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孕妇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对孕妇妊娠中后期的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10名孕妇(孕24~26周)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措施。临产(孕37~40周)时检查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和牙龈指数(GI)。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口腔卫生指数和牙龈指数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口腔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口腔卫生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中后期的孕妇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口腔卫生宣教在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中的意义及效果。方法在2019年9月-2021年12月于昆明市3所初中中每所抽签选择3个初一班级作为研究对象,3所中学抽取的3个班级分别列为A组(n=90)、B组(n=90)、C组(n=90),在其青春期龈炎治疗中,三组均予以同一幻灯片文稿展示口腔卫生重要性,同时A组进行牙模演示宣教,B组进行视频口腔卫生宣教+牙模演示宣教,C组进行模型口腔卫生宣教+菌斑指示剂使用指导刷牙,观察三组口腔健康教育前后的牙龈指数(GI)变化以及人群简化软垢指数(DI-S)变化。结果三组口腔健康教育前的GI指数及DI-S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教育一个月后,C组GI指数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GI指数稍低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I-S指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DI-S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幻灯片文稿展示口腔卫生重要性的基础上再进行模型口腔卫生宣教和使用菌斑指示剂指导刷牙不仅可以进一步降低GI指数,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DI-S指数,对促进青少年口腔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探索适合大学生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采用分层、不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昆明理工大学40个宿舍(教育组、对照组各20个)共240名学生.教育组学生在专题小组访谈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形式的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同时提供专为口腔健康教育设计的阅读材料,使用统一提供的牙膏、牙刷和手动牙线;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在健康教育后,比较2组学生牙周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 3个月后,教育组学生的软垢指数(0.89)、牙石指数(0.23)、牙龈指数(0.21)明显低于对照组(1.56,0.73,1.17)(P值均<0.05);教育组学生每天刷牙的次数以及每次刷牙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值均<0.01);刷牙方法、牙周疾病等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教育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与式口腔健康教育方法能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参与者的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900例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健康知识认知度及保健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甘肃地区军地医院收治的产检孕妇9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口腔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口腔卫生指数(OHI-S)及牙龈指数(GI)、健康知识得分及认知度、保健方法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产时口腔健康教育组孕妇的软垢指数(DI-S)、简化牙石指数(CI-S)、G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得分及认知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定期检查口腔,每天刷牙,使用保健牙刷、牙签、牙线、含氟牙膏,定期更换牙刷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口腔卫生状况、健康知识认知度及保健方法能够在口腔健康教育的作用下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
了解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为寻求最佳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荔湾区的4所初中学校,每所学校选取2个初一班级,随机设置为教育组(194人)和对照组(186人).教育组每周进行1次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分别对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结果 口腔健康教育后,学生对口腔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4%,龋齿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1.0%),龋齿的充填率达到83.1%,简化软垢指数、简化牙石指数和牙龈指数均大幅度下降;与健康教育前相比,除龋均外,教育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口腔健康保健水平有促进作用,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我市某小学526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526名儿童分为教育组(263名,应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263名,不采取任何措施)。研究对比教育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患龋率、口腔卫生情况及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调查结果。结果教育组儿童患龋率(23.57%)相比对照组(38.78%)明显更低(X~2=14.176 0,P0.05);教育组儿童干预后DI、CI和GI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儿童干预后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调查结果教育组高于对照组(t=53.469 7,P0.05)。结论对儿童采取健康教育十分可行,可有效改善其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通过对部分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系统地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结果显示:教育组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教育组儿童的新生龋均、牙菌斑指数比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氟离子透析组有同样的效果,提示在学生中进行健康教育,搞好口腔卫生对预防儿童龋齿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卫生疾病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小学100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中50例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为观察组,另外50例儿童未实施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口腔保健行为等。结果观察组儿童多吃甜食对牙齿有害、刷牙出血原因、温水刷牙更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饭后刷牙漱口与每天刷牙以及用含氟牙膏等行为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0例儿童中,发生龋齿1例,牙周炎1例,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为2.00%;对照组50例儿童中,发生龋齿5例,牙周炎7例,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口腔卫生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行为等存在重要关联,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控制儿童口腔卫生疾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卫生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安氏Ⅰ类错,上下前牙中度拥挤需拔除上下颌第一双尖牙的青少年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进行口腔卫生教育;父母监督;复诊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对照组按照其原有的个人生习惯进行,不予特殊处理。对两组的疗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两组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口腔卫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口腔卫生状况越好疗程越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系统化口腔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护理依从性、牙周健康状态、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注意事项、口腔护理和疾病危害的认知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和保持口腔卫生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和探诊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P<0.05)。结论 给予慢性牙周炎患者系统化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度和牙周健康,提升护理质量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舒适口腔护理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9月天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口腔健康知识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观察组口腔健康知识评分为(90.25±5.89)分,高于对照组的(82.13±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4,P<0.05)。结论 口腔正畸过程中,舒适口腔护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从不同方面正确认识口腔正畸等内容,提高口腔清洁及口腔卫生等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93例正畸治疗患者口腔卫生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口腔健康宣教对正畸治疗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 186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反复的健康宣教并严密监控其口腔卫生状况,同时与仅作常规指导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比较内容为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3个月时研究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即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虽亦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研究组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已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口腔卫生健康宣教对正畸治疗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口腔卫生状况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德阳市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效果,以便为青少年口腔卫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城区、城郊和农村12与15岁学生613名,检查软垢指数(DI)和牙石指数(CI).结果 12岁软垢指数城郊和农村均为女生高于男生(P<0.01),12岁牙石指数城郊组女生高于男生(P<0.01).12岁和15岁的软垢和牙石指数均以农村最高,依次是城郊、城区(P<0.01).结论软垢与牙石指数农村高于城郊和城区,其分布特点与口腔卫生保健和口腔健康教育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健康指导,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实施健康教育后血压指数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指数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是降低、控制患者血压,提高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口腔卫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小学6年级12岁儿童共1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并课间在学校老师监督下用BASS法刷牙1周,对照组60名不作任何口腔健康教育及刷牙指导,两组均在干预前后行口腔健康问卷测试、菌斑染色测试和菌落计数. [结果]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在关于牙龈炎和龋齿的病因、含氟牙膏的作用和使用率、刷牙的频率等回答正确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对含氟牙膏的作用认识升高了67.7%.实验组的菌斑指数在干预后下降了2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菌数在干预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腔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有效改善儿童口腔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口腔正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从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接受口腔正畸患者中,选取82例对象进行研究,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对两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定期复查、口腔清洁、饮食管理以及定时含漱等遵医行为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情况(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评分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龋齿、牙龈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使口腔正畸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其遵医行为,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春雷  陈薇  郭燕萍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9):648-649,679
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择两所中学初一学生共826人,3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7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专项健康教育培训及开展各种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干预措施。采用问卷调查及口腔健康检查的方法,进行干预前后学生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及口腔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经过两年健康教育,学生口腔知识及行为较健康教育前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患龋率、龋均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牙周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干预前。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小兰  周佳  高姗  莫梦师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751-1752,1680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儿童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5~6岁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两组家长参与教育过程。采用问卷调查检验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和行为改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长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健康教育在口腔临床应用中可行、有效,有利于患者对龋病知识的掌握和建立有效的口腔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访对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开展健康教育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3所小学一年级156名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对于小学生在口腔卫生知识方面,例如使用含氟牙膏、吃甜食引起蛀牙以及保护六龄齿的重要性等方面,干预后有显著提高(P<0.05)。口腔卫生态度和卫生行为方面例如口腔疾病的危害、刷牙的时间及牙刷的选择和放置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小学生家长在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都在家访干预后比例达到95%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访对于小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技能水平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11年1月和4月先后两次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对妊娠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并进行口腔知识健康教育,给予妊娠期牙龈炎妇女相应的治疗;然后对两次检查结果及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得分进行比较。结果第二次调查的社区内孕妇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为35.39%,明显低于第一次的62.33%(P<0.05);第二次调查的孕妇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得分情况也好于第一次调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和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期妇女口腔卫生保健水平,大大降低妊娠期牙龈炎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