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自 1 997年 1 0月至 1 999年 1 0月 ,我们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 ,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 1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中男 5例 ,女 1 6例。年龄 5~2 5岁 ,平均 1 0岁。术前均经彩超、心电图、胸片检查 ,定位诊断明确。其中房间隔缺损1 5例 ,室间隔缺损 6例。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病人仰卧位 ,右背部垫高 45度 ,右上肢屈肘悬吊于手术台头架上。自右乳头下 4~ 5cm至右腋中线作弧形切口 ,女性沿右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 ,切口长8~ 1 2cm ,切开部分胸大肌和前锯肌 ,经右第4肋间进入胸…  相似文献   

2.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二尖瓣置换术45例成功经验。方法:采用右胸前外侧切口(4~6 cm),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断主动脉,冷血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直视下经左房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结果:4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死亡。手术时间80~291(139±35)min;体外循环25~110(49±21)min;升主动脉阻断18~77(33±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4.5~45(14.8±10)h;胸液引流量50~1 050(262±110)mL;住院5~14(7.5±1.8)d。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术,研究组行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远期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乳糜胸、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年后生存率96.77%与对照组93.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和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食管癌患者效果相当,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合理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乡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予以观察组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促进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优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牛世海 《医学综述》2016,(4):813-815
目的比较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辽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93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左胸后外侧单切口组(单切口组)和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组(双切口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统计患者术后1年、2年、3年、4年和5年的生存率。结果双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单切口组[(267.5±13.1)min比(223.4±12.2)min,P<0.01];双切口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显著多于单切口组[(11.6±1.1)个比(7.4±1.0)个,P<0.01];双切口组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单切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0.6)d比(6.2±0.6)d,P>0.05];双切口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单切口组[(15.7±1.3)d比(13.07±1.34)d,P<0.01]。术后两组患者肺部、乳糜胸、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以及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5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食管癌各具优势,其治疗效果相似,但最终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探讨右胸前外侧切口感染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和主要措施,降低感染率,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评价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的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路径 ,在心脏跳动下行 2 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正术 1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14例 ,女 2 6例 ,年龄 3~ 4 0岁。结果 手术顺利 ,所有患者随访 2~ 2 0月 ,均健在 ,无术后并发症。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体外循环 (32 5 0± 18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2 0 0± 1 2 0 )h ;对照组患者体外循环 (6 8 5 0±17 5 0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 (4 2 0± 1 10 )h。结论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跳动下矫治先天性心脏缺损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我院自 1996年来 ,开展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小切口微创伤心内直视手术 ,并对两种小切口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术前确诊为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 (VSD) 6 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两组 ,甲组右胸前外侧小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施行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胸外侧小切口,对照组46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效果确切,具有损伤小、显露好、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等特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心脏手术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外科技术的日趋成熟,术后切口美观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我院自1997年4月~2000年8月采用右胸外侧及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修补心内畸形3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7个月~16岁,平均5.42岁;体重7~49kg,平均17.6kg。心胸比例0.5~0.65,平均0.57。手术后诊断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19例,室间隔缺损(VSD)13例。合并畸形:左上腔静脉(LSVC)4例,右下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2例,右室流出…  相似文献   

14.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在常温深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沿右侧第5肋间切开皮肤,经第3或第4肋间入胸,距右膈神经前2.0cm纵向切开心包,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时间为(36.0±14.4)min。心脏跳动下切开右心房,直接缝合和自体心包片或涤纶片修补缺损。结果 5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时间(6.3±2.8)h,监护时间(35.3±16.4)h,术后住院(7.5±1.2)d。术后胸腔引流量(250.8±175.3)mL。54例(94.7%)未输库血。术后随访3个月~4年,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 采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技术修补房间隔缺损,微创美观,安全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库血用量小,疗效满意。房间隔缺损及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患者的手术治疗均可采用此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48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腋下小切口和胸外侧小切口,对应用两种不同切口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及关胸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8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4.78%,研究组共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外侧小切口能够取得更加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缩短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张瑜 《大家健康》2016,(4):119-119
目的:分析研究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手术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呼吸机辅助ICU监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采取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手术治疗,具有创伤较小、切口愈合良好以及病情恢复较快等相关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用胸外侧小切口(观察组),2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切口(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开关胸时间、围术期失血量、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无死亡病例。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在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收集 1985年至 2 0 0 3年期间左胸后外侧切口治疗食管癌 16 8例 ,贲门癌 39例 ,共计 2 0 7例。本文就此资料重点对海南地区食管癌贲门癌的早期诊断 ,手术方式的选择 ,影响手术切除率的因素及术后吻合口瘘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7例中 ,男性 171例 (82 .6 % ) ,女性 36例 (17.3% ) ,男 :女 =4 .75 :1,年龄最大74岁 ,最小 2 0岁 .其中 2 0~ 39岁 4 8例 (2 3.1% ) ,4 0~5 9岁者 12 5例 (6 0 .3% ) ,6 0~ 6 9岁 32例 ,70岁以上 2例 (0 .9% ) ,食管上段癌 4例 (1.9% ) ,中段 14 3例 (6 9.0 % ) ,下段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右胸前外侧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经右胸前外侧切口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2例资料,对手术适应证、切口选择、主动脉插管方法、不停跳手术、二次换瓣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经右胸前外侧切口适合于所有可经右房完成的心内手术,术中必要时可切断肋软骨或横断胸骨扩大切口,缝吊心包和牵引主动脉根部有利于主动脉插管,心脏不停跳手术时应通过调整手术台防止空气进入主动脉,二次换瓣可在心包外游离上下腔静脉,并应游离出足够的空间旋转除颤器。结论 经右胸前外侧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不影响美观的微创术式,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手术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