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检测全国不同主产区山楂中常见有机氯、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状况,基于残留水平进行山楂的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的前处理方法,建立3类共20种常见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三重4级杆串联质谱(GC-MS/MS)法,对收集的全国不同产地共41批山楂样品进行农残检测。结果 20种农药在0.002-1 mg·kg-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7;精密度、准确度及回收率均能满足方法学检测要求。山楂样品筛查,共检出8种农残,三类农药均有检出,乙硫磷2.4%、p,p′-滴滴滴4.9%、溴氰菊酯7.3%、甲基对硫磷19.5%、p,p′-滴滴伊39.0%、马拉硫磷46.3%、氰戊菊酯90.2%、氯氰菊酯95.1%。结论 基于理论最大残留限量评估,山楂样品中氰戊菊酯高于理论最大残留限量。建议相关部门应制定山楂中农残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并加强山楂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评价,总结证据全貌,为后续临床研究开展、指南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并补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RCT,对其研究特征、方法学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纳入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RCTs 1 934篇。共涉及中成药100种,其中口服药82种,注射液18种。64.89%的RCT观察周期为15~30 d;38.00%的RCT样本量>100例;纳入RCT共涉及65种干预/对照设计,中成药+西药vs西药的方式应用最多,占27.25%。评价指标方面,症状/体征指标(3 106次)和理化检测指标(2 616次)应用最多。方法学方面,中、英文RCT的方法学质量差距大,近4年RCT的方法学质量没有明显提高。[结论] 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品种较多,以口服为主;但相关RCT存在研究规模小、临床价值定位不清晰、研究设计不能体现中成药价值、测量指标不科学、测量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未来研究应重视并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研究的质量和价值,增强研究的真实性,提高证据的可靠性和外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何首乌中100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MS)测定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53批何首乌(包括43批生品和10批制品)样品进行农药初步筛查。方法 样品经乙腈高速匀浆提取,浓缩后加分析保护剂,采用GC-MS/MS进行测定。质谱以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采用空白基质匹配-分析保护剂标液进行定量计算,在提高响应值的同时改善了峰形。结果 100种农药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试验中100种农药(113个单体)的回收率为70.4%~107.4%,RSD均小于11.40%,符合痕量测定的要求。检测的53批何首乌样品中均未检测到本方法涉及的农药,初步表明何首乌农药残留引起的风险较小。结论 此方法检测指标基本包括GC-MS/MS可测定的大多数禁用农药,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何首乌中农药残留的筛查检测,同时为基质类似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材中19种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方法。方法 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进行分离,乙腈-0.1%甲酸溶液(1∶1,流速:0.2 mL·min-1。离子化模式:ESI+。结果 19种农药测定的线性范围在1.0~100.0 μg·L-1之间,r分别在0.994 7~0.999 7之间,检出质量浓度分别在0.02~0.46 μg·L-1之间, 3个水平的回收率分别在73.2%~119.7%之间。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中药材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考察菊花中8种易检出农药在不同加工方式下的加工因子,为菊花服用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菊花农药残留阳性样品,模拟菊花常用的加工方法(水煎煮、冲泡、70%乙醇提取),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加工过程中菊花各阶段的农药残留量,计算农药转移率和加工因子。结果 采用水煎煮和冲泡法,8种农药的转移率差异较大,呈现与农药的极性正相关的变化规律;而采用70%乙醇提取,8种农药转移至终产品中的残留量均较高。结论 通过对不同加工方式下菊花农药加工因子进行研究,为菊花中农药残留限度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并为科学评估菊花中农药残留风险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基本情况和方法学质量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为临床研究的开展、政策及指南的制定提供循证证据与合理建议。[方法] 基于中医药循证研究证据库系统(EVDS)旗下中成药临床证据数据库的收录,补充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纳入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s作为临床证据来源,对研究的发表信息、样本量、干预及对照措施、疗程、结局指标、方法学质量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纳入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s研究377篇,其中样本量>200例的RCTs研究26篇,占6.90%。涉及中成药79种,其中口服中成药54种(68.35%),注射液25种(31.65%);干预vs对照设置以“中成药+西药vs西药”应用最多,涉及93篇RCTs占总纳入文献量的24.67%;疗程以31~90d为主(194篇,51.46%);评价指标中,理化检测指标(81.70%)和症状/体征指标(10.00%)应用最多。[结论] 已发表的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s在设计和实施方面存在缺陷,多数研究分配序列的保存、受试者盲法被评为中高风险;研究关键环节如试验注册、伦理审批等报告不足。建议后续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在试验设计方面邀请方法学专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并遵守试验注册、伦理审批等关键环节要求,严格按照临床试验报告规范(CONSORT)声明报告结果,进一步提升证据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测定浙贝母中12种农药残留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临科  李文庭  赵维良 《中草药》2014,45(6):849-853
目的 建立N-丙基乙二胺(PSA)-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HPLC-QQQ-MS/MS)法测定浙贝母中有机磷等1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并收集主产地浙江等地20批浙贝母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测定。方法 浙贝母样品加乙腈提取,过PSA柱净化,采用LC-QQQ-MS/MS方法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12种农药成分在相应的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 6~0.999 8,12种农药在90、300、900 ng/mL 3个添加水平下,加样回收率范围为68.1%~108.0%,RSD为1.1%~6.1%,各农药的检出限在0.08~1.0 μg/kg。结论 该方法可应用于浙贝母药材中12种农药残留成分的同时检测。浙贝母药材农药残留量甚微,符合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甘草中50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气相测定方法方法 以乙腈为提取剂,提取液用弗罗里硅土柱净化,乙酸乙酯-正己烷(15∶85)洗脱,采用HP-5与DB1701毛细管色谱柱双柱定性,以HP-5毛细管柱定量,GC-ECD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 样品3水平添加时的50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农药平均回收率在70.3%~115.6%,相对标准偏差在1.1%~13.1%,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结论方法重复性及净化效果好,可用于甘草中50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文献共152篇,建立疏肝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文献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采用SAS9.1统计分析软件作为数据挖掘平台,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Cytoscape2.8.2软件绘制关联规则的网状图.[结果] 提炼出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药对?药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发现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所用药物以柴胡为频次最高,并且以柴胡为核心组成不同药对,其次为补血?活血?理气?健脾?清热类药.[结论] 疏肝法治疗高血压病,用药以调理气血为主,兼清热?健脾等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实验建立了穿山龙中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等23种农药残留的(QuEChERS提取及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提取并浓缩后加入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离子源质谱分时段选择离子监测技术测定与确证,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5、20和50 μg·kg-13个添加水平下所有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 80.2%~118.5%,RSD在1.6%~8.5%,可以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应用于穿山龙药材中农药多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陈黎明  陈洁  张晓丹 《中草药》2023,54(8):2596-2606
目的 建立运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快速筛查460份中药材及其中药饮片(43份)中常用的50种农药残留。方法 通过对比《中国药典》2020版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优选中药中50种农药残留的适配性前处理方法。中药样品经乙腈溶剂提取,以Qu ECh ERS法处理,采用GC-MS/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 在460份检测样品中共检出农药残留66份,总检出率为14.3%,检出禁用农药6份,检出率为1.3%,43份中药饮片中农药残留检出率为11.6%,未检出禁用农药。农残的检出是季节性分布集中出现在第3、4季度,农贸市场和种植地的农残检出率明显高于医院和药店,并且存在农残超标情况。中药中根类和叶类受污染最重,中药材全草类中农药残留最多,检出率为20.4%,其次为叶类18.3%和根茎类16.3%,中药饮片中农残最高为叶类,检出率为15.4%,全草类检出率为11.1%、根茎类检出率为6.2%,全草类、根茎类和叶类存在样品中检出多种农药残留的现象。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快速筛查中药中农药残留,为保障中药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收集张伯礼教授专家门诊处方数据,筛选心悸病处方,分析用药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张伯礼教授临床治疗心悸的处方进行整理和筛选,运用关联分析方法,挖掘老专家组方思路与配伍规律,通过社区探测算法对组方进行模块化分析,从而构建组方配伍网络,总结处方内在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243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常用中药186种,得出各种药的药对89对(按有向统计),挖掘出用药频次超过20次以上的药物48种,探测出6个组方网络模块,分析出常用组方链路组合。[结论]张伯礼教授治疗心悸的方剂配伍多以活血化瘀为主,体现了他"痰瘀互生,病重之源"的观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组方配伍规律,总结名老中医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治疗肝炎肝硬化的常用方、药。[方法]以"肝硬化""、中医""、证"等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选取其中具有肝炎肝硬化典型病例有效治疗的文献,将所用治疗方、药运用SPSS18.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符合纳入分析标准的文献326篇,患者407例,属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例数分别为80和327例,其中失代偿期的病例均有腹水的并发症;407例的治疗中,只有98例选用成方加减,其余均采用自拟方;选用的药物涉及299味、19类,两期用药有共性也有不同侧重。[结论]肝炎肝硬化治疗中使用成方较少、自拟方较多;使用中药的种类和味数较多,两期用药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侧重,反映了该病的复杂病机特点及辨病和辨证论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12种常用美白中药70%乙醇提液与水提液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方法]利用受试物抑制蘑菇酪氨酸酶催化底物(L-多巴)发生反应从而减少黑色素生成的原理,以维生素C作标准对照,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在475 nm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比较各受试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12种中药均对无细胞系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甘草等5种中药的70%乙醇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水提物的抑制作用;桑叶等7种中药的水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其醇提物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对比常用美白中药的醇、水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筛选天然物作为纯天然美白化妆品原料,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丽 《天津中医药》2009,26(5):377-378
[目的] 观察糖尿康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肥胖型葡萄糖耐量异常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食疗组.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中药组加服纯中药方剂,糖尿康(院内协定处方)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并追踪观察1个月.[结果]中药组对体质量、临床症状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时限的血糖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康可作为糖尿病初级预防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董璐  游晓艳  李玲  高赫  张珣  成立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384-1389
[目的] 观察健脾清胃化痰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就诊于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失眠门诊的114例符合痰热内扰型焦虑性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38例。西药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每次2 mg,睡前口服1次;中药组口服基于健脾清胃化痰法拟定的中药免煎颗粒,每日1剂;联合组同时服用基于健脾清胃化痰法的中药免煎颗粒和右佐匹克隆片。疗程为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潜伏期时间、睡眠维持时间、血清5-HT、25(OH)D3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并于停药后4周重复观察睡眠潜伏期时间、睡眠维持时间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3组均取得良好疗效果。治疗4周后,3组PSQI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显著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睡眠潜伏期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和联合组睡眠维持时间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3组血清5-HT、25(OH)D3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的21.05%和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4周,联合组睡眠潜伏期时间及睡眠维持时间均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清胃化痰法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可有效改善痰热内扰型焦虑性失眠患者的失眠、焦虑症状,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血清5-HT、25(OH)D3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且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病毒侵染呼吸系统,造成肺损伤后可引发肺纤维化。这一过程通常与肺部成纤维细胞募集、胶原沉积,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病理过程相关,临床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实验旨在寻求能有效抑制胶原沉积的中成药。[方法]通过天狼星红法,就人源肺成纤维细胞和鼠源胚胎成纤维细胞的两种胶原沉积模型,对已上市的多种中成药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多种中成药提取物对鼠源胚胎成纤维细胞、人源肺成纤维化细胞的胶原沉积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提示这些中成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为后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治疗提供用药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8.
潘建辉  孙星怡  刘畅  董雨蓉  王朔  赵佳 《天津中医药》2022,39(12):1611-1618
[目的] 分析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阐明核心中药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专利网治疗糖尿病中药处方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分类作统计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核心中药的成分靶点,构建PPI网络、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功能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对药物-靶点作虚拟验证。[结果] 数据挖掘结果显示黄芪、地黄、山药、葛根、麦冬等使用频率较高,平性、寒性药物占比为46.52%,甘味、苦味占比为64.09%,关联规则显示黄芪-地黄,黄芪-山药,黄芪-葛根等置信度较高。新的高频药组为黄芪-葛根-丹参,药物与糖尿病共同靶点为57个,GO功能及KEGG富集通路显示,炎症反应可能发挥重要作用,TNF信号通路等可能为重要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KT1、IL-6、TNF可能为该药组防治糖尿病的关键靶点。[结论] 治疗糖尿病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功效药物为主,新的药组黄芪-葛根-丹参可能通过AKT1、IL-6、TNF等关键靶点参与TNF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数据挖掘法分析周珉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相关病机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5月周珉教授门诊期间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0)"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周珉教授临床经验,进行原发性肝癌病机探讨及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治疗原发性肝癌方剂176首,涉及中药235种,列出方剂中的高频药物及组合规律。[结论]总结原发性肝癌以"湿热痰毒、气阴两伤"为基础病机,"清热化湿、健脾养阴"治则贯穿原发性肝癌治疗始末,同时,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及治疗措施,权衡"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分配,斟酌应用"攻毒散结""行气化瘀"等治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