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炎梅  梁太英 《广西医学》2008,30(3):384-385
目的研究患者输血及手术前相关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输血及手术前患者15 743例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15 743例标本中,抗-HIV1/2阳性患者100例(0.63%),抗-HCV阳性患者156例(0.99%),HBsAg阳性患者1 917例(12.18%),抗-TP阳性患者420例(2.66%)。各指标均存在交叉阳性。结论输血及手术前患者各项血清传染性指标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指标均有交叉阳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应成为临床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2.
岑春伟 《基层医学论坛》2014,(25):3414-3415
目的观察术前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及输血前患者1 440例,在输血及术前抽取静脉血4 mL,标本在2~8℃条件下进行保存,而后分别进行丙型肝炎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 440例输血前和手术前患者中四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阳性148例(10.28%),其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128例(8.89%);丙型肝炎抗体阳性10例(0.69%),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8例(0.5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2例(0.14%,)。结论术前及输血前检查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较高,其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12870例术前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患者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术前和输血前对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12870例术前和输血前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TRUST)法.结果 在12870例患者中,HBsAg阳性974例(7.57%)、抗-HCV阳性292例(2.26%)、抗-HIV阳性(经省CDC确认实验室确认)4例(0.03%)、抗-TP阳性114例(0.88%).检测标本阳性总数为1384例,总阳性率为10.75%.结论 对患者进行术前和输血前四项传染病检测,不但及时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还可以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医院感染,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另外还有效的加强了输血安全,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方法将2016年-2018年12月以来中医院住院输血前患者学前标本进行收集,一共有13422例,所有标本均是在输血前所采集,在收集之后对患者血清ALT、HBs Ag、抗-HCV、抗-HIV及梅毒等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13422例输血前患者传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总阳性有1594例,占据11.88%,其中ALT阳性例数为335(2.50%)、HBs Ag例数为861(6.41%)、抗-HCV例数为318(2.37%)、抗-HIV例数为3(0.02%)、梅毒抗体例数为57(0.42%)。结论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工作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能够减少因为输血而造成的医疗纠纷,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源性疾病传播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输血前患者做血清感染性指标检测,及早发现阳性患者,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3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l/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4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630例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指标全检测者528例(83.81%),未全做者102例(16.19%).检出HBsAg阳性73例(13.83%),抗HCV阳性6例(1.14%),抗-TP阳性11例(2.08%),抗-HIVl/2全阴性.该4项指标共检出90例阳性,总阳性检出率为17.05%.结论:为了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更好地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必要的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已成为临床检验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6790例术前及输血前患者血清四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术前及输血前对四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对6790例术前和输血前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其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在6790例患者中,HBsAg 阳性656例(9.66%)、抗-HCV 阳性76例(1.12%)、抗-HIV阳性(已经确证实验室确证)9例(0.13%)、抗-TP阳性145例(2.14%)。结论:为了维护医患利益,规范医疗操作,减少医疗纠纷,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必须对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的分析,探讨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输血前患者传染病标志物(HBs Ag、抗-HIV、抗-HCV、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45例患者HBs Ag阳性率为5.4%;HIV阳性率为0.07%;抗-HCV阳性率为1.1%;抗-TP阳性率为0.33%。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有利于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因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还为地区性传染病调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术前和输血前患者相关血液检测的重要性,对2012例患者在术前和输血前检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9.69%,抗-HCV阳性率2.24%,抗-HIV未检出,梅毒抗体阳性率0.94%.认为检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性疾病标志物,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准备手术及输血人群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IV)及梅毒状况及特点,以采取一定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及为医院提供可靠的证据,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于术前或输血前抽静脉血5ml分别用酶联免疫法作HIV抗体、HBV五项指标、HC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梅毒阳性用TPPA确认。结果:在4118例检测者中抗HIV阳性16例(0.389%),HBV五项标志物检测者中HBsAg阳性328例(7.98%);抗-HCV阳性48例(1.165%),梅毒抗体130例(3.157%)。结论:在术前或输血前检查的特定人群中,抗HIV、HBsAg、抗-HCV和梅毒抗体均较高,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自我防护,并竭尽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重视手术或输血前的各项检查。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吉林医学》2011,32(15):3116-3116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门诊患者手术前4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sAg),采用胶体金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确证。结果:18 031例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724例,抗HCV阳性患者25例,抗HIV阳性患者1例,抗TP阳性患者60例。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2%、0.13%、0、0.33%。结论:为了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完善,应严格做好计划生育门诊患者手术前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 713例患者输血前血清中乙型肝炎(HBs Ag)、丙型肝炎(抗-HCV)、梅毒(抗-TP)以及艾滋病病毒(抗-HIV)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12 713例患者中上述4种感染性标志物阳性表达者275例,阳性表达率10.14%,其中HBs Ag阳性表达共计262例,阳性表达率9.66%,明显高于其他3种感染性标志物阳性表达率,且4种标志物均单独表达,未见联合表达者。2在妇产科患者中HBs Ag的阳性表达率(13.65%)明显高于外科(7.92%)及综合内科(6.60%)阳性表达率。3女性患者HBs Ag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男性。4抗-HCV、抗-TP及抗-HIV在不同科别、不同性别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不同科室、不同性别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性标志物表达情况,可预防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医源性感染,对减少或解决医疗纠纷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前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 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 I 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 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该院住院和门诊需要输血的患者静脉血标本369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测梅毒密螺旋体抗体(TP)4项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其中,抗HIV初筛阳性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送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3693例中4项标志物总阳性576例,总阳性率15.6%,HBsAg阳性率12.8%、抗HCV阳性率为1.6%、抗HIV阳性率0.05%、TP阳性率1.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对于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醒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防止或减少职业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各医院都应该对受血者常规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病原体标志物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我院输血前及手术前患儿进行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等滋病(HIV)、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以了解患儿输血前及术前的状况,避免和预防患儿院内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0931例患儿进行术前输血前检测. 结果 HBsAg阳性88例(0.81%),抗-HCV阳性14例(0.13%),抗-H1V1/2阳性5例(0.046 %),抗-TP阳性29例(0.27%).结论 输血前患儿血清感染性指标有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对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因输血后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及供血单位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输血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14698例拟输血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 HBsAg阳性1336例(9.09%)、抗-HCV阳性91例(0.62%)、抗-HIV阳性6例(0.04%)、抗-TP阳性235例(1.60%)。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能够了解患者输血前的感染情况,更可以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妍  黄冰玉  刘昕鸣 《吉林医学》2006,27(7):799-800
目的:通过对4013例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探讨受血者输血前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HBsAg、抗-HCV、抗-HIV,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梅毒。结果:受血者中乙型肝炎HBsAg阳性者501例(12.49%),抗-HCV阳性者334例(8.32%),抗-HCV合并HBsAg阳性11例(0.29%),血清梅毒阳性者4例(0.10%),抗-HIV未被检出。结论:对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侧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诊治,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也可以避免因输血而引发的医疗纠纷,进一步强调安全输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验传染性指标的价值。方法对我地区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314例需输血患者输血前接受传染性指标检测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通过接受输血前检测,结果显示154例HBsAg(11.72%),25例抗-HCV(1.90%),1例抗-HIV(0.08%),17例梅毒抗体(1.29%)。结论输血前开展传染性指标检验,既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又是抑制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提高医务人员的生物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在输血前对3 536例受血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结果:3 536例患者HBsAg阳性率为9.27%;抗-HIV阳性率为0.056%;抗-HCV阳性率为0.93%;抗-TP阳性率为1.07%。结论: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可使无症状的患者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保护,是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和避免医患矛盾的必要措施,还为地区性传染病调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输血前、术前、产前、血透前及腔镜检查前进行感染性疾病检测。分析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9001例输血前、术前、产前、血透前及腔镜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抗体(抗-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四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对9001例患者进行检测,阳性患者为714例(7.93%)。其中HBsAg阳性457例(5.08%),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65例(1.83%),丙肝抗体阳性86例(0.96%),艾滋病抗原抗体初筛试验阳性6例(0.07%)。结论:通过对输血前、术前、产前、血透前及腔镜检查前进行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明确患者健康状况,可以减少医院感染,杜绝医源性经血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输血前、术前、产前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同时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方法:对本院2012年1~6月输血前、术前、产前2560例患者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阳性患者210例,阳性率为8.20%;其中以HBSAg阳性率最高,170例,构成比例为80.95%;与其它三项感染性指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而感染者中以男性居多,男性患者阳性率为13.22%;女性患者为5.38%;两性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术前、产前抗-TP、抗-HIV1/2、HBSAg、抗-HCV四项感染性疾病指标的检测可以确定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前是否患有以上四种与输血相关的传染性疾病,同时在进行相关治疗前进行4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对感染源采取必要的预防隔离措施,对避免医患纠纷,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