术死亡率意义重大。1998年11月~2003年10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42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7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与中青年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酸相关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炎、食管炎)92例(73.0%),食管、胃肿瘤16例(12.7%);老年组大出血33例(26.2%),伴随病和并发症分别为73.8%和45.2%;老年组病死率为13.5%,显著高于中青年组5.2%(P<0.01).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大、不易止血,伴随病和并发症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泮托拉唑及奥美拉唑40mg静滴每日2次.结果泮托拉唑组104例(92.86%)于4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显效;8例(7.14%)于6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奥美拉唑组于4d内止血的患者58例(93.55%),疗效判断为显效;4例(6.45%)于6d内止血,疗效判断为有效;无效0例,总有效达100%.2组在治疗方面其显效率及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内窥镜下明确为上消化道出血者300例进行分析。出血以青壮年为主,冬春季易发,糜烂出血性胃炎为首位,消化性溃疡次之。镜下表现为点状出血、片状渗血和喷血,出血时间、出血量与中医胃脘痛的证型有明显相关性(P<0.01)。出血时间在一周以内者多为火郁证,大于二周多为虚寒证,点状出血以气滞证为主,片状多是渗血以虚寒证为主,老年人则应重视“瘀”的存在,阴虚出血者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