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医学蠕虫中的一类可特异性介导水和其他溶质分子跨膜转运的膜内在蛋白,其在促进水跨膜转运、渗透调节、营养物质吸收、有毒代谢产物排出以及抗寄生虫药物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抗寄生虫疫苗候选分子和药物靶点。本文综述了医学蠕虫水通道蛋白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作为抗蠕虫疫苗候选分子和药物靶点的可行性,为新型抗寄生虫疫苗或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主要在脂肪组织和巨噬细胞中表达,与脂质分子一起,主要生理作用为参与细胞内部的脂肪酸转运和靶向定位。近来许多研究表明 FABP4与胆固醇代谢关系密切,FABP4可通过影响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转录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储存和转运。随着 FABP4抑制剂研究的深入,以 FABP4为靶点的药物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个体化用药目前在医学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在风湿病的药物治疗领域更是如此。风湿病药物往往不良反应较多而且严重,其疗效和不良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以更科学合理用药为目的的药物遗传学研究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已有研究表明,药物存在个体差异主要是因为个体遗传因素不同,特别是涉及药物在体内代谢、转运及排泄过程的酶的基因多态性存在不同。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酶是多数风湿病药物的主要代谢酶之一,对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就其基因多态性对风湿病药物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生物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新近发现,葡萄糖转运子家族中的葡萄糖转运子9除了转运葡萄糖外,还在尿酸的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其转运过程还受到pH、葡萄糖和雌激素等的影响.而葡萄糖转运子9的变异也会造成代谢病的发生.因此,针对葡萄糖转运子9的尿酸转运机制和相关药物的研究,将为临床上控制高尿酸血症和相关心血管病的发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代谢综合征(MS)是以多重代谢紊乱聚集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可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是一种促进尿糖排泄的新型降糖药物,并被证实可轻度降低体重、改善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其潜在的心血管保护效应和多靶点作用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小分子药物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的视角,介绍胆固醇逆向转运关键蛋白参与小分子药物调控胆固醇外流和脂质代谢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不同化学结构类型小分子药物对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不同药靶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药理学的研究角度提供开展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研究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7.
肝脏药物代谢酶是决定中药复方体内过程的关键因素,复方中化学成分对药物代谢酶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是中药复方在药动学层次上产生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本文首先建立中药配伍与肝脏药物代谢酶的相互作用技术,在有效组分、有效部位和饮片三个层次发现中药与肝脏药物代谢酶之间的相互作用,筛选发现中药复方中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成分,探索肝脏药物代谢酶对中药成分代谢作用的具体亚型,结合中药复方作用的体内过程,系统阐述中药成分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中药配伍、药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建立基于肝脏代谢酶表达方剂整体性研究的新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脂蛋白脂酶能够水解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的甘油三酯,对清除体内过多的甘油三酯至关重要,是脂质代谢的关键酶。新近研究发现脂蛋白脂酶的合成和转运过程受到多种因素调控,并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存在多种途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脂蛋白脂酶合成和转运过程中的调控、生物学功能及其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肥胖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肥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人们陆续发现了与肥胖有关的基因ob,db,fa,fat和tub。肥胖蛋白则为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它是激素样代谢因子,具有调节食欲、能量消耗及体内脂肪贮存等生物学效应。人和动物的肥胖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及组织分布的特异性,其基因表达受营养等环境因子及多种生理因子的调控。肥胖蛋白的生物学效应与其在体内的正常转运及下丘脑中的受体、神经肽Y、黑皮素、刺蛋白等神经调节因子有密  相似文献   

10.
难治及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燕  潘祥林 《山东医药》2003,43(16):58-59
多药耐药是白血病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所谓多药耐药性 ( MDR) ,即在化疗初期效果好 ,但经过几个疗程治疗后 ,肿瘤细胞不但对所用药 ,而且对其他结构和作用机理不同的多种来源的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1  MDR产生的主要机制1.1 膜转运蛋白介导的药物外排泵机制 膜转运蛋白 P-糖蛋白 ( P- 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 MRP)、肺耐药蛋白( L RP)和乳癌耐药蛋白 ( BCRP)可通过改变药物的转运 ,降低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 ,使细胞对多种药物耐药。此类蛋白中除 L RP外均属 ATP结合盒 ( 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 ,可作为能量依赖性外排…  相似文献   

11.
药物治疗是控制和逆转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OHA)包括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中草药等, 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肠道菌群是降糖药物的重要作用靶点, 多种OHA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 降低细菌脂多糖含量, 保护肠道粘膜屏障完整性, 增加短链脂肪酸的生成, 影响胆汁酸循环, 从而降低炎症反应, 缓解胰岛素抵抗, 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发挥改善代谢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流行病学研究已表明,环境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然而并非所有暴露在相同环境中的人都患结直肠癌,提示遗传易感性在其中起重要作用。N-乙酰基转移酶2(NAT2)是药物代谢酶系重要的Ⅱ相酶,参与内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解毒,其活性改变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可能相关。我们采用检测NAT2多态性方法,研究NAT2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促葡萄糖转运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是胰岛素抵抗研究的重要内容。胰岛素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c-Cbl相关蛋白(CAP)/Cbl两条途径促进葡萄糖转运,涉及一系列蛋白激酶、磷酸酶的级联反应和适配蛋白的偶联。另外,在实现胰岛素生物学效应的众多信号转导环节中,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可被负向调控,减弱胰岛素的促葡萄糖转运作用。因此,许多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4.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多个脂质代谢相关蛋白的调控.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介导血浆脂蛋白之间胆固醇酯的转运,在胆固醇酯逆转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OLR-1)和CD36参与脂质代谢、巨噬细胞泡沫化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CETP、OLR-1和CD36基因多态性影响编码蛋白的生物活性和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CHD)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四妙勇安汤的药物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应用全球蛋白质资源(UniProt)数据库对基因标准化处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检索冠心病的有关靶点,将药物有效活性成分靶点与冠心病的相关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即为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的潜在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运用生物分子功能注释系统(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得到的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AutoDock及PyMOL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及结果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共得到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127个、相关靶点137个、交集靶点120个。四妙勇安汤治疗冠心病的生物过程涉及对缺氧的反应、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  相似文献   

16.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口服药物之一,疗效因人而异,其代谢与多种转运蛋白相关.多药物和毒素排出转运蛋白1 (MATE1)是最近研究的热点,其在二甲双胍排泄入胆汁和尿液的最后一步中起关键作用,其基因多态性是二甲双胍代谢和疗效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是胰岛素抵抗研究的重要内容。胰岛素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和c-Cbl相关蛋白(12AP)/Cbl两条途径促进葡萄糖转运,涉及一系列蛋白激酶、磷酸酶的级联反应和适配蛋白的偶联。另外,在实现胰岛素生物学效应的众多信号转导环节中,胰岛素的信号转导可被负向调控,减弱胰岛素的促葡萄糖转运作用。因此,许多胰岛素信号转导分子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8.
N-乙酰化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占林  高旭东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6):1224-1226
代谢酶在外源性致癌物的体内代谢中起重要的激活与灭活作用。N-乙酰化转移酶(ar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s,NAT)是人体内重要的致癌物灭活酶。编码代谢酶的基因存在着多态性现象,可导致代谢酶活性不同,使外源性致癌物在体内代谢存在个体间差异。个体对肺癌的易感性不仅与致癌物的暴露有关,还与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相关。本文就NAT及其与肺癌易感性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但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幅度在个体间差异由10%-70%不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很多,例如,疾病的发病机制,严重程度,药物的相互作用,患的年龄、性别、营养状态、肝肾功能以及伴发疾病等。但目前认为,参与药物代谢的酶,转运蛋白、受体和其他药物靶蛋白的遗传多态性(polymorphism)对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大肠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分子结构不同、作用机制各异的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即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其形成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多药耐药基因(mdrl基因)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过度表达;谷胱甘肽及相关酶的改变;拓扑异构酶II(TopoII)的改变;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